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低血糖症的原因,对于少见的低血糖症: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胰岛素瘤,要及时做出正确诊断。方法通过对2例低血糖症的临床资料的分析,总结胰岛素瘤和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的临床特点,生化改变及影像学特征。结果病例1,低、高血糖交替出现,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自身抗体IAA阳性,胰腺无影像学发现,诊断为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病例2。多次低血糖发作史,符合Whipplei联征,胰岛素自身免疫抗体IAA阴性,胰腺cT不除外胰腺增生,高胰岛素血症且胰岛素自主分泌,诊断为胰岛素瘤。结论对于低血糖症患者要总结其临床特点,结合生化及影像学改变,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2.
禁食激发试验在胰岛素瘤患者诊断中的意义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冯静  李启富 《临床荟萃》2007,22(9):648-649
胰岛素瘤为最常见的功能性胰岛细胞瘤,主要由分泌胰岛素的β细胞组成,发病年龄多在30~60岁,女性发病率59%[1]。胰岛素瘤一般为单发,瘤体较小,多数直径小于2cm,各种影像学检查在胰岛素瘤诊断中作用也非常有限,本研究探讨禁食激发试验诊断胰岛素瘤的可行性和价值。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0~2004年67例低血糖症住院患者,均符合Whipple三联征诊断标准:低血糖症状;发作时血糖低于3.0mmol/L;供糖后低血糖症状迅速缓解。其中男32例,女35例,年龄21~71岁,平均(46.3±6.5)岁。经外科手术和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胰岛素瘤…  相似文献   

3.
胰岛素瘤的诊断与治疗(附103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胰岛素瘤的合理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科 1966~ 2 0 0 3年外科治疗的 10 3例胰岛素瘤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据Whipple三联症、B超、CT、胰岛素释放指数等方法对胰岛素瘤进行诊断。病理检查结果作为胰岛素瘤的最后诊断。结果 :87%的患者具有Whipple三联症 ;术前B超、CT及术中B超对肿瘤的正确诊断率分别为 3 0 %、45 %、98%;测定胰岛素释放指数的患者均大于 0 4,97%的患者术后低血糖症状消失。结论 :Whipple三联症、胰岛素释放指数 (IRI/G) >0 4可作为定性诊断的重要依据 ,术中B超有助于肿瘤的发现 ,手术是治疗胰岛素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殳雪怡  高鑫 《中国临床医学》2003,10(6):854-855,858
目的:探讨隐匿性胰岛素瘤的术前定位方法。方法:经皮经肝穿刺门静脉置管分段取血(PTPC)测定胰岛素、C肽、血糖。结果:2次B超、内窥镜超声与3次腹部CT都未能定位,PTPC提示肿瘤可能在胰体尾部。手术切除肿瘤.病理诊断为胰岛素瘤。结论:PTPC虽是一种侵入性的操作,但对隐匿的胰岛素瘤病人定位诊断是有很大帮助的,我们主张积极开展。  相似文献   

5.
霍阳  李静 《实用医学杂志》2003,19(8):878-880
目的:研究胰岛素瘤的发病机理、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回顾分析19例胰岛素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结果:胰岛素瘤患者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非特异性神经、精神症状,结合血糖、胰岛素、C肽测定反影像学检查,可作出定位及定性诊断,手术治疗有效。结论:综合分析临床症状、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有助于提高本病的诊断率,及时治疗并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胰岛素(insulin INS)主要由胰岛β细胞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它是由51个氨基酸残基所组成的激素。血清胰岛素的检测,临床上主要用于糖尿病的分型、诊断及胰岛素瘤的诊断,而对于冠心病诊断则不被重视。最近的研究证明,胰岛素抵抗可能是引起脂代谢异常的一个因素。为了探讨冠心病患者高胰岛素血症与血清脂质的关系,本文对78例冠心病患者血胰岛素和血脂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胰岛素瘤致脑损害的临床特点及鉴别诊断,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回顾分析1例长期误诊为癫痫的胰岛素瘤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例以行为异常、精神错乱、昏睡、智力低下8年为主要临床表现,长期在外院诊断为癫痫。此次以昏迷2 d入院,入院后2次查低血糖发作时血糖2.75、1.71 mmol/L,血清胰岛素24.71、156.36 m U/L,胰岛素/血糖比值0.50、5.08,糖耐量试验阳性,胰腺增强CT示胰腺肿瘤,颅脑CT检查示脑萎缩,修正诊断为胰岛素瘤并脑萎缩。转外科行手术切除肿瘤,病理检查证实诊断。术后血糖恢复正常。结论胰岛素瘤所致低血糖可以中枢神经损害症状为表现,临床上对此类临床表现不典型的胰岛素瘤应引起重视,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增强CT和MRI对胰岛素瘤术前定位诊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1例有明确术后病理诊断的胰岛素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在术前31例患者均进行了超声造影检查,30例进行了增强CT检查,28例进行了MRI检查.结合手术病理结果,比较分析以上3种影像学方法对胰岛素瘤术前诊断的价值.结果 超声造影、增强CT及MRI对胰岛素的检出率分别为96.8%、63.3%、96.2%,超声造影高于增强CT(P=0.0018),与MRI结果一致(P=0.1828).结论 超声造影诊断胰岛素瘤的准确率较高,在胰岛素瘤的术前诊断中具有较大潜力.  相似文献   

