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赵文斌  闫自强  付京  姚茹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3):2051-2052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与纳洛酮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方法:对我院2001年6月至2006年6月之间收住的66例SAP病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地塞米松与纳洛酮,与以往常规治疗的58例(对照组)进行比较,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腹痛缓解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各种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腹痛缓解时间(t=5.006,P<0.01)、血清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t=5.057,P<0.01)均明显缩短,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χ^2=10.741,P<0.01),病死率下降(Х^2=2.134,P>0.05).结论:合理应用地塞米松与纳洛酮辅助治疗SAP可显著改善其病程及预后.  相似文献   

2.
早期血液滤过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系统评价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评价早期血液滤过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2005年第4期)、MEDLINE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年限为1990~2006年。手检所获文献的参考文献。纳入比较早期血液滤过(HF)与常规保守治疗(NHF)治疗SAP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和非随机对照研究(CCT),其至少报道了病死率或治愈率。由两名评价员独立选择试验和提取资料。并按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的4条质量评价标准对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价,而后应用RevMan 4.2.8软件做Meta分析。结果纳入10个RCT和6个CCT,共891例患者,均来自中国。纳入研究质量均较低。各试验均具有基线可比性。Meta分析发现,与NHF组相比HF组明显提高了总体治愈率[RR 1.14,95%CI(1.04,1.25)],降低了总体病死率[RR 0.49,95%CI(0.32,0.74)],并且明显降低了治疗后APACHE-Ⅱ评分、中转手术率和SAP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了腹痛、腹胀症状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持续血液滤过组(CVVH)不能有效改善总体预后并可能发生不良反应,而反复或间歇短时血液滤过组(RSVVH/ISVVH)无论是否联合腹膜透析治疗,均能明显改善预后并且无不良反应报道。结论根据目前证据,早期RSVVH/ISVVH治疗SAP患者可能是安全有效的,但尚不能证明CVVH的有效性。目前所获研究仅来自中国且方法学质量较低,需要进一步开展高质量大样本的RCT来评价早期血液滤过治疗SAP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对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患者在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大黄胃管内注入和芒硝腹部外敷辅助治疗的效果和护理方法。方法: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行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大黄胃管内注入和芒硝腹部外敷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第5天时血淀粉酶下降幅度、治疗第10天时尿淀粉酶下降幅度、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的时间及治疗后腹痛和腹胀缓解、肠鸣音恢复、首次排便时间。结果:两组治疗第5天时血淀粉酶下降幅度、治疗第10天时尿淀粉酶下降幅度、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的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腹痛和腹胀缓解、肠鸣音恢复、首次排便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SAP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大黄胃管内注入和芒硝腹部外敷辅助治疗可改善患者的症状,促进肠道功能恢复,缩短病程,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系统评价与其它药物比较,青蒿琥酯注射剂与栓剂治疗重症疟疾是否能降低患者病死率和改善其他临床结局。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07年第3期)、MEDLINE(1966~2007.4)、EMbase(1988~2007.4)、CBMweb(1978~2007.4)、VIP(1989~2007.4)和CNKI(1994~2007.4)数据库,收集所有青蒿琥酯注射剂与栓剂治疗重症疟疾的随机对照试验(RCT),使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并提取有效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11个RCT,共2269例患者。根据Cochrane图书馆推荐的RCT质量评价标准,各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均较高,6篇为A级,5篇为B级。其中6个RCT比较静脉注射用青蒿琥酯与静脉注射用奎宁的疗效,结果显示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65,95%CI(0.52,0.80),P<0.0001],静脉注射用青蒿琥酯的疗效优于静脉注射用奎宁。3个RCT比较了静脉注射用青蒿琥酯与青蒿素栓的疗效,结果显示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RR及95%CI分别为0.94(0.35,2.56),0.58(0.19,1.74)和2.00(0.39,10.26)。2个RCT比较静脉注射和肌肉注射用青蒿琥酯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50,95%CI(0.52,4.31),P=0.45]。