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陈坚  黄坚雄  周家德 《海南医学》2007,18(10):58-59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应用于胃肠道手术中的疗效.方法 30例胃肠术后病人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EN)和完全胃肠外营养(TPN)两组,各15例.EN组术后24小时内经鼻肠管输注肠内营养制剂能全力,TPN组经中心静脉进行,共8天.结果 EN组均完成肠内营养计划,未发生吻合口瘘和腹腔感染.肠功能恢复时间EN组短于TPN组.两组切口愈合情况、住院天数无差异.平均住院费用/药用费用EN组低于TPN组.结论 胃肠术后早期(24小时内)提供肠内营养是安全、经济、方便、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胃肠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方法 和意义,以促进病人的早期康复.方法 对42例胃肠术后病人术中留置复尔凯(flocare)螺旋型鼻肠管,术后早期给肠内营养(EN),对照组39例术后给予肠外营养支持(TPN).结果 两组病人前白蛋白、术后第7d、第12d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发症、通气时间、住院天数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刀口均早期愈合.结论 胃肠术后早期营养切实可行、安全可靠,肠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外营养在胃癌切除术后早期应用,探讨肠内外营养应用的疗效.方法 收集本院近2年来胃癌患者80例,分为肠内营养组(EN组)和肠外营养组(PN组),分析两组患者术后营养变化、肛门排气及排便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等.结果 术后体重变化、肠功能回复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EN组均较PN组减少(P<0.01).结论 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可明显改善病患者术后营养状况,促进肠功能恢复,并降低住院费用和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余春  毛兴龙  曾雪云  钱军  王李华 《浙江医学》2015,37(13):1147-1149
目的 探讨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N)在胃癌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将78 例接受胃癌根治术的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其中EN 组40 例,全肠外营养(TPN)组38例。比较两组患者营养状况变化、肠功能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营养费用和住院时间等。结果 术后第7天,EN 组患者总淋巴细胞计数(TLC)为(1.74±0.25)×109/L,明显高于TPN 组的TLC(1.59±0.28)×109/L(P<0.05),其他营养指标两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EN 组患者肠功能恢复较TPN 组快,营养费用和住院时间较TPN 组少,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EN 组与TPN 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12.50%和18.42%,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术后早期EN 可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态,降低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后捆绑式胰肠吻合术,围手术期肠内营养的方法及可行性,并比较肠内与肠外营养的结果。方法 20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捆绑式胰肠吻合术后病人随机分为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和完全胃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两组,各10例。EN组术前3天口肠百普素及术后24小时内经空肠造口管输注液体肠内营养制剂能全素,TPN组经中心静脉进行,共14日。结果 EN组,TPN组均完成营养计划,未发生吻合口瘘和腹腔感染。两组术后体重、体质指数、上臂周径均较术前略低(P>0.05),但组间比较无差异。两组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3-甲基组氨酸营养支持前后无显著差异,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但转铁蛋白、3-甲基组氨酸TPN组术后7天显著低于术前水平(P<0.01),而EN支持组仍维持在术前水平。对肝功能的影响碱酸酶、术后乳酸脱氢酶TPN组高于EN组(P<0.05),总胆红素IPN、EN前后均无显著改变。两组术后氮监测1周均表现为负氮平衡。EN、TPN组肠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2.5+0.5天,3.0+0.5天,P<0.05,排便时间各为4.0+1.0天,6.0+1.0天(P<0.01)。两组伤口愈合情况、住院天数无差异(P<0.05)。平均往院费用/药物费用EN、TPN组分别是11206/4502元、15430/7500元(P<0.05)。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后捆绑式胰肠吻合术,术前3天及术中空肠造口术后早期(24小时内)提供肠内营养是安全可行的。病人术后的高分解代谢并不因外源性营养底物而逆转。两种支持方式对于改善营养状况、降低蛋白质分解均有一定作用。与TPN相比,EN促进肠功能恢复,对肝功能影响小,住院费用低,具有符合生理、安全、有效、价廉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肠外营养(PN)和肠内营养(EN)对胃癌术后患者营养等状况恢复的比较分析.方法: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74例因胃癌行全胃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EN组)和肠外营养组(PN组),分别经鼻肠管、经颈内静脉进行营养支持,观察在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平均住院天数、营养评定等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术后体重均低于术前,有显著差异(P<0.05),EN组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平均住院天数明显小于PN组(P<0.05).结论:全胃切除术后早期EN是安全可行的,且费用低,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7.
