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相继证明许多肾小球肾炎的病因与Ⅲ型过敏反应及血流中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有关,为此研究了血中免疫复合物的测定方法。近年被重视的IgA肾病在免疫荧光检查方面,有特异的所见,且具有免疫复合物性肾炎的某些特点,但由于血中免疫复合物检出率较低,尚未能进行详细的研究。本文略介绍IgA肾病的最近观点,并阐明作者的意见。  相似文献   

2.
自1946年Burk 使用组氨酸钴(Cobaltnis-tidin)化合物作为携氧物质,1966年Clark 报告把氧加入全氟化合物(Perfluoro chenical 以下简称Pfc )中,使小鼠仅作液体呼吸情况下得到了长时间生存之后,Pfc 作为携氧物质的有效性受到了重视。1967年Sloviser 用Pfc 灌输大鼠脑,1968年Geyer 等用Pfc 置换了大鼠的全部血液,并使之生存。1970年光野等用Pfc置换了狗的90%血液,并得到生存。其后Pfc作为人工血液的研究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儿童时期较多见的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及过敏性紫癜等疾病,最近被称为免疫复合物病,在儿科范围内已受到重视。一、在免疫反应中的地位所谓免疫复合物病是属于Gall与Coomb氏免疫反应Ⅰ~Ⅳ型中的第Ⅲ型,最近又增加了第Ⅴ型,此即由于血中存在着的免疫复合物沉积于组织上,在补体  相似文献   

4.
免疫机制引起的肾炎总的可分为两类:一是抗肾小球基膜抗体(antiGBM)引起的肾炎;二是肾外抗原的抗体在血中形成免疫复合物(immunocomplex,IC)沉积于肾小球引起的肾炎。此外最近又提出一种先在组织内沉着的抗原(或抗体)与血中抗体(或抗原)在局部进行反应形成IC,引起的肾病变。这是所谓免疫复合物局部形成机理(in situ IC formation)。本文仅就血中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内沉积的机理进行论述。由于抗原抗体的性状不同,补体系统及其所派生的  相似文献   

5.
自体血回输在小儿外科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毅刚 《日本医学介绍》2002,23(11):515-516
近年来 ,自体血回输因其诸多的益处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然而 ,在儿科领域的进展相对缓慢。日本第 1 5届自体血回输学会围绕儿童自体血回输的对象、方法、适应证以及相应的临床研究展开了充分的讨论。儿童自体血回输适用于多种小儿外科手术 ,如心外科的先天性心脏病开胸术、心腔内修复术、骨外科的骨修复术、脊柱矫形术等 ,儿童自体血回输的标准是“体重 1 5kg、年龄 5岁、血红蛋白 (Hb) 1 2g/dl以上” ,目前 ,这一标准放宽到“体重 1 3kg、年龄 3岁、Hb 1 2 g/dl以上”。采血前必须由医生征得患儿家长同意 ,并按日本红十字会…  相似文献   

6.
一、糖基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在成人血红蛋白成分中HbA 占90%以上,在电泳像上它的β链上结合一个葡萄糖或葡萄糖的衍生物即形成A_(1a、b、c)这些统称为A_1,其中A_(1c)最多。α链上也发生糖基化作用,但用一般的方法检测不出。1.命名法所有被糖基化的血红蛋白统称为糖基化血红蛋白,但一般是指A_1。因在电泳中A_1比A_0更早地出现在正极端,所以又被称为快速血红蛋白,尤其是所结合的糖成分是葡萄糖时,又称为糖化血红蛋白。  相似文献   

7.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原因还不清楚。对蛋白尿的患者进行肾活检时,几乎所有的病例肾小球内都有免疫球蛋白的沉着,所以认为免疫参与了肾炎的发病。大多数的病例免疫球蛋白的沉着呈颗粒状分布,因此推测在血中或局部抗原抗体反应产生的免疫复合物通过在肾小球内沉着的种种介体引起肾脏的病变。急性(一过性)免疫复合物型肾炎,也像溶血性链球菌、疟疾等传染病并发的肾炎一样,具有固有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仅从动脉壁胆固醇酯(CE)沉积方面,对cAMP 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关系作一讨论。一、cAMP 与血浆脂质1.cAMP 与甘油三酯(TG):血浆脂质主要来自食物的消化吸收和体内合成。合成过程大致为:储存于脂肪组织中的TG 在激素敏感脂酶的作用下分解,释放游离脂肪酸(FFA)。FFA 被转运至肝脏,合成TG,并与磷脂、CE 及载脂蛋白结合在一起,构成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释放入血。在血中,VLDL 又受血管壁脂蛋白脂酶(LPL)的作用,释放FFA,并进入组织细胞。儿茶酚胺可与脂肪组织的β受体结合,  相似文献   