静脉注射用青蒿琥酯与静脉注射用氯喹、蒿甲醚等其它药物比较,其病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9个RCT报告了治疗后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轻微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等。结论与奎宁比较,注射用青蒿琥酯更有效且副作用发生率明显降低;静脉用青蒿琥酯与肌肉用青蒿琥酯比较,以及静脉用青蒿琥酯与青蒿素栓比较,在病死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清胰汤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价值的系统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用循证医学的方法评价清胰汤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 方法 检索1966年到2007年7月间发表的有关清胰汤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按入选和排除标准,有9项临床试验纳入本研究,由2名评价者对入选研究中有关试验设计、研究对象的特征、研究结果等内容独立进行摘录,用RevMan4.2 软件进行分析。 结果 清胰汤灌胃灌肠辅助治疗组的腹痛缓解时间(WMD=-24.72,95%CI: -35.06~-14.37,P<0.01)、住院天数(WMD=-9.81,95%CI:-16.23~-3.39,P<0.01)、病死率(OR=0.27,95%CI: 0.15~0.50,P<0.01)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发症发生数两组尚无统计学差异(OR=0.31,95%CI:0.07~1.42,P=0.13)。 结论 中药清胰汤辅助治疗能显著缩短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腹痛缓解时间、住院天数,明显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杨咏梅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8):1584-1586
【目的】观察胃肠内营养支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2例SAP患者营养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按常规治疗并与胃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4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胃肠内营养支持。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尿素氮的水平及淋巴细胞百分比,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在营养和免疫状况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与对照组,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尿淀粉酶恢复时间、腹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中转手术率和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内营养支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系统评价早期肠内营养对促进重症急性胰腺炎预后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2002年至2012年国内外数据库,纳入比较早期肠内营养与全胃肠外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预后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在对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进行评价后,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6篇文献,共87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早期肠内营养组和全胃肠外营养组在腹痛缓解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感染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有利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恢复、改善预后。由于纳入研究方法学质量较低,今后需高质量的大样本随机双盲实验增加论证强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施他宁联合甘遂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效果.[方法]将45例SAP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观测和对比两组临床指征,实验室指标,APACHE-Ⅱ评分.[结果]联合治疗组腹痛缓解的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血、尿淀粉酶恢复时间,体温、白细胞计数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均P<0.01),联合治疗组肝肾功能、APACHE-Ⅱ评分、并发症好转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1、P<0.05).[结论]施他宁和甘遂联合治疗SAP有简便、价廉、疗效确切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适时肠内营养支持及精心护理指导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4例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2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3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肠内营养支持,同时给予相关的护理指导。结果观察组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尿淀粉酶恢复时间、腹痛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多器官功能障碍发生率、中转手术率及死亡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适时肠内营养支持和精心护理指导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0.
