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建立大鼠原位肾移植研究肾移植慢性排斥的模型。【方法】自1998年8月至2003年1月,以Fisher大鼠作为供体,Lewis大鼠为受体。模拟活体供肾肾移植中供受体同步手术的顺序,采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不阻断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的大鼠原位肾移植,共完成650例。【结果】此模型并发症少,移植肾术后成活率达98.2%。术后第14天;1个月;2个月;3个月;4个月;5个月和6个月成活率分别为96.8%;95.8%;95.4%:95.4%;94%;94%和92.5%。术后10~12周,开始出现蛋白尿,血肌酐升高的典型慢性排斥反应。【结论】此模型具有手术简单、成功率高、影响肾功能因素少、结果稳定等优点。适应于研究肾移植慢性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一种简易、实用的大鼠肾移植慢性移植.肾肾病(Chronic allograft nephropathy,CAN)模型,为研究肾移植术后慢性排斥反应的发病机理、治疗和预防提供平台.方法:F344近交系大鼠和Lewis近交系大鼠作为供、受体,取供体的左肾作为供肾,在裸眼直视下行供体的下腔静脉与受体肾静脉的端端吻合.供体腹主动脉与受体腹主动脉行端侧吻合,进行原位异体肾移植.术后10mg/(kg·d)×10d环孢素口服液灌胃,于4周后分别观察各受体移植.肾组织病理变化情况.结果:手术于2.5h内完成,成功率达97.50%.移植术后4周开始出现移植肾CAN的病理改变,12周可见典型慢性排斥反应病变.结论:该方法手术操作简单、直观,简化了显微外科技术的设备要求,建立了大鼠慢性移植肾肾病模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稳定而可靠的大鼠肾移植慢性排斥反应模型.方法 选用30只Wistar大鼠为供体,30只SD大鼠为受体.取供体左肾,采用HC-A离体肾保存液原位灌注,将供肾动、静脉分别与受体腹主动脉、下腔静脉行端侧吻合,以输尿管膀胱植入法行尿路重建,建立大鼠同种异体肾移植模型.分别于术后3、6、9周取移植肾观察大体和组织形态学变化,观察术后并发症及排斥反应情况.结果 移植肾脏大体和组织形态学呈渐进性变化,至术后9周可出现明显的慢性排斥反应病理改变.移植肾脏可顺利存活,部分出现肾积水并发症,但不影响排斥反应病理变化.结论 本方法可建立稳定、可靠的肾移植慢性排斥反应模型,是研究慢性排斥反应的理想模型.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一种方便、实用的慢性器官移植排斥反应模型,为研究器官移植后慢性排斥反应的发病机制、预防和治疗提供平台。方法:以近交系F344大鼠和近交系Lewis大鼠作为供、受体,取供体的双肾作为供肾,借助静脉支架管,行供体的静脉与受体肾静脉的端端吻合,肾动脉与腹主动脉行端侧吻合。施行原位异体肾移植。移植后即给与环孢素腹腔注射。并于术后4周后行病理检查。结果:所有手术均于60min内完成。所有的受体均存活超过60天,围手术期死亡数为零。受体无急性排斥反应发生。4周后可见典型的慢性排斥反应发生。结论:建立了大鼠慢性排斥反应肾移植模型。为研究慢性排斥反应的发生、进展和干预治疗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大鼠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为探索其实验室诊断提供良好的技术平台。方法近交系Brown-Norway(BN)大鼠作为供体,Lewis大鼠作为受体,采用原位低温灌洗,左侧供肾,行腹部肾移植模型,供体肾动脉与受体腹主动脉端侧吻合、供体肾静脉与受体下腔静脉端侧吻合,输尿管采用带部分膀胱瓣与受体膀胱吻合。结果共构建大鼠肾移植模型58例次,成功49例,手术成功率为84.5%,受体死亡原因主要为输尿管吻合口漏尿致弥漫性腹膜炎、动脉血栓形成、麻醉意外等。