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健  郭满涛  张艳  杨晓  高芳  李娜 《安徽医药》2016,37(10):1241-1244
目的 对胸痛三联症患者应用128排双源CT扫描,比较前瞻性和回顾性门控扫描模式对患者的辐射剂量及采集的图像质量的差异。方法 选择陕西省人民医院2015年1~6月可疑胸痛三联症患者41例(女性23,男性18),根据患者心率不同分别采用回顾性门控扫描模式(心率>80次/min)和FLASH Spiral前瞻性门控扫描模式(≤80次/min),其中低心率组19例,高心率组22例,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辐射剂量,以及主动脉、肺动脉、冠状动脉显影质量。结果 2种扫描模式图像质量的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无明显差异。有效剂量(ED)和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由回顾性门控扫描模式的(22.54±9.49)mSv和(25.32±12.34)mSv下降到前瞻性扫描模式的(2.36±0.70)mSv和(3.14±1.25)mSv,平均下降20.18 mSV(89.53%)、22.18 mSV(87.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982,P<0.001,t=-14.582,P<0.001)。结论 无论是FLASH前瞻性门控扫描模式还是回顾性门控扫描模式均可得到较好的图像质量,而FLASH前瞻性门控扫描模式能明显降低患者辐射剂量。为了保证扫描的一次成功,高心率组患者应用回顾性门控扫描模式仍是胸痛三联症扫描的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第3代双源CT扫描结合低浓度碘对比剂在头颈CT血管造影(CT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采用第3代双源CT行头颈CTA检查的160例患者资料,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80例。A组采用碘浓度为350 mgI/mL的对比剂,B组采用碘浓度为300 mgI/mL的对比剂;两组均采用管电压为80/sn150kV的双能量扫描模式。比较两组间客观图像评价指标,对比两组的图像质量和碘总量。结果 A组平均CT值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动脉的图像噪声(SD)、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锁骨下静脉SNR和CNR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350 mgI/mL的碘对比剂组相比,使用300 mgI/mL的碘对比剂可以降低碘总量,获得的头颈部CTA图像质量可以达到临床诊断要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对比剂在64排头颈CT血管成像(CTA)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20例行64排头颈CT血管成像检查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C组,每组40例。A组采用对比剂70 ml+0.9%氯化钠30 ml,B组采用对比剂50 ml+0.9%氯化钠30 ml,C组采用对比剂30 ml+0.9%氯化钠30 ml。比较三组患者动脉(大脑中动脉M1段、颈动脉分叉处、颈总动脉、主动脉弓)、静脉(锁骨下静脉、头臂静脉、颈内静脉、上腔静脉)显影CT值及图像质量。结果三组患者大脑中动脉M1段、颈动脉分叉处、颈总动脉、主动脉弓显影CT值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的残留显影CT值分别为(752.32±62.18)、(89.22±7.65),低于A组的(805.33±75.38)、(102.03±10.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患者头臂静脉、上腔静脉的残留显影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锁骨下静脉、头臂静脉、颈内静脉、上腔静脉的残留显影CT值均低于A组、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头颈部CTA图像质量评分明显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头颈部CTA图像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A组、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头颈部CTA检查,选用30 ml对比剂剂量时可有效降低静脉伪影,提高头颈部CTA成像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初步探讨通过降低kV降低超重和肥胖人群冠状动脉CTA辐射剂量的可行性。方法连续收集超重患者60例、肥胖患者72例,每组均分成低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分别记作A1和A2、B1和B2组, A1组采用100 kV、A2和B1组120 kV、B2组采用140 kV,对比剂选用碘海醇(350 mg/ml)进行增扫描。对冠状动脉9个主要节段图像进行主观评分,对右冠状动脉近段(RCA-p)、左主干LM(LMA)、左前降支近段(LAD-p)、左回旋支近段(LCX-p)4个主要节段管腔增强后CT值及SD和同水平前胸壁肌肉组织的CT值及SD进行记录。对A1和A2、B1和B2以上增强水平、图像评分、图像噪声、信噪比( SNR)、噪声比( CNR)、有效辐射剂量( ED)等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所有纳入病例均完成冠脉检查,图像质量满足诊断要求。9个冠脉节段图像评分、4个冠脉节段增强水平、图像噪声、SNR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 CNR、E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A1组和A2组ED 分别为(8ó.47±0.76) mSv和(12.22±2.41)mSv,B1和B2组ED分别为(13.69±1.142)mSv和(20.31±1.36) mSv。