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电视纵隔镜下胸部疾病诊断63例护理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电视纵隔镜下胸部疾病诊断手术护理配合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电视纵隔镜下胸部疾病诊断患者的护理资料. 结果:本组15例怀疑或已经确诊为肺癌患者,淋巴结阳性率为60.0%(9/15),病理假阳性率16.7%(1/6).48例纵隔疑难疾病患者中,47例获得病理诊断,1例临床证实,经验性治疗肿块明显缩小,疾病确诊率98%(47/48).无手术死亡,无病理标本术中存放不当受损,1例大出血保守治疗成功.无其他相关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 电视纵隔镜下手术对明确肺癌的分期和诊断纵隔疑难疾病检查准确率高,手术过程中要做好各期准备,积极预防术中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电视纵隔镜检查术(video-assisted mediastinoscopy,VAM)在胸部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007年8月-2008年11月开展的15例电视纵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病例手术时间40~90min,平均55min。术中出血10~100mL,平均48mL。12例患者术前临床诊断肺癌,区域淋巴结(N2,N3)肿大明显,为进行病理分期,进一步决定治疗方案行纵隔镜检查,7例病理检查阳性放弃开胸手术,5例阴性者开胸行根治性肺叶切除;纵隔疑难疾病3例,经纵隔镜手术后均明确诊断。本组病例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均顺利出院。结论:电视纵隔镜手术安全,简便易行,可作为纵隔疑难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有效方法,并为肺癌的准确分期提供病理依据。  相似文献   

3.
武海萍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3):1247-1248
90年代初,电视纵隔镜手术问世,它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取材满意等优点,在肺癌术前病理分期中,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可分别达到90%以上和100%,在纵隔疑难疾病的诊断中,其敏感性和特异性更高。迄今为止,它仍是纵隔疾病诊断和治疗以及肺癌术前病理分期的最重要检查方法之一[1]。我院2003年8月~2006年8月共施行电视纵隔镜手术23例,均取得满意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现将手术护理配合要点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共23例,其中行纵隔镜纵隔淋巴结活检术18例,纵隔镜纵隔囊肿摘除2例,胸骨旁纵隔镜活检术2例,纵隔镜斜角肌淋巴结活检术1例,男…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电视纵隔镜手术在诊治胸部疾病及行肺癌分期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06年12月至2012年12月间行电视纵隔镜手术的74例患者,其中男性41例,女性33例,平均年龄(49.1±14.6)岁(1577岁)。均在全身麻醉下完成手术,其中经颈部入路71例,经胸骨旁入路3例。 结果  1例为脓肿引流,另73例成功取得或切除目标组织,最终病理结果包括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20例、结节病21例、结核12例、淋巴瘤5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9例、恶性胸腺肿瘤2例,其他诊断4例。手术平均时间58 min,术中出血2例,均成功压迫止血,无死亡病例。 结论  纵隔镜技术安全有效,对明确纵隔肿物性质以及肺癌分期具有重要价值,是某些疑难疾病获得病理诊断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电视纵隔镜检查与CT在纵隔疾病的诊断及术前肺癌N分期上的价值,并比较两种诊断方法之间的差别.方法 回顾性分析临床行CT或PET-CT检查后诊断为纵隔疾病及高度怀疑为肺癌的患者68例的电视纵隔镜检查.纵隔疾病组的电视纵隔镜检查诊断与CT诊断相比较,判断术前术后的诊断符合率及CT的误诊率;以肺癌组行电视纵隔镜检查后病理报告为"金标准"推测电视纵隔镜及CT对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真实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并比较电视纵隔镜与CT在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上有无差异性.结果 ①纵隔疾病组中电视纵隔镜检查术前术后的诊断符合率是55%(11/20),CT的误诊率是45%(9/20).术前诊断为肺癌的病例组中,以41例病理报告确诊为肺癌的病例为样本推测电视纵隔镜检查对肺癌伴有纵隔淋巴结转移诊断的灵敏度93.3%,特异度100%,真实性97.6%,阳性预测值100%,阴性预测值96.3%;CT对肺癌伴有纵隔淋巴结转移诊断的灵敏度66.7%,特异度53.8%,真实性58.5%,阳性预测值45.5%,阴性预测值73.7%,电视纵隔镜检查的各项指标均高于CT,P<0.05(X<,C><'2>=4.083),差异有显著性.②本研究组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2.94%(2/68),其中,1例为气胸,1例为喉返神经损伤.结论 电视纵隔镜检查对纵隔疾病诊断及对术前肺癌N分期准确性高,优于CT;电视纵隔镜检查安全有效,在胸外科领域的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电视纵隔镜对胸部疾病诊断价值。