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主要累及直肠、结肠黏膜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属炎症性肠病(IBD)范畴,以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为主要临床表现.古代文献中与本病相关的病名较多,<内经>称"赤沃"、"肠僻"、"鹜塘",<难经>称"大瘕泄",<伤寒论>、<金匮要略>谓"下利",<诸病源候论>将"泄泻"与"痢疾"分开,故后人多称之为"泄泻"、"痢疾".沈洪教授认为中医的病名诊断宜取"肠辟"为妥,既突出了病证特点,又易于和"泄泻"、"痢疾"相区别,有利于指导临床辨证施治[1].  相似文献   

2.
1 中医学对痢疾病名的基本认识 中医对痢疾的认识记载较早,<黄帝内经>将本病称为肠(氵辟)、赤沃.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少阳司天,火淫所盛,民病泻注赤白"."厥阴之胜,少腹痛,注下赤白"."少阴之胜,腹满痛溏泻,传为赤沃".<素问·六元正经大论>说:"太阳司天之政,四之气,风湿之争,民病注下赤白."  相似文献   

3.
<湿热条辨>,又名<湿热病篇>,相传为清代著名医学家薛生白所撰,是我国中医典籍中比较系统和完整论述外感湿热病辨证治疗的一部名著,其中以湿温、暑湿等夏秋季节常见的湿热病证为主要内容,并包括痢疾和暑月寒湿等湿热类病证,而不限于一种单独的疾病.从临床实践来看,其内容实际上包括了现代医学上的乙脑、伤寒和副伤寒、沙门氏菌属感染、中暑、痢疾和急性胃肠炎等多种急性热病.这类疾病,从中医病因学上来说,均系感受湿热病邪所致,并且具有湿热蕴蒸的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所以均称为湿热病,属于中医外感热病的范畴.对于这类疾病的病因证治,虽然早在<内经>和<难经>中已有初步论述,从张仲景、王叔和、朱丹溪、李东垣以至吴又可、喻嘉言等历代医家的著述中,也有一定的论述,但是还不够完整和系统,也不能形成湿热证的专门论著.直到<湿热条辨>的问世,才改变了这种状况,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该书对我国中医学关于湿热类外感热病的理论认识和临证治疗起到了奠基作用,成为湿热病辨证治疗发展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至今仍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和研究价值.其学术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金匮要略>所论下利包括泄泻和痢疾2个方面,泄泻有虚寒、实热、气利之分,痢疾亦有热痢、虚寒之别.其病机、进退各异,临症时需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5.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专业课程体系的主干课程,是学生后续学习<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以及临床各科的重要基础.然而,多年来,<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一直存在内容抽象深奥,教学方法、手段单一等问题,极大地影响了其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脉诊是中医最独特的诊断技术,而"遍身诊法"到"独取寸口"脉法的过渡,是中医脉诊形成过程中最主要的脉络.本文拟从<内经>、<难经>、<伤寒论>和<脉经>等中医经典著作人手,考察中医"独取寸口"脉法形成、发展的过程及其内在规律性.  相似文献   

7.
<正>溃疡性结肠炎(UC)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的炎性疾病[1],属于中医"肠澼"、"痢疾"、"下利"、"肠风"、"泄泻"、"久痢"等范畴,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和里急后重等。本病发病慢,病程长,易反复发作,近年来发病率有明显增高的趋势,受国内外医学界普遍重视。多年来中医对本病进行多方面探讨及实践,取得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诊治经验,现将近5年中医治疗溃疡性  相似文献   

8.
高等中医药教育设置《生命科学基础》课程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设置<生命科学基础>课程的必要性 目前,在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没有<生命科学基础>这一课程,尽管在西医基础课程中开设了<生物化学>,其内容也只是生命科学基础知识中的一部分,不能满足高等中医专业学生学习中医和现代医学的需要.为了实现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出现代高级中医人才,使中医高等教育适应中医事业的发展和人民防病治病的需要,我们提出在高等中医专业课程体系中须设置<生命科学基础>这门课程.  相似文献   

9.
<中医内科学>在中医专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既是一门临床学科,又是学习和研究中医其它临床学科的基础.<中医内科学>的教学,是在掌握中医经典著作和中医学基础理论、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等各门基础课程之后进行.它与今后从事的中医临床工作关系十分密切.下面是我在<中医内科学>临床教学中的一些体会和认识.  相似文献   

10.
治水泻赤白痢方原出章回小说<镜花缘>.当代名医章次公以其寒温并用,而又甚合理法,有荡涤积垢、导滞散结、止痛安中之效,故临证加减化裁以治痢疾,其效颇佳,遂名之"通痢散".后朱良春著<汤头歌诀详解>亦录此方(书中更名为痢泻散),用治诸般泄泻及痢疾.  相似文献   