结论对于超重和肥胖人群进行冠脉检查,可通过降低kV减少检查个体的有效辐射剂量,降低冠脉图像CNR。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智能最佳管电压(CARE kV)技术在胸部CT平扫中降低辐射剂量和减少图像伪影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10例胸部CT平扫患者按扫描时间分为A、B、C组,每组70例。所有患者均开启智能毫安技术(CARE Dose 4D)模式,A组采用120 kV、B组采用100 kV、C组采用CARE kV技术。使用PACS工作站进行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测量胸廓入口层面脊柱旁肌肉、肺动脉干层面及右下肺静脉层面的降主动脉CT值、噪声等,记录扫描参数等。对组间图像质量、辐射剂量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组扫描时自动选择管电压及管电流,其中包括13例100 kV、47例120 kV、10例140 kV。B组与A组比较,有效毫安秒(the effective mAs)、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有效吸收剂量(ED)分别降低10.35%、46.69%、46.26%;C组与A组比较,分别降低35.08%、35.34%、33.48%,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胸廓入口层面组间两两比较,C组和A组间的噪声(SD)、信噪比(SNR)、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和B组比较,C组的SD显著低于B组,而SNR和图像质量评分显著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C组的条状伪影及伪影严重程度明显少于(轻于)A组和B组,图像质量显著优于低剂量B组。中下肺层面图像质量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CARE kV技术能够根据患者体型和解剖部位自动地选择管电压和调整管电流,提高工作效率,在显著降低胸部CT平扫辐射剂量的同时,可以有效地降低胸廓入口层面的噪声,减少图像伪影,改善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比分析炫速双源CT前瞻性ECG触发大螺距螺旋扫描模式(Flashspiral模式)和前瞻性ECG触发模式下冠脉支架的显示质量和辐射剂量。方法 Flashspiral模式44例、前瞻性ECG触发模式50例,128个冠脉植入支架纳入本研究,所有病人的心率均控制在70次/min,心律规整,记录下不同冠脉扫描模式下的容积CT剂量指数值(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值(DLP),有效剂量(ED),94例患者冠脉图像由两位有经验医师独立对其进行评价。结果 两位医师对所有冠脉支架显示质量的评分具有较好的一致性,Flash模式和前瞻性ECG触发模式的图像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lash模式与前瞻性ECG触发模式的CTDIvol分别为(4.5±0.9)m Gy、(35.7±8.6)m Gy(P<0.05),DLP分别为(63.2±19.5)m Gy.cm、(490.7±131.0)m Gy.cm(P<0.05),ED分别为(0.88±0.2)m Sv,(6.9±1.8)m Sv(P<0.05)。结论 控制患者心率<70次/min且心律规整,Flash模式可获得与前瞻性ECG触发模式相同质量的冠脉支架图,同时明显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复方谷氨酰胺联合三联活菌胶囊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3年7月海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88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3组:复方谷氨酰胺联合三联活菌胶囊治疗组(A组,n=63)、单独使用复方谷氨酰胺治疗组(B组,n=62)、单独使用双歧三联活菌胶囊治疗组(C组,n=63),2周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观察患者的肠道症状,记录3组患者腹泻、腹痛和腹胀发生次数.所有患者均在服药14d后评价疗效和生活质量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前,A、B、C3组平均每天腹泻(3.7±0.3)、(3.9±0.7)、(4.0±0.2)次,治疗14 d后平均每天(1.0±0.8)、(2.9±0.6),(3.1±0.8)次,3组治疗前后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治疗7d后和14 d后,A组腹泻次数明显少于B、C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A、B、C3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8%、83.8%和79.3%,A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C2组(P<0.05).在生活质量上,A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最高,且A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所占比例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5).结论 复方谷氨酰胺联合三联活菌胶囊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效果明显,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 采用256层螺旋CT后门控成像技术,探讨低浓度低剂量碘克沙醇(270 mgI/ml、0.8 ml/kg)在不同BMI患者冠脉增强CT检查(CTA)成像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前瞻性分析90例行冠状动脉CTA后门控成像技术检查的患者,依据BMI将其分为A、B、C 3组,每组30例:A组(18.5 kg/m2≤BMI<22 kg/m2)、B组(22 kg/m2≤BMI<25 kg/m2)、C组(25 kg/m2≤BMI≤28 kg/m2),对比剂注射剂量为0.8 ml/kg.