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CT检查在鼻腔及鼻窦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分析,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近3年入我院治疗的21例鼻腔及鼻窦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行CT检查后,对其检查结果和影像学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21例患者中原发鼻窦5例,原发鼻腔16例。16例鼻腔NHL患者中12例发病部位为鼻腔前部或鼻前庭;病灶部位有浸润表现3例,肿块表现9例,混合表现9例,多数密度相对均匀;鼻窦NHL患者骨质破坏严重,且膨胀性压迫骨质;鼻腔NHL患者骨质破坏不明显或破坏轻微;鼻窦NHL和鼻腔NHL患者的病灶均易对邻近组织或器官造成损害。结论鼻腔鼻窦NHL患者在CT影像表现上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在临床诊断本病时可把CT影像表现作为主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鼻腔鼻窦原发性恶性肿瘤CT、MRI的影像学表现。方法:选取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1年2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60例鼻腔鼻窦原发性恶性肿瘤作为研究对象,行CT及MIR扫描,分析其影像学特点。结果:肿瘤原发于鼻腔31例,上颌窦20例,蝶窦2例,无法辨别起源7例。CT表现:肿瘤多呈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42例),密度均匀(46例)的软组织肿块,多伴有邻近骨质破坏(43例),增强扫描呈中度~明显强化,部分强化不均。MRI表现:肿瘤T1WI多呈等或稍低信号(12例),T2WI呈稍高信号(14例),部分信号不均匀,增强后肿瘤均呈不均匀明显强化。结论:CT和MRI能很好地显示鼻腔鼻窦原发性恶性肿瘤的部位、周围骨质破坏和邻近重要结构的侵犯,腺样囊性癌及恶性淋巴瘤具有典型的CT表现。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鼻腔原发非霍奇金氏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的临床特征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本院38例原发于鼻腔及鼻窦的NHL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结果:38例患者按照An Arbor分期,Ⅰ期14例,Ⅱ期11例,Ⅲ期7例,Ⅳ期6例,就诊主要症状为鼻塞、流涕和鼻衄等,11例伴有发热、盗汗或体重下降等全身症状.38例患者淋巴瘤细胞为小细胞至大细胞性等多种类型,病变内常见坏死改变,25例进行免疫表型分析,全部为T细胞性.除6例早期患者单独放疗、7例化疗外,其余25例采用放化疗综合治疗.全组5年生存率78.9%,早期局限病变(Ⅰ、Ⅱ期组)92.0%,晚期病变(Ⅲ、Ⅳ期)为53.8%,两组生存率差别显著(x2=11.29,P<0.001).结论:临床分期为鼻腔原发NHL的主要预后因素,早期局限病变疗效较好;晚期病变发展迅速.常规治疗预后差,应探索更为有效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4.