血必净联合清胰汤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药血必净注射液联合清胰汤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80例SAP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血必净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每日2次,同时给予清胰汤(柴胡、黄芩、白芍、延胡索、大黄、芒硝等)空肠灌肠(每日1剂,取汁200 ml,分4次从空肠管注入)。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转手术率、病死率、腹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血淀粉酶(AMS)恢复时间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10.0%)、转手术率(5.0%)和病死率(2.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47.5%、32.5%和20.0%,均P<0.05)。治疗组腹痛持续时间(d:8.4±2.9)、住院时间(d:24.2±6.8)和血AMS恢复时间(d:21.8±7.1)明显短于对照组(13.3±5.8、25.1±7.2、6.9±6.7,均P<0.05);两组治疗后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7.95±5.40比5.13±1.95,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联合清胰汤治疗SAP能减少并发症和手术例数,缩短住院时间,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系统评价单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与ATG联合环孢素A(CSA)比较,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AA)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1966~2007.9)、EMbase(1984~2007.9)、Cochrane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2007年第4期)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8~2007.9),同时手工检索所有纳入试验的参考文献,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并提取有效数据用RevMan4.2.1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个随机对照试验,包括16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ATG联合CSA组的有效率优于单用ATG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ATG联合CSA组的存活率优于单用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2);有1个研究报告了单用ATG与ATG联合CSA治疗再障的副作用,ATG组引起发热、血清病等副作用的比率较ATG+CSA组更高,而ATG+CSA组较ATG组肝毒性更大。结论当前的有限证据表明,ATG联合CSA组治疗再障有效率、存活率比单用ATG组高;单用ATG组引起发热、血清病等副作用的比率比联合用药组高,但ATG联合CSA组较ATG组肝毒性更大。由于纳入研究样本量小且质量较低,上述结论尚需要高质量、大样本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系统评价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与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PCI)治疗无保护左主干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2012年第2期)、PubMed、EMbase、CBM、CNKI、WanFang Data、VIP等数据库,全面收集CABG与PCI比较治疗无保护左主干病变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2年9月,并追溯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由两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4个RCT,共1 611例患者(CABG组:802例,PCI组:809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PCI组相比,CABG组能显著降低术后靶血管血运重建率[OR=0.45,95%CI (0.31,0.66),P<0.000 1],但在降低心肌梗死发生率[OR=1.28,95%C1(0.47,3.48),P=0.63]、病死率[OR=1.36,95%CI(0.80,2.34),P=0.26]及主要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OR=0.92,95%CI (0.66,1.28),P=0.61]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本系统评价结果提示,CABG在降低冠心病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心梗发生率、病死率及主要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方面与PC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降低术后靶血管血运重建率方面,CABG疗效优于PCI.受纳入研究质量和数量所限,上述结论仍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的RCT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13.
目的系统评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病程、疗效及安全性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MEDLINE、EMbase、CBM、CNKI和WanFang Data,纳入所有比较经皮冠脉介入术后双联抗血小板短疗程(≤6个月)与长疗程(>6个月)疗效及安全性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观察性研究,由两名评价员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篇文献,其中3个为RCT(共计7475例患者),5个为队列研究(共计12744例患者)。对RCT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长疗程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组的死亡或心肌梗死事件发生率较短疗程组低[OR=0.74,95%CI(0.56,0.98),P<0.0001];短疗程组出现严重出血事件的发生率较长疗程组低,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29,95%CI(0.99,1.69),P=0.06]。对观察性研究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长疗程组的死亡或心梗发生率较短疗程组低[OR=0.7,95%CI(0.45,1.08),P=0.11],应用Meta回归探讨队列研究间的异质性,结果提示研究年限、随访时间对异质性有贡献(Z=3.61,P=0.000);而且长疗程组的晚期支架内血栓也较短疗程组发生率低[OR=0.40,95%CI(0.15,1.07),P=0.07]。结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长疗程(>6个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能降低患者死亡或心肌梗死的发生率,而不会明显增加严重出血事件发生率;同时,长疗程组还有降低晚期支架内血栓发生的趋势。但更长疗程双联抗血小板治疗(>12月)则未见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系统评价通心络胶囊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1966 ~ 2011.12.23)、Embase( 1966 ~ 2011.12.23)、Ovid Cochrane对照试验中心数据库(CENTRAL,2011年10月)、CBM (1978 ~ 2011.12.23)、VIP (1989~2011.12.23)、CNKI (1980~2011.12.23)、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1999 ~ 2011.12.23)、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1999 ~ 2011.12.23),同时手工检索及向药厂索要相关资料,全面收集通心络胶囊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所有随机对照试验(RCT).由两名评价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39个RCT,共3 906例患者,均为非安慰剂对照试验,研究质量总体不高.随访时间为治疗结束(最短7天)至6月.16个试验(1 445例)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通心络组神经功能评分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SMD=-1.09,95%CI(-1.68,-0.49)];21个试验(2 500例)的Meta分析显示,治疗结束时通心络组有效率(91.3%)显著高于对照组(74.9%) [RR=l.22,95%CI(1.14,1.30)].8个试验报道了恶心、胃部不适等主要不良反应.4个试验报告治疗期间对照组5例死亡.无3个月病死或依赖率及生存质量数据.结论 现有研究提示,通心络能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不良反应少,但对脑卒中患者远期死亡和残疾的疗效尚需进一步研究,开展更多高质量特别是有安慰剂对照的随机对照试验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5.