分析3组间图像质量评分、节段可评价比率及节段优良率.结果 3组不同BMI患者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与节段可评价比率之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图像的节段可评价率分别为A组:344/350 (98.3%);B组:325/352 (92.3%);C组:314/346 (90.8%);随BMI增加,节段的可评价率减低,但各组水平均达到90%以上.3组图像节段的优良率随BMI增加,优良率减低,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不同BMI患者冠脉CTA图像质量客观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低浓度低剂量对比剂在不同BMI患者冠脉CTA是可行的,获得的图像可满足影像诊断需求,同时能明显降低碘用量,因此该技术可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低剂量CT扫描技术在肺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240例于本院疑诊或确诊为肺癌的受检者240例,将其随机平均分为3组,均行胸部CT扫描。A组使用CARE Dose 4D技术,参考管电流设置为100 mAs,其余两组不使用CARE Dose 4D技术,管电流分别设置为100(B组)、50 mAs(C组)。比较3组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有效辐射剂量(ED)、图像噪声、图像质量评分及冠状动脉钙化灶数量。结果与 C组比较,A、B组的CTDIvol、ED明显增加,而其图像噪声、图像质量评分和钙化灶数量方面明显优于C组(P<0.05);A组的CTDIvol、ED明显低于B组,但图像噪声、图像质量评分、钙化灶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RE Dose 4D技术能够在保证CT诊断效果的基础上降低辐射剂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64层螺旋CT(MSCT),采用适宜噪声指数的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ATCM)获得稳定的腹部CT扫描图像,并降低射线剂量的可行性。方法选取150例需接受64层MSCT腹部扫描的患者为自动毫安组,采用自动管电流扫描技术检查;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50例,预设噪声指数(NI),A组为8,B组为10,C组为12,管电流设置范围为30~600mA。同期接受常规腹部MSCT(采用固定管电流扫描技术)检查的50例患者为固定毫安组,管电流520mA。其余扫描参数相同。记录各组CT辐射剂量并进行比较,对图像质量进行评分,图像的平均噪声与体重指数(BMI)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各组辐射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固定毫安组的辐射剂量大于各自动毫安组的辐射剂量。固定毫安组、自动毫安A、B、C组的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2.97±0.56、2.94±0.98、2.76±1.02、2.54±1.33,自动毫安A、B组的图像均能达到临床诊断要求。自动毫安组中,噪声指数较低时,不同组织的图像噪声较固定毫安组的图像噪声变异度小,图像更加均匀。固定毫安组图像的平均噪声与BMI呈正相关(R2=0.484 6,P<0.05)。自动毫安组图像的平均噪声与BMI无相关性(R2=0.002 3,P>0.05)。结论 ATCM应用于64层MSCT低剂量腹部扫描时可以在降低射线剂量的基础上获得稳定的图像质量,噪声指数设定在10以内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紫草油联合特定电磁波谱(TDP)治疗大便失禁后肛周皮肤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3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40例肛周皮肤损伤患者分为A、B、C、D组,各10例。A组保持肛周皮肤清洁干燥,B组采用TDP治疗,C组采用紫草油治疗,D组采用紫草油联合TDP治疗。结果 A组患者显效率明显低于B、C、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C、D三组显效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d后,A组残余皮肤损伤面积[(63.1±12.7)cm2]分别与B、C、D组[(35.1±4.7)、(46.1±18.0)、(28.9±9.2)cm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残余皮肤损伤面积分别与C、D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D组间残余皮肤损伤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愈合时间[(9.5±1.4)d]长于B组[(8.3±1.0)d],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愈合时间长于C、D组[(6.7±0.7)、(4.4±1.1)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且C组愈合时间明显长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DP能促进大便失禁后肛周皮肤损伤创面愈合;紫草油联合TDP治疗效果更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急性胸痛实施256排血管成像胸部三联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以34例急性胸痛患者作为样本,所有患者均首先单独给予CT冠状动脉造影、肺动脉造影、主动脉造影,其次给予256排血管成像胸部三联检查。