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纤维支气管镜评价常规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定位的准确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应用纤维支气管镜评价常规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定位的准确性.方法 110例行肺癌手术患者在麻醉诱导完全后,行双腔支气管插管,采用听诊法调整导管位置,判断双腔管的就位情况.在双腔管就位满意后,再以纤支镜下的准确定位判定双腔支气管的位置.结果 63例左侧双腔支气管插管中,经听诊法检查满意的有46例(73%)仍有17例(27%)经纤维支气管镜确诊为定位不准确;47例右侧双腔支气管插管中,经听诊法检查满意的有32例(68%),仍有15例(32%)经纤维支气管镜确诊为定位不准确,经纤支镜调整均达到准确定位.结论 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病人,听诊法定位准确的病人中,仍有35%(左)和44%(右)假阳性,需要纤支镜确诊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双腔支气管导管听诊定位与纤支镜定位的插管深度差异.方法 50例择期手术需行双腔支气管插管单肺通气的患者,全麻诱导双腔支气管插管后采用听诊法调整导管位置判断双腔管对位满意后记录插管深度;再以纤支镜准确定位双腔管位置并记录插管深度.结果 50例患者插管听诊满意后,在纤支镜下观察因插管过深需退管的34例(68%),不需要调整导管位置的14例(28%)因插管过浅需进管的2例(4%).结论 通过听诊法定位双腔管位置的插管深度普遍偏深,在听诊定位满意保证双肺隔离良好的基础上适当退管0.5~1cm,可提高双腔支气管听诊定位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定位Robertshow双腔支气管导管(DLT)插管位置的准确性。方法肺隔离63例择期开胸手术、术中需要单肺通气的患者,全麻诱导后用传统方法插入DLT先用听诊法进行分隔定位,记录导管深度,随后用纤支镜检查DLT的位置并做调整确定肺隔离。患者改变体位后,纤支镜检查DLT位置并进一步指导调整DLT插管深度确定肺隔离,记录各次导管的深度。结果纤支镜检查辅助DLT成功率为98.4%,体位改变再检查导管发生移位占22.6%;听诊法判断插管分隔成功率为52.7%。结论纤支镜可以有效判定DLT位置,肺隔离准确到位。体位变动后,部分病例发生导管移位,使用纤支镜检查DLT位置,可以确保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支气管纤维镜(支纤镜)在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的价值。方法271例胸科患者,在传统法插管及定位后,用支纤镜检查其定位情况。在患者摆体位后,再一次用支纤镜检查移位情况。结果 在传统盲法插管及定位后,支纤镜检查发现导管位置不当86例,其中导管位置严重不当33例。患者摆体位后,经支纤镜检查发现有50例患者导管移位,其中导管位置严重不当22例。结论 在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是应尽可能选用左DLTs,有必要常规使用支纤镜以保证插管的成功。同时,应注意摆体位后及术中导管的移位并纠正。  相似文献   

5.
支气管纤维镜辅助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支气管纤维镜(支纤镜)在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的价值.方法 271例胸科患者,在传统法插管及定位后,用支纤镜检查其定位情况.在患者摆体位后,再一次用支纤镜检查移位情况.结果在传统盲法插管及定位后,支纤镜检查发现导管位置不当86例,其中导管位置严重不当33例.患者摆体位后,经支纤镜检查发现有50例患者导管移位,其中导管位置严重不当22例.结论在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是应尽可能选用左DLTs,有必要常规使用支纤镜以保证插管的成功.同时,应注意摆体位后及术中导管的移位并纠正.  相似文献   

6.
李桂华 《吉林医学》2013,34(5):916-917
目的:总结研究纤维支气管镜在双腔支气管导管(DLT)定位中的体会。方法:36例开胸患者全身麻醉诱导后插入双腔支气管导管,先采用听诊法定位再用纤支镜定位判断DLT是否到位。结果:经听诊法确认导管已正确到位94%,但用纤支镜检查发现导管到位仅占56%。结论:与临床常用的听诊法定位相比,用纤维支气管镜定位更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7.
袁宏勋  岳云 《中国病案》2008,9(12):45-45,M0002
目的研究纤维支气管镜技术在支气管双腔管插管定位中的作用。方法77例行择期手术需支气管双腔管插管患者(男45例、女32例、年龄20~77岁、ASA1~3级),静脉诱导行支气管插管,传统听诊定位调整双腔管位置,再使用纤维支气管镜定位调整。结果以传统听诊方法进行左主支气管插管定位的准确率为52.17%,其余定位不准占33.33%,使用纤维支气管镜可以使插管成功率提高;另有14.49%因反复误插入另一侧支气管,需纤支镜引导下正确插入。8例右主支气管插管病例中4例传统插管方法成功,有1例术前插管成功在术中体位变动后导管位置改变时,以及其余4例因传统插管方法失败病例需纤维支气管镜直视下调整位置,调整成功。结论使用传统方法进行支气管插管和插管后调整体位时,约有半数的病人需要再次调整导管位置。因此,行支气管插管和调整体位时宜常规使用纤维支气管镜。  相似文献   