方法 38例患者接受了经颈纵隔镜检查术,术前未获得明确病理诊断的纵隔疑难疾病16例,高度怀疑为肺部恶性肿瘤3例,已明确诊断肺癌且影象学显示纵隔淋巴结肿大(≥1.0cm)19例。结果 16例纵隔肿瘤或纵隔不明原因的肿大淋巴结经颈纵隔镜后经病理明确诊断为:结核3例.恶性胸腺瘤2例、纵隔淋巴结淋巴滤泡增生2例、肺炎性假瘤2例,转移性肺癌1例、转移性甲状腺癌1例、成熟性畸胎瘤1例、结节病1例和肺炎性假瘤1例,余2例未能确诊;诊断符合率为87.5%。3例临床怀疑为肺部肿瘤,经颈纵隔镜检查1例诊断为结核;2例未能确诊,后经胸腔镜和剖胸探查诊断,1例为肺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为肺炎性假瘤。19例肺癌纵隔镜诊断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为86.4%,特异度为100%。全组术后出血1例,无其他合并症。结论 纵隔镜对诊断纵隔肿瘤和对肺癌的分期安全准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电视纵隔镜检查术在胸部疑难疾病并纵隔淋巴结肿大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5年10月~2008年3月在该院胸外科住院的39例胸部疑难疾病并纵隔淋巴结肿大患者行电视纵隔镜检查并进行活检获取病理以明确诊断.结果 手术经过顺利,无严重并发症及围手术期死亡.39例患者均获明确病理诊断,其中,肺腺癌12例,肺鳞癌8例,肺小细胞癌6例,恶性淋巴瘤6例,纵隔淋巴结结核4例,结节病2例,纵隔慢性淋巴结炎1例.结论 电视纵隔镜手术创伤小,安全,取材可靠,可作为胸部疑难疾病并纵隔淋巴结肿大的患者的有效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电视纵隔镜手术在诊治胸部疾病及行肺癌分期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06年12月至2012年12月间行电视纵隔镜手术的74例患者, 其中男性41例, 女性33例, 平均年龄(49.1±14.6)岁(15~77岁)。均在全身麻醉下完成手术, 其中经颈部入路71例, 经胸骨旁入路3例。  结果  1例为脓肿引流, 另73例成功取得或切除目标组织, 最终病理结果包括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20例、结节病21例、结核12例、淋巴瘤5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9例、恶性胸腺肿瘤2例, 其他诊断4例。手术平均时间58 min, 术中出血2例, 均成功压迫止血, 无死亡病例。  结论  纵隔镜技术安全有效, 对明确纵隔肿物性质以及肺癌分期具有重要价值, 是某些疑难疾病获得病理诊断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电视纵隔镜手术在胸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2001年11月至2013年12月,本科为722例纵隔和胸壁肿物、手汗症、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进行了电视纵隔镜治疗性手术,其中胸壁和纵隔肿物9例,恶性胸腔积液56例,手汗症657例。结果:9例纵隔和胸壁肿物患者,病理检查示胸腺囊肿2例,纵隔脂肪瘤2例,后纵隔神经鞘瘤5例,肿物直径均<3 cm,均完整切除。56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术中均获得病理确诊,其中肺腺癌25例,肺鳞癌23例,肺小细胞癌2例,肺腺鳞癌3例,乳腺癌转移1例,卵巢癌转移2例,术中行胸膜固定术,术后1个月复查,胸腔积液均无复发。657例手汗症患者,行T4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术后代偿性多汗63例,少量气胸合并轻度皮下气肿122例,胸腔积液23例,其中双侧胸腔积液11例,需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2例,伤口感染12例,全组术后随访无复发。结论 :电视纵隔镜手术治疗胸部疾病是一种更加微创、简便、美观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0.
总结了187例临床上诊断肺癌的患者使用电视纵隔镜进行肺癌分期诊断和纵隔淋巴结清扫的术中配合,包括术前物品的准备、手术体位的摆置和安全管理。认为术中配合中标本的正确留取和及时送检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电视纵隔镜手术治疗肺癌、纵隔肿物患者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45例患者行电视纵隔镜手术,并给予精心围术期护理。结果:本组经胸骨切迹切口入路纵隔镜检查28例,经胸骨旁纵隔镜17例,均一次手术成功,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电视纵隔镜手术具有患者出血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患者满意度高等优点,充分的术前准备和精心的术后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电视纵隔镜和电视胸腔镜在纵隔小细胞癌诊治中的价值。方法2000年7月~2006年3月对仅以纵隔占位为表现的患者行纵隔镜和胸腔镜检查,检出小细胞癌20例。16例行纵隔镜活检,3例合并大量胸腔积液和1例中等量心包积液患者,在胸腔镜活检明确诊断的同时行胸膜腔滑石粉固定或心包开窗术。结果20例手术经过顺利,平均手术时间32min,术中平均出血17.5mL,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和手术死亡。均取得明确小细胞癌病理诊断,其中1例来源于淋巴及血液系统,2例来源于胸腺,另17例均来源于肺脏。胸腔积液和心包积液得到良好控制。结论电视纵隔镜和电视胸腔镜诊断纵隔小细胞癌创伤小,安全,是诊断该类病变的最佳方式。电视胸腔镜可同时对合并胸腔积液或心包积液进行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13.