11.
耿建国 《北京中医药》2006,25(7):440-441
<伤寒论>六经辨证理论对临床各科有着较高的指导价值,其所载方药在临床上有着卓越的疗效.千百年来<伤寒论>一直受到历代医家的广泛推崇,时至今日,<伤寒论>仍然是中医高等教育中的骨干课程.学习<伤寒论>,学好<伤寒论>,运用<伤寒论>的理论指导临床实践,不仅是培养中医本科生、研究生成为中医高级人才和临床综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中医成人教育(以下简称:成教)中完善成教学生的知识结构、掌握中医理论的精髓、提高成教学生的中医理论水平和临床技能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朱函亭 《浙江中医杂志》2009,44(11):848-848
随着中医热在国外兴起,越来越多的境外学员来中国学习中医,其中就包括学习中医的传统疗法——膏滋。如何让他们确切地了解中医的膏滋,我们认为首先应该解决膏滋这一术语的英译问题。笔者查阅了相关的汉英中医字典(《最新汉英中医词典》、《汉英常用中医药词汇》、《汉英医学大词典》、《汉英中医药大词典》),发现“膏滋”的英语译文无一例外都是“soft extract”。  相似文献   

13.
经典中医医籍<内经>记载的"浸淫",张仲景<金匮要略>、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和孙思邈<千金方>描述的"浸淫疮",都是早期中医对湿疹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隔山消的抗菌作用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隔山消为白族、彝族民间习用草药,原植物为牦牛儿苗科老鹳草属植物Geranium Strictipes R. Kunth,药用其根,该药在<大理中药资源志>、<中药大辞典>、<全国中草药汇编>等书籍中均有收载.该药民间用于治疗厌食、肠炎、红白痢疾、消化不良等病症[1].有报道其化学成分有没食子酸、原儿茶酸、鞣花酸等[2],而其药理作用的研究未见报道.为了探讨隔山消在民间治疗肠炎、红白痢疾的药理作用基础,我们对隔山消的体内外抗菌作用作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马有度先生是著名中医学者和科普专家,长期从事中医临床和中医药科研、科普工作,对中医药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他常常自豪地称自己为"铁杆中医".马先生也是我的老朋友,从上世纪80年代起,我们曾多次在中医科研和学术工作会议上有过交流.谈起马先生,我的学生们也都不陌生,<医方新解>、<中医精华浅说>、<方药妙用>和<家庭中医顾问>等多种专著指引了不少年轻一代充满信心地迈入中医的殿堂.  相似文献   

16.
《名医类案》导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名医类案>是我国第一部中医全科医案专著,既是明代以前著名医家临床经验的总结,也是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密切结合的成果.<名医类案>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用价值,颇受历代医家的推崇,中医高校教材<中国医学史>赞扬<名医类案>"是一部资料空前丰富的医学专辑,具有相当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四川省名中医叶腾辉,师承蜀中近代名中医巫镜明,深谙<内经>、<难经>,并对<伤寒>、<金匮>有很深的造诣.老师从事临床工作近50年,医术精湛,学验俱丰,现将叶腾辉主任对部分妇科常见病的认识和治疗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著名中医学家、中医教育家秦伯未(1901~1970年),名之济,号谦斋,上海浦东人.生于中医世家,上海名医秦乃歌之孙.幼承庭训,经史子集、诸家医典、琴棋书画,无所不涉.早年毕业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后任教于上海中国医学院、新中国医学院.建国后任教于北京中医学院,任卫生部中医顾问及政协委员.从事中医教育和临床近50年,学识渊博,经验丰富,著述甚多,主要有<谦斋医学讲稿>、<内经知要浅解>、<中医临证备要>、<清代名医医案精华>及<中医入门>等.  相似文献   

19.
作者认为,以<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为代表的中医经典著作,是中医的根.研习<内经>,发皇古义,攻读<伤寒>,崇尚经方,是为中医学术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为中医学术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支撑.认真研读,潜心体会,方能明其要妙,契其真谛.方法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科学求实,勇于创新"四句话和"读、习、写、用"四个字.  相似文献   

20.
涂豫建 《中医正骨》2004,16(3):52-53
已故中医骨伤科专家杜自明、郑怀贤是四川乃至全国当代有影响的中医名家,均以武功高强、正骨及伤科手法治疗功效独特闻名遐迩.杜、郑二老总结毕生经验,分别撰写著作<中医正骨经验概述>、<正骨学>、<伤科诊疗>、<伤科按摩术>等培养后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