鼻咽、口咽非霍奇金淋巴瘤的CT诊断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 探讨鼻咽、口咽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CT影像特征。方法 对19例经病理证实的鼻咽、口咽NHL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9例鼻咽、口咽NHL中,共有21个病灶,表现为圆形或不规则形较大软组织肿块,19/21密度较均匀,多呈轻、中度强化,其中6例病灶内出现小泡状低密度影。颈部淋巴结侵润形态多样,以密度与肌肉相仿、质地均匀的肿大淋巴结常见(5/11),邻近骨组织和颅底骨质侵犯少见(1/11)。结论 鼻咽、口咽NHL具有一定的CT影像特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嗅神经母细胞瘤的CT及MRI诊断价值。方法:收集资料完整的经病理证实的嗅神经母细胞瘤5例,回顾性分析嗅神经母细胞瘤的CT和MRI表现。结果:肿瘤中心均位于鼻腔顶部的中后方,形态规则1例,不规则4例。CT像上肿瘤密度多不均匀,5例邻近骨质破坏。MRI示肿瘤信号多不均匀,T1WI以等或稍低信号为主,T2WI以稍高信号为主,明显强化。肿瘤侵犯筛窦4例,眼眶2例,颅内1例。结论:嗅神经母细胞瘤多位于鼻腔顶部的中后方,强化显著,CT可清楚显示肿瘤周围骨质情况,MRI能准确显示肿瘤侵犯范围。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鼻腔非霍奇金淋巴瘤的CT影像学特征和病理分型的关系。方法 对46例经病理证实为鼻腔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的CT影像和病理进行分析。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病理分型:T细胞淋巴瘤39例,B细胞淋巴瘤7例;CT表现:①位于鼻腔前部40例(T型34例,B型6例)和鼻腔后部6例(T型5例,B型1例),其中位于鼻腔前部伴面部皮肤改变20例(T型19例,B型1例),鼻腔后部伴面部皮肤改变0例;②病灶形态表现浸润型和增殖型各23例,前者侵犯临近组织20例(T型19例,B型1例),后者侵犯临近组织9例(T型8例,B型1例);③骨质破坏呈虫蚀样或筛孔状骨质改变7例,仅占15、2%,且均为T细胞淋巴瘤。结论 原发于鼻腔NHL在CT影像上有其自身影像特征性,且不同病理类型的CT表现也不同,可为本病的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影响ⅠE期鼻腔非霍奇金氏淋巴瘤的治疗与预后因素。方法总结1964年4月至1993年12月收治的原发于鼻腔非霍奇金氏淋巴瘤(Ann)Arbor,1971,国际分期)ⅠE期病人57例,其中32例病灶局限于鼻腔(ⅠE局限组),25例有鼻腔外侵犯(ⅠE超腔组)。41例为单纯放疗,16例为放疗加化疗。生存统计采用Kaplan-Meier法.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ⅠE局限组5年生存率为69.14%.10年生存率为56.94,ⅠE超腔组5年、10年生存率均为35.8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6):ⅠE局限放加化疗组和单纯放疗组10年生存率分别为75%和51.53%,ⅠE超腔则分别为50%和31.37%(P=0.0524)。年龄≤44岁患者的预后明好于年龄>44岁病人(P=0.0450)。有无B症状对生存率无显著影响(P=0.9581)。结论鼻腔ⅠE期非霍奇金氏淋巴瘤的治疗以放疗为主,加上化疗能提高远期生存率;临床分期和年龄对预后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林岗 《河北医学》2009,15(5):562-564
目的:分析鼻腔及副鼻窦良恶性肿瘤的CT表现和特征,探讨两者的CT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至2007年经病理证实的35例鼻腔及副鼻窦良恶性肿瘤的CT表现,总结各种肿瘤的影像特点。结果:35例鼻腔及副鼻窦肿瘤中,良性25例,恶性10例。良性肿瘤呈膨胀性生长,边缘清楚,少有骨质破坏,不侵犯腔外软组织;而恶性肿瘤呈浸润性生长,边缘不清,带有骨质破坏及侵犯腔外软组织。CT扫描不但能显示鼻腔及副鼻窦肿瘤的范围,而且能明确其邻近组织结构是否受侵等。结论:CT对鼻腔及副鼻窦肿瘤可正确定性,并确定肿瘤侵犯的确切范围,从而为根治术及放射野的确定提供可靠影像学资料,但不能确认其组织学类型。  相似文献   

9.
