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检测己酮可可碱 (PTX)抗小鼠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前后血清 TNF-α、IFN-γ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 方法 建立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小鼠模型 ,应用 EL ISA方法检测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小鼠在 PTX治疗前后血清 TNF-α、IFN-γ水平的变化。 结果  PTX治疗可降低血清 TNF- α的含量 ,高剂量 PTX组与对照组相比 ,P<0 .0 1,而低剂量 PTX组与对照组相比 ,P<0 .0 5 ,高剂量 PTX组与低剂量 PTX组间差异有极显著性 (P<0 .0 1) ;PTX治疗后可提高 IFN- γ的含量 ,高剂量 PTX组和低剂量 PTX组与对照组相比 ,P<0 .0 1,高剂量 PTX组与低剂量 PTX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 ;高剂量 PTX组与吡喹酮组相比无统计学上的差异 (P>0 .0 5 )。 结论  PTX可明显降低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小鼠血清 TNF-α水平 ,提高 IFN-γ的含量 ,从而发挥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作用与剂量有关。  相似文献   

2.
己酮可可碱(PTX)具有抗纤维化的作用.早期应用PTX可减轻肝脏损伤和炎症反应,且在治疗肝纤维化时不良反应很少.本研究通过检测PTX治疗前后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小鼠肝脏转化生长因子β1(TGF β1),Ⅰ、Ⅲ型胶原,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含量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 α,干扰素(IFN) γ,一氧化氮(NO)水平的变化,探讨PTX在抗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作用及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己酮可可碱 (pentoxifylline,PTX)对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小鼠肝脏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 、 型胶原含量的影响。 方法  4 0只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小鼠均分 4组 ,对照组不作任何治疗。吡喹酮组 5 0 0mg/ (kg· d)治疗 2 d,高剂量 PTX组 36 0 mg/ (kg· d)治疗 8wk,低剂量 PTX组 180 mg/ (kg· d)治疗 8wk。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和多媒体彩色病理图文分析系统 ,观察不同剂量 PTX治疗前后肝脏 TGF-β1和 、 型胶原含量的变化。 结果  PTX对 TGF- β1和 、 型胶原含量的影响与治疗剂量有关 ,高剂量 PTX组 TGF- β1和 、 型胶原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 (P<0 .0 1) ,而低剂量 PTX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 5 )。 结论 高剂量 PTX治疗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小鼠可显著降低其肝脏 TGF-β1和 、 型胶原的含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己酮可可碱 (pentoxifylline,PTX)对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小鼠肝脏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 、 型胶原含量的影响。 方法  4 0只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小鼠均分 4组 ,对照组不作任何治疗。吡喹酮组 5 0 0mg/ (kg· d)治疗 2 d,高剂量 PTX组 36 0 mg/ (kg· d)治疗 8wk,低剂量 PTX组 180 mg/ (kg· d)治疗 8wk。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和多媒体彩色病理图文分析系统 ,观察不同剂量 PTX治疗前后肝脏 TGF-β1和 、 型胶原含量的变化。 结果  PTX对 TGF- β1和 、 型胶原含量的影响与治疗剂量有关 ,高剂量 PTX组 TGF- β1和 、 型胶原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 (P<0 .0 1) ,而低剂量 PTX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 5 )。 结论 高剂量 PTX治疗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小鼠可显著降低其肝脏 TGF-β1和 、 型胶原的含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配体罗格列酮治疗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小鼠血清TNF-α和IL-6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建立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小鼠模型,应用PPARγ的配体罗格列酮治疗并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小鼠血清TNF-α和IL-6水平的变化。结果:罗格列酮治疗可显著降低肝纤维化小鼠血清TNF-α和IL-6含量,与感染对照组及吡喹酮治疗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罗格列酮可明显降低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小鼠TNF-α和IL-6水平,从而发挥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NO)对小鼠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程度的影响。