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再生障碍陛贫血(简称再障)是因骨髓造血组织显著减少,引起造血组织功能衰竭而发生的一类贫血。外周血中红细胞、粒细胞和血小板都明显减少(全血细胞减少)。部分再障是由化学、物理和生物因素等对骨髓的毒性作用引起,称为继发性再障。然而,约有1/2的病人自始至终未能找到致病原因,称为原发陛再障。本痢临床表现为较重的贫血、感染和出血三大特征。  相似文献   

2.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及现代治疗辽宁省鞍山市中心医院内科(114001)李治安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由于骨髓造血组织明显萎缩,黄髓增多,全血细胞生成减少而引起的一组疾病。其临床特征是有贫血、出血及感染,循环血液中全血细胞减少,造血细胞增殖不良,非...  相似文献   

3.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再障”是由于理化、生物因素及不明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的综合征,它以造血干细胞损伤、外周全血细胞减少为特征,临床表现为严重的贫血、出血与感染。  相似文献   

4.
1 概述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一组骨髓造血组织减少、造血功能衰竭,导致周围血全血细胞减少的综合病征.临床上常表现为较严重的贫血、出血和感染.原发性再障中,男性多于女性、青年多于老年.根据疾病变化速度和病情轻重,结合血象和骨髓象,可将再障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若有致病原因(如药物、化学品、辐射、感染),为继发性.  相似文献   

5.
陈玲珍 《家庭医生》2012,(16):17-17
再障病情很凶险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由于骨髓造血功能衰退而引起的,血液化验可发现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全血细胞减少。此病以贫血、出血和反复感染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危害病人的健康。  相似文献   

6.
《家庭医生》2014,(5):5-5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一种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主要表现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全血细胞减少和贫血、出血、感染症候群,需要终身治疗。  相似文献   

7.
王鹏 《中国保健营养》2009,18(4):109-110
再生障碍性贫血(AA,简称再障)通常指原发性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综合征,病因不明。主要表现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全血细胞减少和贫血、出血、感染。根据患者的病情、血象、骨髓象及预后,可分为重型(SAA)和非重型(NSAA)。国内学者曾将AA分为急性型(AAA)和慢性型(CAA),1986年以后,又将AAA改称为重型再障-Ⅰ型(SAA-Ⅰ),将CAA进展成的急性型称为重型再障-Ⅱ型(SAA-Ⅱ)。慢性再障在中医学属“虚劳”、“血虚”、“血症”范畴。急性再障则属于中医学“急劳”、“髓枯”、“发热”等范畴。笔者根椐中医理论,结合临床工作中的一点经验,就再障的病机特点和治疗对策,谈谈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8.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简称再障,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减低或衰竭,导致周围血全血细胞减少的综合征,临床上常表现为较严重的贫血、出血和感染。有关获得性再障的机制研究主要经历3个阶段。最初人们认为,获得性再障的发生是各种诱发因素(尤其药物及化学物质)对骨髓细胞的直接毒性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是造血系统"重症"之一,为获得性"骨髓衰竭综合征"中的一种。其主要表现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全血细胞减少及贫血、感染和出血等。根据血细胞减少程度及骨髓衰竭情况分为重型(包括超重型)和非重型。强化免疫抑制和促进造血是AA的主要治疗手段。AA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其发病机制主要是T细胞功能紊乱,凋亡引起的造血组织损伤。现就再障免疫发病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张烽  徐健 《山东卫生》2005,(8):53-54
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是一组由于理化、生物因素以及不明原因所致的骨髓干细胞及(或)造血微环境损伤。其特征为造血细胞缺乏,骨髓造血组织被脂肪组织替代,外周血液中全血细胞减少,出现较重的贫血、感染和出血。再障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造血系统疾患,国内发病率为0.74/10万。患以青壮年占绝大多数,男性多于女性。  相似文献   

11.
妊娠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1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干细胞或造血微环境的损伤,以及免疫因素的作用致使红骨髓脂肪变化。主要特征为全血细胞减少,临床常表现为重度贫血、出血和感染。当合并妊娠时,病情更为复杂难治,母儿死亡率高。现将我院20年收治妊娠合并再障1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2.
肝炎后再障是在患病毒性肝炎的过程中或以后发生了再生障碍性贫血,亦称肝炎——再生障碍性贫血综合征,临床初发症状与原发性再障相似,有贫血、出血、发热三联症。周围血象呈全血细胞减少,骨髓象增生不良,对一般造血药物治疗无效等。肝炎后再障是再障亚型中的一种。  相似文献   

13.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干细胞、造血微环境损伤以及免疫机制改变导致骨髓造血衰竭出现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疾病。该病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近年来,笔者致力于中医药对此病的研究治疗,结合药膳疗法,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一组由化学物质、生物因素,放射线或不明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其特征为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临床上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慢性者起病缓慢.症状轻.经过正确地治疗.绝大多数可获得长期缓解或基本治愈。而急性再障发病急.临床症状重.早期死亡率较高.是一种非常凶险的血液病。但随着免疫抑制治疗的广泛应用.骨髓移植技术的日臻完善。  相似文献   

15.
<正>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为多种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所致全血细胞极度减少的一组临床综合症。诊断重型再障后病死率高达80%~90%,多数患者死于严重感染或出血。骨髓移植和免疫抑制剂的治疗是目前治疗重型再障的主要方法,前者受供髓来源,移植物抗宿主(GVHD)患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临床常见的全血细胞减少的原因,使在诊治此病时降低误诊率。方法对240例全血细胞减少患者临床资料(年龄、性别、临床表现、体征、血象、骨髓象)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全血细胞减少最常见症状是贫血、发热、出血;由造血系统疾病引起的全血细胞减少220例, 占91.7%;非造血系统疾病20例,占8.3%,分别为脾功能亢进(最常见为肝硬化)、恶性肿瘤、结缔组织病及某些感染性疾病。结论临床常见的全血细胞减少除造血系统疾病外,非造血系统疾病必须予以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17.
药源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药源性再障,系由药物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临床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部分为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据统计20世纪50~70年代,药源性再障占全部再障患者的近50%,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药源性再障患者仍占全部再障患者近25%。  相似文献   

18.
萧枫 《药物与人》2003,(5):43-43
药物所引起的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为药源性再障,是指由于药物因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障碍综合征。它和原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一样,是由于骨髓造血组织显著减少,引起造血功能衰竭而发生的一类贫血。其特点是外周血中全血细胞数量上减少,血细胞质量上也有明显异常。因其预后恶劣,死亡率高,所以是目前药源性血液病中最严重的一种类型。  相似文献   

19.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简称再障.系多种病因引起的骨髓造血组织显著减少,代以脂肪髓,引起造血功能衰竭,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征.虽然多数病人原因不明,但临床诊断时应尽量仔细收集各种病史资料,以争取找到有关病因线索,对预防再障的发生有积极的意义[1].  相似文献   

20.
<正>再生障碍性贫血(AA)在临床中属于血液系统较为多见的一种难治性疾病,其是由多种因素而造成的骨髓造血功能障碍,临床特征为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与骨髓造血细胞增生下降。AA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感染、出血及贫血,以15-25岁人群与60岁以上人群为高发人群,且男性发病率相较于女性发病率略高,其至今仍然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那么AA是怎么回事呢?其病因与发病机制是什么?本文就此进行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