肾移植术后第1、2、3、5及7天均有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结论 BN-Lewis大鼠肾移植模型可作为大鼠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模型,对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相关研究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一种稳定的大鼠原位肾移植慢性排斥反应模型.方法 供体为近交系F344大鼠,受体为Lewis大鼠,供肾采用左肾,在体修整,原位灌注.肾静脉用硬膜外导管做为临时内支架管端-端、六针法吻合,腹主动脉端-侧连续缝合,输尿管带膀胱瓣与膀胱吻合.受体术前3d开始环抱素A灌胃至术后30 d(5 mg/kg·d),以预防急性排斥反应.结果 手术时间120~180 min;手术成功率90.9% (40P44) ;受体均存活60 d.并发症有吻合口出血、静脉血栓形成、急性排斥反应等.结论 供肾原位灌注,在体修整是简单可靠的方法.静脉内支架管端端吻合,腹主动脉端侧吻合能够达到稳定的成功率,值得推广.熟练的外科操作技能和血管吻合技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大鼠原位肾移植技术的改进及急性排斥反应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对大鼠原位肾移植模型进行技术改进,并观察异基因肾移植大鼠急性排斥发生的规律.方法:从供体的切取及血管吻合等方面进行技术改进,供肾取自SD大鼠,受体为Wistar大鼠,共进行肾移植手术46例,将手术成功病例随机分为FK506[FK506, 0.1 mg/(kg·d),术后第1日至第7日皮下注射]治疗组(18例)和对照组(18例),观察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发生情况.结果:共进行手术46次,36只动物存活时间超过7 d,10只死亡,手术成功率为78.3%,手术时间2~2.5 h,其中热缺血时间5~10 min,冷缺血时间15~30 min,静脉吻合时间为5.0~10.5 min,动脉吻合时间为8.5~12.0 min,对照组大鼠术后7~14 d全部死亡,组织病理学检查提示有急性排斥反应发生,而FK506治疗组生存良好(存活时间大于14 d).结论:对大鼠肾移植技术进行改良后可明显提高移植大鼠的生存率,术后2 wk是大鼠急性排斥反应高发时期,运用免疫抑制治疗可诱导大鼠移植物的长期存活.  相似文献   

8.
郭泽雄  苏泽轩  钟玲  丁泓文 《广东医学》2004,25(9):1007-1008
目的 建立一种简易的豚鼠到大鼠异种肾移植模型。方法 以豚鼠及SD大鼠为供体、以SD大鼠为受体 ,采用原位肾灌注 ,易位移植 ,供、受体手术交替进行的方案 ,建立异种肾移植模型 ,观察豚鼠到大鼠异种移植肾的组织病理变化及超微结构改变。结果 经数次训练后 ,30只大鼠肾移植术均获成功 ,手术时间 (90 79±5 11)min ,植肾时间 (15 88± 0 6 4 )min ,供肾热缺血时间 (0 15± 0 0 5 )min ,供肾冷缺血时间 (18 86± 1 2 3)min。移植肾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时表现为肾间质出血 ,毛细血管内血小板聚集、附壁 ,肾小球破坏等。结论 经改进的豚鼠到大鼠异种肾移植模型 ,具有血管吻合技术要求难度低 ,成功率高 ,可重复性强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心脏死亡大鼠双侧供肾左侧原位肾移植模型的手术方法。方法 供、受体均采用雄性近交系Wistar大鼠,分别于心脏死亡后0、20和40min取双侧供肾,行左侧原位肾移植术后摘除受体右肾,观察各组受鼠术后的移植肾的功能恢复情况及生存率。结果 0min和20min组的大鼠移植肾功能良好、存活率高,40min组的大鼠移植肾功能较差且均于14天后死亡。0min组的左右供肾移植后的肾功能及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建立心脏死亡大鼠双侧供肾左侧原位肾移植模型稳定可靠,可有效减少供肾冷缺血时间及节约供体数量,可应用于心脏死亡供体肾移植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0.