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CT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45例经病理证实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CT表现.结果 鼻腔鼻窦癌20例,多为密度不均匀肿块(14/20),直接侵犯腔内(34/20)及腔外结构(20/20)并形成软组织肿块;18例骨质破坏明显,可见骨壁碎裂、缺失,鼻面部软组织肿胀不常见(2/20).T细胞性淋巴瘤16例,多起源于鼻前庭(11/16),以混合表现为主(11/16),多数密度均匀(12/16),主要累及腔内结构(36/18),但鼻面部肿胀常见(8/16);骨质破坏不明显或轻微,5例可见骨质吸收.1例恶性神经鞘瘤和2例B细胞性淋巴瘤表现与癌肿相似.1例骨肉瘤病灶内可见骨样组织影.4例恶性黑色素瘤表现无特异性.结论 CT能有效观察鼻腔鼻窦肿瘤的病变范围并对良、恶性进行鉴别,对NHL等具有一定特征性的肿瘤能进行提示性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发性肝癌肝切除术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因素。 方法纳入多发性肝癌患者102例开展回顾性研究,均行肝切除术,记录并计算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总生存期以及1、2、4年的累积生存率。经多元Cox回归模型分析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因素。 结果102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42个月,总生存期为32个月,1、2、4年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9.57%、64.52%和44.09%。多元Cox回归分析提示临床分期Ⅲa期、肿瘤最大直径>5 cm、病灶数量≥4个、门脉瘤栓、微血管侵犯是多发性肝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肿瘤包膜完整、术后辅助治疗是术后生存的保护性因素(P<0.05)。 结论多发性肝癌行肝切除术后远期疗效仍不够理想,患者远期预后主要与临床分期、肿瘤大小、病灶数量、门脉瘤栓、肿瘤包膜是否完整、微血管侵犯、术后辅助治疗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鼻腔NK/T细胞淋巴瘤的预后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比较分析36例鼻腔NK/T细胞淋巴瘤不同治疗组的近期疗效及2年生存率.IE(局限)9例,IE(超腔)8例,Ⅱ期病例14例,Ⅲ~Ⅳ期5例.放疗加化疗27例,单纯化疗6例,单纯放疗2例,未治疗1例. Ⅰ、Ⅱ期中21例化疗加放疗患者初接受CHOP方案化疗3个周期,治疗有效后给予病灶野放疗,接着继续完成3个周期化疗共6个周期.6例化疗2个周期后不能达到部分缓解或恶化的直接行病灶野放疗.放疗结束后继续完成化疗,4例无法达到部分缓解.结果:IE(局限)组2年生存率100%, IE(超腔)2年生存率45%; Ⅱ期病人2年生存率34.9%,Ⅲ~Ⅳ期病人2年生存率0,化疗加放疗不能达到完全缓解的2年生存率15.8%.结论:本病初治可首选CHOP联合化疗加病灶野放疗.肿瘤超腔、近期疗效不佳、国际预后指数计分≥2及临床分期对预后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鼻腔、鼻咽部不同细胞(B细胞、T细胞、NK/T细胞)来源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临床特点及其与生存率的相关性,为该病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3年7月在本院确诊的33例鼻腔、鼻咽部NHL的临床资料并随访生存率,比较不同细胞来源、部位、治疗方案、临床分期等的生存率差异.结果 本组资料中男性17例,女性16例,以40~60岁为主(51.5%),以NK/T细胞最多见(16例,48.5%),伴B症状者13例(39.4%),被误诊者9例(27.3%),两次及以上活检明确诊断者9例(27.3%).原发部位为鼻咽部7例(21.2%),鼻腔26例(78.8%).根据Ann Arbor分期,Ⅰ/ⅡE期24例(72.7%),Ⅲ/ⅣE期9例(27.3%).全组估计中位生存时间42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原发部位(P=0.007)、患者年龄(P=0.031)与生存预后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是鼻腔、鼻咽部NHL的独立预后因素(P=0.018).不同细胞来源、治疗方案、B症状有无、Ann Arbor分期、误诊活检等分组比较,对生存率无明显影响.3例行放化疗加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的综合治疗患者,截止到末次随访时间均存活.结论 NHL发病无明显性别差异,好发于40~60岁,以NK/T细胞来源为主,预后较差;原发部位为鼻咽部者生存预后较原发于鼻腔者可能更差;患者年龄越大,预后越差.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可能值得进一步实践.  相似文献   

13.