纵隔镜手术在纵隔肿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纵隔镜手术在纵隔肿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999年11月~2005年1月该科共为81例纵隔肿物患者进行了纵隔镜手术,对胸部CT等检查发现的纵隔病变进行活检,获取气管周围、胸骨后、隆突下以及双侧肺门等部位的肿物组织送病理检查.结果 该组病人除1例外全部获得明确病理诊断,确诊率98.8﹪(80/81).其中恶性病变37例(46.3﹪),良性病变43例(53.7﹪).术前术后诊断符合率50.0﹪(40/80),术前误诊率50.0﹪(40/80).在术前误诊的病例中以良性病变多见,该组43例良性病变中,有60.5﹪(26/43)的患者术前误诊为恶性肿瘤.该组纵隔镜手术后发生声音嘶哑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2﹪(1/81).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 纵隔镜手术安全、可靠,对于临床上难以确诊的纵隔肿物是一种有效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4.
电视纵隔镜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电视纵隔镜手术是在传统纵隔镜手术基础上发展的一种新术式.介绍了对40例肺癌、肺结核、淋巴瘤等患者实施胸腔纵隔镜手术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主要包括术前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和头后仰体位训练,术后鼓励患者主动排痰,指导合理进食,密切观察有无憋气、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下降等出血客观体征及气胸、切口或纵隔感染征状.本组术后发生气胸1例、声嘶1例,经及时发现与治疗均顺利恢复,未发生护理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电视纵隔镜在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行电视纵隔镜检查的纵隔占位性病变26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6例电视纵隔镜术后均明确诊断,其中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16例,结节病6例,淋巴结结核、慢性淋巴结炎、转移性乳腺癌、纵隔型小细胞肺癌各1例.手术时间15~40 min,术中出血20~80 ml,全组无严重并发症及手术死亡.结论 电视纵隔镜手术对性质不明的纵隔占位性病变能迅速明确诊断,操作简单,准确性高,手术安全,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2月于我院进行纵隔镜检查术(VM)检查的30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30例患者手术顺利,平均持续时间为1.5±0.04h,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病理结果与冰冻切片确诊结果相比,正确率为93.33%。纵隔镜检查术(VM)是术前对肺癌患者进行纵隔淋巴结检查分期的有效方法,正确率较高,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依据,在临床应用中价值重大。  相似文献   

17.
纵隔镜是肺癌的术前分期、病理分型迄今为止的最佳手段,它不仅能使部分不适合手术的病人免受开胸之苦,同时又能为肺癌规范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最佳依据。另外,纵隔不明原因肿物,可经纵隔镜检查病理得到确诊,避免盲目治疗造成的不良后果。纵隔镜检查的并发症有出血、气胸、喉返神经损伤、切口感染等,因此,护理上需要重视,我院自2006年1月以来,开展了电视纵隔镜检查术,本文根据临床配合将相应护理措施总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电视纵隔镜检查术在胸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 :总结电视纵隔镜检查术在肺癌的术前分期和纵隔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体会。方法 :组 7例行颈部纵隔镜术 (其中 1例行右前斜角肌淋巴结活检 ) ,2例胸骨旁纵隔镜检查术。结果 :确诊为转移性低分化鳞癌 5例 ,腺癌 1例 ,小细胞癌 1例 ,胸腺鳞状细胞癌 1例 ,结核 1例。合并胸膜破裂 1例 ,切口感染 1例 ,无手术死亡。结论 :电视纵隔镜的应用 ,进一步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活检的准确性 ,同时也方便了术中配合和教学 ,应该广泛普及和开展  相似文献   

19.
应用电视纵隔镜诊断胸部疑难疾病的价值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纵隔镜手术在胸部疑难病诊断中的价值及作用。方法全麻或局麻下应用电视纵隔镜.经气管前隧道观察并活检气管周围肿物或淋巴结行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结果32例纵隔原因不明肿大淋巴结经纵隔镜手术后,病理证实为结节病者17例,纵隔结核5例,淋巴瘤5例,肺癌并转移4例。诊断不明原因反应性增生1例。本组无并发症发生。术中出血平均8mL(5-30mL);手术平均25min(15-60min)。结论纵隔镜对胸疑难病的诊断与常规临床诊断存在较大差别.该手术安全、准确.可有效避免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20.
总结2007年11月-2011年10月69例行纵隔镜检查术的手术配合情况。所有患者的手术均利用0°胸腔镜、五官科直达喉镜和组织活检钳自行组配电视纵隔镜系统完成。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并发喉返神经损伤1例,出血2例。获得明确病理诊断68例,确诊率98.6%。术前充分的准备、术中默契的配合、严格的无菌技术、术后精心的器械养护是确保纵隔镜检查顺利实施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