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良性增生前列腺组织中TGFβ1mRNA和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在转录和翻译水平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原位杂交和 免疫组织化学法对22例BPH和10例正常前列腺(NP)组织标本中TGFβ1的表达进行定性、定位检测。结果:BPH前列腺和NP组织的上皮和间质都有明显的TGFβ1mRNA表达,其表达在BPH和NP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两组间,基质细胞TGFβ1mRNA表达明显高于上皮细胞(P<0.01)。BPH前列腺和NP的上皮组织中TGFβ1蛋白表达较弱,且两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间质中TGFβ1表达均为阳性,BPH前列腺间质中阳性表达显著强于NP的间质(P<0.01),以基质为主要成分的增生结节中表达更高。结论:TGFβ1是导致BPH前列腺间质增生的重要物质,启动BPH发生发展的因素在转录后水平调控TGFβ1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人前列腺组织中雌激素、转化生长因子 β(TGFβ)、平滑肌细胞三者的关系。 方法 成功培养 11株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前列腺间质细胞 ,给予雌二醇 (E2 )刺激 ,MTT法观察细胞增殖 ,RT PCR法观察TGFβ1和TGFβ2 以及平滑肌细胞特异性抗原 (smoothelin)的mRNA表达。 结果 E2 作用 4 8h后 ,人前列腺间质细胞TGFβ2 和smoothelin相对表达量分别为 0 .194 6~1.2 4 0 3和 0 .15 5 4~ 0 .4 2 34,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且两者表达量呈正相关 (P<0 .0 5 ) ;TGFβ1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结论 E2 可能通过诱导TGFβ2 表达而影响前列腺平滑肌细胞生长分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 β1)对前列腺基质细胞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 方法 原代培养人前列腺基质细胞 ,并传代至 4~ 6代。分别将浓度为 0 .0 1、0 .10、1.0 0、10 .0 0 μg/L的TGF β1加入细胞培养液中。孵育 48h后收集细胞。用内参照半定量RT PCR方法检测前列腺基质细胞雄激素受体 (AR)、TGF β1、bFGF和平滑肌特异性标记蛋白smoothelin基因的转录水平。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低浓度 (0 .0 1μg/L)的TGF β1可增强体外培养的前列腺基质细胞内AR表达 (P <0 .0 1) ,差别有显著性意义。随TGF β1浓度增加 ,促AR表达作用减弱。随TGF β1浓度增加基质细胞TGF β1、bFGF和smoothelin基因的转录增加 (P <0 .0 1) ,并且随着应用浓度增加促各基因转录的作用增强。 结论 TGF β1对前列腺基质细胞基因表达具有广泛的调节作用 ,在前列腺增生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组织学炎症(histological prostatitis,HP)的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患者前列腺组织中IL-1β、IL-6、IL-8、ISG54的表达,为BPH的HP机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80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prostate,TURP)BPH患者的术中前列腺组织标本,据组织病理学特征其是否合并HP分为单纯组和HP组。其中单纯组20例;HP组分为轻度、中度、重度HP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前列腺增生组织中IL-1β、IL-6、IL-8、ISG54 m RNA。结果 (1)80例TURP切除的前列腺组织标本中,有60例(75%)患者前列腺组织中存在HP;(2)炎症组的前列腺体积、血清PSA、尿潴留概率显著大于单纯组,最大尿流率显著低于单纯BPH组(P0.05);(3)合并重度HP的BPH组织中IL-1β、IL-6、IL-8 m RNA的表达明显高于单纯BPH组,上升分别为4、3、5倍,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4)ISG54 m RNA的表达明显高于单纯BPH组,但各炎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可促进前列腺临床进展,促炎因子IL-1β、IL-6、IL-8在合并HP的BPH组织中表达高,可能在前列腺增生的组织学炎症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前列腺癌组织中前列腺干细胞抗原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 (PCa)组织中前列腺干细胞抗原 (prostatestemcellantigen ,PSCA)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核酸分子原位杂交 (ISH)技术 ,对 2 6例PCa和 9例正常前列腺 (NP)组织中PSCAmRNA进行检测和定位。