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观察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疼痛的影响. 方法 1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50例,均采用气管、插管全麻.A组为实验组,在术前30min静注1mg.kg -1氟比洛芬酯(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5ml);B组为对照组,在术前30min静注15ml生理盐水.术后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双盲评估患者术后12、24、48、72h的疼痛感觉程度,并观察与氟比洛芬酯有关不良反应.结果 A组病人术后24hVAS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意义. 结论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能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不良反应少,但应进一步探讨氟比洛芬酯用药改变以降低术后的疼痛体验.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模式超前镇痛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8月90例ASAI~II级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患者随机分为A、B、c3组各30例。A组于切皮前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00mg+曲马多100mg,B组术毕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00mg+曲马多100mg,C组于切皮前和术毕分别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mg+曲马多50mg,观察三组术后4h、8h、12h、24hVAS评分和舒适度(BCS)评分变化,记录术后48h氟比洛芬酯用量、血糖(Glu)浓度。结果:术后8h、12h、24hA组、C组VAS评分明显低于B组,且C组显著低于A组,P〈0.05。术后8h、12h、24hA纽、C组BCS评分显著高于B组,P〈0.05。术前3组Glu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hB组氟比洛芬酯用量、Glu浓度明显高于A组、c组,P〈0.05。结论:多模式超前镇痛显著减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3.
①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对全麻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②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全麻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45例,随机分为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组(A组)、曲马多超前镇痛组(B组)和氟比洛芬酯术后镇痛组(C组)。A组于麻醉诱导前10分钟静注氟比洛芬酯100mg;B组于麻醉诱导前10分钟静注曲马多100mg;C组于手术结束时静注氟比洛芬酯100mg。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定术后0、1、4、8、12小时的疼痛程度及术后24小时总体镇痛评价。记录患者追加镇痛药和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③结果除24小时外,术后VAS各时点C组均高于A、B组,术后0小时VASB组显著高于A组(P〈0.05);术后24小时总体VASC组高于A、B组(P〈0.05),A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④结论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应用于全麻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镇痛。效果确切,使用方便,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复合小剂量氯胺酮超前镇痛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9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成三组,每组30例,A组为氟比洛芬酯复合小剂量氯胺酮组、B组为氟比洛芬酯组、C组为对照组,均采用全麻气管插管。在全麻诱导前5min,A组静注0.75mg/kg氟比洛芬酯和0.4mg/kg氯胺酮;B组静注1mg/kg氟比洛芬酯;C组静注1mg/kg脂肪乳。采用VAS和BCS评估患者拔管后15min、1、2、4、8、12、24h镇痛和镇静情况,并观察患者恶心、呕吐、嗜睡、术后燥动等不良反应。结果A和B组病人术后24hVAS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5),BCS评分A组和B组则高于C组,术后躁动A组和B组明显低于C组;三组的恶心、呕吐、嗜睡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氟比洛芬酯复合氯胺酮超前镇痛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有良好的协同镇痛作用,术后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5.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对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0例52—73岁拟行髋关节置换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A组术前15min静脉缓注氟比洛芬酯1.0mg/kg;B组术前15min静脉缓注等容量生理盐水,每组20例。术毕使用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分别记录患者术后1h、2h、4h、8h、16h、24h共6个时间点的疼痛评分,记录24h用药量和各种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一般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后的镇痛效果无显著性差异,而A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低于B组(P〈0.05),A组24h内舒芬太尼用药量明显少于B组(P〈0.05)。结论应用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能明显减少髋关节置换术患者PCIA期间舒芬太尼用药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镇痛质量。  相似文献   

6.