方法昆明小鼠经腹部皮肤感染日本血吸虫,于感染后第4周末治疗组和抑制剂组分别给予NO前体-L-精氨酸(L-Arg)及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NG-左旋-硝基精氨酸甲基乙酯(L-NAME),于第10周末处死小鼠,取血,分离血清,剖取肝脏。应用病理组织学方法及生物化学方法,观察各组小鼠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程度,同时测定血清NO、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谷-草转氨酶(AST)及谷-丙转氨酶(ALT)活性和肝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结果小鼠感染血吸虫后,感染组肝脏有明显的纤维化,血清中HA、LN、AST、ALT等指标显著升高,肝组织内Hyp含量也明显增加。与感染组相比:L-Arg高、中剂量组肝纤维化程度评分降低显著,低剂量组虽有减轻但无统计学意义,同时,L-Arg高、中剂量组血清LN、HA、AST、ALT的水平和肝组织Hyp的含量有所降低;低剂量组HA、LN、AST、ALT的水平虽然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Hyp水平降低明显;抑制剂组血清LN、HA、AST、ALT含量和肝组织Hyp的水平均明显升高。血清NO的水平随着精氨酸剂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而精氨酸抑制剂组NO的水平降低明显。结论NO能明显降低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程度和减轻肝纤维化所造成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吡喹酮治疗血吸虫肝纤维化小鼠前后血清 TNF-α,IFN -γ水平的变化。方法 制备血吸虫肝纤维化小鼠模型 ,应用 EL ISA方法检测血吸虫肝纤维化小鼠在吡喹酮治疗前后血清TNF-α,IFN-γ水平的变化。结果 吡喹酮治疗组 TNF-α含量较感染组显著降低 (P<0 .0 1) ,吡喹酮治疗组 IFN-γ含量较感染组显著增加 (P<0 .0 1)。结论 吡喹酮可通过降低血吸虫肝纤维化小鼠血清 TNF-α的含量 ,提高 IFN-γ的含量从而发挥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检测 5 8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γ 干扰素 (IFN -γ)和肝纤维化标志物HA、PⅢP、Ⅳ -c、LN的结果。有 35例 (6 0 34 % )血清IFN -γ水平降低 ,11例 (18 97% )升高。血清IFN -γ降低者肝纤维化标志物升高明显。肝功能异常的活动性肝硬化患者血清IFN -γ水平较静止期肝硬化患者为高 (P <0 0 5 )。提示 ,测定肝炎肝硬化患者外周血IFN -γ的含量 ,结合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的水平 ,可能对使用IFN -γ抗纤维化治疗提供有一定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凋亡相关基因Bcl?鄄2、Bax在小鼠感染血吸虫后肝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己酮可可碱(pentoxi-fylline,PTX)对其作用。 方法 将40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其中3组每只小鼠人工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25条,1组感染后继续喂养10周,不作治疗,作为感染对照组;2组分别于感染后2周用PTX 360 mg/(kg·d)和180 mg/(kg·d)灌胃治疗8周;另1组不感染、也不接受药物治疗,与上述3组同步喂养10周,作为正常对照组。10周后将上述4组小鼠分别剖杀取肝组织,光镜观察肝组织病变;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小鼠肝组织中Bcl-2、Bax的水平。 结果 感染对照组中Bcl?鄄2和Bax的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高剂量PTX治疗组Bcl-2水平明显高于低剂量PTX治疗组和感染对照组(P<0.05)。而Bax的表达水平在感染对照组、低剂量PTX治疗组、高剂量PTX治疗组等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高剂量PTX治疗组肝组织变性坏死及纤维化程度较低剂量PTX治疗组和感染对照组轻。 结论 高剂量PTX可能通过促进Bcl-2表达,减少肝细胞的变性坏死,阻断血吸虫肝纤维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干扰素α-2b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干扰素α 2b(IFNα 2b)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CHB)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14 6例CHB ,随机分为A、B、C、D 4组。在常规保肝治疗 (D组 )基础上 ,A组加用IFNα 2b联合苦参素治疗 ;B组单用IFNα 2b ;C组单用苦参素 ,疗程 6个月 ,随访 6个月。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放射免疫法及酶联免疫吸附法 ,对治疗前后肝组织学、肝组织转化生长因子 β(TGF β)的表达及血清TGF β、HBeAg、HBVDNA等指标的变化进行了观察。 结果 治疗后A组组织学肝纤维化程度计分、肝组织TGF β的表达及血清TGF β、HBeAg、HBVDNA等指标均显著下降 ,与B、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或P <0 .0 1) ,肝组织TGF β的表达与肝脏纤维化的动态变化相一致 ;B组与C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IFNα 2b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优于单一用药。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兔与病人(晚期)的血清透明质酸(HA)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与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感染日本血吸虫新西兰兔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一组经杀虫治疗,均在感染后28周解剖,两组间肝纤维伦程度有明显差异(P<0.001)。血清TNF水平与肝组织学检查肝纤维化程度,肝胶原含量及血清肝纤维化指标HA等相关。晚期病人亦获类似的结果。提示血清TNF水平可作为肝纤维化一个较好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探讨IFN -α对慢性乙肝肝纤维化的阻断作用。 