9.
张小群 《日本医学介绍》2002,23(11):516-518
对于预测会有大量出血的病例 ,自体血输血首先保证了血液制剂的安全性 ,进而又解决了异体输血的问题 ,所以在各个领域的临床应用中正在广泛开展。然而日本的产科领域到最近还未能开展自体血输血。因此于 1 990年 ,对预想在分娩时会有大量出血的孕妇试行了自体血输血。结果是 ,减少了异体血输血的频率 ,确定了自体血输血的有用性。但同时也有自体输血量不足和虽有贮血但出血量少无需回输的病例。本报告在于说明自体血输血的适应证和贮血方法等问题。一、对象和研究方法1 研究对象 为自 1 987年至 1 995年的 43 1 1例分娩病例中的 1 2 8例异…  相似文献   

10.
皮肌炎的血浆交换疗法(plasma exchange,PE)是Brewer1980年报告的。日本在1984年由寺井等首先报告。这些病例均为小儿皮肌炎,认为用PE法是清除了小儿体内γ-球蛋白补体免疫复合物,从而改善症状。对成人型皮肌炎病因尚不十分明确,几乎未见到这类病人的PE疗法报告。本文作者试用PE疗法治疗抗类固醇和免疫制剂的成人型皮肌炎病例获得良好效果,介绍如下。病例23岁、男、面部红斑、四肢肌力低下。根据临床症状、血中肌原性酶升高,皮肤肌肉活检所见及肌电图的表现确诊为皮肌炎而入院。开始予以培他米松6mg/日,口服,症状有所改善,1个月后改善停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用固相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法)检测便潜血。该法用特制采便棒(塑料制品)吸附粪便中人血红蛋白,使其与酶标抗人血红蛋白抗体反应,通过测定标记酶量,检测粪便中有无人血。作者还将本法与愈创木酚法进行了比较。本法具有被检者不需控制饮食,对人血红蛋白具有特异性检出为最大特点。且手续简便,不需特殊设备,作为早期发现结肠直肠癌的一种筛选法而受重视。  相似文献   

12.
动态与消息     
最近,日本味素公司应用氨基酸结合技术,研制成功一种代用血液——稳定性血红蛋白。它是用聚乙二醇与红细胞中的主要成分血红蛋白结合而成,比起普通的血红蛋白来,在血管内停留时间长,并有与正常血液相同的携氧能力。再者,由于这种代用血液除去了红细胞上的细胞膜,所以能输给任何血型的患者,也不用担心会传染肝炎病毒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等。目前库存血只允许在4℃以下保存21天,因而献血量的20~30%超过保存期限而被废弃处理。味素公司预定在生产稳定性血红蛋白时以这些废弃处理的血液  相似文献   

13.
郑俭 《日本医学介绍》1991,12(9):429-430
四、治疗 (一)肾上腺皮质激素仍为MRA首选药物,主要通过免疫抑制机理,使IgG-RF减少,同时亦具有减轻免疫复合物引起组织病变作用。对MRA治疗通常推荐采用“冲击疗法”,据称可有抗炎作用强,效果明显,缓解时间长的良好效果。常用方法有甲基强的松龙1g/次/月,连续6月,缓解期达10月以上。 (二) 免疫抑制剂对于全身症状明显、累及器官病变广泛者,可采用以下二种免疫抑制剂。 1.硫唑嘌呤(AZ)系嘌呤代谢拮抗剂。主要作用于增殖细胞DNA合成阶段,尤对细胞分裂旺盛  相似文献   

14.
1.症状:本病约半数患者主诉有心动过速、倦怠感等贫血症状,余半数无症状或食欲不振,通过检查可出现血细胞异常。虽出现贫血症状的比例低于普通成年人,但是因老年人活动少于青壮年,所以血红蛋白值虽低,却不易出现自觉症状。因出血症状就诊者,几乎全是慢性骨髓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患者。2.检查所见:末梢血所见,除单一乃至全血细  相似文献   