陆双伟  朱勇 《中外医疗》2010,29(20):130-130,132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在混合痔PPH手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混合痔PPH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氟比洛芬酯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于术前静注氟比洛芬酯50mg(5mL),B组静注生理盐水5mL。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定术后0、4、8、12h的疼痛程度及术后24h总体镇痛评价。记录患者追加镇痛药和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术后4、8hVAS评分B组明显高于A组(P〈0.05),术后24h总体VAS评分B组明显高于A组(P〈0.05)。A组无追加镇痛药的情况,B组有追加镇痛药的情况且追加后有头晕、恶心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氟比洛芬酯用于混合痔PPH手术后镇痛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氟比洛芬酯复合舒芬太尼与单纯舒芬太尼在乳腺癌根治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乳腺癌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采用常规静吸复合麻醉。镇痛方案:A组,术前不予氟比洛芬酯,术后舒芬太尼150μ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进行镇痛;B组,术前给予氟比洛芬酯100mg,术后舒芬太尼100μ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进行镇痛。术后随访48h,记录镇痛0(T0)、2(T2)、8(T8)、24(T24)和48h(T48)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各种不良反应。结果手术后0h,B组VAS评分明显低于A组(P〈0.05);其余时间点2组患者的术后V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组(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复合舒芬太尼应用于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镇痛效果良好,可减少舒芬太尼的使用剂量,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不同用药时机对骨科手术超前镇痛的影响。方法:择期行骨科手术的120例患者,双盲法分为3组,每组40例;A组术前10min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B组术前30min静注氟比洛芬酯,C组则不予以氟比洛芬酯用药;比较3组术后不同时间点VAS评分、不良反应及整体满意度情况。结果:A组、B组患者术后1h、2h、4h、6hVAS评分比C组显著降低(P<0.05);3组术后8h、12h、24h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镇痛整体总满意率90.0%,较C组的67.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B组的87.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10min或术前30min应用氟比洛芬酯镇痛效果均较好,能明显减轻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对鼻内镜术术后的镇痛效果及超前镇痛作用。方法:选择择期行鼻内镜术患者60例,采用随机方法分为术前给药组(A组)、术后给药组(B组)及对照组(C组),每组各20名。A组于术前15min缓慢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mg,B组于术毕缓慢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mg,C组不给药,分别观察术后6h和12h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结果:A组和B组术后6和12hVAS评分均显著低于C组。A组术后6hVAS评分低于B组,但术后12h无显著差异。结论: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可有效缓解鼻内镜术术后疼痛,且术前给药优于术后给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用于腰椎骨折超前镇痛对术后芬太尼静脉镇痛的影响。方法将36例单节段腰椎骨折行腰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8例,A组术前15min静脉缓注氟比洛芬酯50mg,B组术前15min缓注生理盐水20mg,两组患者术后均接电子镇痛泵止痛,内置镇痛药物为芬太尼,剂量为0.1mg/kg+生理盐水共100ml,观察术后24h内两组的镇痛评分(VAS)、PCA使用次数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并在镇痛结束后统计患者对镇痛效果的总体满意度。结果术后3h、6hVAS评分A组低于B组(P〈0.05),术后12h、24hVAS评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24h内电子镇痛泵按压次数A组低于B组(P〈0.05),不良反应的发生率A组低于B组(P〈0.05),镇痛结束后患者对镇痛效果的总体满意度A组高于B组(P〈0.05)。结论腰椎骨折术前采用氟比洛芬酯行超前镇痛可减少术后芬太尼的用量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并能提高术后早期镇痛效果,进而提高术后总体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11.
