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三百胶囊对实验性肺结核病小鼠血清TNF-α、IFN-γ的影响。方法动物造模后,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抗痨药物组、三百胶囊小剂量组、三百胶囊大剂量组,另设空白对照组,各给药组给予相应药物,不给药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28天,观察小鼠血清TNF-α、IFN-γ改变情况。结果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TNF-α含量显著升高、IFN-γ含量显著降低,其差异有显著性(P〈0.01)。三百胶囊小剂量组、三百胶囊大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TNF-α含量显著降低、IFN-γ含量显著升高,其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结论三百胶囊有调节TNF-α、IFN-γ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片仔癀对局灶性脑梗死大鼠模型炎性相关因子IL-6、IL-1β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的Longa法制备大脑中动脉栓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7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片仔癀大、中、小剂量组、尼莫地平组和脑得生组。提前给药3天,造模后给药4天取材,采用ELISA法检测IL-6、IL-1β的含量。结果:模型组血清IL-6、IL-1β水平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P<0.01);各给药组较模型组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片仔癀大剂量组、脑得生组与尼莫地平组血清IL-6水平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或P<0.05);各给药组血清IL-1β水平较模型组均显著降低(P<0.01或P<0.05)。结论:片仔癀胶囊可以降低局灶性脑梗死后大鼠IL-1β、IL-6的含量,减轻脑梗塞后的炎症病理过程,从而对于神经功能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加味四物汤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和对血清白介素-2(IL-2)的影响.方法 80只KM小鼠建立ITP模型.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组、泼尼松组、加味四物汤组,除空白对照组外,从造模第1天开始各组分别按0.2 ml/只剂量灌胃,其中空白组与模型生理盐水组灌服生理盐水,泼尼松组0.01 mg/10 g·d,加味四物汤组按0.1 g/10g.d灌胃.观察各组小鼠外周血、骨髓有核细胞计数及血清IL-2含量变化.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各模型组外周血WBC、PLT、骨髓有核细胞计数显著下降(P<0.001),血清IL-2含量显著升高(P<0.001).与模型生理盐水组相比泼尼松组与中药组外周血WBC、PLT上升(P<0.01),骨髓有核细胞计数均显著上升(P<0.01),血清IL-2含量均较显著下降(P<0.001),两治疗组间无差异.结论 加味四物汤可能是通过降低小鼠血清IL-2含量来实现对ITP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观察龙花胶囊对环磷酰胺诱发血小板减少症小鼠外周血TPO和IL-3水平的影响,探讨龙花胶囊治疗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机制。方法:将60只昆明小鼠按完全随机法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巨和粒对照组以及龙花胶囊大、中、小剂量组,除空白对照组外腹腔注射环磷酰胺造模,造模成功后分别给药,给药14d后检测血清TPO和IL-3含量。结果:龙花胶囊大、中剂量组和巨和粒对照组小鼠血清TPO、IL-3的含量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龙花胶囊大剂量组与巨和粒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一定浓度的龙花胶囊药液可提高血小板减少症小鼠血清TPO、IL-3含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健身宝对D-半乳糖拟衰小鼠自由基代谢及免疫方面的影响.方法: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6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均每日注射D-半乳糖造成衰老模型,同时给予不同剂量的健身宝和金匮肾气丸.6周后检测小鼠血清中SOD活性、MDA含量及IL-2、IL-6的活性.结果:衰老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小鼠血清中SOD、IL-2活性显著降低,MDA、IL-6含量显著升高(P<0.01);而健身宝大、中剂量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小鼠血清中SOD、IL-2活性显著升高,MDA、IL-6含量显著降低,与衰老模型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健身宝可从调节自由基代谢和增强免疫两方面发挥延缓衰老的作用.健身宝对SOD和MDA的影响:衰老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小鼠血清中SOD活性显著降低,MDA含量显著升高(P<0.01);而健身宝大、中剂量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小鼠血清中SOD活性显著升高,MDA含量显著降低,与衰老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慢支咳喘宁胶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改良烟熏法复制慢性支气管炎大鼠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慢支咳喘宁胶囊低剂量组、慢支咳喘宁胶囊高剂量组、气管炎丸组、及不加处理的空白对照组.