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歪鼻是鼻偏离中线的畸形,它变成了一侧为宽阔的凹面而另一侧为狭窄凸面的不对称形状,骨架和软骨弓的畸形几常同时存在,由于二者形成了一个解剖学上的整体,故手术必须兼顾。歪鼻多因外伤引起,如果外力作用过大则除鼻樑外,还可影响骨架结构,包括筛骨垂直板、犁骨、鼻嵴和中隔软骨使之移位。在外伤早期,这些组织继续各自独立生长,结果就导致增厚、骨刺生成和弯曲变形而对鼻的其他结构产生机械性阻塞和牵张。本文简要地复习和评价了以往歪鼻手术矫治的历史,并对各种方法进行了评论,然后介绍了作者们矫治手术的新方法。他们首先强调术中最重要的为对骨性中隔的处理。具体操作为先在鼻  相似文献   

2.
鼻前庭底壁的狭窄是鼻阻塞的常见原因。可见于有些鼻中隔软骨畸形和中隔术后。因鼻中隔软骨畸形的狭窄常由骨胳和软组织联合病变所造成。如中隔软骨由鼻嵴及犁沟脱位,则邻近前庭的皮肤与其下面的骨解脱。软组织的松动,引起一定程度的皮下出血与组织损伤。其后胶元组织的形成,疤痕收缩,在底壁产生如括约肌一样的蹼。这种损伤后愈合类型也可  相似文献   

3.
鼻中隔成形术后效果常有不满意者,作者分析与鼻中隔上部未对偏曲进行矫治,而影响鼻瓣区上方气流通道。因此该文提出在鼻瓣区(NV)上方鼻中隔骨与软骨性偏曲,直至上方穹窿部(鼻骨下面)均应矫正。切除了中隔上方偏曲的骨与软骨使NV上方的气道增大。术前对鼻腔用内窥镜检和CT扫描影像分析。该作者介绍5年内由7位医师施行900例鼻中隔成形术,全麻下鼻中隔右侧半切口,分离两侧粘软骨膜,使中隔软骨与上颌骨峪、犁骨和筛骨垂直板游离脱位,剪除与筛骨垂直板接壤的条形软骨和骨,直达鼻骨下面,钳出,膜部复位,鼻腔填塞1~2天…  相似文献   

4.
关于鼻中隔软骨对面中部发育的作用,人们曾作过大量动物研究,多数均认为,当行腭裂重建术时应避免切除软骨,否则将继发面部发育迟缓。但过去皆用非灵长类做动物模型,而用与人接近的狒狒作实验,得出了下列结论:①象非灵长类那样,早期(3~4月龄)完全切除中隔软骨可致切牙骨发育明显迟缓;②狒狒完成面部发育比鼠、兔要经过更长时间(7年),这就让软骨得以再生,另外因还保留一个相当长的生长期,使动物在几年中又恢复了面部的正常生长速度。过去主张对生长期病人作中隔手术持保守态度,主要是根据非灵长类的实验结果。作者们认  相似文献   

5.
唇下经中隔-蝶窦途径行垂体手术需使中隔软骨暂时自颌骨鼻峪上脱位,切除部分犁骨及蝶窦前壁,术毕复位,并发症少,对改善鼻通气也有帮助。作者1979~1993年14年间共行本术式55例(男26,女29,23~sl岁,平均住院8.3天,术后随访46.5月),其中垂体腺瘤(大多为嫌色细胞腺瘤)51例,占93%,另有正常垂体、便死腺体、梗死肿瘤和鼻咽癌侵及蝶鞍各1例。就诊时最常见症状为视觉变化和头痛,占51%,12例鼻阻。术前30例有中、重度中隔偏曲,21例中隔正直。术后仅1例尚有鼻阻,4例仍有中隔偏曲,49例中隔正直,无中隔穿孔或鼻腔粘连者。术前4…  相似文献   