闫百智  阴建兵  陈炜 《医学综述》2008,14(22):3510-3512
目的探讨重症胰腺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营养支持治疗经过。结果全胃肠外营养(TPN)组(40例)持续营养支持时间平均为(25.58±3.84)d,胰腺和周组织感染率达33.3%。全胃肠外营养+肠内营养(TPN+EN)组(46例)的营养支持时间平均为(17.58±4.2)d,胰腺和胰周组织的感染率为17.3%,5例(10%)的胰腺炎有反弹,无患者死亡。与TPN组比较,TPN+EN组营养支持时间短,住院天数少,平均住院费用低,感染性并发症率低,治疗后前清蛋白和清蛋白值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胰腺炎患者在肠功能恢复后早期行肠内营养支持,有利于维护肠屏障功能,降低胰腺炎并发症及提高其治愈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食管贲门癌术后早期肠内与肠外营养的临床效果,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食管贲门癌患者术后的影响.方法 将96例食管、贲门癌患者随机分为EN组和PN组,EN组给予肠内营养,PN组给予肠外营养,观察两组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EN组术后8天PA水平高于PN组;TBIL、GGT均低于PN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EN组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明显提前于PN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PN组,营养支持费用明显少于PN组,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N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0.42%,明显低于PN组的29.17%(P<0.05).结论 食管贲门癌术后早期营养支持可有效改善机体营养状态,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胃癌根治术后空肠营养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总结肠内营养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 收集近2年来胃癌患者119例,分为肠内营养组(EN组)和肠外营养组(PN组),分析两组患者术后营养变化、肛门排气及排便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等.结果 术后体重变化、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EN组均较PN组减少(P<0.01).结论 胃癌术后空肠内营养可明显改善患者术后营养状况,促进肠功能恢复,并降低住院费用和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胃癌根治术后经鼻肠营养管早期肠内营养(early enteral nutrition EEN)的疗效.方法 将61例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成早期肠内营养组31例和全胃肠外营养(total pareteral nutrition TPN)组30例.比较两种营养支持的疗效.结果 EEN组与TPN组相比,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显著提前(P<0.05),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缩短(P0.05),体重消耗值显著减少(P<0.05),营养结束后第2天的血清总蛋白、清蛋白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经鼻肠营养管EEN比TPN优越,简便易行,宜予推广.  相似文献   

11.
王杉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6):3407-3408
目的探讨肠内和肠外营养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58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肠内营养组(EN)和全肠外营养组(TPN),EN组术后进行常规处理,TPN组术后应用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剂等作为营养素来源。术后第11天对2组患者进行实验指标测量并比较。结果①术后EN组胃肠道排气功能恢复时间和排便功能恢复时间均快于TPN组,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术后2组患者的体重均减轻,但TPN组手术前后的体重差大于EN组手术前后的体重差,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进行肠内营养可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和营养状况改善。  相似文献   

12.
胃肠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胃肠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胃肠手术后病人分成肠内营养组(EN组 ,18例 )、肠外营养组 (PN组 ,16例 )和对照组 (2 0例 ) ,EN组接受能全力肠内营养液 ,共 7天。术后第 3和第 7天测定血浆蛋白、肝肾功能、血糖、淋巴细胞计数、IgG、IgA、IgM和体重 ,临床观察肛门恢复排气、排便时间、不良反应和营养支持费用。结果 :肠内营养组血白蛋白、前白蛋白术后 7天明显升高 ,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肛门恢复排气排便时间明显提前 ,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术后体重均有下降 ,研究组下降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 ,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其他生化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 :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能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改善营养状态 ,并且安全可行 ,营养支持费用仅为肠外营养的 1 3。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肠内营养(EN)和肠外营养(TPN)在食管癌术后早期应用,探讨EN应用的疗效。方法 120例食管癌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肠内营养组(实验组)和肠外营养组(对照组),各60例,两组营养支持均等热量、等氮量,通过术后的体重、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等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体重均下降,但肠内营养组下降少于肠外营养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也早于肠外营养组(P〈0.05),而肠内营养组血浆白蛋白下降的数值明显小于肠外营养组(P〈0.05)。结论食管癌术后早期给予EN支持方法是有效可行的,它既满足了患者每日的营养需要量,减少了静脉输液量和卧床输液时间,减轻了患者的负担,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早期肠内营养对胃癌术后患者营养状况和肠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癌病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机体营养状况和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胃癌根治性手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为两组:早期肠内营养组30例,于术后24 h应用瑞素进行早期肠内营养,共实施7 d;肠外营养组30例,术后给予全肠外营养治疗。两组病人分别于手术前1 d、术后第1、8天检测营养指标血清清蛋白(ALB)、转铁蛋白(TF)和前清蛋白(PA),并观察肠功能恢复时间。结果:术后第1天两组患者血清清蛋白、转铁蛋白和前清蛋白浓度较术前有明显下降(P〈0.05或0.01),经过一段时期的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支持后基本恢复到术前水平,肠内营养的营养恢复作用与肠外营养相比无明显差异。肛门排气/排便时间两组病人差异显著(P〈0.01)。两组病人在观察期间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以改善胃癌病人的营养状况,促进肠蠕动恢复的作用优于肠外营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肠内营养(EN)支持和肠外营养(PN)支持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早期临床恢复的影响。方法:将40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PN组和EN组各20例。PN采用全PN;EN组术后第2天即采用EN,并逐渐过渡至全EN支持。比较2组患者的早期临床恢复效果。结果:EN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早于PN组(P<0.01);EN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PN组(P<0.05)。结论:胃癌根治术后患者早期联合EN支持治疗,可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促进肠蠕动恢复,并且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临床效果较好,是胃癌根治术后理想的营养支持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预后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对2005年1月~2010年12月年间纳入符合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断标准的患者61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36例患者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治疗(EN组),25例患者采用长期静脉营养治疗(TPN组),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转手术率,病死率、住院天数的比较。结果:2组治疗前APACHE-Ⅱ评分为(10.5±2.2)和10.4±2.2)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7天后,EN组APACHE-Ⅱ评分与TPN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N组的首次通便时间、腹痛缓解时间较TPN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PN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转手术率、病死率、住院天数较EN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种营养支持对胰腺假性囊肿的形成无统计学差异,EN组(81.8%)对血清转氨酶的改善明显优于TPN组(56.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可显著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17.