结果 :PSCAmRNA在PCa组织表达阳性率为 84 .6 % ,其中强阳性率为 5 7.7% ;NP组织阳性率为6 6 .7% (均为弱阳性 )。PCa与NP组织表达水平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 (P <0 .0 1)。PSCAmRNA在PCa组织主要表达于癌细胞 ,细胞间质和肌肉组织均无表达 ;NP组织表达则定位于前列腺上皮的基底细胞层。PSCAmR NA表达水平与PCa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均无相关性 (P >0 .0 5 )。结论 :PSCA在探索PCa起源、PCa免疫靶向治疗方面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前列腺组织中EGF、bFGF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EGF、bFGF在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应用mRNA斑点杂交、原位杂交、免疫组织化学及原位杂交与免疫组织化学双染法检测6例正常前列腺(NP)、27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前列腺组织中EGF及bFGF的表达。结果:BPH前列腺组织和NP组织中无均无EGF mRNA表达,EGF蛋白表达呈弱阳性,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NP组织上皮细胞有较多bFGF mRNA表达,但无bFGF翻译,基底基质细胞有少量mRNA及蛋白表达,二者表达水平基本一致;BPH前列腺组织上皮细胞无bFGF mRNA表达,但局灶性增殖上皮细胞细胞膜上有bFGF,基底基质细胞有大量bFGF mRNA转录及蛋白质翻译,以局灶性增殖区最为明显。结论:NP及BPH的前列腺组织中无EGF分泌细胞;bFGF在前列腺基底基质细胞过度表达,以自分泌、旁分泌方式促进了基质和上皮的非均一性增殖。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双氢睾酮 (DHT)和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 β1)对体外培养的前列腺基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及前列腺基质增生的机制。 方法 体外培养人前列腺基质细胞 ,加入DHT和TGF β1,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 ,免疫组化、RT PCR方法检测平滑肌细胞特异性标记蛋白的表达。 结果 对平顶期的前列腺基质细胞 ,单独应用DHT或TGF β1无显著刺激增殖作用 (P >0 .0 5 ) ;DHT和TGF β1联合应用时 ,可显著刺激基质细胞增殖 (P <0 .0 1)。TGF β1可使前列腺基质细胞中平滑肌细胞特异性标记蛋白的表达增加 (P <0 .0 5 ) ,与DHT联合应用时这种作用更强。 结论 DHT和TGF β1具有协同促进前列腺基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作用。TGF β1和雄激素可能是前列腺基质增生和平滑肌细胞过度增殖的重要诱因  相似文献   

8.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组织形态学及临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BPH)临床参数与其组织学改变的关系 ,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 :应用 HE染色和 Masson染色结合计算机辅助图像分析的方法 ,对 30例 BPH前列腺组织构成成分和 5例正常前列腺组织进行了形态学的定量分析。结果 :1BPH前列腺组织中上皮、腺腔、结缔组织和平滑肌的面积百分比分别是 14.87%± 5 .90 %、 2 2 .5 4%± 6 .99%、2 4.6 0 %± 7.78%和 37.98%± 9.33%。间质∶上皮为 (5 .30±3.78)∶ 1,平滑肌∶间质为 (0 .6 1± 0 .12 )∶ 1。 2随着腺体重量的增加 ,上皮面积百分比增加 (P <0 .0 1) ,平滑肌面积百分比下降 (P <0 .0 5 )。 3 BPH前列腺组织标本中的平滑肌面积百分比与 IPSS呈明显正相关 (P <0 .0 1)。结论 :1BPH的前列腺以间质增生为主 ,且间质中的平滑肌增生更为突出。