6.
温习了既往许多有关鼻中隔穿孔修补的文献,其效果常不尽人意。该文介绍用转动粘骨膜/粘软骨膜内填额筋膜法,取得较好效果。手术系在全麻加局部血管收缩剂条件下完成。先按穿孔大小取一圆形颞筋膜备用,其面积应比穿孔各边都大出2cm。将穿孔的边缘予以切除。(据作者每次特切除的边缘送作病理组织学检查均显示有明显的慢性炎症,其血管壁有玻璃样变纤维化,故必须切除)。选在能见度较好的一侧鼻腔在鼻中隔尾端作一切口,经此将中隔两侧的粘骨膜/粘软骨膜从上颌嵴剥离至鼻顶,并沿鼻底去除上颌嵴和部分犁骨,如仍有畸形的中隔骨或软骨,…  相似文献   

7.
鞍鼻畸形的发生与鼻背边缘周围的三角软骨片的逐渐吸收有关。中隔软骨内结合部间压力系统是鼻中隔软骨中平衡的压力系统。根据此生物力学特征.作者提出了一种改良的软骨切开的设计。其方法是在中隔软骨的凹面做几个与异苦相平行的全厚层切口,再做几个与之相垂直的切口,凸面作楔状切除。随机抽样接受鼻中隔矫正术的病人1160例进行随访,从术后11个月到7年。将常规切开及改良软骨切开在术后鞍鼻畸形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常规切开法的鞍鼻发生率为1.8%,而改良法则未发生技鼻。对照手术前、后鼻腔气道阻力的改变,结果:两种方法都能使…  相似文献   

8.
歪鼻矫正术102例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歪鼻矫正鼻功能重建的手术效果.方法:102例歪鼻患者全部采用鼻内进路.行鼻中隔"摇门"术矫正软骨性歪鼻32例,行骨鼻锥松动、重塑术矫正骨性歪鼻和鼻软骨混合性歪鼻53例,骨鼻锥楔形切除矫正严重骨鼻锥不对称性歪鼻3例,削低或垫高骨鼻锥矫正不规则性歪鼻14例.结果:随访6~48个月(平均20个月),歪鼻矫正良好92例,满意率为92.2%.结论:鼻内进路、多种技术应用矫正歪鼻畸形重建鼻功能,可获得美容和鼻功能改善的双重效果.术中矫正鼻中隔、彻底松解畸形部位的组织及矫正后的内外固定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鼻内镜下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的手术技巧及其疗效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156例鼻中隔偏曲患者,全部行鼻内镜下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术,将鼻中隔方形软骨尾端、鼻中隔软骨与筛骨垂直板结合处、鼻中隔软骨下端与犁骨、上颌骨鼻嵴与腭骨鼻嵴结合处分离,并将在此形成的三条受力线及核心受力区切除条形软骨和骨质,解除导致鼻中隔偏曲的应力,从而达到矫正鼻中隔的效果。结果术后随访3~24个月,156例中,治愈134例,好转22例。结论鼻内镜下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术安全可靠,效果满意,最大限度保留了鼻中隔正常组织结构,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符合鼻中隔偏曲产生的生物力学规律,将手术上升到微创水平。  相似文献   

10.
McCurdy 等于1978年倡议用外部切口的鼻成形术途径经蝶切除垂体,作者们于1982~1984年用此法作了14例手术,其中男性10例,女性4例;年龄27~79岁,平均43岁;内有患垂体腺瘤的11例(3例为复发性),前列腺转移癌、淋巴瘤及内翻性乳头状瘤各1例。手术在1%利多卡因局麻下进行,于鼻小柱处作倒"V"字形切口,分离皮瓣,暴露中隔软骨前缘上下端后,顺沿粘膜软骨膜下及粘膜骨膜下剥离鼻中隔,使中隔软骨与上颌嵴分离,但保留此软骨,筛骨的垂直板则予切除。开放蝶窦前壁,切除蝶窦间隔及窦内粘膜,此时由神经外科医师进行垂体手术,术毕以脂肪、筋膜或肌肉填塞蝶窦,用中隔骨或软骨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中鼻中隔软骨处理的技术方法.方法 所选患者均采取经鼻内镜在左侧鼻中隔面皮肤黏膜交界处作切口.仅分离鼻中隔软骨凹面的黏软骨膜和偏曲之骨性部分双侧黏骨膜,切除重叠之鼻中隔软骨和偏曲之筛骨垂直板、犁骨、上颌骨鼻嵴,在保留的鼻中隔软骨凹面上分别作切口,使其分成数小块.结果 所选患者均获满意矫正,鼻中隔偏曲引起的临床症状消失,随访半年,所有患者均未出现鼻中隔扇动、穿孔及鞍鼻的并发症.结论 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中,对鼻中隔软骨进行整形处理,能够使偏曲的鼻中隔软骨得到保留,并有效防止出现术后鼻中隔扇动、穿孔及鞍鼻等并发症,获得了满意的矫正效果.  相似文献   