15.
本文概述了人体老化时补体系统的变化。补体几乎都是由巨噬细胞或肝细胞生成。血清中蛋白质的5~10%为补体或补体灭活物,因其转换(turn over)非常迅速,故可作为了解合成或异化异常的良好指标。一、补体成分及其功用补体均由几种成分组成。有传统经路和替换经路二种活化(酶反应的启动)机制。机体内补体的主要作用为防止感染、(白细胞游走、调理素作用等)和对免疫复合物的可溶性。从人出生时已具有大约成人一半的溶血活性,可以认为补体作为原始的防御机构而发挥作用。伴随补体活化释放出来C_3a 或C_5a,作为过敏毒素已能够引起白细胞游走,对侵入机体的细菌作出反应。而抗体和补体对细菌作用时,易与细胞表面的C_3b 受体结合,易受吞噬细胞的吞噬,常在体内产生或多或少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如不对此进行处理,就会集聚在肾小球发生肾脏疾病。免疫复合物能够激活传统经路引起复合物的溶化。  相似文献   

16.
一、急性摄取洒精Mendelson等以16例正常男性成人为对象,检查急性摄取酒精后血中酒精、睾丸素、黄体生成素(LH)的浓度变化。发现随着酒精浓度上升,血中睾丸素值下降,若血中酒精达到峰值(109mg/dl)时,不仅血中睾丸素下降,而且血中LH上升。急性酒精负荷时睾丸素水平下降的机制,一般认为是在睾丸的睾丸素合成降低和在肝脏的睾九素转换亢进。在辜丸,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     
有关塘尿病(DM)病理学研究,目前已进入基因水平,其成果正在逐渐具体地反映在临床上。相反,尚无线索可寻的问题也堆积如山。本文仅就糖尿病的诊断与治疗方面最近几个专题加以讨论。一、糖基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蛋白质的糖化率是与某个时期的血糖平均水平平行,如测定寿命明确的蛋白质糖化率就能大致了解过去一定时期血糖平均水平。从这种意义上说,测定寿命为120天的血红蛋白糖化率作为推测过去1~2个月的血糖控制情况的指标,这在临床上非常有用。测定糖基化白蛋白(半衰期17天)用来推测过去数周里的血糖控制情况,进而对判定以临床上发作(如脑血  相似文献   

18.
肝性脑病     
重症肝功不全时,由于肝细胞损害导致氨等毒性物质进入门—体循环且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受体结合,出现中枢神经功能障碍即肝性脑病。一、发生机理诱发肝性脑病的毒性物质,主要为含氮的低分子物质,如氨、氨基酸和胺等,其中氨最受重视。1.氨已知给肝硬变患者口服氯化铵能诱发肝性昏迷。给肝硬变患者口服抗脲酶,可使血氨下降,并可改善精神神经症状。重症肝病时,肝脏合成尿素减少,血氨增高。但是,在肝性脑病中也有血氨正常者,因此,用血氨增高的理论不能解释所有肝性脑病的发病机理。  相似文献   

19.
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治疗重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捷雷 《日本医学介绍》1989,10(6):250-252
亚急性甲状腺炎(SAT),是甲状腺的炎性疾病。临床上有发热、颈部疼痛及乏力等急性炎症症状,同时由于炎症引起甲状腺组织破坏,甲状腺激素释放入血,血中甲状腺激素浓度暂时升高,出现甲状腺中毒症状。炎症消退,血中甲状腺激素值逐渐降低,但有些病例炎症使甲状腺组织破坏严重,甲状腺激素合成功能恢复缓慢,可出现一过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  相似文献   

20.
一、血浆交换疗法1914年Abel 首次报告血浆除去术(plasmaphere-sis),其原意是从全血分离、清除血浆成分,进行成分输血。经半个世纪后发展成为血浆交换疗法(pl-asma exchange,PE),或称血浆置换术。即将患者的异常血浆(抗体、免疫复合物或其他有害物质)分离、清除后,再将剩余细胞成分加入正常人的新鲜冷冻血浆或代血浆等置换液输回体内,或将异常血浆分离后用吸附法除去血浆中的有害物质再输回体内。迄今无论成分输血或PE 均取得了迅速的进展。在血液成分制品方面已达到多样化,实现了一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