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采用超临界CO_2萃取技术对黄伞脂溶性成分进行萃取并利用GC-MS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方法,以萃取温度、萃取压力、萃取时间及夹带剂浓度为考察因素,以黄伞脂溶性成分得率为指标,确定黄伞的超临界CO_2萃取最佳提取工艺。利用GC-MS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采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其百分含量。结果:超临界CO_2萃取黄伞脂溶性成分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温度40℃,萃取压力30 MPa,夹带剂乙醇浓度95%,萃取时间2 h。此试验条件下,黄伞脂溶性成分的得率为1.43%。利用GC-MS技术,从黄伞萃取物中共鉴定出35种化合物,其中组分含量较高的依次为:1-异丙烯基-3-丙烯基环戊烷(35.96%)、反式-1,2-双(1-甲基乙烯基)-环丁烷(17.99%)、石竹烯(11.31%),这几个成分占黄伞脂溶性成分总量的65.26%。结论:用超临界CO_2提取可较好的获得黄伞脂溶性成分。  相似文献   

2.
目的优化黄伞胞外多糖发酵培养基。方法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Plackett-Burman实验设计筛选影响多糖产量的培养基成分,然后用最陡爬坡路径逼近最大响应区域,最后通过Box-Behnken设计及响应面分析确定主要影响因素的最佳浓度。结果获得影响多糖产量的培养基成分为:麸皮、黄豆饼粉和磷酸二氢钾。通过Box-Behnken设计及响应面分析确定主要影响因素的最佳浓度为:麸皮11g/L、黄豆饼粉7.3g/L、磷酸二氢钾0.8g/L。结论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黄伞胞外多糖发酵培养基是可靠的,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黄伞子实体多糖的结构初探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黄伞子实体多糖的抗肿瘤活性及其糖醛酸含量、单糖组成和糖苷键的类型。方法以S180为模型,检测体内抗肿瘤活性;间羟联苯法检测糖醛酸含量;HPLC-ELSD法检测单糖组成;红外光谱法分析糖苷键类型、吡喃环或呋喃环形式等结构信息。结果黄伞子实体多糖在50,100,150 mg.kg-1时,对S180的抑瘤率分别为27.97%,30.36%,38.46%;糖醛酸含量为1.26%;单糖组成主要由葡萄糖组成;同时含有α和β构型糖苷键的葡萄吡喃糖。结论黄伞子实体多糖是含有α和β构型糖苷键,由葡萄吡喃糖组成的均一中性多糖,具有一定的体内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4.
海蛰又称水母,常成群出现在河口、海湾附近,我国沿海均有分布,其帽状伞体为海蜇皮,口腕及手为海蜇头。海蜇营养丰富,每100g中含有蛋白质12g,脂肪0.5g,还有维生素B1,B2和菸酸及钙、磷、铁、碘等,为饮食疗法药膳食谱中常用之品,对多种疾病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玉郎伞是广西壮瑶医习用民族药物,为蝶形花科植物疏叶崖豆MillettiapulchraKurz var.Laxior(Dunn)Z.Wei的干燥块根,又名龙眼参、小牛力、土甘草、大罗伞等,分布于广西、广东等地,具有补气、补血、改善大脑记忆功能和提高免疫力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老年健忘、小儿智力低下、体弱多病及病后和产后虚弱等。现就玉郎伞治疗脑病相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黄锁梅又名栽秧泡、三月泡、乌泡、黄泡黄泡刺、黄茨果、钻地风、锁地风、倒竹伞、雀不站、红锁梅。黄锁梅叶即为蔷薇科植物栽秧泡Rubus ellipticus Smith varobcordatus  相似文献   

7.
李灵 《养生月刊》2005,26(12):1080-1083
食用菌是指具有子实体可供食用的大型真菌.诸如蘑菇、平菇、黑木耳、银耳、鸡枞、猴头菌、黄粘盖牛肝菌、茯苓等即是。食用菌味道极为鲜美,且营养丰富,是滋补养生的佳品,称其为山珍是恰如其分的。  相似文献   

8.
傣药"埋外章"为五加科幌伞树属植物幌伞树Heteropanaxfragrans(Roxb)seem的去皮根及茎。有活血、消肿、退热、止痛之功,傣医常用于治疗妇女血崩、感冒发热等病症。因药材饮片为心材,为便于辨认,笔者对本品进行了生药学研究,为鉴别提供依据。1 实验材料 采于西双版纳州景洪境内的新鲜幌伞树根及茎。  相似文献   

9.
《科学养生》2009,(7):56-56
今年33岁的罗先生,自幼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但一直未予以治疗。去年11月的一次醉酒后,夏先生出现持续高烧不退的症状,最高体温达到40℃,随着病情越发严重,夏先生出现了咳嗽、咯痰、并有痰中带血的情况。后转往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接受治疗。入院后,代谢性心血管病科黄树人主任对夏先生给予抗感染、纠正心功能,多次输全血及成分血,静脉营养,加强营养、支持及对症等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GC-MS对复方千黄洗液中挥发油成分进行研究,通过数据处理,分析该洗液中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及比例。方法: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复方千黄洗液中挥发油,用GC-MS联用仪进行测定,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共分离出37个峰,并鉴定出其中28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9.33%。主要成分为1,8-桉叶素(25.11%)、对-聚伞花素(11.71%)、α-侧柏烯(10.24%)、α-蒎烯(9.17%)、β-蒎烯(7.81%)、γ-松油烯(7.09%)、芳樟醇(6.35%)、松油烯-4-醇(4.76%)等。结论:复方千黄肤液挥发油成分中,主要有萜类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等,其中以萜类化合物为主。该研究可为复方千黄洗液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