12.
儿童经常因为鼻软骨或骨畸形引起鼻通气障碍,早期进行软骨和/或骨矫正手术是必要的,以重建鼻通气道路,并避免继发性鼻畸形。但该手术在青春期前还是青春期后进行,引起了争议,因为可能脸部长期的生长有潜在性负面影响。本试验性研究旨在确定功能性鼻中隔成形术对白鼬脸部生长的影响。将9只4周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三维CT辅助鼻内镜下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的手术技巧及其疗效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鼻中隔偏曲患者,全部行鼻内镜下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术,术前采用三维CT重建技术对鼻中隔偏曲部位进行评估,术中选择性地将鼻中隔方形软骨尾端、鼻中隔软骨与筛骨垂直板结合处、鼻中隔软骨下端与犁骨、上颌骨鼻嵴与腭骨鼻嵴结合处等部位形成的三条张力线分离,将应力区软骨和骨质按照事先设计方案进行切除,消除导致鼻中隔偏曲的应力,从而达到矫正鼻中隔的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随访3个月以上,其中治愈57例,好转21例。结论鼻内镜下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术安全可靠,效果满意,最大限度保留了鼻中隔正常组织结构。术前利用三维CT重建技术对手术方式进行具有设计,具有手术精细,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鼻畸形尤其是鼻小柱的偏曲畸形在单侧唇裂,单侧唇腭裂,鼻外伤,先天性歪鼻畸形中较常见。鼻畸形主要表现为鼻小柱过短、偏斜,鼻尖低平,鼻翼塌陷,双侧鼻孔不对称。临床上在唇裂Ⅱ期的修复中常常以双侧鼻翼悬吊来纠正,因未从根本上解决鼻翼基阶梨状孔周围骨量不足的问题和缺少完整的鼻中隔软骨及大翼软骨所形成的软骨三角支架的支撑,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远期观察往往仍有较明显的偏曲畸形,鼻孔不对称,鼻小柱短等。为考虑远期效果笔者对鼻小柱纠正术作了改进,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自 1998年以来 ,我们采用电视监视下经鼻内镜完成鼻中隔成形术 ,矫治复杂的鼻中隔偏曲 5 6例 ,男 30例 ,女 2 6例 ,平均年龄 34岁 ,均为高位 ,后段或严重不规则鼻中隔偏曲的病人 ,其主要症状为 :鼻阻、鼻出血、头痛 ,经药物治疗无效。病史最长 10多年 ,最短 6个月。手术方法 :采用 2 %丁卡因表面麻醉鼻腔二次 ,选择凹面鼻腔 ,自鼻中隔粘膜与皮肤交界处后方 2 mm弧形切口 ,直达软骨膜下 ,向后上分离至偏曲的筛骨垂直板后方 ,向后下方分离至犁骨 ,向下分离上颌骨中隔嵴 ,自软筛缝分离至对侧粘骨膜 ,游离偏曲的筛骨垂直板 ,用中隔咬骨钳切除 ,…  相似文献   

16.
为评价经鼻蝶窦径路垂体瘤显微摘除术后鼻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该作者通过问卷调查和鼻内窥镜观察 ,回顾性比较了传统的经唇下鼻中隔径路和鼻内窥镜下鼻中隔径路两种术式的病例各 2 0例。后者的手术步骤为 :在 0度直径 4 mm的鼻内窥镜下将中鼻甲推向外侧 ,暴露蝶筛隐窝和蝶窦自然开口 ,在平行于中鼻甲前缘之后 ,鼻中隔上方行弧形切口 ,粘骨膜下分离 ,暴露犁骨 ,切除并留作整复鞍底 ,从蝶窦自然开口处用咬骨钳咬除蝶窦前壁和蝶窦中隔。在鼻内窥镜下放置扩张器 ,深达蝶窦 ,退出内窥镜。再按传统术式在手术显微镜下行垂体腺瘤、促肾上腺皮质激…  相似文献   