刘博 《安徽医学》2014,(2):209-212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联合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对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手术后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48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早期肠内联合肠外营养支持组)与对照组(TPN组)各24例。所有患者在术后综合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每日行完全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直到经口进食;治疗组留置液囊空肠营养管,术后先行静脉营养支持,第3天开始经空肠营养管滴入肠内营养制剂。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首次排气、排便时间;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第7天的血清白蛋白和血清前白蛋白变化情况;两组患者术后第7天的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变化情况;平均住院时间及日均住院费用。结果治疗组肠功能恢复首次排气、排便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手术后第1天血清白蛋白和血清前白蛋白水平与手术前比较均明显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第7天时血清白蛋白和血清前白蛋白水平均升高,以治疗组更明显(P<0.05)。两组治疗第7天时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水平均较手术前降低,以治疗组更明显(P<0.05)。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及日均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肠内联合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能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改善营养状况、有利于肝脏功能恢复、降低医疗费用以及缩短住院时间,是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手术后的首选营养途径。  相似文献   

18.
王文忠  高峰  张丽 《内分泌外科杂志》2010,4(3):176-178,195
目的 观察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完全胃肠外营养(TPN)与肠外营养(PN)联合肠内营养(EN)治疗中各项指标的变化,分析二者疗效.方法 29例SAP随机分为TPN组(14例)和PN+EN组(15例),并均行非手术治疗14 d,观察疗效及化验指标的变化.结果 营养支持治疗14 d后,各组血清白蛋白(ALB)、总蛋白(TSP)、血钙(Ca2+)、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 较营养支持前均显著升高(P〈0.05);各组血糖、血清淀粉酶、血WBC均较营养支持前显著下降(P〈0.05);各组血总胆红素(TB)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N+EN组血WBC显著低于TPN组(P〈0.05),其余化验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APACHEⅡ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PN+EN组评分显著低于TPN组(P〈0.05).PN+EN组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感染发生率及死亡率均显著低于TPN组(P〈0.05).结论 PN联合EN治疗SAP优于TPN.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胃肠道肿瘤术后早期应用谷氨酰胺强化的肠内营养的可行性、安全性和对营养及免疫的影响.方法67例胃肠道肿瘤病人,随机分为谷氨酰胺强化肠内营养组(GLN组,n=35)和常规肠内营养组(EN组,n=32).GLN组术后18 h内经鼻空肠管输注谷氨酰胺强化肠内营养液,对照组术后48~72 h后输注普通肠内营养液,两组热卡、氮量相同.比较术前1 d、术后7 d体重、总蛋白、清蛋白、前清蛋白、转铁蛋白,IgG、IgM、IgA、CD4、CD8、CD4/CD8的变化以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天数和费用.结果无死亡及严重并发症病例,GLN组体重,前清蛋白水平,IgA、CD4、CD4/CD8水平明显升高(P<0.05),术后肛门排气和住院时间缩短,住院费用降低(P<0.05).结论胃肠肿瘤术后早期谷氨酰胺强化肠内营养是安全有效的,有利于胃肠功能的恢复减少住院时间和费用,对改善患者机体的营养及免疫状况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疗效及评价其安全性、可行性。方法:对本院普外科收治的60例胃癌手术患者治疗作回顾性分析,随机分成对照组(共30例)和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组(共30例)。对照组术后常规处理,EN组术后24~48h开始经空肠营养管滴注肠内营养液共7d,两组营养支持均等热量、等氮量,术后8d进行人体相关指标测量,进行支持前后自身对照及组间比较。观察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的营养状态、肠功能恢复情况、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结果:EN组除1例因腹胀明显不耐受外均按计划完成治疗,治愈出院,EN组和对照组在并发症比较上差异无显著性,EN组肠功能恢复时间早于对照组,但两组排便功能的恢复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8d两组体重均明显减轻(P<0.01),而术前、术后白蛋白的改变无显著差异(P>0.05),EN组住院时间及营养费用少于对照组。结论: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安全、简便、经济,优于肠外营养。与TPN支持相比,EN有利于促进患者的胃肠功能及营养状况恢复,胃癌根治术后EEN支持是安全可行的,是合理、有效的营养支持方式;患者营养状态恢复快、对肝功能影响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