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崔宇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2):59-60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胆囊后三角的解剖及手术时的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后三角入路解剖胆囊管行52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临床资料。结果经后三角入路解剖胆囊管,顺利完成LC 502例,中转开腹18例(3.5%),术后并发症4例(0.76%)。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经后三角入路解剖胆囊管是一种安全、易掌握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张勇 《丹东医药》2009,(3):17-18
目的探讨后三角入路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在400例腹腔镜手术中应用后三角入路分离胆囊管,切除胆囊。结果400例手术成功392例,中转8例,胆管损伤2例。结论后三角入路LC是一种安全容易掌握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吴业俊  王贤 《安徽医药》2015,(3):556-558
目的:探讨不同胆囊管解剖入路方式,评估经后三角解剖入路胆囊管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手术安全性与临床价值。方法按照胆囊是否黏连,将248例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分为黏连组132例,无黏连组116例。按照两种不同的手术路径,黏连组有67例胆囊三角入路 LC,65例胆囊后三角入路 LC,无黏连组有56例胆囊三角入路和60例胆囊后三角入路。结果胆囊黏连时,采用经后三角入路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炎症反应都显著优于胆囊三角入路方式。结论后三角入路行胆囊切除术,不仅可减少出血量,还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中转开腹率,缩短手术时间,具有更大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手术入路。方法187例良性胆囊患者(无粘连组+粘连组)行经胆囊三角及胆囊后三角行LC,对其并发症(胆漏、出血、转开腹手术)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在无粘连组中,两种手术入路并发症无明显的差别,在粘连组中,后三角组的并发症明显少于前三角。结论在LC中首先解剖胆囊后三角是安全的,能减少LC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尤其适用于胆囊三角粘连患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安全胆囊切除,减少并发症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1月,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10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经LC顺利完成108例,中转开腹1例,中转开腹率0.93%(1/108)。术后发生并发症2例占1.85%,其中胆管狭窄1例,胆漏1例。结论LC是胆囊切除的首选方法;经后三角入路线解剖胆囊管是行LC的安全方法;明辨胆管、血管和脏器的关系后再行处理是行LC的可靠方法;若遇胆囊管和胆总管关系不清时,采用改良逆切胆囊是行LC的稳妥方法,胆囊穿刺减压是行LC便于操作的便捷方法;放置腹腔引流是防治胆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在胆囊三角粘连时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胆囊三角粘连行LC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手术效果。结果顺利完成LC 37例,手术时间30~175 min,平均手术时间(65±8)min,中转开腹2例。39例平均术后住院时间(3.0±0.5)d。36例获得随访9~25个月,无近期并发症。结论LC对胆囊三角粘连的病例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昊兰富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21):3224-3225
目的:观察了解胆囊三角区有关胆囊动脉、胆囊管的解剖结构,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安全入路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全麻下300例LC患者,用三维立体腹腔镜对胆囊动脉、胆囊管在胆囊三角区解剖进行三维形态学观察。记录胆囊动脉、胆囊管解剖,与毗邻结构的关系。结果:胆囊动脉在胆囊三角区内型288例,在胆囊三角区外型11例,炎症疤痕胆囊三角形态失常不能判断1例。胆囊管以锐角汇入肝总管右壁221例,汇入肝总管左壁14例,汇入肝总管后壁13例,与肝总管并行一段后汇入肝总管32例,汇入右肝管1例,胆囊管过短19例。结论:三维立体镜下胆囊三角区详实的胆囊动脉、胆囊管解剖特点及定位规律,提示后入路手术的可行性,顺行性切除胆囊的优点在于准确辨认组织层次,对肝面潜在的出血危险及胆管损伤有重要防治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术中利用后三角入路刮吸法预防医源性胆管损伤的临床体会。方法回顾分析为286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行胆囊后三角入路刮吸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ctomy,LC)的临床资料。结果 284例经后三角入路解剖胆囊管顺利,2例(0.70%)中转开腹,无1例发生胆道损伤,无其他严重并发症,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胆囊后三角入路LC术中术野清晰,有助于肝外胆管解剖结构辨认,刮吸分离法能有效防止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不同入路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92例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依据入路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两组患者均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胆囊前三角解剖入路,观察组采用胆囊后三角解剖入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康复相关指标(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0.