2 BPH患者的 IPSS与 BPH的组织成分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对临床患者的治疗选择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生长调控因子异常与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多种生长调控因子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中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5种细胞增殖和调亡的生长调控因子,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处理系统进行定量测定;同时对BPH的组织构成中间质、上皮和腺腔各因子所占面积百分比进行图像定量分析测定。结果: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纤维连结蛋白(FN)和Ⅳ型胶原表达与BPH的间质增生之间比较差别有显著性意义(r=0.323、0.278、0.235、0.241,P<0.05);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神经生长因子(NGF)以及调亡诱导因子bax和ICE表达与BPH的上皮增生之间比较差别有显著性意义(r=0.315、0.277、0.246、-0.294、-0.252,P<0.05)。结论:BPH的发生、发展与多种生长调控因子异常有关,其中bFGF是间质增生的主要作用因子,EGFR和bax是上皮增生的主要作用因子。β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细胞周期转录因子E2F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BPH)发病过程中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E2F、细胞周期蛋白E(cyclinE)、cyclinD1和PCNA在 62例BPH组织和 14例正常前列腺 (NP)组织中的表达 ;应用DNA图像定量分析法测定BPH组织中DNA含量和细胞周期不同时相细胞比率。结果 E2F表达主要位于前列腺上皮细胞 ,BPH中阳性率为 66.1% ,显著高于NP的 2 8.6% (P <0 .0 1)。BPH组织中E2F阳性表达者的G0 /G1期细胞比率较阴性表达者呈降低趋势 (P =0 .0 5 1)、而S期细胞比率、DNA含量和PCNA指数显著高于阴性表达者 (P <0 .0 5 )。BPH组织中E2F表达与cyclinE表达之间密切相关。 结论 E2F异常高表达导致细胞周期紊乱、细胞增殖增加 ,从而促使BPH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正常和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织中的caspase-1表达情况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21例BPH组织和7例正常前列腺组织标本中caspase-1的表达。结果:caspase-1阳性表达率在BPH组织中为71.4%(15/21),正常前列腺组织中为100%(7/7)。BPH上皮组织和间质组织的caspase-1阳性表达均比正常前列腺明显减少(P<0.01)。在BPH组织内部,上皮的caspase-1阳性表达明显高于间质(P<0.01)。结论:caspase-1在BPH组织中的表达较正常前列腺组织显著减少,提示由caspase-1介导的凋亡过程的减少可能参与了BPH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和前列腺癌 (Pca)组织细胞增殖和凋亡及Bcl 2、Bax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 方法 用核酸末端原位标记方法检测BPH和Pca标本各 2 3例及 5例正常前列腺 (NP)标本 ,观察细胞凋亡情况。用ABC免疫组化法研究三种组织中PCNA、Bcl 2、Bax表达及特征。 结果 BPH和Pca的增殖细胞指数 (PI)及凋亡细胞指数 (AI)较NP明显增高 (P <0 .0 1) ,但AI/PI却显著下降 (P <0 .0 1) ,其中Pca的PI和AI又较BPH明显增高 (P <0 .0 1) ,而AI/PI却明显下降 (P <0 .0 1)。NP组织Bcl 2表达阳性 ,Bax表达阴性。BPH和Pca组织Bcl 2蛋白阳性率分别为82 .6 %和 5 2 .2 % (P <0 .0 5 ) ,Bax蛋白阳性率分别为 34.8%和 87.0 % (P <0 .0 1)。Bcl 2表达随Pca病理分级增加而明显降低 (P <0 .0 5 )。 结论 细胞增殖增加和凋亡的相对减少参与了BPH和Pca的发生发展过程。Bcl 2和Bax在BPH和Pca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且与前列腺细胞凋亡调节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衰老基因P16ink4a与长寿基因HST2在BPH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对23例BPH及18例正常前列腺标本,提取总RNA后行RT-PCR,并对BPH、正常前列腺组织标本中HST2和P16ink4a基因表达进行定性及半定量分析。结果:正常前列腺组织与增生前列腺组织中均无HST2 mRNA表达,仅检测出P16ink4a mRNA的表达。