造模各组以高、低剂量慢支咳喘宁胶囊,气管炎丸和生理盐水进行干预,测定各组大鼠肺组织中IL-2、IL-8的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肺组织中IL-2含量较空白组明显降低(P<0.01),而IL-8含量则较空白组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各组肺组织中IL-2含量明显升高(P<0.05或P<0.01),IL-8含量则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慢支咳喘宁胶囊可提高IL-2含量,降低IL-8含量,控制慢性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麻杏石甘汤对A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IL-2、IL-4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鼻腔接种法建立A型流感病毒小鼠肺适应株动物感染模型。实验设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抗病毒颗粒组、利巴韦林组和麻杏石甘汤(MSXGD)临床等效剂量组、2倍临床等效剂量组。经灌胃给药或给生理盐水7天后,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IL-2、IL-4的含量水平,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定位与半定量检测小鼠肺组织中IL-2、IL-4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流感病毒感染小鼠后,IL-2、IL-4的血清含量水平和肺组织蛋白表达水平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MXSGD临床等效剂量组、2倍临床等效剂量组小鼠IL-2、IL-4的血清含量水平和肺组织蛋白表达水平升高,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或P<0.05)。结论:麻杏石甘汤通过调节一些IL-2、IL-4的蛋白表达水平,对机体抗感染免疫发挥一定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热痹康汤对实验性关节炎大鼠血清白介素-2(IL-2)及白介素-10(IL-10)的影响。方法:采用牛Ⅱ型胶原蛋白诱导实验性关节炎大鼠模型,以甲氨蝶呤作对照,观察不同剂量热痹康汤对模型大鼠的关节肿胀指数以及血清IL-2、IL-10水平的影响。结果:不同剂量热痹康汤均能降低大鼠的关节肿胀指数及升高IL-10的水平(P0.01),其中在改善IL-10水平方面热痹康汤高剂量组优于甲氨蝶呤组(P0.01)、热痹康汤中剂量组作用与甲氨蝶呤组相当(P0.05)。高剂量热痹康汤能显著降低模型大鼠的IL-2水平(P0.01),作用优于甲氨蝶呤(P0.01)。结论:热痹康汤能下调实验性关节炎大鼠血清IL-2水平,提高IL-10的水平,提示可能是其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消敏合剂对慢性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小鼠血清IFN-γ、IL-4含量影响与消风止痒颗粒等效性。[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50只健康昆明种小鼠编号按随机数字标法分为5组,10只/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消敏合剂组、氯雷他定组、消风止痒颗粒组)。使用2,4-二硝基氯苯(DNCB)诱导小鼠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CD)模型。造模前1d开始灌胃干预,0.4mL/次,1次/d,直至末次激发后6h行最后一次灌胃;空白对照组、ACD模型组生理盐水;其他各组以体表面积折算,按每天成人用药等效剂量4倍浓度分别消敏合剂、氯雷他定、消风止痒颗粒灌胃干预。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IFN-γ、IL-4水平。[结果]模型组小鼠IFN-γ的含量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IL-4含量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与模型组比较:IFN-γ含量各干预组均显著降低(P<0.01),消敏合剂组明显高于氯雷他定组(P<0.01),消敏合剂组与消风止痒颗粒组无明显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IL-4含量各干预组均显著升高(P<0.01),消敏合剂组高于氯雷他定组和消风止痒颗粒组(P<0.01)。[结论]消敏合剂对DNCB诱导的慢性变态性接触性皮炎模型小鼠血清IFN-γ水平有一定降低作用,对其血清IL-4水平有一定升高作用,与消风止痒颗粒具有等效性(P>0.05)。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增液汤对干燥综合征模型鼠血清中TNF-α和IL-1β的影响.方法:54只ICR小鼠随机分为6组,即空白组、模型组、来氟米特组和增液汤高、中、低剂量组.采用弗氏完全佐剂及ICR小鼠颌下腺蛋白抗原联合诱导SS动物模型,60天后眼球取血,采用ELISA法测定各组小鼠血清中TNF-α和IL-1 β的含量.结果:模型组小鼠血清中TNF-α和IL-1β的含量均高于空白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来氟米特组和增液汤高、中、低剂量组小鼠血清中TNF-α和IL-1β的含量均低于模型组,差异显著(P<0.01),增液汤高剂量组小鼠血清中TNF-α和IL-1β的含量明显低于来氟米特组(P<0.01),中剂量组小鼠血清中TNF-α和IL-1β的含量介于高、低剂量组之间.结论:增液汤治疗SS模型小鼠的机制之一可能是降低了血清中TNF-α和IL-1β的表达水平,且增液汤剂量越大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玉屏风散传统饮片汤剂与配方颗粒汤剂对免疫抑制小鼠IL-2、IFN-γ含量的影响,探讨玉屏风散颗粒剂替代传统饮片的可能性.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环磷酰胺组(模型组)、玉屏风散饮片低、高剂桌量组(5,10 g·kg-1)ig、玉屏风散配方颗粒低、高剂量组(5,10 g·kg-1)ig,每日1次,连续10 d.眼球取血,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IL-2、IFN-γ的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环磷酰胺组IL-2、IFN-γ含量明显降低(P<0.01);与环磷酰胺组比,玉屏风散饮片高剂量组和配方颗粒高剂量组IL-2、IFN-γ参数均显著升高(P<0.01),且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玉屏风散配方颗粒汤剂升高免疫抑制小鼠IL-2、IFN-γ的参数与传统饮片汤剂相当,玉屏风散配方颗粒汤剂可以替代其传统饮片.  相似文献   

12.
