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小肠内排列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56例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肠排列术适应症、手术要点以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在我院实行M-A管小肠内排列术粘连性肠梗阻患者56例,均逆行排列。结果 56例患者全部治愈,经随访0.5~10年未再复发。术后并发症:炎性肠梗阻16例,8例肠道出血,6例拔管时M-A管破裂,4例局限性腹膜炎,3例肠间及悬吊口处脓肿。结论小肠排列手术是治疗广泛性粘连性肠梗阻有效方法;炎性肠梗阻术后近期主要并发症,应尽量避免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2.
粘连性肠梗阻外科手术治疗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建春 《医学综述》2014,(14):2644-2645
目的探讨粘连性肠梗阻外科手术治疗的方法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那坡县中医医院2008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粘连性肠梗阻并行外科手术治疗的1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手术方法及原则。结果 126例患者单纯粘连松解复位术44例;绞窄性肠梗阻坏死肠段切除、粘连梗阻肠管切除一期吻合术35例;腹腔镜下粘连松解术29例;小肠折叠排列术12例;短路手术6例。术后再次出现肠梗阻18例,总复发率为14.3%。单纯粘连松解复位术复发率为6.8%,肠管切除一期吻合术14.3%,腹腔镜粘连松解术27.6%,三种术式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2,P<0.05);小肠折叠排列术与短路术复发率分别为8.3%、16.7%。术后1年内总复发率为9.5%。结论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对策应根据患者具体病情,手术治疗方案个体化,给予正确及时的治疗是降低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率及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粘连性肠梗阻应用小肠排列术在临床治疗中效果较为满意。尤其对腹内肠管粘连严重,多次发生肠梗阻的患者,小肠排列术已成主要的手术处理方法。现将我们1976~1982年6年间收治的15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施行小肠排列术的点滴体会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15例,岁龄最大55岁,最小14岁,男性10例、女性5例。有腹部手术史12例,其中二次以上手术史6例。其余3例为结核性腹膜炎所致的粘连性肠梗阻,此3例病人腹腔病变均较复  相似文献   

4.
110例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运生 《医学文选》2004,23(5):605-606
目的探讨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时机和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粘连性肠梗阻继发于腹部手术者105例占95.5%。单纯性粘连性肠梗阻阻85例占77.3%,绞窄性肠梗阻25例占22.7%。行绞窄性肠梗阻肠切除吻合术16例,松解复位术9例,单纯性粘连性肠梗阻行粘连松解或粘连带切断术48例,肠切除吻合术10例,短路术16例,小肠折叠排列术11例。本组病例均治愈,疗效较好。结论决定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时机的重要依据是有无肠绞窄。正确选择手术方法,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空肠造瘘内置管小肠排列术治疗复发性粘连性肠梗阻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986年6月-2000年6月收治的采用经空肠内置管小肠排列术治疗的25例复发性粘连性肠梗阻病例。结果:25例均治愈,无肠瘘等近期并发症,随访期间2例术后丰在慢性腹痛,无肠梗阻复发,结论:经空肠造瘘内置管小肠排列术操作简便,效果确切,并发症少,可作为治疗复发性粘连性肠梗阻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选择性小肠造影联合肠梗阻导管内排列术治疗反复发作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观察。方法 63例患者应用选择性小肠造影联合肠梗阻导管内排列术治疗反复发作粘连性肠梗阻,并进行随访。结果 63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无术后并发症。全部病例随访1~5年,均无肠梗阻复发。结论选择性小肠造影联合肠梗阻导管内排列术是预防和治疗反复发作粘连性肠梗阻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复杂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采用小肠支撑内排列治疗,总结手术要点。方法回顾分析该科对13例复杂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采用支撑内排列小肠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采用小肠支撑内排列术能有效治疗复杂的粘连性肠梗阻,术后无复发,且能及早实施肠内营养。结论 采用小肠内支撑排列治疗复杂的粘连性肠梗阻是经济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110例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运生 《微创医学》2004,23(5):605-606
目的探讨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时机和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粘连性肠梗阻继发于腹部手术者105例占95.5%.单纯性粘连性肠梗阻阻85例占77.3%,绞窄性肠梗阻25例占22.7%.行绞窄性肠梗阻肠切除吻合术16例,松解复位术9例,单纯性粘连性肠梗阻行粘连松解或粘连带切断术48例,肠切除吻合术10例,短路术16例,小肠折叠排列术11例.本组病例均治愈,疗效较好.结论决定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时机的重要依据是有无肠绞窄.正确选择手术方法,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和评价肠排列术对广泛性粘连性完全性肠梗阻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05年4月至2009年4月收治的67例广泛性粘连性完全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施行肠排列术。结果:手术成功率100%,术后肠瘘占1.49%,术后再次梗阻占2.99%;术后偶有下腹不适感4例,经观察可自行缓解消除。通过住院治疗及术后长达3年的随访观察,肠排列术的II盘床治疗效果令人满意。结论:肠排列术治疗广泛性粘连性完全性肠梗阻手术安全、治愈率较高且术后复发率低,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回顾分析37例小肠插管内固定排列术治疗严重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37例患者平均年龄(45+6),术后随访2年-10年,除1例再次出现粘连性肠梗阻而行再次手术外,余患均恢复正常.结果 提示:该手术方法适用于严重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避免了再次出现肠梗阻而行多次手术.  相似文献   

11.
陆天方 《广东医学》1997,18(2):132-133
粘连性肠梗阻是普外科常见的术后并发症或后遗症。我科自1972-1993年采用小肠排列术治疗复发性和广泛性粘连性肠梗阻力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7例中男性19例,女性8例。年龄14-45岁,平均25岁。手术史:5次手术史1例,4次手术史3例。3次手术史14例,2次手术史5例,因广泛性肠粘连而作预防性排列术4例。1.2方法要求1.2.1术前要明确诊断:肠梗阻病人术前多有脱水、水电解质代谢紊乱、酸碱失衡等。需充分补液、补足血清量、补钾等。适当应用抗生素,因系小肠手术我们一般不作肠道准备。豆.2.2术中首先作粘…  相似文献   