结果 256排血管成像胸部三联检查HR(67.90±2.30)次/min,与CT冠状动脉造影相比更高(P <0.05)。256排血管成像胸部三联检查扫描时间(9.01±0.61)min,与CT冠状动脉造影、肺动脉造影、主动脉造影检查相比更长(P <0.05)。256排血管成像胸部三联检查对比剂用量(99.61±1.50)m L,与CT冠状动脉造影、肺动脉造影、主动脉造影检查相比更多(P <0.05)。256排血管成像胸部三联检查者图像质量为1级、2级、3级者分别占97.10%、2.90%及0,与CT冠状动脉造影、肺动脉造影、主动脉造影检查相比,图像质量更高(P <0.05)结论采用256排血管成像胸部三联检查的方法诊断急性胸痛,虽检查时间略长、对比剂用量略多,但图像质量高,能够提高原发病检出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临床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64排128层头颈血管CT血管造影(CTA)检查,计算头颈血管扫描的辐射剂量,且与单独进行冠状动脉CTA检查辐射剂量进行对比分析,分析其临床应用的优越性。方法收集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头颈血管CTA组(50例)与冠状动脉CTA组(50例)。对2组分别进行头颈血管CTA检查、冠状动脉CTA检查,采用64排128层的螺旋CT扫描仪完成扫描,将2组的辐射剂量进行对比分析,对2组患者进行图像质量分析,比较分析头颈血管CTA检查的优越性。结果 (1)头颈血管CTA检查组的CTDIvol值为(108±6)mGy,ED值为(13.1±0.4)mSv,DLP为(1 698±58)mGy·cm;冠状动脉CTA检查组的CTDIvol值为(78±6)mGy,ED的值为(13.0±0.4)mSv,DLP为(937±68)mGy·cm。(2)冠状动脉CTA的图像质量比头颈血管CTA的图像质量差。结论 (1)与进行头颈血管CTA检查比较,冠状动脉CTA检查组的ED、DLP、CTDIvol值均较小;(2)头颈血管CTA检查的图像质量较高、评价较高,是检查心脑血管疾病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第二代双源双能量螺旋CT肺动脉成像(CTPA)不同辐射剂量下CT图像质量的差异性。方法筛选我院收治的肺栓塞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自愿接受CTPA检查,每组40例,其中A组管电压80/Sn140KV检查,B组管电压100/Sn140KV检查,比较两组患者肺动脉主干、肺动脉段、背部脂肪CT值等指标,并对CT影像治疗进行主观评分,计算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有效剂量(ED)等。结果 A组患者肺动脉平均CT值、平均CNR指标明显高于B组(P<0.05),主观CT影像质量评价结果显示A组与B组评分无显著差异,但A组ED水平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双源双能量螺旋CT肺动脉成像选用80/Sn140 KV扫描在获得具有较高诊断价值的CT影像同时,可大幅度降低患者检查过程中所受辐射剂量,更易于被患者接受,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儿童型克拉霉素(利迈先)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花荣  钟英强 《中国药房》2002,13(8):482-484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儿童型克拉霉素对消化性溃疡患儿幽门螺杆菌根除和疼痛缓解的效果 ,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法 :分别采用大剂量 (A组 )和小剂量 (B组 )克拉霉素 +质子泵抑制剂 (PPI) +甲硝唑三联疗法与羟氨苄青霉素 +PPI +甲硝唑三联疗法组 (C组 )对68例消化性溃疡患儿进行对比前瞻性研究。结果 :A组的HP根除率为96 % ,B组为91 3 % ,C组为90 % ,3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P>0 05)。3组在治疗前、治疗后3天和治疗后1周的腹痛缓解程度均有显著性差异 (P<0 05) ,但3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 (P>0 05)。不良反应轻微 ,A组发生率为28 % ,B组为4 3 % ,C组为25 % ,B组与A组、C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 (P<0 05)。结论 :小剂量克拉霉素 +PPI +甲硝唑三联疗法是根除患儿幽门螺杆菌的较佳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析CT和磁共振(MR)在股骨头坏死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58例股骨头坏死患者,根据诊断方案的不同分为A组和B组,每组29例。A组应用CT诊断,B组应用MR诊断。对比两组诊断准确率、检查时间、疾病严重程度分期。结果B组诊断准确率89.66%高于A组的68.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检查时间(15.75±1.03)min短于B组的(24.11±1.2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062,P<0.05)。B组股骨头坏死严重程度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112,P<0.05)。结论针对股骨头坏死疾病应用MR与CT诊断均有一定临床价值,但MR优势性更强,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符合临床诊断需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双源CT常规上腹部增强扫描与双能量(DE)增强扫描对胰腺血管显示、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比较。