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恶性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致心脏骤停40例的抢救护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梁艳  林野  曾静妮  赵炜 《护理与康复》2010,9(3):212-213
总结40例恶性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致心脏骤停的抢救护理。持续心电监护,及时识别恶性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对心脏骤停患者,立即配合医生进行基本生命支持,迅速建立静脉通路,做好电击除颤、植入埋藏式体内除颤复律器及临时起搏器的护理,加强用药护理,提高恶性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心脏骤停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党书毅  王玮  王俊峰  曹政  陈彬  王斌  周建华  彭贵海 《临床荟萃》2004,19(17):1007-1008
射频导管消融(RFCA)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已取得很大进展,尤其是对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期前收缩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近年来已有文献报道RFCA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疗效明显。而起源于左室流出道的室性期前收缩则较少见,我科对1例左室流出道的频发性期前收缩伴短阵室速的患者进行了RFCA治疗,近期疗效显著,现报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临时心脏起搏救治长间歇依赖早搏诱发的恶性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长间歇依赖室性早搏诱发的恶性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所导致的心源性晕厥或猝死患者共14例,包括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8例,室颤(w)5例(2例由TdP转化而来),持续性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VT)1例,呈反复发作的特点,予临时心脏起搏治疗。结果临时心脏起搏救治长间歇依赖室早诱发的恶性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疗效明显,8例TdP和1例VT的治愈率100%,5例VF的治愈率40%,死亡3例。结论临时心脏起搏救治长间歇依赖室早诱发的恶性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AICD)安装术是治疗快速室性心律失常伴严重血流动力障碍,且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药物治疗的一种新手段.安装了AICD患者一旦发生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AICD可迅速感知,并加以纠正.AICD安装术创伤小,手术简便,效果可靠,能显著降低恶性心律失常的猝死率.我院2004年10月成功安装2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射频导管消融(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RFCA)术是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根治性技术。这项技术已发展成为根治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心房扑动(房扑)以及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diopathic ventricular tachycardia,IVT)等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一线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快速性室性致死性心律失常具备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植入适应证的患者进行ICD植入治疗,评价ICD治疗快速性室性致死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对2005-2009年我科收治的18例快速性室性致死性心律失常惠者植入ICD,其中缺血性心肌病11例,扩张性心肌病7例.植入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除颤器(CRTD)9例,双腔ICD 5例,单腔ICD 4例.结果:所有患者植入手术均获成功.术后随访2~43个月,无手术相关并发症.3例患者术中经1次低能T波同步电击诱发心室颤动(VF),均一次复律成功,除颤阈值10~20 J.在同时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下,5例患者共9次发生室性心动过速(VT)和(或)VF,ICD识别及转复或放电治疗成功.2例单腔ICD患者各发作一次心房纤颤,被误诊为VT,并导致误治,启动稳定性及宽度两个诊断功能后,随访半年未再出现误诊及误治.9例随访期内曾发作室上性心动过速,通过抗心动过速起搏转复.9例CRTD随访心脏彩超EF由30%~35%改善至35%~50%,心衰症状明显改善,生存质量得到了提高.结论:ICD是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首选治疗措施.CRTD兼具心室再同步起搏的特点,适用于心功能不全同时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可明显提高生存质量,改善心功能,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7.
赵梅霖 《护理研究》2005,19(7):1242-1243
胺碘酮是迄今认为最有效的抗心律失常药,对预防致命性室性心动过速、复发性心房扑动、心房颤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以及预激综合征伴发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均有效。我科自2003年-2004年采用胺碘酮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56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胺碘酮引起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护理及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胺碘酮是治疗各种室上性与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常用药物之一,使用中可发生乏力、食欲下降、一过性转氨酶升高以及甲状腺功能改变等不良反应,严重者引发和加重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比胺碘酮和利多卡因在治疗心肺复苏过程中出现的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 心肺复苏过程中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57例。分别予胺碘酮(34例)及利多卡因(23例)治疗,持续心电监护观察其疗效。结果 胺碘酮组总有效率88.3%,利多卡因组总有效率60.8%,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胺碘酮治疗心肺复苏过程中出现的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优于利多卡因。  相似文献   

10.
快速性心律失常 ,特别是室上性心动过速和室性心动过速多发作突然 ,病情危重 ,加上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复杂性 ,给治疗带来困难 ,特别是老年人生理和病理特点均发生变化 ,治疗有时相当棘手。对此加强观察及护理 ,有助于及时发现恶性心律失常先兆 ,挽救患者生命。现将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治疗观察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观察及护理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具有以下特点 :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相近 ;具有负性肌力、负性传导、负性频率的作用 ;具有致心律失常的作用 ,从而为治疗心律失常带来复杂性 ,特别是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 ,…  相似文献   

11.
闫海平  周翠香  耿瑞珍 《全科护理》2008,6(36):3340-3340
胺碘酮属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是一广谱而十分有效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在防治危及生命的室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中发生的室性心律失常、对猝死高危病人防治上应列为一线抗心律失常药物^[1],现在我科广泛应用。但在临床静脉输注胺碘酮容易诱发静脉炎,这不仅造成病人痛苦,  相似文献   

