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8 毫秒
1.
脊髓髓内胶质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附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和评价脊髓内胶质瘤显微外科手术的疗效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脊髓髓内胶质瘤42例的结果。结果:22例室管膜瘤中全切除19例(86.4%),20例星形细胞瘤全切除9例(45.0%),全组无手术死亡。32例随访3个月至5.5年(平均31个月)。最后一次随访结束时(失访按出院前的神经功能评定);肌力改善15例(35.7%),不变21例(50.0%),加重5例(11.9%)。结论:室管膜瘤应力争一期全切除,星形细胞瘤不应强调全切除而以手术减压为主。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可改善脊髓髓内肿瘤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治疗脊髓髓内肿瘤的经验 ,探讨脊髓肿瘤的手术时机 ,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对手术治疗的 39例脊髓髓内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 ,对肿瘤的类型、肿瘤部位、临床症状及体征、手术切除程度、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上皮样及皮样囊肿 18例 ,室管膜瘤 6例 ,星形细胞瘤 10例。室管膜瘤、上皮样及皮样囊肿可达到全切或近全切除 ,星形细胞瘤仅可部分切除。大部分病人术后神经功能不同程度得到改善。结论 对绝大多数脊髓髓内肿瘤应行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治疗 ,对室管膜瘤、皮样及上皮样囊肿多能做到肿瘤全切除 ,对星形细胞瘤可辅助放射治疗  相似文献   

3.
黄文跃  王勉 《安徽医学》2014,(12):1734-1735
目的探讨脊髓髓内肿瘤的诊治与显微手术治疗。方法 9例脊髓髓内肿瘤患者实施显微手术治疗,对手术疗效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肿瘤5例达到全切除,4例达到次全切除。术后病理诊断为星形细胞瘤5例,室管膜瘤4例。8例患者手术后保留手术前的神经功能状态,术后随访1年症状没有加重,全切患者没有复发,次全切患者发展缓慢。结论脊髓髓内肿瘤患者显微手术治疗效果显著,应尽早确诊并采用显微手术争取全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23例脊髓髓内胶质瘤显微手术治疗的经验,并分析和评价其疗效和预后。方法对23例脊髓髓内胶质瘤的肿瘤病理类型、肿瘤部位、临床症状及体征、辅助检查、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例星形细胞瘤(56.52%)及10例室管膜瘤(43.48%),均于镜下全切除,全组无手术死亡。16例随访2~88个月。最近一次随访结束时(失访者按出院前的神经功能评定):肌力改善16例(69.57%),不变2例(8.70%),加重2例(8.70%),死亡3例(13.04%)。随访中复发5例。结论脊髓髓内胶质瘤宜早诊断并适宜尽早作显微全切除。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可改善脊髓髓内胶质瘤的预后。星形细胞瘤应及时进行放疗和化疗。  相似文献   

5.
脊髓髓内肿瘤31例显微外科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估显微外科治疗脊髓髓内肿瘤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本院1996年7月至2002年10月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31例脊髓髓内肿瘤的经验。结果室管膜瘤占51.6%,星形细胞瘤占32.3%,脂肪瘤占6.5%,上皮样囊肿占6.5%。全组手术全切除率为64.5%,16例室管膜瘤全切除,10例星形细胞瘤的全切除率为40%,近全切除率为30%,部分切除率为30%,2例脂肪瘤行大部分切除,1例转移瘤和2例上皮样囊肿为近全切除。结论脊髓髓内肿瘤以低恶性度肿瘤多见,手术效果较好,应尽早手术。  相似文献   

6.