17.
过去100多年,鼻中隔软骨部分切除已成为矫正中隔偏曲的常规手术,但对人类鼻中隔软骨出生后的生长情况知之甚少。现广泛应用在体外用~(35)S标记的NaSO_4与含存于人血清软骨结合的方法,认为它是观察软骨组织合成的一个合适指标。作者用本法研究取自人中隔软骨不同部位的小的活检材料,并得出不同年龄的生长活性。作者们作保守的鼻中隔成形术36例(男19、女17)。青春前期儿童9例,年龄6~10岁;青春期15例,年龄11~16岁;成年12例,年龄18~35岁。从中隔不同解剖部位切除小块软骨,包括中隔软骨前部游离缘、前上颌上部、中隔软骨与筛骨垂直板交界处的软骨后部和中隔软骨尾部的延伸部分。把取下的软骨放在生理盐水中,立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不同手术方式对幼兔鼻翼软骨生长发育的影响,为鼻畸形修复术式选择奠定一定基础.方法:健康新西兰幼兔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4只,实验组Ⅰ和实验组Ⅱ各12只,实验组Ⅰ、Ⅱ幼兔分别进行鼻翼弧形切口下的潜行剥离及宽度为2 mm×2 mm鼻翼软骨切除.分别于术后4、8、12、16周处死幼兔,完整取出鼻翼软骨,进行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生长发育各阶段潜性剥离实验侧和对照侧鼻翼软骨细胞生长的各个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侧软骨细胞的增殖活性一致;而鼻翼软骨部分切除组实验侧断端未形成软骨组织修复,甚至在个别切片上见到有鼻腔黏膜组织长入缺损空隙.结论:潜性剥离鼻翼软骨所造成的创伤对幼兔鼻翼软骨的发育没有不良影响,术后可以形成一个发育成熟的完整个体,而早期切断鼻翼软骨对鼻翼软骨的发育有不良影响,潜在的透明软骨修复能力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无法完全代偿手术本身的损伤.  相似文献   

19.
经鼻小柱切口治疗鼻中隔偏曲及外鼻畸形(附46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传统鼻中隔手术切口大多在鼻内,术野及操作均受到限制,对复杂鼻中隔畸形及合并外 鼻畸形者,则因手术暴露不充分,操作局限而难以达到治疗目的,同时容易出现鼻中隔穿孔 等并发症.采用鼻小柱切口治疗鼻中隔偏曲及外鼻畸形能达到满意疗效,同时较少出现并发症.临床资料:本组46例,男38例,女8例.年龄18~45岁,平均24.6岁.病人多有硬 腭嵴、犁骨、筛骨垂直板和鼻中隔软骨联合弯曲.46例均合并外鼻畸形,其中歪鼻31例,驼 峰鼻8例,鞍鼻7例,临床症状以鼻塞、鼻出血、头疼为主,因容貌受到影响而提出美容要求.  相似文献   

20.
介绍鼻成形术后软骨瘤样增殖4例,讨论其组织学特征和治疗结果。男1例,女3例,年龄21~49岁,2例行大翼状软骨缘切除常规鼻成形术,另2例行耳软骨移植鼻成形术。术后10个月,术区切除部软骨或移植软骨出现坚硬、光滑、卵圆形肿物,手术探查为软骨样增生,切除含有肿物的软骨片。病理学结果为肥大和增生软骨组织,1例伴轻微核异常。其中1例始发时仅行肿物刮除,但1年后在同一部位复发,连同软骨切除后无复发。鼻成形术后常见并发症为尖性隆起,但单侧尖性隆起应疑为软骨瘤样增生。与软骨移植相关的病变可能是软骨肿胀增生或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