半定量分析显示P16ink4a mRNA的表达在正常前列腺组织(0.4868±0.0545)明显高于BPH组织(0.2783±0.0268),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P16ink4a基因在BPH发病中可能有重要意义,可能是导致细胞衰老逃逸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多种生长调控因子在前列腺增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Max vision二步法检测61例前列腺增生(BPH)和15例正常前列腺组织中TGF-β1、b-FGF、EGFR和TGF-α的表达.结果 TGF-β1主要定位于前列腺上皮细胞浆、间质细胞浆内,呈棕黄色颗粒,BPH及正常前列腺组织中上皮细胞阳性率分别为45.90%、13.33%;间质细胞阳性率分别为24.59%、6.67%,BPH中前腺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总阳性率为52.46%,正常前列腺组织中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总阳性率为2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FGF定位于前列腺间质细胞浆内,部分上皮细胞浆阳性,呈棕黄色颗粒,上皮细胞阳性率为26.23%,间质细胞阳性率为75.41%,BPH中前腺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总阳性率为75.41%,正常前列腺中上皮细胞阳性率为0%,间质细胞阳性率为13.33%,总阳性率为13.33%,P<0.05.EGFR主要定位于前列腺上皮细胞膜上,呈棕黄色颗粒,偶见于细胞浆内,阳性表达率为55.74%,TGF-α定位于前列腺间质细胞浆内,呈棕黄色颗粒,阳性表达率为88.52%,前列腺增生与正常前列腺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腺体增生为主和间质增生为主两组间,TGF-β1、b-FGF、EGFR和TGF-α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GF-β1、b-FGF、EGFR和TGF-α是促进BPH的重要因素,TGF-β1、b-FGF和TGF-α主要与前列腺间质增生有关,EGFR主要与前列腺上皮增生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双氢睾酮(DHT)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体外培养的前腺基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及前列腺基质增生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前列腺基质细胞,加入DHT和TGF-β1,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免疫组化、RT-PCR方法检测平滑肌细胞特异性标记蛋白的表达。结果:对平顶期的前列腺基质细胞,单独应用DHT或TGF-β1无显著刺激增殖作用(P>0.05);DHT和TGF-β1联合应用时,可显著刺激基质细胞增殖(P<0.01),TGF-β1可使前列腺基质细胞中平滑肌细胞特异性标记蛋白的表达增加(P<0.05),与DHT联合应用时这种作用更强。结论:DHT和TGF-β1具有协同促进前列腺基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作用。TGF-β1和雄激素可能是前列腺基质增生和平滑肌细胞过度增殖的重要诱因。  相似文献   

16.
survivin和GRIM-19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survivin和GRIM-19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RT-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survivin和GRIM-19在正常前列腺(NP)组织、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织和前列腺癌(PCa)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survivin在NP、BPH和PCa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6.25%、18.18%和90.62%(P<0.01);GRIM-19的表达率分别为87.50%、81.82%和9.37%(P<0.01)。半定量RT-PCR结果显示,在NP和BPH组织未检测到survivinmRNA表达,而PCa组织可检测到survivinmRNA高表达。Western印迹结果证实,在NP和BPH组织中有微量的survivin蛋白表达;而PCa组织可检测到survivin蛋白高表达;在NP和BPH组织中GRIM-19蛋白表达强阳性,而PCa组织中只有微量表达,两者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survivin和GRIM-19的表达可能与PCa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前列腺增生症和前列腺癌的前列腺组织微循环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前列腺微循环在前列腺病理变化中的作用.