陆文汉  华东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2,31(4):324-325,328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对妇科患者术后镇痛及血糖的影响。方法:45例妇科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15例,术中均采用腰-硬膜外联合麻醉。A组于手术开始前15 min缓慢静脉滴氟比洛芬脂注射液1 mg/kg,B组于术毕缓慢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注射液1 mg/kg,C组不给药;观察术前、术始、术毕、术后各时点的血糖变化,采用10 cm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进行疼痛评价,观察记录术后1、6、12、24 h的VAS评分和不良反应。结果:术后各时点A、B组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C组(P<0.05)。A组术后1、6 h的VAS评分低于B组(P<0.05);术后12、24 h VAS评分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毕至术后各时点C组血糖水平明显高于A、B组(P<0.05),而A、B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P>0.05)。结论:术前或术后应用氟比洛芬酯于妇科手术可以安全、有效缓解术后疼痛,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联合罗哌卡因平衡镇痛用于妇科腹腔镜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共150例ASAⅠ-Ⅱ级,随机均分为三组,A组为氟比洛芬酯和罗哌卡因联合用药组(n=50例),B组为罗哌卡因组(n=50例),C组为对照组(n=50例)。A组患者麻醉诱导前15min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mg,在腹壁打孔前用0.375%罗哌卡因行皮肤切口浸润麻醉.各3ml,手术结束前于腹腔内喷洒0.375%罗哌卡因30ml。B组仅用罗哌卡因局部浸润和腹腔内局麻药喷洒,方法同A组。C组不用额外镇痛方法。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观察术后1、4、8、12、24h的切口痛(皮肤感觉痛)、内脏痛(如主诉有大小便欲望,胃痛等),并记录各组术后需要使用镇痛药(哌替啶)的时间、人数和使用的次数。结果A组在术后l、4、8、12h点2个部位疼痛VAS评分均显著低于C组(P〈0.05);A组和B组比较,只在术后4h和8h时切口VAS评分低于B组(P〈0.05);B组和C组比较,在术后1、4、8h时,2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c组(P〈0.05)。A组和B组初次使用哌替啶时间、人数和使用次数均显著低于C组,A组的使用人数和次数显著低于B组(P〈0.05)。术后未观察到与镇痛相关的术后出血、局麻药中毒等副作用。结论氟比洛芬酯联合罗哌卡因平衡镇痛用于妇科腹腔镜术后镇痛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腰方肌阻滞(quadratus lumborum block,QLB)与腹横肌平面阻滞(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 block,TAP)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术后镇痛的效果。 方法 选取择期行腹腔镜卵巢瘤切除术患者50例分为2组,QLB组和TAP组各25例。两组均采用气管插管全凭静脉麻醉,在麻醉诱导前,QLB组行双侧QLB,TAP组行双侧TAP,术后均采用静脉自控镇痛。比较术后2,6,12,24,48 h患者静息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比较术后首次按压镇痛泵时间、48 h内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舒芬太尼使用总量和氟比洛芬酯补救性镇痛例数;比较术后48 h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2组各时点静息疼痛VAS评分呈先逐渐上升随后再下降趋势,术后24 h疼痛最严重,且QLB组低于TAP组,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AP组比较,QLB组首次按压镇痛泵时间明显延长(P<0.05),48 h内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舒芬太尼使用总量和氟比洛芬酯补救镇痛例数明显降低(P<0.05),QLB组术后48 h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 结论 与TAP比较,QLB镇痛效果更加完善,作用时间更长并减少术后阿片类药物应用,更适合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术后多模式镇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复合罗哌卡因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80例,ASAⅠ~Ⅱ级,年龄18~65岁,体重44.5~91 kg,随机分成两组:氟比洛芬酯组(F组)和氟比洛芬酯联合罗哌卡因组(FR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于麻醉诱导前15 min和术后12 h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 mg/kg;FR组切皮前采用0.5%罗哌卡因于切口周围、皮下、肌肉、腹膜浸润麻醉(剑突下10 ml,脐上和右腹部切口分别浸润5 ml),F组则使用等量生理盐水。术后VAS评分>3分时,肌肉注射哌替啶50 mg。术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术后2、6、12及24 h的疼痛感觉程度,并记录所有患者术后24 h内恶心呕吐发生情况和哌替啶的使用例数。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R组术后2、6、12及24 h各时间点VAS评分低于F组(P<0.01);与F组比较,FR组哌替啶使用例数减少(P<0.01)。结论氟比洛芬酯联合罗哌卡因多模式镇痛用于LC术后镇痛,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术前不同时间应用氟比洛酚酯对妇科腹腔镜患者术后的超前镇痛效应。方法:选择ASA-Ⅱ级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术患者60例,随机分4组,每组15例,随机均分为术前30min应用氟比洛酚酯组(A组)、术前15min应用氟比洛酚酯组(B组)、术前5min应用氟比洛酚酯组(C组)和等量生理盐水对照组(D组)。4组患者术后均用自控硬膜外镇痛泵(PCEA)。于术后4h,8h,16,24h,48h随访病人,观察病人疼痛情况并进行相应的VSA评分,记录首次应用PCEA时间、镇痛药累积用量。结果:A,B,C三组患者术后各观察点的VAS评分均低于D组(P〈0.05),A,B,C三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其中B组患者的VAS评分曲线较为平稳。A,B,C三组患者术后首次要求PCEA时间均晚于D组(P〈0.05),但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A,B,C三组术后镇痛药用量均小于D组(P〈0.05),其中B组患者患者用量最少(P〈0.05)。