艾灸对疲劳模型大鼠血清IL-6和IL-10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艾灸对疲劳模型大鼠IL-6和IL-10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21 d力竭游泳方式制作慢性运动性疲劳模型大鼠,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正常组、模型组、艾灸组血清IL-6和IL-10含量。结果:①模型组IL-6和IL-10含量明显升高,与正常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②艾灸组可使大鼠血清中IL-6和IL-10的含量明显下降,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结论:艾灸能明显降低运动性疲劳模型大鼠血清中IL-6和IL-10的含量,改善免疫功能,这可能是其抗疲劳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类风湿关节炎伴发抑郁症大鼠血清IL-1β、IL-6、TNF-α的变化及中药补肾活血解郁方对其干预作用。方法:建立风湿关节炎伴发抑郁症大鼠模型,放射免疫法观察风湿关节炎伴发抑郁症大鼠血清IL-1β、IL-6、TNF-α的含量及中药补肾活血解郁方对其干预作用。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抑郁组和类风关组大鼠血清IL-1β、IL-6、TNF-α含量明显增加,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中药组大鼠血清IL-1β、IL-6、TNF-α含量降低,与模型组、类风关组、抑郁组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P<0.05),与正常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类风湿关节炎伴发抑郁症大鼠血清IL-1β、IL-6、TNF-α含量明显增加,中药补肾活血解郁方能降低其血清IL-1β、IL-6、TNF-α含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参龙煎剂对肺纤维化大鼠血清中IFN-γ、IL-4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中药复方参龙煎剂对肺纤维化大鼠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1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西药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西药组予以醋酸泼尼松龙片0.625 mg,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予以1.0、0.5、0.25 g剂量,按照1 m L/100 g体积灌胃。每组中分别于造模次日起第7、14、28天3个时间点随机选取6只,进行取材。通过HE染色观察病理组织变化和肺纤维化分级情况,ELISA法测定血清中IFN-γ、IL-4含量的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中药高剂量组和中药低剂量组大鼠血清的IL-4在3个时间段均明显升高(P<0.01或P<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西药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大鼠血清的IL-4在3个时间段均明显降低(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其余各组大鼠肺组织IFN-γ在3个时间段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1或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西药组、中药高剂量、中剂量组大鼠肺组织IFN-γ在3个时间段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1)。结论:中药复方参龙煎剂可通过抑制IL-4、增强INF-γ表达以达到抗肺纤维化的目的,其内在机制可能与调节Th1/Th2细胞因子网络失衡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抗解脲胶囊对大鼠感染解脲支原体后血清中IL-8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膀胱注射解脲支原体(Uu)法建立动物感染模型,药物预处理后,放免试剂盒检测血清中IL-8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IL-8极显著升高(P<0.01),抗解脲胶囊低剂量组显著升高(P<0.05),抗解脲胶囊高、中剂量组升高,但差异不显著;与模型组比较,给药各剂量组都极显著降低(P<0.01).结论:抗解脲胶囊具有抑制Uu感染尿道粘膜组织后机体过度释放IL-8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参龙煎剂对肺纤维化大鼠血清中IFN-γ、IL-4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中药复方参龙煎剂对肺纤维化大鼠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1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西药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西药组予以醋酸泼尼松龙片0.625 mg,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予以1.0、0.5、0.25 g剂量,按照1 m L/100 g体积灌胃。每组中分别于造模次日起第7、14、28 d 3个时间点随机选取6只,进行取材。