9.
周以梅 《上海护理》2001,1(3):38-39
胰岛素瘤临床发病率较低,它的基本特点是β细胞分泌胰岛素亢进,引起低血糖及因脑细胞能量不足而引起的精神神经症状[1]。胰岛素瘤一般较小,而且多发,散布于胰腺,因而给诊断和治疗都带来一定的困难。我院近期收治1例胰岛素瘤患者,经手术治疗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术中超声在胰岛素瘤定位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术中超声在胰岛素瘤定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28例胰岛素瘤患者的术前B超,CT,MRI和选择性动脉造影检查的定位资料进行分析,统计了术中超声与术中门诊,术中脾门静脉穿刺置管分段取血快速胰岛素测定(PVS)3种方法对胰岛素瘤的定位准确率,并进行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1.
胰岛素(insulin)主要由胰岛β细胞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它是由51个氨基酸残基所组成的激素。血清胰岛素的检测,临床上主要用于糖尿病的分型、诊断及胰岛素瘤的诊断。而对于冠心病(CHD)的诊断则不被重视,笔者通过检测CHD患者血清胰岛素含量和正常对照组血清胰岛素含量并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l检测对象1.1.1冠心病组41例,男30倒,女11例,年龄62~80岁(69.5±3.5),均来源于我院老干部体检无合并糖尿病且血糖正常者,经临床诊断CHD,该组病例诊断符合1980年国内科心血管专业组制定标准。1.1.2正常对照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术中超声扫描在胰岛素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了CT、术前超声及术中超声对于胰腺的胰岛素瘤的诊断。结果.术前超声和CT的诊断正确率分别为26.31%和140.74%,而术中超声的诊断正确率为100%。结论术中超声是胰岛素瘤的最好的诊断方法之一,能够为外科切除胰岛素瘤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酶联免疫法测定甲胎蛋白倒钩效应观察及处理陈文虎(浙江省肿瘤医院,杭州310022)管鸽(诸暨市人民医院,311800)甲胎蛋白(AFP)被公认为原发性肝癌最重要的实验室诊断指标,准确测定AFP含量十分重要。在众多测定方法中,EIA法以其准确、简便、无...  相似文献   

14.
消化道内分泌肿瘤病灶大多位于胰腺,最常见的是功能性胰岛素瘤。典型的胰岛素瘤诊断并不困难,但由于低血糖反应的个体差异以及部分病人可伴随有其他疾病,临床表现变异很大,这类病人的早期诊断甚为困难。上海瑞金(原广慈)医院自1970年1月至1986年7月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岛素瘤30例,其中以精神异常为起病特征并接受相应药物治疗的13例,占43.3%。本文分析这些病人的误诊原因,进一步总结和提高临床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5.
钙化性胰岛素瘤一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岛素瘤是最常见的胰岛细胞瘤,是由分泌胰岛素的B细胞发生。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发作性低血糖综合征。肿瘤一般血供丰富,直径通常小于2厘米。笔者通过一例胰岛素瘤的诊断及复习国内外文献,初步对胰岛素瘤的影像表现及各种检查方法作一比较。 病例报告:患者男性,24岁,工人。因间歇性发作抽搐、意识丧失5年,多于睡眠时发作,以“癫痫”收治入院。查空腹血糖为1.0mmol/L,临床考虑为低血糖性惊  相似文献   

16.
在临床上心电图检查常作为冠心病诊断、鉴别诊断及2.1A组109例共侵犯血管206支。病变支数 :单支42病。本组ST T改变检出敏感性60.6 % ,特异性74.0% ,淮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对照的临床分析@董小玲!315010$浙江省宁波市第一医院 @许锋!315010$浙江省宁波市第一医院~~  相似文献   

17.
张秀云  田海丽 《护理研究》2006,20(8):2096-2096
胰岛素瘤又称胰岛素B细胞瘤,是由胰岛B细胞形成的具有分泌功能的腺瘤。由于分泌胰岛素和僬岛素原过多,临床上以反复发作的空腹低血糖为特征。我科收治1例反复低血糖发作,伴抽搐昏迷4年,共济失调1年确诊的胰岛素瘤病人,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胰岛素瘤又称胰岛β细胞瘤,其临床特征主要为空腹低血糖同时伴持续的、不适当的血胰岛素升高。临床表现复杂,易延误诊治。本文报道我院1978年以来误诊的5例,并就诊断问题进行简要讨论。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性2例,女性3例,年龄28~48岁。首次发作低...  相似文献   

19.
胰岛素瘤是常见的胰岛素内分泌肿瘤。虽多为良性,但由于瘤体分泌胰岛素亢进而造成患者一系列的神经、心血管及消化道症状,甚至威胁生命。我科自1988年至1997年,手术治疗厂11例胰岛素瘤的患者,总结以上病例有如下体会。1临床资料患者男6例,女5例;年龄30~52岁;其中心慌、四肢抽搐者8例,发作性嗜睡2例,意识不清1例;首发症状最长为9年,最短为3年。2术前观察与护理2.1胰岛素瘤患者就诊时均有不同程度的脑神经精神症状,所以,术前密切观察病情,一旦发现患者心率加快、出汗、言语不清、震颤、情绪激动及意识障碍等低血糖症状。立即…  相似文献   

20.
朱宝和  刘弋  陈德利  曹斌 《新医学》2004,35(3):163-164
目的:探讨胰岛素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19例胰岛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有误诊史13例;表现为惠普尔(Whipple‘s)三联征,空腹胰岛素与血糖的比值超过0.3。术前16例经B超检查,定位4例;9例经CT检查,定位2例;3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扫描,定位2例;6例经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检查,定位4例。术中19例病人经触诊定位17例;7例经B超检查,全部获得定位;术中B超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定位1例。手术后19例均治愈。结论:胰岛素瘸误诊率较高,术前经B超、CT定位率低,术中B超定位可作为常规检查,结合仔细触诊清查病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