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吴茱萸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HPLC分析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量中药吴茱萸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含量的方法.方法:以乙酸乙酯为溶剂用超声震荡提取法提取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提取液用HPLC法分析,色谱柱:YWG-C18(10μm,250mm×4.6mm).流动相:水-甲醇-乙腈(42:20:38).流速1.0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60nm.结果:吴茱萸碱的回归方程为Y=56.47X 29.89,相关系数为0.9997,线性范围为5~1000μg·mL-1,回收率为99.83%,日内和日间RSD分别为0.85%和1.40%;吴茱萸次碱的回归方程为Y=49.08X 27.10,相关系数为0.9999,线性范围为4.5~900μg·mL,回收率为98.72%,日内和日间RSD分别为0.63%和1.17%.本文所用吴茱萸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含量分别为0.387%和0.309%.结论:方法稳定,重现性好,操作简单,耗费时间短.是检测吴茱萸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以吴茱萸为原料,研究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对照品的制备与分析技术。方法采用溶剂法和色谱法提取、分离、纯化、制备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对照品,采用核磁共振和薄层色谱方法鉴定结构,采用TLC、HPLC方法检查纯度。结果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经TLC检查与对照品一致,无杂质斑点,经HPLC检测纯度达98.5%以上。结论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对照品已达到中药质量检测用化学对照品技术要求,所建立的分离、纯化方法简单,成本低、污染小、可行性强。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吴茱萸次碱对离体大鼠室颤阈的影响。方法:离体心脏采用Langendorff恒流灌流,分别予溶媒、低剂量吴茱萸、高剂量吴茱萸处理5min并记录处理前后心率,采用S1S2法测量有效不应期,采用串刺激法测量室颤阈。结果:与溶媒组相比,低剂量组、高剂量组的有效不应期和室颤阈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吴茱萸次碱对离体大鼠室颤阈没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HPLC测定吴茱萸及其制剂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含量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建立吴茱萸药材及其制剂华佗再造丸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主要色谱条件包括:吴茱萸药材:流动相为乙腈-水(50∶50),流速1.0ml·min-1,内标物为醋酸甲羟孕酮;华佗再造丸:流动相为乙腈-水(40∶60),流速1.0ml·min-1,内标物为联苯;紫外检测波长均为225nm。结果:吴茱萸药材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线性浓度范围均为5~50μg·ml-1;回收率分别为96.6%和96.4%;批内RSD分别为0.8%~1.5%和1.1%~2.3%(n=6);批间RSD分别为2.3%~3.6%和2.5%~3.9%(n=6)。华佗再造丸中二组分的线性浓度范围均为0.5~20μg·ml-1;回收率分别为97.6%和94.6%。经测定,同种不同产地的4种吴茱萸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含量分别为0.118%和0.092%,0.213%和0.106%,0.581%和0.609%,0.478%和0.459%;华佗再造丸中二组分的含量分别为0.1123mg·g-1和0.0981mg·g-1。结论:该方法可用于吴茱萸药材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吴茱萸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提取条件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利用正交实验研究吴茱萸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最佳提取条件。方法 首先研究提取溶剂和提取方法对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提取效率的影响。然后设计正交实验 ,安排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溶媒倍数3个因素,采用L9(34)正交实验表 ,HPLC法检测,色谱柱 :YWG-C18(10μm,4.6mm×250mm)。流动相:水 -甲醇-乙腈(42∶20∶38)。流速:1.0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60nm。结果 醋酸乙酯提取效率较高,水、酸水和碱水不能提出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超声震荡法提取效率较高 ;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最佳提取条件为用45倍溶媒于30℃下超声提取40min。结论 用本实验方法提取 ,效率高 ,时间短 ,所需温度低 ,是提取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复方吴茱萸软膏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Agilent HC-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8%辛烷磺酸钠(41∶59),流速为0.8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为225 nm.结果 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分别在0.6...  相似文献   

8.
数种吴茱萸炮制品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含量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茱萸(Fructus Evodiae)为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药典收载的吴茱萸为芸香科(Rutaceae)植物吴莱萸Evodia rulaecarpa(Juss.)Bcnth、石虎Evodia rlllaecarpa(Juss.)Benth.var offlcinalis(Dode)Huang或疏毛吴茱萸Evodia rutaecarpa(Juss.)Benth.vat bodinieri(Dode)Huang的干燥近成熟果实。  相似文献   

9.
雪胆胃肠丸是从苗族民间传统秘方中开发出来的中药复方,含有雪胆、吴茱萸、木香、白及、黄芪等十多味中药材.经临床研究表明,雪胆胃肠丸对胃炎、萎缩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有独特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测定吴茱萸水提物中的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含量.方法 采用碱性氯仿萃取处理样品,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色谱条件为Agilent Zorbax Eclipse XDB-C18>色谱柱(4.6mm×250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水(体积比为49:51),检测波长225 nm,流速1.0ml/min,柱温25℃,进样量20μl.结果 吴茱萸碱浓度在0.2~4.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101.50%,RSD=1.93%;吴茱萸次碱浓度在0.5~6.0 μg/ml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80%,RSD=0.72%.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分离效果好,可以用来测定吴茱萸水提物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含量.  相似文献   

