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虫媒传染病和自然疫源性疾病都具有地理景观性特征。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地理景观复杂多样,是多种虫媒及自然疫源性疾病的疫源地和流行区,地域分布广。分析东南沿海地区虫媒及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总结防控对策,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和军事意义。本地区常见的此类疾病有流行性出血热、登革热、流行性乙型脑炎、钩端螺旋体病和恙虫病等,存在潜在威胁的有疟疾、黄热病、寨卡病毒病和血吸虫病等。本文总结了东南沿海地区医学地理学特征,介绍了常见的和存在潜在威胁的虫媒病及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提出应对的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2.
<正>夏季是部队驻训演习频繁的季节,也是鼠疫流行季节。青海是我国主要的鼠疫自然疫源地之一,部队在赴该地区驻训演习前做好当地的卫生流行病学侦察和鼠疫防控工作非常重要。日前,驻青海某部开展了灭獭活动,此次灭獭面积共计约140公顷,参加人员24人,耗时5 d,消耗氯化苦1000kg、磷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流行性出血热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4—2020年全市流行性出血热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发病、就诊、预防接种史及接触史部分因资料有限只分析2018—2020年数据。结果 2004—2020年全市报告流行性出血热873例,年均发病率为0.70/10万,死亡23例。发病呈现冬季高峰;病例以男性青壮年农民为主,主要分布在大丰、东台、射阳,占全市病例的77.55%。结论 盐城市为流行性出血热的重点疫区,有冬季流行高峰。应加强重点地区的防治工作,建议为自然疫源地从事农业劳动的人群进行疫苗接种,开展流行性出血热的诊疗培训,降低患者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东南沿海地区是我国自然疫源性疾病的重要疫区,部队曾遭到血吸虫病、恙虫病、流行性出血热的严重威胁。近年来,又发现莱姆病、斑点热、广州管圆线虫病疫源地。登革热在停息50多年后,又再发并引起流行。部队在作战、行军、演习、国防施工中,有时要进入这些疾病的疫源地,不免受到感染或引起流行。因此,需要加强调查研究,在掌握流行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为保障部队健康服务。  相似文献   

5.
某区部队1991~2004年流行性出血热疫情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部队流行性出血热发病特点与规律,探讨部队防治策略。方法用全军疫情监测管理系统和Excel软件统计分析数据。结果某部1991~2004年共报告发生流行性出血热390例,死亡4例,其中干部发病占23.3%,战士发病占72.3%。发病趋势从1991~1996年呈逐年增高;1997~1999年开展大规模防鼠、灭鼠后,发病有较大幅度下降,但仍保持在较高水平。2000年接种流行性出血热疫苗后,发病明显下降,特别是驻济南地区部队2003~2004年连续2年发病数为零。结论采取以预防接种为主导的综合性防制策略,对控制流行性出血热重疫区的部队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生及流行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6.
探索中国病媒生物可持续控制之路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1 中国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发生概况 在中国,由病媒生物传播的疾病占法定报告传染病的近1/3。其中,甲类传染病有鼠疫;乙类传染病有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和疟疾;丙类传染病有流行性/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丝虫病。另外还有一些病媒生物性传染病没有列入法定报告传染病,包括菜姆病、恙虫病、森林脑炎、新疆出血热、巴尔通体病等。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驻粤武警某部传染病病谱特点,为制定部队传染病防控对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Excel 2003应用程序统计数据,结果进行卡方检验。结果该部传染病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1981-1984年平均发病率最高,为10.27‰;发病数居前5位的病种是:菌痢、肝炎、流行性出血热、伤寒、肺结核。2005-2008年平均发病率最低,为0.92‰;发病数居前5位的病种是:肺结核、肝炎、流行性出血热、流感、流腮。1981-1996年以肠道传染病为主,菌痢、肝炎、伤寒占发病数的78%,分别位居第1、2、4位;1997-2008年则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肺结核,流感、流腮占发病数的45%。各种传染病中干部与战士发病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肠道传染病防控工作目前在部队取得满意效果,要继续坚持;呼吸道传染病特别是肺结核应作为部队今后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重点;及时掌握驻地疫情动态,对于部队传染病防治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流行性出血热在台安县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已成为我县传染病预防控制的重点工作.为了更好地了解掌握该病在平原地区的流行特征,以便卓有成效地加以防治,我们对台安县1994~2003年流行性出血热疫情资料进行了流行病学分析.  相似文献   