大鼠同种异体原位肾移植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建立稳定的大鼠原位同种异体肾移植动物模型,为开展器官移植的实验研究提供依据。方法使用SD大鼠作为供受体,取供体左侧肾脏于灌注修整后,原位的移植至受体左侧肾窝,肾动脉采用端端吻合法,静脉则采用简化的端端吻合方式,输尿管则采用带部分膀胱瓣于受体膀胱吻合,受体右肾使用体外延迟结扎,从而复制出大鼠肾移植的动物模型。结果共行大鼠肾移植45对,模型成功率85%,整个手术时间平均(140±28)min,其中肾动脉吻合平均(10±3)min,供肾热缺血时间约3min。简化的肾静脉吻合平均(21±3)min,与传统吻合方法比较明显缩短了吻合时间(t=4.43,P<0.05)。结论该法有效地建立起大鼠原位肾移植模型,且并发症发生少,动物成活率高,简单实用。简化的静脉吻合方法有效的减少了静脉吻合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采用端端吻合技术建立稳定的SD-Wistar大鼠肾移植模型。方法 SPF级雄性SD及Wistar大鼠各60只,供体采用SD大鼠,受体采用Wistar大鼠,取左肾作为供肾,受体切除左肾进行原位肾移植,并保留自身右肾,供体肾动脉、肾静脉及输尿管均与受体Wistar大鼠进行端端吻合,管腔均采用间断缝合。结果 本实验每例SD-Wistar肾移植模型总手术时间约为105.54±20.63min,血管吻合时间约为20.42±5.81min,输尿管吻合时间约为5.21±2.42min。移植肾的热缺血时间约为11.24±3.52s,冷缺血时间约为40.35±8.52min。本组共进行SD-Wistar肾移植模型60例,术中发现肾动脉血栓形成2例;术后24h内死亡1例,成功率达95.00%。结论 采用端端吻合技术可成功建立SD-Wistar大鼠肾移植模型。  相似文献   

12.
尸体肾移植1011例次的临床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78年6月至1993年12月,我院共为969例慢性肾衰患者施行同种异体肾移植1011例次,人/肾总存活率,1年期为89.2%/78.7%;3年期为82.0%/74.7%;5年期为67.0%/58.4%;存活10年以上者已有12例,15年的肾移植经验表明:(1)提高肾存活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高质量以肾与植肾手术尤为重要;(2)环孢素A等免疫抑制剂虽已普遍应用但仍应坚持ABO血型及淋巴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动态观测肾移植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超声对112例肾移植手术病例进行术前术后检测。重点观察肾移植术后第3、7天、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内移植肾形态结构、血流动力学各项参数。结果112例肾移植病例中,术后彩色多普勒超声及时发现手术并发症37例,其中急性排斥反应8例,髂动脉与肾动脉吻合口处肾动脉狭窄6例;肾盂积水15例;肾周积液8例。结论应用超声动态观察肾移植术前、术后肾内血流灌注情况,以各项指标进行临床评估,有助于及早发现术后并发症,并有效地指导治疗,对于提高肾移植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血管端端吻合法建立一种无需阻断主动脉和后腔静脉血流的双侧供肾大鼠肾移植模型.方法:取供体双侧肾脏,受体左侧肾窝单肾移植,生理盐水中血管端端吻合,输尿管膀胱瓣-膀胱外隧道式吻合行尿路重建.结果:40例移植肾肾动、静脉即时通畅率分别为85%(34/40)、90%(36/40),吻合血管无扭曲.模型并发症有吻合口出血、动静脉血栓形成、排斥反应等,不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情况下,90%受体存活时间超过7 d.结论:生理盐水中行血管端端吻合,可解决动脉吻合需阻断主动脉血流、静脉吻合需支架支撑、静脉粘贴缝合困难等问题,是一种简单、经济、省时的模型方法,一般实验室均可开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复方中药(苦黄汤)对大鼠原位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AR)的影响。方法建立Wistar-SD原位肝移植AR模型。将制备的80只大鼠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生理盐水组(A组)、苦黄汤组(B组)、环孢素A组(C组)和苦黄汤+环孢素A组(D组),每组20只。各组受体大鼠术前第1天至术后30d分别灌胃给药(1次.d-1):A组仅给予生理盐水2mL.d-1,B组给予苦黄汤2mL.d-1,C组给予环孢素A 10mg.kg-1.d-1,D组给予苦黄汤1mL.d-1+环孢素A 5mg.kg-1.d-1。术后第7天,每组各处死10只大鼠,取腔静脉血检测丙氨酸转氨酶(AST)及天冬氨酸转氨酶(ALT)的值,光镜下观察肝脏组织病理改变。每组余下的大鼠进行生存期观察。结果其他各用药组与A组相比:大鼠术后的生存时间明显延长(P<0.05),以D组大鼠为最长;大鼠的AST及ALT的值明显下降(P<0.05),以D组最为明显;排斥反应指数明显降低(P<0.05),以D组最为显著。结论苦黄汤具有抑制大鼠原位肝移植AR的作用,且与环孢素A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6.