脊髓髓内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脊髓髓内肿瘤的切除技巧,提高疗效,减小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分析17例经过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脊髓髓内肿瘤病例,其中室管膜瘤9例、星形细胞瘤6例、血管母细胞瘤2例。结果:肿瘤全切:室管膜瘤9例,星形细胞瘤2例,血管母细胞瘤2例。部分切除:星形细胞瘤3例。仅行活检:星形细胞瘤1例。术后3个月随访.症状改善9例,无变化4例,加重4例。结论:显微外科手术是治疗脊髓髓内肿瘤的有效手段,对于不能切除的恶性脊髓内肿瘤,手术不仅可以明确病理,也可以通过减压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脊髓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颈段脊髓髓内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12例高颈段脊髓髓内肿瘤的临床特点及显微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无死亡病例,12例患者中,全切除10例,包括8例室管膜瘤、2例星形细胞瘤;次全切除2例,为星形细胞瘤。术后3月McCormick临床神经功能分级,8例患者比术前改善1级,4例患者保持不变。9例患者术后随访1~3年,8例全切除者未见肿瘤复发。结论积极施行显微外科手术切除肿瘤是目前高颈段脊髓髓内肿瘤的最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脊髓髓内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脊髓髓内肿瘤的诊断与治疗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4月至2008年12月的35例脊髓髓内肿瘤的病史资料。结果病理证实室管膜瘤13例,星形细胞瘤2例,少枝胶质细胞瘤2例,脂肪瘤2例,骨髓瘤、转移瘤、血管瘤、角化物、神经鞘瘤各1例。24例行手术治疗。手术全切除肿瘤16例(66.7%),其中显微镜下全切除14例(77.8%);大部分切除8例(33.3%)。出院时神经功能稳定或改善21例,加重3例。结论显微手术治疗是目前治疗脊髓髓内肿瘤的最有效措施,可最大程度地保留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患者的预后。术中辅助神经电生理监护技术及术中超声成像技术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髓内肿瘤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分析11例经显微手术切除的髓内肿瘤病例,其中室管膜瘤4例,星形细胞瘤3例,神经鞘瘤1例,上皮样囊肿2例,脂肪瘤1例。均在moiler-300手术显微镜下进行。结果:4例室管瘤,全切除3例,近全切除1例;星形细胞瘤近全切除2例,大部分切除1例;1例神经鞘瘤全切除;2例上皮样囊肿近全切除;1例脂肪瘤大部分切除。术后随访病人3个月~21个月,疼痛加重1例,3例无明显变化,余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和好转。结论:脊髓髓内肿瘤显微手术切除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是脊髓髓内肿瘤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脊髓髓内肿瘤的诊断与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脊髓髓内肿瘤的临床特征、诊断标准及手术方法与手术疗效。所有病例均行MRI检查,三维上肿瘤均在髓内方可诊断为脊髓髓内肿瘤。结果:髓内肿瘤最常见的首发症状是肢体感觉麻木、疼痛,早期括约肌紊乱不明显,病情加重出现肢体感觉和运动障碍;手术全切除35例,大部切除1O例;病理报告前三位是星形细胞瘤20例,室管膜瘤13倒,脂肪瘤8例。术后运动及感觉障碍改善40例,改善不明显6例,加重8例,手术死亡4例;随访46例,4例死亡,5例肿瘤复发。结论:MRI对脊髓髓内肿瘤的诊断特异性高,髓内肿瘤应早期诊断,掌握时机,尽早力争全切。对恶性和未全切肿瘤行放疗,疗效显,手术方法随肿瘤类型不同而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脊髓内室管膜瘤的诊断方法、手术技巧及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99年至2009年10年间武汉协和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6例脊髓内室管膜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36例脊髓内室管膜瘤患者,有32例获得手术全切,全切率为88.9%,3例次全切除,1例部分切除。术后临床症状改善者24例(66.7%),无明显改善者7例(19.4%),加重5例(13.9%);随访0.5年至9.5年,术前McCormick临床功能分级在Ⅰ~Ⅲ级的24例患者中,有19例患者完全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3例患者未见明显好转,2例肌力障碍程度加重;术前McCormick临床功能分级Ⅳ级的12例患者中,有5例好转,3例症状有加重。