6 5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IFN组 ,动态观察治疗前后血清HA、PCⅢ、Ⅳ -C水平及IFN疗效与治疗前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关系。IFN -α治疗后血清HA、PCⅢ、Ⅳ -C水平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降低 (P <0 0 5 ,P <0 0 1) ;IFN无应答组患者治疗前血清HA、PCⅢ水平明显高于应答组 (P <0 0 5 )。IFN -α疗效与治疗前肝组织纤维化分期呈负相关 (r=- 0 6 773,P <0 0 5 )。IFNα对慢性乙肝有明显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其抗病毒疗效受治疗前肝纤维化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李文庭  贺永文 《肝脏》2007,12(4):265-267
目的 研究己酮可可碱对肝纤维化模型大鼠β-连环蛋白(β-catenin)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CCl4诱导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试验组全程给予己酮可可碱治疗.测定大鼠血清ALT、Ⅳ型胶原含量及肝组织中β-catenin的表达和分布.结果 正常大鼠肝脏不表达β-catenin;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β-catenin的表达呈强阳性,多表达于胞质,且向细胞核内转移;经己酮可可碱治疗后,试验组大鼠肝纤维化程度地显著降低,胶原面积占肝组织的面积百分比下降(P<0.05),β-catenin的表达显著减少(P<0.05),两者呈正相关(r=0.842,P<0.001).结论 β-catenin在纤维化程度高的肝组织的表达增强,是肝脏纤维化程度的反应指标;己酮可可碱能显著降低纤维化大鼠肝脏β-catenin的表达,延缓大鼠肝纤维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双环醇对小鼠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80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其中2组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8周后,分别以双环醇60 mg/kg.d、120 mgkg.d治疗8周,实验对照组感染日本血吸虫后不作任何治疗,第4组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应用HE染色、RT-PCR及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和分析不同剂量双环醇治疗前后各组小鼠肝组织病理改变、c-fos mRNA、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和Ⅰ、Ⅲ型胶原的表达变化。结果高剂量双环醇治疗后小鼠肝纤维化组织病理损伤减轻,c-fos mRNA、TGF-β1和Ⅰ、Ⅲ型胶原含量显著低于实验对照组而高于正常对照组,低剂量双环醇对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无明显治疗效果。结论双环醇治疗血吸虫病肝纤维化作用呈剂量依赖性,高剂量双环醇抗血吸虫病肝纤维化作用可能与其抑制肝组织即早基因表达、减少TGF-β1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小鼠肝脏肝组织核因子-κB(NF-κB)的活性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表达,及PPARγ配体罗格列酮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5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感染对照组、吡喹酮治疗组、罗格列酮治疗组及罗格列酮加吡喹酮治疗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建立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小鼠模型.用HE染色观察肝组织光镜下的病理改变.用Western blot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观察小鼠肝组织NF-κB的活性变化与PPARγmRNA的表达.结果罗格列酮加吡喹酮治疗组小鼠肝脏的炎性反应和纤维化病理改变较其他模型组轻(P<0.05).感染对照组NF-κB活性(141.11±15.37)最强,明显高于其余各组(正常对照组78.89±18.12;吡喹酮组112.89±20.17罗格列酮组108.89±20.47;罗格列酮加吡喹酮组88.89±19.34)(P<0.05).感染对照组[-27.315±(-6.348)].及吡喹酮治疗组[-25.647±(-5.694)]PPARγ mRNA表达较正常对照组[-16.557±(.3.022)]及罗格列酮治疗组[-18.217±(-4.498)]、罗格列酮加吡喹酮治疗组[-18.212±(-3.909)]显著减弱(P<0.05).结论PPARγ及NF-κB在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形成中起一定作用.PPARγ配体罗格列酮有明显的抗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效应,其抗纤维化机制与PPARγ配体激活PPARγ表达的同时抑制NF-κB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芍药苷对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肝脏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PDGF)蛋白表达水平和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探讨芍药苷预防血吸虫病肝虫卵肉芽肿及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小鼠随机分为A~E5组,A组不感染血吸虫尾蚴,为正常对照组;B、C、D、E4组小鼠感染尾蚴后6周以吡喹酮灌胃杀虫,剂量为400mg/(kg·d),连续2d。B、C、D3组杀虫后给予芍药苷,剂量分别为30、60、120mg/(kg·d)),E组不给芍药苷,为感染对照组。5组小鼠均在芍药苷给药8周后处死,取血及肝脏。HE及Masson胶原纤维染色观察肝虫卵肉芽肿面积及纤维化程度,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CTGF和PDGF蛋白表达情况,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TNF-α水平。