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程勤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8):144-145
目的探讨RhD阴性患者成分输血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05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RhD阴性患者60例,对其临床成分输血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60例患者中,未输异体血患者23例,占38.3%,共回输25300mL自体血,其他37例患者给予RhD阴性红细胞125U输注,其中冰冻去甘油红细胞56U,悬浮红细胞69U;RhD阴性采血小板4U,RhD阴性新鲜冰冻血浆19300mL。A组术前申请RhD阴性去甘油冰冻红细胞4U,B组和C组未输异体血23例。除C组有术中失血量较大的患者,输注1600mL RhD阴性新鲜冰冻血浆后,又给予去甘油红细胞6U供术中输用,输异体血的患者均未超过所申请的输血量,保证了手术和治疗的完成。结论临床医师应站在降低患者输血感染、节约RhD阴性血液的角度,对RhD进行节约。同时,医疗科技的进步使新型的快速冰冻红细胞洗涤机在临床上研发应用,为稀有血型的保存提供了前提条件,旨在达到安全输血、使稀有血型血液长期保存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江清华  蔡于旭  符虹  钟翔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12):2090-2091
经过十来年的努力,海南建立统一采集、集中检测、统一供应的“中心辐射型采供血网络”采供血体系。同时,为保证RhD阴性稀有血型输血安全,建立RhD阴性稀有血型献血资料库。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对2001年至2006年海南地区无偿献血RhD阴性血型人群结构进行调查分析,作民族、职业、性别、年龄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全市351名初筛阴性的RhD血型供应者进行血型血清学RhD确认,并对确认后的RhD血型供应者进行联络、建档且对其血液进行长期保存。从初筛到确认对每一名供血者进行筛查,使本站建立了一支比较强大的稀有血型队伍,这支队伍的建设为临床在稀有血型供应方面提供了保障。该方法经过近10年的临床实践应用.保证了临床RhD血液的供应并得到临床医护人员的首肯及RhD献血者的好评。  相似文献   

4.
RhD (-)血液属于非常稀有的血型,我国汉族人群占0.2%~0.5%。为保证RhD(-)患者的输血,我中心常规筛查所有无偿献血者捐献的血液,确定为RhD (-)的血液,在成品库保存6 d,如果6 d内未被患者输注,制备成RhD(-)冰冻红细胞,在-80℃的容器内贮存,以备RhD (-)患者紧急情况下输注。但是时常会发生血液被转化为冰冻红细胞后不久临床又要输注的情况,这时需要将冰冻红细胞进行解冻。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花都区无偿献血人群RhD阴性献血者的检测,了解RhD阴性血型不同的表现型分布,为建立RhD阴性稀有血型系统各表型献血者队伍提供依据。方法对花都区2008年1月~2011年12月的56369名无偿献血者血液样本采用全自动梯形微孔板法进行RhD初筛,初筛阴性者再进行RhD阴性确认和表型检测,并建立Rh血型系统阴性表型数据库。结果 RhD阴性无偿献血者162名(其中弱D15名),所占比例为2.9‰。RhD阴性献血者各表型中ccdee比例最高,其后依次为Ccdee和ccdEe。结论掌握花都区无偿献血人群Rh血型分布,建立RhD阴性血型表型数据库,对保证合理计划用血,确保稀有血型患者临床用血安全及紧急供血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统计学分析临床各种成分血使用情况,从而更好指导临床合理用血和血液制品,进一步降低输血风险,提高血液的安全性。方法对2004—2008年临床成分血使用率及各种成分血临床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成分血使用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从2004年的96.78%上升至2008年的99.92%。全血、手采血小板、白细胞临床使用率逐年降低,其中冷沉淀和机采血小板使用率上升明显,但红细胞(45.35%)和新鲜冰冻血浆(35.61%)使用率过高。结论虽然成分输血已占临床用血的99.92%,但是临床输血不合理现象依然存在,红细胞和新鲜冰冻血浆的不合理应用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7.
通常的成分血指的是红细胞(悬浮红细胞、浓缩红细胞、洗涤红细胞、冰冻红细胞)、血浆(新鲜冰冻血浆、普通冰冻血浆)、浓缩血小板(冰冻血小板)、冷沉淀等,临床上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不同成分血合理搭配使用。现代临床输血疗法已进入成分输血的时代,成分输血具有提高疗效,减少输血量,降低不良反应,减少血液浪费等优点。我院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以来,成分血液制品的使用已南以前的22%上升到98%以上,  相似文献   

8.
<正>Rh血型系统是人类最复杂的血型系统之一,RhD阴性者在我国汉族人群中所占比例仅为0.2%0.5%,属稀有血型[1],因此常出现血源紧张、临床供应短缺的问题。国内外普遍采用了甘油作为保护剂对红细胞进行超低温冰冻保存[2],此技术对RhD阴性血源的供应紧张的情况有了部分缓解。但是由于甘油具有保水作用,进入人体会导致机体血容量增加,引起患者不适,在患者有妊娠、高血压等自身血容量比较高的情况下,不良症状会加重,严重者甚至有生命危险。规定要求  相似文献   

9.
Rh阴性血型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在汉族人群中RhD阴性血型约占0.2%~0.5%[1].由于在汉族人群中分布频率较低,往往不能满足临床用血需求.笔者对遵义市2001~2006年红细胞类血液临床用血总量、RhD阴性血液使用情况、血型和职业分布、建档者献血次数以及对RhD阴性建档献血者的管理进行总结,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积极推广成分输血,加强对临床血浆应用的监管,减少输血不良反应,尽可能地降低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发生。方法 对某三级医院4年来的用血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与三甲医院成分输血的国家标准及发达国家成分输血的情况对比。结果 某三级医院成分输血率均在98%以上,超过三甲医院成分输血的国家标准,与发达国家相当;血浆输注率为39.58%~45.93%,与发达国家相当。结论 仍需继续规范成分输血的管理,降低冰冻血浆的输注率,防止冰冻血浆滥用,同时要积极开展冰冻血浆的病毒、病原体的灭活工作。  相似文献   