方法将40例行上腹平扫+增强扫描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其中A组采用常规上腹部增强扫描方案,B组采用双能量增强扫描方案,A组球管管电压为120k V,B组球管1和2的管电压分别为Sn140k Vp/80k Vp,两组均采用迭代重建技术,其余扫描参数保持一致.根据原始图像和最大密度投影(MIP)重组图像对两组血管图像质量进行评分,测量血管CT值、信噪比(SNR)、对比信噪比(CNR)。结果 (1)两组图像血管CT值A组低,B组高,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图像CNR、SNR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辐射剂量A组高,B组低.与A组相比,B组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及有效剂量(ED)均比A组低。结论双能CT能谱纯化联合迭代重建技术对胰腺血管成像可满足临床诊断需求,且可大大提高胰腺血管成像的显示,同时能降患者所接受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地佐辛配合米索前列醇在人工流产术中镇痛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符合要求自愿要求人工流产术的妊娠6~12周妇女606例,随机分为A、B、C3组:3组患者均于术前1h阴道后穹隆放置米索前列醇400mg。A组206例地佐辛肌肉注射;B组200例为无痛人流术组,异丙酚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C组200例为对照组,不采取其它镇痛措施。观察每组患者的镇痛有效率、宫颈松弛率及人工流产综合反应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1)A、B组与C组比较,镇痛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A、B组与C组间宫颈扩张松弛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A、B组人工流产综合反应发生率比较明显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间人工流产综合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各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配合米索前列醇用于人工流产手术中镇痛有效、简单、安全、易于掌握。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酒石酸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300例接受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C组,各100例。A组单纯应用丙泊酚麻醉,B组应用酒石酸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麻醉,C组应用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比较三组不同时间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麻醉效果、丙泊酚用量、追加丙泊酚例数占比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三组麻醉前、睫毛反射消失时及苏醒时HR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麻醉前、苏醒时MAP、SpO2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睫毛反射消失时MAP、SpO2均优于A组、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麻醉效果均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丙泊酚用量(132±10)mg多于B组的(90±12)mg和C组的(92±14)mg,追加丙泊酚例数占比15%高于B组的2%和C组的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呼吸抑制发生率分别为5%、4%,均低于C组的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酒石酸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应用具有更好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三类非甾体止疼药联合间苯三酚治疗肾绞痛的疗效。方法:以我院120例肾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成3组,每组40例。三组均给予间苯三酚,A组加用注射用帕瑞昔布钠,B组加用曲马多注射液,C组加用双氯芬酸钠,比较3组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A组30 min镇痛总有效率95%,镇痛起效时间(16.54±5.82)min,B组30 min镇痛总有效率92.5%,镇痛起效时间(20.64±7.25)min,C组30 min镇痛总有效率90%,镇痛起效时间(21.28±8.26)min,组间30 min镇痛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镇痛起效时间均短于B组和C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5%,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2.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B组和C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曲马多注射液和双氯芬酸钠,帕瑞昔布钠联合间苯三酚治疗肾绞痛起效更快,安全性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