通过HE染色观察病理组织变化和肺纤维化分级情况,ELISA法测定血清中IFN-γ、IL-4含量的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中药高剂量组和中药低剂量组大鼠血清的IL-4在3个时间段均明显升高(P<0.01或P<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西药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大鼠血清的IL-4在3个时间段均明显降低(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其余各组大鼠肺组织IFN-γ在3个时间段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1或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西药组、中药高剂量、中剂量组大鼠肺组织IFN-γ在3个时间段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1)。结论:中药复方参龙煎剂可通过抑制IL-4、增强INF-γ表达以达到抗肺纤维化的目的,其内在机制可能与调节Th1/Th2细胞因子网络失衡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不同类型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病机制及保肝解毒颗粒的干预机理。方法:160只小鼠随机分为雷公藤多苷、异烟肼及四环素组各50只,空白对照组10只。各实验组再分为单纯模型组,保肝解毒颗粒大、中、小剂量组和甘利欣对照组,每组10只。分别以相应剂量药物灌胃5天,然后以雷公藤多苷、异烟肼及四环素灌胃1次造模。检测小鼠血清白介素-18(见-18)水平及肝细胞凋亡情况。结果:雷公藤多苷和四环素模型组小鼠血清IL-18水平分别为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肝细胞凋亡程度严重,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保肝解毒颗粒中、小剂量可使雷公藤多苷模型小鼠IL—18水平明显降低,大、中剂量可使其肝细胞凋亡显著减轻;保肝解毒颗粒各剂量均可使四环素性模型小鼠IL-18水平明显降低,小剂量可使其肝细胞凋亡程度明显减轻。异烟肼模型组及各观察组小鼠血清IL-18水平均无明显变化,肝细胞凋亡程度较轻,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不同类型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机理有所不同;雷公藤多苷和四环素所致的急性肝损伤与IL—18和肝细胞凋亡密切相关:保肝解毒颗粒可通过降低血清IL-18水平、抑制肝细胞凋亡等起到防治肝脏损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检测清热抗感冲剂对实验性免疫低下小鼠及正常小鼠血清IL-2水平的影响,探讨该冲剂对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昆明种小鼠100只,雌雄各半,其中50只腹腔注射环磷酰胺3mg/0.2mL/只,每天给药1次,连续7天,造成免疫低下小鼠,然后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对照组(银翘解毒片组)、西药对照组(γ-干扰素组)、小剂量组、大剂量组;其余50只随机分为正常空白对照组(即生理盐水组)、中药对照组、西药对照组、小剂量组、大剂量组.上述各组连续用药3天后,处死,采血,离心取血清,采用放免γ测量仪检测IL-2含量.结果:清热抗感冲剂能显著提高正常小鼠和注射环磷酰胺引起的免疫低下小鼠血清中IL-2生成水平(统计学处理P<0.01).结论:清热抗感冲剂对小鼠的细胞免疫功能有明显的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9.
痹痛定胶囊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清IL-1βTNF-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痹痛定胶囊对佐剂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及对细胞因子IL-1β、TNF-α的影响.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正清风痛宁治疗组、痹痛定胶囊小剂量治疗组、痹痛定胶囊中剂量治疗组、痹痛定胶囊大剂量治疗组,每组10只,制备完全佐剂并分别向除正常对照组以外的其余动物右后足跖皮内注射0.05mL致炎.观察各组血清中各细胞因子含量的变化.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痹痛定胶囊治疗组的IL-1β、TNF-α显著降低(P<0.01),并与正清风痛宁治疗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痹痛定胶囊与正清风痛宁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均有治疗作用;痹痛定胶囊可能通过下调致炎因子(IL-1β、TNF-α),抑制致炎效应、增强抗炎效应,从而达到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中药“防哮饮”早期干预治疗对哮喘小鼠血清白细胞介素- 13(IL-13)含量水平的变化以及骨髓嗜酸性粒细胞(EOS%)的影响.方法 将60只健康昆明小鼠随机分为6组:A正常对照组、B哮喘模型组、C防哮饮小剂量组、D防哮饮中剂量组、E防哮饮大剂量组、F布地奈德(BUD)组,用卵蛋白(OVA)致敏激发造模.中药防哮饮组从致敏第1天起,将中药防哮饮按小剂量(含生药0.5 g/ml)、中剂量(含生药1.5 g/ml)、大剂量(含生药2.5 g/ml)灌胃给药,每天一次,每次0.4 ml,共27.在最后1次激发后24h(第28天)处死小鼠,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小鼠血清IL - 13的含量,并镜检骨髓EOS%.结果 哮喘模型组小鼠骨髓EOS[(9.77±2.63)%]较对照组[(2.10±0.99)%]明显升高(P<0.01);血清IL - 13的含量[(81.618±30.969) pg/ml]较对照组[(22.800±11.125) pg/ml]明显升高(P<0.01).防哮饮中、大剂量组和BUD组均能显著降低哮喘小鼠血清IL - 13水平及骨髓EOS%(P<0.01),三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防哮饮小剂量组效果不显著(P<0.05).结论 中药防哮饮早期干预治疗能够明显改善哮喘小鼠病理状态,推测可能是通过下调血清IL - 13表达和降低骨髓EOS%而发挥阻止哮喘发生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