11.
红细胞的低温冰冻保存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凤艳  李建华 《河北医药》2005,27(12):921-921
2004年我们引进了冰冻红细胞技术,通过反复的顶实验,制备技术日趋成熟,并且已成功应用于临床。冰冻红细胞技术的应用开创了保存血液的新途径,为保证稀有血型血液的长期保存、供应以及自身输血创造了必备的条件。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我市临床用血现状。方法对我市2000—2010年临床用血总量、全血和成分血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0—2010年临床用血总量、成分血用量、成分输血比例逐年上升,全血用量明显减少;悬浮红细胞、血小板、冰冻血浆、洗涤红细胞、冷沉淀等成分输血均每年有所增加。结论我市临床成分输血情况总体来说向科学化、合理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输血已成为临床重要治疗手段的今天,成分输血以提高疗效,减少免疫性反应等越来越受到广大临床医师的重视。笔者就本市1998~2000年成分输血现状进行统计分析,以便掌握各种成分血使用情况。更好地为临床医疗服务。 1 材料与方法 1.1 成分血制品包括;红细胞(红细胞悬液,洗涤红细胞,浓缩红细胞)浓缩血小板,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 表1 3年全血与成分血输注对比年份 用血总量(ml) 全血1998 3273350 30605501999 3537150 29494502000 3518050 2347200表2 3年各种血液成分应用情况年份 冷沉淀 ml % 血小板 ml % 199…  相似文献   

14.
住院患者用血情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临床用血情况进行分析,提倡合理使用各种血液成分。方法对2003年1月~2005年12月本院住院患者用血情况进行统计。结果三年来本院成分输血率达到99.5%以上,成分血利用率(RBC类)达到98.9%以上,人均用血量逐年下降。各血液成分占成分血量百分比依次为血浆、红细胞、血小板、冷沉淀,白细胞。结论及时分析、掌握医院成分输血情况,对指导临床医生合理、安全地使用血液成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新鲜冰冻血浆的合理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荇 《福建医药杂志》2004,26(6):189-189,171
随着输血医学的迅速发展,成分输血已成为现代输血技术的重要标志,血浆作为血液的主要组成部分,被广泛使用于临床上。近几年来我院临床新鲜冰冻血浆(FFP)的使用量呈上升趋势,2003年血浆用量占成分血用量的38.4%。为了了解FFP使用是否合理,笔者调查了本院2003年FFP使用情况,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常规情况下,在临床输血工作中,主张将RhD阴性血液输注给RhD阴性患者[1].为了使无偿献血者招募需求得到更好的满足,从而有效保证临床安全输血,本研究分析了无偿献血者ABO血型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德州市人群ABO、RhD(-)血型分布特点,保证临床合理计划供血,为献血者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U型120孔微量板法,对献血者进行ABO(包括B亚型)及RhD(-)血型检测,结果可疑者用试管法进行抗球蛋白试验确认。对105179例无偿献血人群进行ABO血型及RhD(-)血型鉴定。结果 ABO血型分布特征:B(33.63%)、O(29.95%)、A(26.04%)、AB(10.38%)检出稀有B亚型15例,RhD(-)阴性284例,阴性率0.27%,RhD(-)阴性表现分布特征:ccdee(50.70%)、CCdee(8.81%)、Ccdee(26.41%)ccdEE(2.11%)、ccdEe(6.69%)、CcdEe(5.28%)。结论德州市无偿献血者人群中ABO、RhD(-)血型分布特点,基本符合报道,对建立稀有血型档案、保证临床合理计划用血及应急供血,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云浮地区采供血现状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对云浮地区血液采集供应的现状调查,分析存在问题,为制定无偿献血措施及临床用血指导提供有关参考依据。方法对2004—2008年云浮地区血液采集量、成分血分离量、临床用血量及成分血使用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地区的血液采集量近年来有所下降,成分血分离率逐年增加;红细胞分离率由2004年11.1%增加到2008年的94.7%,临床成分血输血率逐年增长,由2004年的23.3%增加到2008年的97.8%;全血使用率逐年下降,血浆、冷沉淀、机采血小板的使用增幅也比较大。结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血液的需求逐年增加,临床用血的领域也越来越广,因此继续做好无偿献血工作,确保血液安全有效供应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我市血液供应情况,为制定科学合理的采血计划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2014年临床用血总量和各种成分血用血比例,红细胞类、血浆、机采血小板、冷沉淀各ABO血型用血量及所占比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各种成分血临床用血量均呈上升趋势,特别是机采血小板和冷沉淀的使用量;红细胞、血浆各血型供血量分布呈BOAAB特征,机采血小板各血型供血量分布呈BAOAB,冷沉淀各血型供血量分布呈BOAAB。结论通过供血统计分析,制定有效措施,做好科学合理的计划采血,保障临床血液需求。  相似文献   

20.
Rh血型属于稀有血型,阴性人群占我国人口的0.3%~0.5%[1].其在临床输血中的重要性仅次于ABO血型.为满足Rh(D)阴性患者的临床用血需要,从1999年开始,我们对驻冀部队和石家庄市高校大学生无偿献血人群进行Rh血型的普查和筛选,共筛选了8万人份无偿献血者标本,建立了一支由162人组成的Rh(D)阴性无偿献血者队伍,已为患者提供Rh(D)阴性血液19 400 mL.现就Rh(D)阴性稀有血型库的建立与临床应用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