方法 取前列腺增生症 (BPH) 未服非那雄胺者标本 (简称BPH组) 30例和服用非那雄胺标本 (简称BPHF)10例,正常前列腺标本 (简称NP组)5例,前列腺癌标本(简称PCa组)标本10例,H.E.切片,采用WX-6B型BIU-2000微循环图像处理系统分析间质面积与腺体面积的比值(S/G),正常腺体与萎缩腺体面积的比值 (N/A);CD34免疫组化显示微血管,检测平均微血管密度 (MVD)、间质内平均微血管密度 (SMVD)、正常腺体微血管密度 (NMVD)和萎缩腺体微血管密度 (AMVD).PSA免疫组化测灰度值.分别比较上述各组各指标的差异.结果 BPH组、BPHF及PCa组S/G、MVD高于NP组,BPH、BPHF组N/A和PSA灰度值低于NP组(P<0.01),BPHF与BPH组比较,S/G、N/A及SMVD降低,PSA灰度值升高 (PSA表达降低) (P<0.01).相关分析提示,PSA与S/G和SMVD都呈正相关性.结论 前列腺组织内局部微循环与前列腺病理改变密切相关.间质微血管增多可能是前列腺问质增生的原冈之一,PSA可通过影响腺体和间质内微循环而发挥刺激增生作用.非那雄胺可通过降低PSA及组织内微循环而发挥抑制前列腺增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一种缓慢进展的年龄相关疾病。本研究探究白介素-21受体(IL-21R)、多效生长因子(PTN)、基质重塑相关5(MXRA5)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在BPH组织中的定位和表达,分析其与BPH临床进展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的BPH患者的组织标本104例制备组织芯片,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表达。结果相比于正常前列腺组织,IL-21R、PTN、MXRA5及IGF-1在BPH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增加。IL-21R主要表达于前列腺上皮,与BPH患者的前列腺体积(r=0.31,P0.05)、最大尿流率(r=0.14,P0.05)及夜尿次数(r=0.24,P0.05)呈正相关;PTN主要表达于前列腺上皮,与BPH患者的游离PSA水平(r=0.11,P0.05)正相关;MXRA5主要定位于前列腺间质中,与BPH患者的前列腺体积(r=0.27,P0.05)及IPSS评分(r=0.19,P0.01)正相关;IGF-1分布于前列腺上皮及间质中,与BPH患者的前列腺体积(r=0.11,P0.01)及残余尿量(r=0.05,P0.05)正相关。结论 IL-21R、PTN、MXRA5及IGF-1可以单独或联合预测BPH的临床进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前列腺组织是否存在间质成分改变,以及这种改变在BPH病程中的意义。方法:BPH患者手术或穿刺标本43例,尸检正常前列腺标本5例。所有标本行M asson染色显示前列腺间质组织肌纤维和胶原成分。以肌纤维成分与胶原成分比值量化前列腺间质组织成分变化程度。评估前列腺间质成分变化程度与膀胱出口梗阻程度、IPSS评分及药物治疗效果之间的关系。结果:正常前列腺间质组织中肌纤维和胶原成分比例平均为(3.2±0.2)∶1,而BPH患者前列腺间质组织中肌纤维与胶原成分比例平均为1(∶4.7±3.1),两组前列腺间质组织中成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膀胱出口梗阻的BPH患者前列腺间质组织中肌纤维和胶原成分比例平均为1∶(5.4±3.7),明显低于无膀胱出口梗阻的BPH患者[1∶(2.5±1.1)](P=0.02)。重度前列腺症状的BPH患者前列腺间质组织中肌纤维和胶原成分比例平均为1∶(9.1±2.9),明显低于中度前列腺症状的BPH患者[1∶(5.3±3.4)]和轻度前列腺症状的BPH患者[1∶(2.8±1.7)](P均<0.01)。药物治疗效果差的BPH患者前列腺组织中肌纤维和胶原成分比例平均为1(∶7.6±4.3),明显低于药物治疗效果好的BPH患者[1∶(2.3±1.9)](P<0.01)。结论:BPH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间质成分改变。BPH临床症状越明显,药物治疗效果越差,前列腺间质组织中肌纤维成分越低,胶原纤维成分越多。前列腺间质成分的改变可能在BPH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刘修恒  陈晖  祝恒成 《临床外科杂志》2005,13(2):111-113,i001
目的 探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duciblenitricoxidesynthase ,iNOS)与犬良性前列腺增生 (benignprostatichyperplasia ,BPH)病理变化的关系。 方法 建立犬前列腺增生动物模型 ,用免疫组化法研究模型犬各时期iNOS在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犬前列腺组织中iNOS阳性染色主要分布于腺泡上皮细胞及上皮下组织中 ,间质和平滑肌组织中均为阴性。iNOS的表达随雄激素注射时间延长而降低 ,各时段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雄激素对前列腺组织内的iNOS起负性调节作用 ,iNOS的减少参与了前列腺增生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