12.
赵荣大 《广东医学》1994,15(4):224-225
粘连性肠梗阻术后复发是外科工作中一个难题,而且一次比一次严重。我院自1987年7月至1992年10月对广泛性及复发性粘连性肠梗阻,采用改进的Childs肠折叠术治疗12例病人,收到良好效果。 临床资料 一、性别、年龄:本组男10例,女2例。年龄最大14岁,最小1岁。 二、粘连类型:广泛性粘连5例。局限性粘连7例,其中因粘连性肠梗阻行粘连松解术后复发1次的4例,复发2次的6例,复发3次的2例。 三、手术方式:全组病例均采用Childs术式,其中肠切除后行折叠术者3例。 四、疗效及随访:本组随访11例(随访率92%)。  相似文献   

13.
陈良斌 《华夏医学》2006,19(3):459-460
目的:总结腹部手术后近期肠梗阻再次手术特点,消除首次手术后出现威胁生命的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腹部手术后近期肠梗阻再次手术33例(腹膜炎26例,肠套叠3例,胃溃疡3例,外伤性血腹1例)。结果:33例都有机械性肠梗阻临床表现,发作时间10~28d,平均20d,术中大多数为粘连性机械性肠梗阻,病变在小肠。术式采用粘连松解术、肠管切除吻合术、小肠侧侧多处吻合、肠折叠排列术。结论:腹部手术后近期(1个月内)肠梗阻,当诊断机械性肠梗阻明确,或经24h保守治疗无缓解,都应决定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小肠逆行内排列术治疗方法及其在粘连性肠梗阻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对71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采用小肠逆行内排列术,观察治愈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术后跟踪随访.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治愈.术后并发切口感染5例,肺部感染6例,无术后炎性肠梗阻及肠瘘的发生.随访4个月~11年,未再发梗阻.结论 采用恰当的手术方式结合小肠逆行内排列术是治疗与预防粘连性肠梗阻的科学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肠排列内固定术治疗严重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方法小肠内支架管从空肠近端置入至回盲部,保留2~4周,避免小肠弯曲部成角粘连梗阻。结果28例严重粘连性肠梗阻均行肠排列内固定术,手术方式:单纯粘连松解+肠排列内固定术18例,粘连松解+小肠部分切除吻合+肠排列内固定术10例,其中6例早期经内置管肠内营养治疗,切口感染4例,随访4月~11年,除1例出现慢性腹痛,未见肠梗阻发生。结论肠排列内固定术可有效治疗和预防粘连性肠梗阻的复发。  相似文献   

16.
小肠折叠术 (外固定术 )或小肠插管内固定术 ,是用于治疗广泛性、复发性粘连性肠梗阻最有效的方法。我院自 1 990年 1 0月— 1 999年 1 0月来共行小肠折叠术 1 38例 ,其中 92例行外固定术。外固定术有 6例发生术后肠绞窄而再次手术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均为男性 ,年龄为 2 5~ 6 8岁。发生肠绞窄前术式为外固定术中肠壁缝合法。术后发生肠绞窄时间最长 1年半 ,最短为 2个月。2 典型病例例 1 ,男 ,2 8岁。 1 2年前因脾破裂行脾切除。术后时感腹部阵发性疼痛。 1 993年 1 0月 2日以急性粘连性肠梗阻行剖腹探查 ,术中发现小肠广泛粘连 …  相似文献   

17.
应用改良Noble小肠排列术式治疗粘连性肠梗阻32例体会房建华,霍克新,彭勃(吉林市医院普外科132001)张进智(吉化公司炼油厂职工医院外科132000)我院自1985年以来,应用改良Noble小肠排列术式治疗粘连性肠梗阻32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治疗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粘连性肠梗阻继发于腹部手术40例(86.9%),无腹部手术史6例(13.0%),单纯性粘连性肠梗阻39例(84.8%),绞窄性肠梗阻7例(15.2%)。单纯性粘连性肠梗阻行粘连松解或粘连带切断术26例,肠切除吻合术6例。短路术4例,小肠折叠排列术3例。绞窄性肠梗阻行肠切除吻合术5例,松解复位术2例。46例均治愈。结论:掌握手术时机、方法和加强术中、术后综合预防措施是提高治愈率、防止再粘连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大承气汤对广泛粘连性肠梗阻小肠排列术后促进肠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广泛粘连性肠梗阻接受小肠排列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术后24h开始用大承气汤灌肠,肛门排气后改胃管注入,对照组不用大承气汤灌肠;比较两组患者肛门排气、排便及腹胀消失时间。结果:实验组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腹胀消失时间均显著早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大承气汤可促进广泛粘连性肠梗阻小肠排列术后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0.
自 1994年 6月以来我院应用胃管行小肠内固定术治疗和预防粘连性肠梗阻 37例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性 2 3例 ,女性 14例 ,年龄11~ 6 8岁。肠粘连程度均在Ⅲ、Ⅳ度。其中 34例既往有腹部手术史 ,但均未曾行小肠排列固定术。全组因下述三种情况而行小肠内固定术 :①急性完全性肠梗阻 18例。此类既往均有腹部手术史 ,其中12例因粘连性肠梗阻已行手术 1~ 4次 ;②预防术后粘连性肠梗阻 15例。此类系腹部手术中发现有广泛性肠粘连而行小肠内固定术 ,其中既往有腹部手术史者 12例 ;闭合性腹外伤延误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