凌燕  蒲祖辉  杜新  蔡云  李明  卓家才 《临床荟萃》2012,27(14):1221-1225
目的 比较含沙利度胺(反应停)[反应停(+)]与不含反应停[反应停(-)]的化疗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博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图书全文数据库》、《中国引文数据库》、《万方医学期刊》(1994~2010年),井手工检索所有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纳入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随机对照试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并进行资料提取后,采用RevMan 4.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鉴定并纳入7项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共包括193例MM患者.目的均为比较含与不含反应停的化疗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结果显示,含与不含反应停的化疗方案治疗MM比较,针对降低M蛋白作用的结局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eta分析结果显示效应统计量OR及其95%CI为3.19(1.75~5.82).针对降低MM作用的结局指标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eta分析结果效应统计量OR及其95%CI为3.07(1.67~5.67).针对血红蛋白上升的结局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eta分析结果显示效应统计量OR及其95%CI为2.96(1.58~5.54).针对总有效率的结局指标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eta分析结果显示效应统计量OR及其95% CI为3.54(1.83~6.81).结论 Meta分析结果提示,对于治疗MM疗效,反应停(+)组明显优于反应停(-)组.但需要更多大样本、高质量、双盲的随机对照试验予以证实.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系统评价冠状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患者术前服用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对围手术期的影响,为临床指导此类患者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Highwire、CENTRAL及其下属各临床注册试验数据中心、CBM、CNKI等数据库.收集关于实施CABG患者术前使用氯吡格雷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非随机的临床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为2003~2012年11月,并追溯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由两名评价者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18个研究(10个RCT,8个非随机的临床对照试验),共14 59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RCT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CABG患者术前服用氯吡咯雷抗血小板与空白对照比较,能明显降低术后心梗的发生率[RR=0.63,95%CI (0.48,0.83),P=0.000 9],且两组在术后24小时的出血量[MD=130,95%CI(-6.21,266.22),P=0.06]、因出血二次手术人数[RR=1.42,95%CI (0.92,2.20),P=0.12]和术后短期内的死亡风险增加[RR=1.19,95%CI (0.89,1.58),P=0.24]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非随机的临床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CABG患者术前服用氯吡咯雷抗血小板与空白对照比较,在降低术后心梗的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83,95%CI (0.30,2.26),P=0.71],且氯吡咯雷组术后24小时的出血量[MD=82.42,95%CI (35.18,129.66),P=0.000 6]、因出血二次手术人数[RR=l.71,95%CI(1.07,2.75),P=0.03]和术后短期内的死亡风险明显增加[RR=1.89,95%CI(1.15,3.12),P=0.01].结论 目前证据显示,CABG术前服用氯吡咯雷抗血小板治疗能减少术后心梗的发生,但需谨慎考虑可能带来的出血、二次开胸手术和术后短期内死亡风险的增加.RCT与非随机的临床对照试验的结果存在矛盾,可能因纳入研究的论证强度、数量及样本量偏倚所致.上述结论需未来开展大规模高质量RCT结果予以证实.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宫腔内人工授精(IUI)时使用米索前列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09年第3期)、EMbase、MEDLINE、ScienceDirect、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集IUI后使用米索前列醇与对照组比较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09年10月。按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研究,评价纳入RCT质量和提取资料,而后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个RCT,合计546例患者、1?133个IUI周期。其中2个研究证据等级高,3个研究证据等级为中。Meta分析结果显示,400μg米索前列醇与安慰剂组相比,可提高IUI的妊娠率[RR=1.95,95%C(I1.19,3.19)]。