结果芍药苷高剂量的D组与感染对照E组相比,肝组织中CTGF和PDGF蛋白表达明显减少,血清中TNF-α水平也明显下降(P均〈0.05);而中、低剂量B组和C组的CTGF、PDGF和TNF-α水平亦较E组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芍药苷抗血吸虫病肝纤维化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在吡喹酮杀虫处理基础上联合应用高剂量芍药苷,可通过减少肝组织CTGF和PDGF蛋白表达,降低血清中TNF-α水平,减轻肝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安络化纤丸联合γ-干扰素对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纽和对照组,每组30例;均给予吡喹酮驱虫治疗及驱虫后的一般护肝治疗,而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安络化纤丸联合γ-干扰素,疗程均为6个月。治疗前后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变化,肝功能、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改变以及影像学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明显改善,血清ALT、AST和TBil都有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PCⅢ、HA、LN、Ⅳ—C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下降幅度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患者门静脉内径和脾脏厚度与治疗前比较也有明显减小(P〈0.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安络化纤丸联合γ-干扰素可以改善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患者临床症状、保护肝脏功能、减轻肝脏纤维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化痰散结中药对感染血吸虫小鼠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将感染18头血吸虫尾蚴致血吸虫病肝损伤的72只小鼠分为4组,模型组24只,化痰散结中药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各16只;另16只正常BALA/c小鼠为正常组。制备50mg/kg、100mg/kg、150mg/kg、中、高3种剂量化痰散结中药提取物(浙贝母、漏芦由乙醇提取),第6周开始对高、中、低剂量组小鼠灌胃不同剂量化痰散结中药提取物0.5ml/次,1次/d,疗程8周;正常组和模型组小鼠灌胃等量蒸馏水,剂量疗程同上。实验结束时取眼球血检测血清ALT、AST,然后颈椎脱臼处死小鼠留取肝组织标本,分别观察肝脏病理和检测18kDa转运蛋白(TSP0)分布与表达。结果:感染第6周时模型组小鼠肝组织虫卵肉芽肿结节形成,汇管区纤维组织增生,炎症反应明显,说明模型建造成功。实验结束时,低、中、高剂量组小鼠血清ALT、AST和肝组织虫卵肉芽肿平均面积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其中各指标均以高剂量组最好,中剂量组次之(P0.05);免疫组化染色显示模型组小鼠肝组织TSPO表达多于正常组,高、中、低剂量组小鼠肝组织TSPO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结论:浙贝母、漏芦乙醇提取物能减轻血吸虫小鼠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程度,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性细胞和肝星状细胞TSPO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检测模型小鼠外周血肝纤维化有关指标和细胞因子水平研究消退素RvE1对小鼠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影响及其机制,从而探讨合理的防治策略。方法:用日本血吸虫尾蚴皮肤敷贴法感染小鼠,构建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模型。感染5wk后,将造模组小鼠随机分为2组:模型对照组(血吸虫感染+NS.)、治疗组(血吸虫感染+RvE1),以正常小鼠为正常对照组。感染10wk后取血标本,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包括Ⅳ型胶原(Ⅳ-C)、Ⅲ型前胶原(PCⅢ)、透明质酸(HA)及层粘连蛋白(LN);采用ELISA 法测定RvE1对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小鼠血清中TNF-α和IFN-γ水平的影响。结果:感染10wk后,各组小鼠未见自然死亡,各组小鼠体重无明显变化,统计学分析无差异;感染10wk后,RvE1治疗组小鼠血清肝纤维化各项指标,包括Ⅳ型胶原、Ⅲ型前胶原、透明质酸及层粘连蛋白水平,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感染10wk后,RvE1治疗组小鼠血清中促炎介质TNF-α水平较模型对照组有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血清中抑炎介质IFN-γ水平较模型对照组有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我们认为给予外源性RvE1可以通过抗炎及促进肝脏炎症消退,发挥抗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吡喹酮治疗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小鼠前后血清一氧化氮及肝内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活性的变化。方法:制备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小鼠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和多媒体彩色病理图文分析系统定量观察吡喹酮治疗前后肝脏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含量的变化,并通过化学还原反应检测血清一氧化氮的水平变化。结果:吡喹酮治疗组肝内iNOS和血清NO的含量均低于感染组,P均小于0.01。结论:吡喹酮可显著降低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小鼠肝脏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及血清NO含量而发挥抗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