结论:术前15min应用氟比洛芬醋静脉注射对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有最佳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氟比洛芬酯复合吗啡在消化道肿瘤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择期行消化道肿瘤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n=20):对照组(A组),术前氟比洛芬酯组(B组),术后氟比洛芬酯组(C组)。A组术毕静脉注射吗啡0.03mg/kg,B组术前静注氟比洛芬酯50mg,术后12、24、36h各静注氟比洛芬酯50mg,C组术后12、24、36h各静注氟比洛芬酯50mg。3组患者术后应用吗啡PCA镇痛,其参数为:PCA剂量2ml,背景计量0,锁定时间为15min。记录术后6、12、24、36、48h的VAS评分,48h的PCA次数及所剩药液量,不良反应记录恶心、呕吐、嗜睡、尿潴留、呼吸抑制等。结果:术后6、12、24hA组的VAS评分高于B、C组(P<0.05),术后6、12、24hC组的VAS评分高于B组(P<0.05);术后48hA组的剩余液显著少于B、C组(P<0.05),按压次数显著多于B、C组(P<0.05)。B、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组(P<0.05),B、C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使用氟比洛芬酯复合吗啡镇痛于消化道肿瘤术后镇痛在减少吗啡用量的情况下能达到良好的镇痛目的,而且有超前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观察氟比洛芬酯与酮咯酸氨丁三醇用于骨科膝关节周围手术术后镇痛(PCA)的效果。方法:选择膝关节周围下肢手术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氟比洛芬酯(F)组:氟比洛芬酯250mg,酮咯酸氨丁三醇(T)组:酮咯酸氨丁三醇150mg,两组均用生理盐水稀释到100mL,手术结束前半小时接静脉自控镇痛泵。观察记录时点为术后1、4、8、12、24、48h的静态和动态VAS评分、PCA按压次数、镇痛满意度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各时点的静态VAS评分及按压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态VAS评分均<4分。F组术后8、12、24h的动态VAS评分明显高于T组(P<0.05),恶心、呕吐总发生率高于T组(P<0.05)。结论:与氟比洛芬酯相比,酮咯酸氨丁三醇用于膝关节周围手术术后镇痛效果满意,且不良反应少,是术后镇痛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复合瑞芬太尼用于胃肠手术后自控镇痛(PCIA)的可行性及适宜剂量。方法择期行胃肠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4组,分别使用4种药物配伍镇痛。A组:氟比洛芬酯100mg+芬太尼1.0mg+0.9%氯化钠溶液至100mL;B组:氟比洛芬酯100mg+瑞芬太尼0.5mg+0.9%氯化钠溶液至100mL;C组:氟比洛芬酯100mg+瑞芬太尼1.0mg-0.9%氯化钠溶液至100mL;D组:氟比洛芬酯100mg+瑞芬太尼1.5mg+0.9%氯化钠溶液至100mL。观察48h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各时间点(6h、12h、24h、48h)C组与D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A组与B组,镇痛效果更加明显(P均〈0.05),AB组之间、CD组之间VAS评分无差异(P均〉0.05)。四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7,P=0.01),B组和C组明显低于A组和D组。结论氟比洛芬酯100mg+瑞芬太尼1.0mg配伍应用于PCIA,镇痛效果和安全性优于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以及其他浓度瑞芬太尼组,是胃肠手术后理想的镇痛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氯诺昔康对腹腔镜输尿管手术患者的超前镇痛作用。方法将60例择期行腹腔镜输尿管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超前镇痛组(A组)和术后镇痛组(B组),每组30例,均采取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A组在麻醉诱导前20min静脉注射氯诺昔康16mg,手术后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0ml;B组在麻醉诱导前20min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0ml,手术后静脉注射氯诺昔康16mg。两组术后均未使用自控镇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单盲评估患者术后0.5、1、2、4、8、12h的疼痛感觉程度,并观察与氯诺昔康有关的不良反应。结果A组术后4h内VAS评分显著低于B组(P〈0.05),两组4h后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诺昔康超前镇痛可有效缓解腹腔镜输尿管手术术后疼痛,且不良反应少见。  相似文献   

20.
高乌甲素超前镇痛对妇科腹腔镜术后镇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乌甲素超前镇痛对妇科腹腔镜术后镇痛影响。方法:60例ASAI-Ⅱ级择期行妇科腹腔镜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A组在气管插管后静注高乌甲素0.15mg/kg。B组在手术结束时静注高乌甲素0.15mg/kg。两组患者术毕清醒后均静注芬太尼1ug/kg用于术后镇痛。分别记录术后4、6、8、24小时视觉模拟评分(VAS)并记录麻醉时间,麻醉苏醒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A组在术后4、6、8、24小时VAS低于B组(P<0.05),两组患者麻醉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从手术结束到呼之睁眼时间相似。B组需追加哌替啶行术后镇痛患者数明显多于A组(P<0.05),两组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高乌甲素0.15mg/kg超前镇痛可以产生较好的镇痛效果以及可减少阿片药的用量,同时不影响麻醉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