朱星玮  陈卯 《中国医药科学》2013,(2):184-185,199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和减少术中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500例胆囊结石患者腹腔镜切除手术的临床资料,根据腹腔镜下肝外胆道解剖学的特点和精细的镜下解剖以及LC术前或术后ERCP、MRCP等方法,以便提高LC手术安全性。结果手术时间25~60min,35例患者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中转开腹等方法,均痊愈出院,其余465例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后情况良好,无一例事故发生。结论精细的技术、准确把握中转开腹的时机,根据术中情况采用合适的方法对保证LC的手术安全与质量有确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2011年7月~2013年4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165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LC,n=105)和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组(OC,n=60)。对比研究两组的手术时间,失血量,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并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的手术技巧进行探讨。结果 LC组无中转开腹,2例术后第2天出现胆漏,给予负压引流治愈,其余103例痊愈出院;OC组中1例术后第2天出现腹腔出血,经保守治疗痊愈。结论在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的处理中,完善术前检查,重视术中胆道造影,仔细解剖胆囊三角,弄清"三管一壶腹"是在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减少并发症及手术安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我院自2000年11月起开展"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以来,共完成各类腹腔镜手术12 000余例。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在手术入路的选择上我院腹腔镜外科也从"三孔"发展到"改良式三孔"、"双孔"LC,继而于2010年5月至2011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文医学及社会医学模式的发展,微创手术的意识逐渐提高。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临床。但术中损伤胆总管,意外出血胆漏的发生率有所增高,胆囊后三角的解剖越来越受到外科医师的重视,我科采用以胆囊三角结合胆囊后三角入路,详尽解剖,大大减少了术中意外的发生,缩短了手术时间,为患者的康复提供了坚实的条件,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石恩富 《河北医药》2015,(4):561-562
目的比较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和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效果及优缺点。方法对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3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根据本人意愿,分为腹腔镜(LC)手术组和开腹(OC)手术组,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止痛药用量、术后住院日。结果腹腔镜组18例中有16例成功完成LC(93.3%),2例由于胆囊三角解剖不清中转开腹(6.7%);开腹手术组12例均痊愈出院。手术时间2组无明显差异(P>0.05),腹腔镜手术组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止痛药(强痛定)用量、术后住院日均明显少于开腹组(P<0.05)。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2个月,全组均无并发症及死亡病例。结论严格掌握手术时机,规范腹腔镜操技术,对急性胆囊炎患者行LC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腹腔镜下后三角入路联合钝性冷分离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预防胆管损伤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190例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按照手术入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5例。对照组实施胆囊三角入路,观察组实施腹腔镜下后三角入路联合钝性冷分离。对比两组手术指标、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肠黏膜屏障功能[血清皮质醇(Cor)、C肽(C-P)、D-乳酸]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35.21±5.34)min、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23.57±2.57)h、住院时间(4.41±1.30)d短于对照组的(62.10±6.57)min、(31.22±2.51)h、(7.60±1.13)d,术中出血量(36.17±5.69)ml少于对照组的(50.22±6.88)ml(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05%低于对照组的7.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观察组血清Cor(214.11±14.09)ng/ml、C-P(0.90±0.12)nmol/L、CRP(8.71±0.50)mg/L、IL-6(...  相似文献   

16.
胆囊颈入路的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的回顾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康 《江西医药》2011,46(12):1083-1085
目的探讨经胆囊颈入路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意义、适用范围及手术技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06年以来因胆囊三角黏连、胆囊颈部或胆囊管结石嵌顿等原因而行经胆囊颈入路的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26例患者,除1例中转开腹完成手术外,其余均于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术后无严重胆汁漏、胆汁性腹膜炎及术后大出血发生,全组病例痊愈出院。术后住院时间4-10d,平均6.1d。随访患者中无胆管梗阻、膈下脓肿、肝脓肿、残余结石发生,无反复上腹疼痛、畏寒发热、胆道感染等典型胆囊术后综合征表现。结论对于胆囊三角萎缩、坏疽、瘢痕化、胆囊颈部结石嵌顿、Mirizzi综合征等患者,无法行常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改行胆囊颈入路的胆囊次全切除术是安全、有效、可行的,既可有效防止胆管损伤、异常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又可有效降低中转开腹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难度腹腔镜胆囊切除(LC)的可行性和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总结我院2001-07~2003-07行难度Ⅲ-Ⅳ级的LCl60例,特别提出胆囊前后三角结合法分离胆囊管、“唯一管征”确认胆囊管、腔内打结技术结扎胆囊管、重视胆囊周围侧支循环的建立和及时中转开腹等方法。结果:中转开腹4例.LC成功率97.5%(156/160)。手术时间30~180min,平均55min。术后住院2~7d,平均3.5d,无1例并发症,随访6~12月无异常。结论:掌握LC基本原则。灵活运用上述方法行高难度LC是可行的,可扩大LC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急性胆囊炎胆囊三角的处理办法.方法回顾性总结采用后进路法处理40例急性胆囊炎胆囊三角的经验.结果40例中38例手术成功,占95%,2例中转开腹,均痊愈.结论后进路法行急性胆囊炎腹腔镜切除手术,是可行较安全的,也可防止胆道损伤.  相似文献   

19.
陈勇  魏祥  徐勇 《中国医药指南》2012,(35):472-474
目的比较老年患者在传统开腹(OC)与腹腔镜下(LC)行胆囊切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老年胆囊切除患者126例,根据患者自愿的原则,OC组56例患者采取OC治疗,LC组70例患者采取LC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C组优于OC组。结论结合老年患者的生理特点,老年良性胆囊疾病患者适合LC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0.
郭磊 《中国医药指南》2013,(19):630-631
目的总结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胆道损伤的原因以及如何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搜集2008年8月以来在我院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胆道损伤5例,发生率4.1%。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规范的操作,良好的解剖学基础等是预防胆道损伤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