12.
李瑞杰 《临床荟萃》2006,21(17):1217-1220
(上接第15期第1065页) 3.1.2.7 室性心律失常和猝死的预防 左室扩张和左室射血分数减低的患者经常发生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既有非持续性室速也有持续性室速.所有类型室速患者的病死率均很高.高病死率的原因,除了猝死还有心力衰竭的进展.猝死经常是原发的心律失常事件,但已明确猝死的其他原因也包括缺血事件如急性心肌梗死、电解质紊乱、肺或体循环栓塞或其他血管事件.尽管室速是猝死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严重心力衰竭患者中心动过缓和其他无脉性室上性心律失常也很常见.  相似文献   

13.
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简称扭转型室速),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鉴于心电图特征、临床表现、发病原理、病因及治疗原则皆不同于一般的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纤颤,为此现将我们遇到的3例因缺钾所致的扭转型室速简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胺碘酮对心脏手术后室性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对40例心脏手术后,使用1-2种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的频发室性心律失常和(或)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患,应用静脉并口服胺碘酮治疗,用心电监护,血压监测对其用药前后心率,PR间期、QRS波群、校正的QT间期以及血压变化进行对比。结果:97.5%的患心律失常得到控制,用药前后PR间期、QRS波群、校正的QT间期,血压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脏手术后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患,在去除了各种诱因后,静脉并口服胺碘酮治疗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马里兰急诊医学必知 (Maryland Emergency Medicine Pearls) 心肌梗死相关性的室性心律失常 Semhar Tewelde 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进展,使室性心律失常(VA)的发生频率明显减少.室性心律失常仍然是急性心肌梗死后危及生命的并发症,所有患者在这一危险期都应严密监测.与非ST段抬高型心梗相比,ST段抬高型心梗后的室性心律失常出现更为频繁,与恶性预后相关的因素有:出现晚;持续单型室性心动过速;合并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血运重建失败或没用进行重建.  相似文献   

16.
高柳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0):4600-4601
心力衰竭进展到一定阶段常常合并室性心律失常,这也是引发心衰患者死亡最常见的直接原因之一。心力衰竭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合并出现可互为因果、相互促进,增加疾病的危险性和治疗的难度。针对本病的治疗,除关注患者的基础性疾病、对抗其心衰症状以外,对室性心律失常的处理需综合考虑。本文以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形成机制、诱发因素、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面的进展为主要内容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新生儿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心律失常的病因、临床特点、治疗和转归。方法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住院的心律失常新生儿25例,新生儿心律失常病因为感染11例,缺氧8例,先天性心脏病2例,原因不明4例;心律失常临床表现为室上性心律失常13例,传导异常6例,室性心律失常5例,室性过缓1例。予营养心肌药物,室上性心动过速者予普罗帕酮,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者予利多卡因,随访3个月,22例心电图恢复正常,24例存活,1例死亡。结论新生儿心律失常部分为胎儿心律失常的延续,临床病因以感染及缺氧为主。临床以快速性心律失常多见,表现无特异。大多数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胺碘酮与利多卡因治疗急性乌头碱中毒所致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30例患者分为胺碘酮治疗组68例,利多卡因治疗组62例,回顾比较两种药物对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病死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在急性乌头碱中毒所致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中,胺碘酮组有效率97.05%(66/68),利多卡因组有效率75.81%(47/62),胺碘酮组优于利多卡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胺碘酮组发生不良反应7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0.29%;利多卡因组发生不良反应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61%;利多卡因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胺碘酮组,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胺碘酮是治疗急性乌头碱中毒所致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效果较好的药物,虽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但能通过合理使用预防,可以作为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9.
快速心律失常是临床最常见的心血管病,有许多方法可以用于快速心律失常的处理。非药物方式治疗快速心律失常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如射频导管消融根治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和心脏结构正常的室性心动过速(室速)等可显著改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预后。如果在开展此射频导管消融时能够得到规范、合理的护理,则可望提高成功率和远期疗效。我科于2006年9月至2007年9月,使用射频消融术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病人11例,其中男性6例,女性5例,年龄31—79岁。其中双径路7例,旁路4例。采取辨证施护,取得很好疗效。现将术前术后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沙棘抗缺血性快速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的疗效。方法:将102例合并室速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6例)应用莫雷西嗪(MCZ)加沙棘,对照组(56例)单用MCZ。治疗3周。结果:治疗组对室性早搏(室早)、室速显效率65.2%,有效率26.1%,总有效率91.3%,明显高于对照组(42.9%,17.9%和60.7%,P均<0.01)。结论:沙棘能增强MCZ的抗室性心律失常作用,并有显著改善血液流变性、降低血脂、调理血脂蛋白及改善临床症状的作用,尤其适用于缺血性心脏病伴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