戴辰晨    丁玉芹    曹颖丽    周建军 《复旦学报(医学版)》2017,44(3):294-299
 目的  探讨Ⅰ型和Ⅱ型乳头状肾细胞癌(papillary renal cell carcinoma,PRCC)的影像学表现及其差异。 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7例PRCC患者资料,其中Ⅰ型21个病灶,Ⅱ型27个病灶(1例患者左肾含2个病灶)。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肾脏CT或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检查。对PRCC的形态学特征、肿瘤外侵征象、增强CT表现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对病灶最大径、三期CT值及皮髓交界期△CT、实质期△CT进行比较,采用Pearson 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对分类变量进行比较。结果  一般形态学上,Ⅱ型PRCC平均最大径大于Ⅰ型(t=-2.604,P=0.013),密度/信号更不均匀(χ2=14.928,P=0.000),更易出现囊变或坏死(χ2=5.598,P=0.018),且程度更明显(χ2=4.769,P=0.029);在CT图像上,两型之间出血和钙化征象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分别有66.7%Ⅱ型PRCC和23.8%Ⅰ型PRCC出现乳头结节,两型之间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8.694,P=0.003)。在肿瘤外侵表现方面,除边界征象外,Ⅱ型较Ⅰ型PRCC更易发生肾周脂肪侵犯、肾窦侵犯及转移(P<0.05)。在增强CT表现方面,两型在皮髓交界期CT值、皮髓交界期△CT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74,P=0.012;t= -3.109,P=0.005),而在平扫期CT值、实质期CT值、实质期△CT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Ⅰ型和Ⅱ型PRCC在形态学特征、肿瘤外侵征象及强化程度上有一定差异,部分Ⅱ型肿瘤具有侵袭性生物学行为,预后更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胸腺上皮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将32例胸腺瘤根据WHO(2004)胸腺肿瘤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并进行Masaoka分期,结合临床资料和病理组织形态进行分析。结果分类:胸腺瘤A型3例,AB型12例,B1型2例,B2型6例,B3型9例;Masaoka分期:Ⅰ期12例,Ⅱ期9例,Ⅲ期5例,Ⅳ期6例。27例获12~95个月随访,Masao- ka分期Ⅲ、Ⅳ期者生存率较Ⅰ、Ⅱ期降低(P均<0.05),且5年生存率低于3年(P<0.05)。结论结合组织病理形态、免疫组化染色和临床资料可以对胸腺瘤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Masaoka分期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大菜花型宫颈癌的放疗效果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性分析大菜花型宫颈癌的放疗效果及预后因素.方法64例经病理证实的大菜花型宫颈癌,肿瘤最大直径5~8 cm(平均6.5 cm),按FIGO新分期标准放疗前临床分期:ⅡA期9例,ⅡB期19例,ⅢA期5例,ⅢB期31例. 采用外照射、肿瘤组织间插植及腔内照射综合手段进行根治性放疗.根据放疗第4周妇检记录进行“放疗中再分期”. 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将年龄、病理类型与分化程度、肿瘤最大径、放疗前分期和“放疗中再分期”等因素纳入Cox模型进行预后的多因素分析.结果放疗中再分期结果:Ⅰ期9例,ⅡA期28例,ⅡB期13例,ⅢA期5例,ⅢB期9例.全组累计5年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1%和75.8%.一系列因素中,只有“放疗中再分期”是影响生存率的重要和独立的预后因素(P<0.01).结论大菜花型宫颈癌根治性放疗效果较好;放疗前分期不准确,对估计预后无价值;“放疗中再分期”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T检查在鼻腔鼻窦肿瘤性病变中定性、定位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CT平扫加增强扫描检查且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56例鼻腔鼻窦肿瘤性病变,对其组织分型、发生部位、骨质破坏情况及强化程度进行统计分析,以观察其CT影像学表现特点。