8.
黄萍  魏闯 《重庆医学》2012,41(7):661-662,665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行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定位的可行性。方法将60例在全身麻醉下经左侧支气管插管行胸外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传统听诊组(n=30)及纤维支气管镜组(n=30),传统听诊组患者使用传统听诊法插管后,用纤维支气管镜精确定位;纤维支气管镜组患者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行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记录两组患者双腔支气管导管准确定位的病例数以及定位所需时间;观察患者不同时间的心率,平均动脉压。结果传统听诊组患者准确定位17例(56.7%),13例(43.3%)需在纤维支气管镜协助下进一步调整位置。纤维支气管镜组29例患者准确定位。传统听诊组、纤维支气管镜组患者的平均定位所需时间分别为(82.2±31.9)s、(63.5±19.4)s,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在各时点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定位可提高双腔支气管导管准确定位的成功率,减少定位所需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蛇形管内窥镜存双腔支气管插管定位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拟行双腔气管插管患者60例.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蛇彤管内窥镜组(A组)和听诊组(B组),每组30例。插管成功后A组使刚蛇形管内窥镜插入双腔导管的主管内观察导管前端位置,调整导管前端到合适的位置并妥善同定;B组单纯使用听诊法听诊双肺呼吸音渊节导管深度。比较两组用时和调整后单肺通气效果。结果两组患者调整导管时间比较,A组用时明显短于B组,并且开胸后肺叶萎陷良好例数A组也较B组多(P〈0.05)。结论蛇形管内窥镜可以方便快捷地用于双腔气管捅管的定位,其定位准确性优于单纯使用听诊法。  相似文献   

10.
陈杰  黄河  李洪  杜智勇  杨天德 《重庆医学》2016,(20):2780-2781
目的:总结分析41例全肺灌洗术中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5年2月在该院行大容量全肺灌洗术患者41例,对双腔支气管插管后使用听诊定位法与纤维支气管镜定位法进行探讨。结果41例患者利用听诊定位等辅助定位成功39例,2例患者反复听诊定位无法进行双肺隔离,改用纤维支气管镜定位成功。其中使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后调整导管深度19例,调整后均隔离良好,灌洗顺利。结论全肺灌洗术成功的前提在于双腔支气管导管选择及精确定位。纤维支气管镜直视定位已成为双腔支气管导管定位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11.
王维强  夏克枢 《四川医学》2009,30(7):1043-1045
目的探讨七氟醚吸入诱导后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用于困难气道处理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18例术前评估为插管困难手术患者,需减少插管过程中颈部活动,采用七氟醚吸入诱导后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观察诱导插管过程中有无气道并发症(如窒息、咳嗽和喉痉挛),术后随访患者有无知晓。比较16例一次性插入气管导管患者,诱导和插管前后MAP、HR、BIS值的变化。结果16例患者一次性顺利经鼻插管成功。另有2例插管不顺利,二次经鼻插管成功。术后回访,18例患者对诱导插管过程均无记忆。BIS值在T1~T4于诱导前T0(P〈0.05);诱导后(T1、T2)HR和MAP较诱导前T0有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插管后1min(T3)时点HR较诱导前升高,(P〈0.05),而MAP升高无统计学意义;HR和MAP在插管后1min(T3)均高于插管前B(P〈0.05)。结论七氟醚吸入诱导后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用于困难气道的处理,效果良好,有临床实用性,但不能完全避免插管反应。插管成功的关键还有赖于丰富的经验、熟练的操作、充分的准备。  相似文献   