400μg米索前列醇组比200μg米索前列醇组腹痛[RR=3.13,95%CI(1.86,5.26)]及阴道流血[RR=5.25,95%CI(2.08,13.21)]的发生率高。结论目前米索前列醇对IUI疗效及安全性的临床试验太少,IUI时使用米索前列醇的疗效与安全性尚难定论,还需要更多高质量、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阿托西班治疗早产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全面检索MEDLINE(至2010年1月),EMbase(至2010年1月),Cochrane临床对照试验注册资料库(2010年第1期),收集阿托西班治疗早产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符合纳入标准的高质量临床研究应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高质量的RCT研究3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利托君组相比,阿托西班组在新生儿窒息率、治疗有效率、分娩时的平均孕周和新生儿平均体质量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因副作用中断治疗率低(RR=0.03,95%CI 0.01~0.15,P<0.01),心动过速发生率低(RR=0.02,95%CI 0.01~0.08,P<0.01)。结论阿托西班治疗早产孕妇可以达到和利托君相当的效果,且其副作用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9.
呋喃唑酮初治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效果的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以呋喃唑酮为基础的方案在幽门螺杆菌初次治疗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电子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09年第1期)、PubMed(1992~2009.1)、OVID数据库(1994~2009.1)、万方数据库(1994~2009.1)、中国期刊网(1994~2009.1)、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2009.1),收集以呋喃酮唑为基础的方案初次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评价纳入研究质量,用RevMan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5个RCT,合计499例患者。其方法学质量等级为B的4个,为C的1个。呋喃唑酮组与对照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的ITT分析分别为78.3%与66.8%,PP分析分别为83.1%与70.9%,其RR(95%CI)分别为1.18(0.86,1.62)、1.17(0.88,1.57);呋喃唑酮与对照组轻度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0.8%与39.4%,重度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与3.7%,其RR(95%CI)分别为1.03(0.79,1.36)、1.86(0.84,4.09)。结论以呋喃唑酮为基础的方案在幽门螺杆菌初次治疗疗效与对照组相似,轻中度及重度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升高,可考虑作为幽门螺杆菌一线治疗方案。受纳入研究数量及质量限制,上述结论尚需大样本、高质量的RCT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中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1950~2008)、PubMed(1996~2008)、VIP(1989~2008)、万方数据库(1998~2008)、CNKI(1979~2008)、CBM(1978~2008),收集中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按纳入排除标准筛选试验、评价研究质量、提取有效数据,并采用RevMan4.2.7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30个RCT,均以中文发表。结果显示:(1)单纯中药治疗组与空白或安慰剂组比较:①显效率:共纳入3个RCT。有1个RCT结果显示中药治疗组显效率优于空白或安慰剂组。②肺功能:共纳入5个RCT,有2个RCT治疗后两组FEV1%预计值中药治疗组优于空白或安慰剂组。③生存质量:共纳入4个RCT,3个RCT结果显示治疗后中药治疗组生活质量改善优于空白组。(2)单纯中药治疗组与单纯西医治疗组比较:共纳入2个RCT,结果显示两组显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文献数量少,尚须进一步评价。(3)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单纯西医治疗相比较:①显效率:共纳入11个RCT,3个RCT显示中西结合治疗组显效率高于单纯西医组。②肺功能:共纳入8个RCT,2个RCT结果显示治疗后FEV1%预计值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优于单纯西医组。③6min步行距离:共纳入3个RCT,结果均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优于单纯西医组。④生存质量:共纳入4个RCT,结果显示治疗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均较单纯西医组质量改善。所纳文献均未报道与中药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在COPD稳定期治疗中,中药可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由于纳入试验方法学质量普遍较低,缺乏一些重要的中间指标和终点指标,尚需进一步开展设计科学、指标合理的随机对照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