In a series of 271 transplantations of renal allografts, performed over 10 years, the rates of graft survival, patient survival, and morbidity in the recipients of allografts from living related donors (47 allografts) have been compared with those in the recipients of cadaveric allografts (224 allografts). The one-year graft survival rates were 88% for allografts from living related donors (100%, if these were HLA-identical) and 55% for cadaveric allografts, while the patient survival rates were 97% and 87%, respectively, in the same period. Morbidity rates (expressed as the number of days spent in hospital) for recipients of allografts from living related donors were approximately 50% of those for recipients of cadaveric grafts. Complications in the living related donors were minimal, and acceptable. It is concluded that transplantation of allografts from living related donors has many advantages over transplantation of cadaveric kidneys, and is a valuable adjunct to a cadaveric renal transplantation programme. Greater use of living related kidney donors should be encouraged in Australia.  相似文献   

17.
犬肾移植致敏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犬致敏后的肾移植动物模型。方法雄性家犬各6条配对作为淋巴细胞供受体,采用小剂量(0.4×10^7-1.2×10^7个/kg)淋巴细胞多部位多次输注的方法诱导致敏。用补体依赖的淋巴细胞毒(complement deendent cytotoxicity,CDC)和混合淋巴细胞培养(mixed lymphocyte culture,MLC)试验进行检测。当CDC转为阳性和MLC显示反应淋巴细胞增殖明显活跃后,淋巴细胞供受体犬间进行交叉肾移植,术后定期ECT动态显像观察移植肾功能变化;分批摘取移植肾行病理检查,观察排斥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犬均在输注淋巴细胞3-4次后CDC转为阳性,MLC显示反应淋巴细胞增殖明显活跃。肾移植术后4天ECT检查有4条致敏犬移植肾血流灌注下降,肾功能出现损害,摘取的3只移植肾病理检查表现为抗体介导的排斥(延缓)或急性排斥反应;对照组未见异常。术后7天,致敏犬移植肾均因急性排斥失功;对照组3条犬有2条出现肾功能损害,病理检查示急性排斥反应。结论小剂量淋巴细胞多部位多次输注可以诱导出家犬的免疫致敏状态。致敏犬肾移植术后移植肾排斥反应出现较早,肾功能损害更严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肾移植临床经验,减少并发症,提高远期人、肾存活率。方法随访161例肾移植受者术后3-7年人、肾存活情况及并发症,分析术前、术中、术后并发症对移植受者人、肾存活率的影响。结果人、肾存活率88.75%和86.8%,主要并发症为高脂血症、高血压、慢性移植肾肾病、感染、排斥反应和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结论良好术前准备、娴熟的手术技术、严格的术后管理,是手术成功、减少术后外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一年完成尸体肾移植156例次的回顾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