11.
四神丸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HPLC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甄攀  白雪梅  王治宝 《中草药》2004,35(11):1249-1251
四神丸由肉豆蔻、补骨脂、五味子、吴茱萸、大枣组成,具有温肾暖脾、涩肠止泻的功效。用于命门火衰、脾肾虚寒、五更泄泻或便溏腹痛、腰酸肢冷等病症。吴茱萸是其主要组成部分,具有温胃止吐、温脾止泻、镇痛、升高体温、轻度影响呼吸与血压的作用。吴茱萸的主要成分为挥发油和生物碱,生物碱包括吴茱萸碱(evodiamine)和吴茱萸次碱(rutaecarpine)等。本实验在参考文献的基础上,利用甲醇提取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用HPLC法检测,建立了四神丸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分析方法。该方法稳定性高、重现性好、操作简单,是四神丸质量监控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HPLC测定左金丸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含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捷  张锋  姜莉  姜韧  谭生建 《中国中药杂志》2003,28(12):1193-1194
左金丸是黄连和吴茱萸细粉经水泛丸制成,收载于《中国药典》2 0 0 0年版一部,功能泄火,疏肝,和胃,止痛,用于肝火犯胃,腕胁疼痛等。《中国药典》中左金丸含量测定是用酸性甲醇索氏提取,经乙醇洗脱氧化铝柱分离后,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盐酸小檗碱的含量。除盐酸小檗碱外,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也是左金丸中重要有效成分,《中国药典》没有其含量测定方法。吴茱萸及其制剂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含量测定方法报道有高效液相色谱法[1 3]....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吴茱萸药材中吴茱萸碱及吴茱萸次碱的超声提取中试工艺研究.方法:以吴茱萸碱及吴茱萸次碱为指标,运用中试型超声提取设备提取吴茱萸碱及吴茱萸次碱,研究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乙醇浓度对提取率的影响,并与常规回流提取比较.结果:中试型超声提取吴茱萸碱及吴茱萸次碱最佳的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60℃,超声时间80 min,提取溶剂70%乙醇,液固比15∶1(ml/g).结论:中试型超声提取吴茱萸碱及吴茱萸次碱具有提取温度低、提取时间短、节省能耗、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15.
吴茱萸超微前后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茱萸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Evodia rutaecparpa(Juss).Benth.、石虎Evodia rutaecarpa(Juss.)Benth.var.officinalis(Dode)Huang或疏毛吴茱萸Evodia rutaecarpa(Juss).Benth.var.bodinieri(Dode)Huang的干燥近成熟果实。生物碱为吴茱萸中的主要活性成分,研究表明,吴茱萸碱体外能明显抑制人黑色素瘤A375-S2、人宫颈癌HeLa、人前列腺癌pc-3、人急性白血病CCRF-CEM、人胃癌MGC803、人耐药乳腺癌NCI/ADR-RES、  相似文献   

16.
史万忠  李世芳  刘瑾  刘力  徐德生 《中成药》2011,33(8):1356-1360
目的 考察复方灵通胶囊稳定性试验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含量变化.方法 建立复方灵通胶囊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HPLC测定方法;分别采用加速稳定性试验和长期稳定性试验,测定加速试验条件下0、1、2、3、6个月及长期稳定性条件下0、3、6、9、12个月取样点时样品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量;比较长期稳定性条件下12个月...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不同产地吴茱萸药材的质量进行客观评价。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十八烷基键合硅胶柱,流动相乙腈-水-四氢呋喃-冰醋酸(41∶59∶1∶0.2),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225nm,结果:不同产地药材其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及吴茱萸内酯含量有一定差异。结论:该方法为吴茱萸药材中三种成分的同时测定及质量控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考察大鼠皮下组织吴茱萸提取物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含量,评价其透皮释药特性。方法大鼠腹部脱毛,覆盖黑色聚乙烯薄膜经皮给予吴茱萸提取物,应用微透析采样技术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皮下组织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影响。结果透析液中吴茱萸碱最大药物浓度(ρmax)为(417.24±43.44)μg·m L-1,达峰时间(tmax)为(4.210±0.630)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20)为(3 189.31±789.97)μg·h·m L-1;吴茱萸次碱最大药物浓度(ρmax)为(287.13±26.78)μg·m L-1,达峰时间(tmax)为(3.980±0.580)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16)为(1 327.97±245.87)μg·h·m L-1。结论在体微透析采样技术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可用于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透皮释药特性的评价,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吴茱萸提取物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具有缓慢透皮、渗透量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制吴茱萸及其提取物中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和吴茱萸内酯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Kromasai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乙腈-水-四氢呋喃-乙酸(514810.1),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25 nm柱温32℃.结果吴茱萸碱回归方程Y吴茱萸碱=10 300 000X-14 700,r=0.999 9;线性范围0.015~0.3 μg;吴茱萸次碱回归方程y吴茱萸碱=5 380 000X-6 610,r=0.999 9,线性范围0.012~0.24 μg;吴茱萸内酯回归方程y吴茱萸碱=227 000 X-5 110,r=0.999 6,线性范围0.059~1.18μg.吴茱萸碱平均回收率为99.6%,RSD 0.65%;吴茱萸次碱平均回收率为99.1%,RSD1.2%;吴茱萸内酯平均回收率为97.5%,RSD1.4%.结论方法简便,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建立兔血浆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浓度的测定方法,测定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血浆蛋白结合率。方法 采用平衡透析法测定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血浆蛋白结合率,利用HPLC测定血浆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浓度。结果 吴茱萸碱在0.208,1.04,2.08 μg·mL-1浓度下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分别为(38.5±1.7) %、(36.4±1.0) %、(39.0±1.0) %,吴茱萸次碱在0.235,1.18,2.345 μg·mL-1浓度下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分别为(40.6±3.2) %、(39.3±4.5) %、(41.5±1.2) %,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浓度对血浆蛋白结合率无显著影响。结论 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与兔血浆蛋白具有较低等强度的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