9.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布尼亚病毒科汉坦病毒引起的以鼠类携带和传播的乙类急性传染病,是本市重点传染病之一。为了解本市流行性出血热发病情况,掌握其流行特征,切实控制疫情,笔者针对本市2000—2007年流行性出血热疫情进行了流行病学分析,并提出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0.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坝区旅行医学环境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三峡是世界十大自然景观的圣地之一,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兴建将进一步促进和丰富三峡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本文对三峡工程坝区旅行医学环境作一综合评价.方法用流行病学的方法对三峡坝区进行了长期疾病监测,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三峡工程坝区是钩端螺旋体病、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肺吸虫病、斑疹伤寒和斑点热,流行性出血热、莱姆病等多种疾病的自然疫源地.结论控制预防各类传染病的发生,保护三峡工程坝区的旅行医学环境,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部队野外驻训地域传染病流行特征,为卫生防病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某区部队野外驻训的地(市)为调查点,收集和检索近年的疫情资料、卫生防病专题资料及相关信息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分析。[结果]调查结果表明,野外驻训地域传染病多达20余种,其中潜在传染病4~7种,新发传染病3种,发病数以肠道传染病为主,呼吸道传染病和性传播疾病有上升的趋势,自然疫源性和虫媒传染病潜在危害较大,前5位疾病分别为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肺结核、流行性出血热和淋病。并针对当地疾病流行特征,提出行之有效的循征预防对策。[结论]部队进入野外驻训地域疾病预防控制应以肠道传染病、自然疫源性和虫媒传染病为重点,并重视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和性传播疾病的社会综合治理,以及防范新发传染病的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12.
郝玉军 《职业与健康》2008,24(20):2194-2196
目的对2006年秦皇岛市卢龙县法定传染病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为传染病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秦皇岛市卢龙县法定传染病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6年卢龙县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乙类传染病10种568例,报告发病率135.52/10万,无死亡病例;报告丙类传染病5种217例,报告发病率51.78/10万,无死亡病例报告。乙类传染病发病居前5位的疾病依次为肺结核(80.97/10万)、病毒性肝炎(32.39/10万)、流行性出血热(14.72/10万)、痢疾(7.61/10万)、淋病(0.98/10万);丙类传染病中其他感染性腹泻报告发病率最高(42.45/10万),其次是流行性腮腺炎(7.85/10万)。呼吸道传染病占乙类传染病的59.15%,血源及性传播性传染病占18.3l%,肠道传染病占11.44%,自然疫源性及虫媒传染病占11.09%;丙类传染病占总发病的27.64%(217/785)。结论应加强对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的预防控制工作,并加强重点人群防病知识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山东省1963~2005年部分法定乙类传染病发病趋势,为制定防病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山东省1963~2005年19种乙类急性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世纪60年代,山东省传染病发病率较高,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发病率居前5位的是疟疾、流感、麻疹、痢疾、流脑;90年代后,山东省传染病发病率急剧下降,以肠道传染病为主,2000年~2005年,发病率居前5位的是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麻疹、伤寒、猩红热。[结论]山东省乙类急性传染病发病率大幅度下降,大多数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4.
福州市1990--2006年13种常见传染病季节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掌握疾病的季节性变化规律,为制定和渊整传染病的防制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集中度法及圆形分布法对福州市1990—2006年13种常见传染病的季节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霍乱、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有较强季节性,发病高峰为夏季;麻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有一定季节性;而痢疾、伤寒、猩红热、出血热、疟疾、钩端螺旋体病、百日咳、乙型肝炎为令年散存发病:结论对季节性强的传染病应根据其商峰期采取针对性的防制措施,对季节性分布差的传染病应做好全年的监测防病工作。  相似文献   