结果:恶性肿瘤41例(73.2%),起源于上颌窦18例,鼻腔16例,筛窦3例,蝶窦与额窦各2例;其中有明显骨质吸收破坏31例(75.6%)。良性肿瘤15例(26.8%),起源于鼻腔10例,上颌窦3例,鼻咽部1例,颞下窝1例;明显骨质吸收破坏3例(20.0%)。良、恶性肿瘤在有无骨质吸收破坏上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CT对鼻腔鼻窦肿瘤的良恶性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87.5%)。结论:CT扫描可以较准确地判断肿瘤的良、恶性,明确肿瘤骨质破坏情况、侵犯范围及周围组织受侵情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鼻腔淋巴瘤的CT表现特点,探讨鼻腔淋巴瘤相对特异的CT表现,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病理证实的鼻腔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及CT表现。结果:12例鼻腔淋巴瘤病理上均为非何杰金淋巴瘤(NHL),其中10例为NK/T细胞淋巴瘤,2例为弥漫性B细胞淋巴瘤。CT显示鼻腔淋巴瘤多发生于鼻腔前部外侧壁,主要累及中下鼻甲,肿块多沿鼻甲形状蔓延生长;10例发生于单侧,2例发生于双侧;10例密度均匀,2例密度不均。增强扫描轻中度不均匀强化;鼻前庭皮肤受累8例;骨质破坏6例,NK/T细胞淋巴瘤中6例未见明显骨质破坏,2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鼻甲及钩突骨质部分吸收;鼻窦受累9例。结论:CT发现单侧鼻腔前部肿物,主要位于中下鼻甲,密度均匀,鼻前庭皮肤受侵,应考虑鼻腔淋巴瘤的可能。CT能直接全面地显示病变的侵犯范围及程度,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腭部肿瘤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病理证实的腭部肿瘤的CT表现,包括病灶的部位、大小、形态、边缘、密度及强化特点等,其中良性肿瘤7例,恶性肿瘤11例,均行MPR技术作冠状面、矢状面重组,多方位、多窗位观察分析病变。结果 7例腭部良性肿瘤表现为卵圆形或类圆形软组织肿块,密度均匀、轻中度均匀强化,边界清楚,3例伴有邻近骨质压迫吸收;11例腭部恶性肿瘤表现为不规则软组织肿块、不均匀强化,边界不清,6例伴有邻近骨质不规则破坏、邻近结构受侵,5例伴有颈淋巴结转移。结论多层螺旋CT能立体显示病变,对腭部肿瘤作出准确定位诊断、对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以及恶性肿瘤侵犯范围的判定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62例Ⅰ、Ⅱ期皮肤恶性黑素瘤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Ⅰ、Ⅱ期皮肤恶性黑素瘤预后的独立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Ⅰ、Ⅱ期皮肤恶性黑素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通过Cox比例风险模型确立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果 62例Ⅰ、Ⅱ期皮肤恶性黑素瘤患者术后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90.3%和82.3%。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临床分期、病理分型、手术方式、淋巴结消除是影响Ⅰ、Ⅱ期皮肤恶性黑素瘤生存率的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性别、临床分期、手术方式是影响Ⅰ、Ⅱ期皮肤恶性黑素瘤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性别、年龄、临床分期、手术方式是影响Ⅰ、Ⅱ期皮肤恶性黑素瘤预后的独立因素,Mohs外科手术可改善Ⅰ、Ⅱ期皮肤恶性黑素瘤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外耳道胆脂瘤(external auditory canal cholesteatoma,EACC)的CT分期方法。方法对66例手术治疗的EACC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颞骨CT结果将EACC分为四期:EACC局限于外耳道内且无明显骨质破坏为Ⅰ期;EACC破坏外耳道骨质,但未侵犯鼓室或乳突为Ⅱ期;EACC侵范鼓室和或乳突为Ⅲ期;EACC侵犯至颞骨外部结构为Ⅳ期。并将CT分期结果与术中所见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66例EACC中,Ⅰ期13例,Ⅱ期36例,Ⅲ期16例,Ⅳ期1例。EACC的CT分期与术中所见的总符合率为96.9%(62/66)。结论 EACC的CT分期方法简单、可靠,有助于选择正确的EACC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