12.
双钢板固定治疗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方法,以积累经验,指导临床工作。方法收集我院应用双钢板固定治疗的64例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手术治疗情况。结果本组患者共随访6~26个月,显示优30例,良23例,可8例,差3例,优良率为82.81%。结论双钢板固定治疗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效果明显,膝关节功能恢复较满意,临床应注意其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单切口治疗双踝骨折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评价双踝骨折的单切口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2000年1月~2003年7月,共收治24例双踝骨折患者,治疗以单切口入路,应用拉力螺钉、1/3管形钢板、腓骨远端钢板等内固定,通过10~24个月的随访,了解患踝活动度、疼痛、肿胀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切口愈合良好,骨折均得到满意复位及牢固的内固定,踝关节功能满意.结论 单切口行双踝骨折内固定术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及踝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是一种治疗双踝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方法:采用切开复位空心双头螺纹钉加压内固定缝匠肌骨瓣移植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随访2~8年,平均4年。结果:43例新鲜骨折中1例不愈合股骨头坏死,1例骨折愈合后股骨头坏死;27例陈旧性骨折中,3例骨折不愈合股骨头坏死,2例愈合后股骨头坏死。愈合率94%,股骨头坏死率10%。结论:缝匠肌骨瓣移植可改善股骨头血供并使植骨以"活骨骨折愈合"的方式完成。陈旧性骨折股骨颈吸收可重建股骨颈,与空心双头螺纹加压钉有协同支撑固定的作用,是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血液学复发,应用FLAG方案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的供者淋巴细胞输注(G‐DLI)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于接受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后复发的患者,给予FLAG方案化疗后在白细胞降至最低点时给予G‐DLI ,观察白血病缓解及生存情况,并通过 PubMed等检索进行文献复习。结果3例移植术后复发接受FLAG方案联合G‐DLI治疗者均再次获得完全缓解(CR)。1例G‐DLI后无病存活(DFS)13个月,后出现中枢复发,但骨髓一直处于缓解状态,23个月后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总生存(OS)为23个月。G‐DLI后发生皮肤Ⅱ度急性高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及肝脏Ⅰ度急性GVHD ,经处理后控制,未发生慢性GVHD。1例G‐DLI后12个月再次骨髓复发,放弃治疗于1个月后死亡,DFS及OS分别为12、13个月。G‐DLI后发生局限性皮肤慢性GVHD ,给予小剂量免疫抑制剂后得到控制。1例G‐DLI后无病存活至今,DFS为16个月。G‐DLI后发生局限性皮肤慢性GVHD ,给予小剂量免疫抑制剂后得到控制。结论 FLAG方案联合G‐DLI可能是AML行allo‐HSCT术后复发的有效治疗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6.
冯江  陈玲 《西部医学》2008,20(6):1282-1283
目的提高临床和病理医生对该项检查的认识水平,减少漏诊发生。方法对35例漏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5例患者中,误诊为慢性炎症19例,结核9例,其它7例。结论密切临床和病理医师联系,加强交流与切磋,是提高呼吸系统疾病诊断水平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7.
耳廓假性囊肿治疗失败的相关因素及灌注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琦  李敏  郝金兰 《黑龙江医学》2001,25(5):327-327
目的 对40例耳廓假性囊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外院与我院的治疗效果。方法 穿刺抽液,庆大霉素注射液、地塞米松磷酸钠冲洗后,全耳廓石膏灌注固定。结果 医生的临床经验不足、压迫3次治愈1例,治疗效果满意。结论 熟悉局部解剖,及早治疗、进行全耳廓灌注固定,是治疗本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陈文  吴晓阳  李星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22):688-689
目的研究纤维支气管镜对胸部创伤或开胸术后肺不张的诊疗价值。方法对15例胸部创伤或胸部手术后肺不张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治疗。结果15例肺不张患者,主要为痰或血块阻塞。经纤维支气管镜反复冲洗吸引后肺复张良好。1例为右主支气管破裂行手术治疗而愈,1例为左主支气管壁软化狭窄经置入内支架治疗而愈。结论对胸部创伤或开胸术后肺不张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在诊断和治疗方面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气管支气管置入术治疗肺癌并气道梗阻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18例肺癌并呼吸道梗阻患者18例,在病房床旁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行气管支气管支架置入术,观察气管支气管支架置入前、后患者气促症状、PaO2、PaCO2变化。结果18例患者成功放置,气管支气管支架放置后呼吸困难症状立即缓解,置入前、后患者气促评级、PaO2、PaCO2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气管支气管置入术对肺癌并气道梗阻患者安全有效,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近期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