15.
三峡库区二期蓄水生态变化对人群健康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掌握长江三峡库区二期蓄水运行后,自然生态发生变化及自然疫源性疾病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干预性措施。[方法]在库区设立监测点,对生态变化及人群传染病(特别是自然疫源性疾病)发病情况等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结果]2001~2005年的研究证实,库区平均鼠密度为0.99%,鼠带菌(钩端螺旋体)带毒(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率低,平均蚊密度为135.53只/人工小时,监测点法定传染病平均发病率502.16/10万,高于非监测点发病率,自然疫源性疾病处于非流行期,人群血清抗体较低,未发现鼠疫抗体。[结论]库区生态发生了变化,对人群健康不会有较大影响,但仍需继续对库区生态及疾病进行监测,落实各项干预性措施,确保库区人群健康。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染病防治70年成效显著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的天花、鼠疫、霍乱、痢疾、伤寒、麻疹、白喉、百日咳、流脑、腮腺炎、血吸虫、黑热病、出血热、钩体病、乙脑、斑疹伤寒、疟疾、黑热病、麻风、猩红热、红眼病等传染病肆虐,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健康。70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传染病防治,陆续出台一系列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组织全国力量进行传染病防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传染病大规模的暴发、流行已经非常少见,大多数法定管理传染病发病和死亡水平迅速下降,已较长时期维持在低水平。天花被消灭,脊灰、丝虫病、麻风病、新生儿破伤风陆续被消除。麻疹、白喉、百日咳、流脑、乙脑、甲肝、腮腺炎、风疹、结核病等疫苗针对疾病发病均大幅减少并维持在极低水平。儿童乙肝感染和发病明显下降,到达控制阶段性目标。霍乱、痢疾、伤寒等肠道传染病,钩体病、血吸虫病等自然医源性传染病,斑疹伤寒、疟疾、黑热病等虫媒传染病发病降至历史最低,有的接近消除水平。传染病死亡在死因顺位中从第一位降到第十位,传染病防治的成效对提高中国人民的健康水平和期望寿命贡献巨大。  相似文献   

17.
宫占威  杨春梅  卢娟  王辉  袁健  高琨 《职业与健康》2012,28(12):1488-1489,1492
目的分析2001—2010年解放军某部队传染病流行趋势和主要传染病发病情况,为部队制定措施有效防治传染病提供参考。方法用FoxPro、Excel、SPSS软件对某部传染病报告卡数据库和传染病疫情调查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1—2010年,某部队传染病发病总体呈下降趋势,以细菌性痢疾、甲型病毒性肝炎、其他感染性腹泻、伤寒为主的肠道传染病逐年下降;而以肺结核、水痘、麻疹、流行性腮腺炎为主的呼吸道传染病呈上升趋势。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肺结核占10年传染病发病总数的74.87%,仍是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点。呼吸道传染病暴发疫情占10年中全部传染病暴发疫情总数的76.67%,并且有逐年增多的趋势。结论近10年来某部队传染病防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今后要特别加强对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细菌性痢疾、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麻疹等多发病的防治,采取综合措施防控传染病暴发疫情、特别是呼吸道传染病暴发疫情的发生,并且做好新发传染病的防范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掌握绥中县传染病发病动态,为制定防治措施和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甲、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8-2012年无甲类传染病报告,累计报告乙类传染病13种4251例,死亡10例;年均发病率为132.66/10万,年均死亡率为0.31/10万。平均病死率为0.24%。发病居前五位的依次为肺结核、乙肝、出血热、梅毒和戊肝,占发病总数的87.32%。呼吸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72.90/10万,居首位;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39.79/10万,居第2位: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11.98/10万,居第3位;肠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7.99/10万,居第4位。结论2008--2012年传染病发病呈上升趋势,预防和控制呼吸道传染病和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是今后一个时期防治的重点和难点.肺结核、病毒性肝炎、出血热、梅毒、布病是重点防制传染病。  相似文献   

19.
符金鹏  项东  张绍文  高雯 《职业与健康》2012,28(13):1623-1624
目的了解遵化市法定报告传染病流行规律和趋势,掌握传染病的流行特点和影响因素,为制定传染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遵化市2011年各类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2011年遵化市共报告乙丙类传染病20种2 373例,发病率为318.80/10万,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传染病构成以肠道传染病、血液及性传播疾病和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其中感染性腹泻(37.25%)、病毒性肝炎(18.71%)、手足口病(16.94%)、肺结核(12.05%)、猩红热(4.09%)发病率居前5位。结论预防控制肠道传染病、血液及性传播疾病和呼吸道传染病是今后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济南市农民工传染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方法]2006年4月,在济南市城区农民工较多的8家企业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调查311人,结核病、人禽流感、肝炎、霍乱、流行性出血热知晓率分别为54.34%、79.10%、62.06%、39.55%、62.05%;69.13%的人知道国家对农民艾滋病患者免费发放抗病毒药物,64.31%知道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受艾滋病咨询检测是免费的,54.34%知道山东省对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免费提供抗结核药物。[结论]济南市农民工对各种传染病防治知识及政策的知晓率不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