肿瘤复发有3例。结论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可以达到脊髓内室管膜瘤的镜下全切,患者术后症状大多数可以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估脊髓髓内室管膜瘤和星形细胞瘤的MRI表现。方法 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室管膜瘤和10例星形细胞瘤的MRI表现。结果 两者的平扫MRI表现类似,即疾病变节段脊髓增粗,T1WI呈低信号,边界欠清,T2WI呈高信号。16例患者肿瘤头尾侧可见囊变。6例室管膜瘤行增强T1WI,肿瘤实体部分都均匀强化。4例星形细胞瘤行增强T1WI,1例肿瘤实体部分均匀强化,1例欠均匀强化,2例无强化。结论 MRI有助于两者的诊断及其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估脊髓髓内室管膜瘤和星形细胞瘤的MRI表现。方法 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室管膜瘤和10例星形细胞瘤的MRI表现。结果 两者的平扫MRI表现类似,即疾病变节段脊髓增粗,T1WI呈低信号,边界欠清,T2WI呈高信号。16例患者肿瘤头尾侧可见囊变。6例室管膜瘤行增强T1WI,肿瘤实体部分都均匀强化。4例星形细胞瘤行增强T1WI,1例肿瘤实体部分均匀强化,1例欠均匀强化,2例无强化。结论 MRI有助于两者的诊断及其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分析多节段髓内先天性肿瘤和良性室管膜瘤患者在性别、年龄分布,以及肿瘤部位、瘤体长度、切除程度和对围手术期神经功能状况影响方面的异同。方法:选取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近8年来连续收治的12例多节段(≥3个椎体节段)髓内先天性肿瘤和19例良性室管膜瘤患者,均行后正中入路显微镜下肿瘤切除术。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将二便功能状态分为4级(正常,尿频或/和便秘等轻度异常,排便困难、无力等中度异常,失禁),以改良JOA评分系统(improved 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 system, IJOA)评价神经功能状况,以IJOA分值差(术后IJOA和术前IJOA差值)评估手术效果。所有患者随访至2009年6月30日。以独立样本的t检验和非参数检验分析统计学数据。结果:先天性肿瘤患者的平均年龄为(23.5±14.3)岁,良性室管膜瘤患者为(37.8±12.9)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9,P=0.007)。两组性质不同的多节段髓内肿瘤比较,其肿瘤部位(Z=-3.59,P=0.001)和肿瘤切除程度(Z=-2.89,P=0.0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83.3%(10/12)患者的多节段髓内先天性肿瘤累及脊髓圆锥部位,部分肿瘤和脊髓结构粘连紧密或脂肪组织穿插生长在神经结构中,为避免神经功能的缺失,不能强行切除粘连紧密的肿瘤组织,其中66.7%(8/12)肿瘤组织得以全部切除或近乎全部切除。78.9%(15/19)患者的多节段髓内良性室管膜瘤累及颈段或颈胸段脊髓,其中94.7%(18/19)肿瘤组织得以全部切除或近乎全部切除。结论: 多节段髓内先天性肿瘤可能多见于青年患者,常累及脊髓圆锥,部分肿瘤全部切除难度较大;多节段髓内良性室管膜瘤可能多见于中年患者,常累及颈段或颈胸段脊髓,肿瘤全部切除较容易。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9例脊髓室管膜瘤的手术体会。方法: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及超声吸引切除9例巨大髓内室管膜瘤。结果:9例肿瘤全切,7例完全恢复,1例无变化,1例术后轻残。结论:巨大脊髓室管膜瘤应用显微外科及超声吸引可以完全切除肿瘤,避免脊髓损伤。且精确熟练的显微外科技术加超声吸引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应用接触式激光显微手术治疗髓内肿瘤的疗效。方法 应用SLT接触式激光器配合显微技术共完成各类脊髓髓内肿瘤手术 2 5例 ,包括室管膜瘤 8例 ,低恶度星形细胞瘤 7例 ,高恶度星形细胞瘤 1例 ,髓内脂肪瘤 3例 ,皮样或表皮样囊肿 3例 ,髓内畸胎瘤、神经鞘瘤和海绵状血管瘤各 1例。术中依据肿瘤性质和部位不同选用不同的激光刀头或联合使用。结果 肿瘤全切 15例 (6 0 % ) ;近全切除 8例 (32 % ) ,两者合计共 2 3例 (92 % ) ;大部切除 2例 (8% )。全部病例获得随访 ,随访期 4~ 79个月 ,按功能标准判断 :痊愈 13例 (5 2 % ) ,好转 7例 (2 8% ) ,两项合计 2 0例 (80 % )。不变 3例 (12 % ) ,加重 1例(4 % ) ,复发 1例 (4 % )。结论 接触式激光可以精确地切除和汽化髓内肿瘤 ,减少副损伤 ,增加脊髓髓内肿瘤的切除率和术后功能好转率。术中显微手术技术的运用和激光刀头的正确选择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