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剖宫产术前与术后使用抗菌药物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行剖宫产手术女性278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术前使用抗生素)和对照组(术后使用抗生素).比较两组产妇的剖宫产术后体温、切口感染情况、血液白细胞计数及有无泌尿系感染、子宫内膜炎等感染病症.结果 与术后使用抗生素的产妇相比,术前使用抗生素产妇行剖宫产术后最高体温降低、退热时间缩短(P<0.05);泌尿系感染率及子宫内膜炎感染率降低(P<0.05);血液白细胞计数及切口感染率降低,但无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 术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可以更加有效的降低剖宫产术后感染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剖宫产术前消毒阴道对术后子宫内膜炎及腹部伤口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中日友好医院2014年6月~2016年5月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患者665例,所有患者在孕35~37周产检或早产入院时均予阴道分泌物细菌培养。随机分成2组,研究组在术前腹部皮肤消毒时同时予阴道碘伏消毒,对照组仅予腹部消毒。比较2组产妇术后子宫内膜炎发生率及腹部伤口感染率,并根据阴道细菌培养结果,比较特定阴道细菌阳性产妇术后子宫内膜炎及腹部伤口感染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产妇子宫内膜炎发生率(6.6%)显著低于对照组(11.7%,P<0.05);胎膜早破患者中,研究组子宫内膜炎发生率(8.3%)显著低于对照组(22.6%,P<0.05)。对照组中1例B组链球菌阳性产妇,术后发展为严重感染;2例大肠埃希菌阳性者术后发展为子宫内膜炎。腹部切口感染2组间差异不显著(P=0.404)。结论:剖宫产术前消毒阴道可降低胎膜早破产妇术后子宫内膜炎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胡哲梅 《安徽医学》2013,34(7):963-964
目的对比瘢痕子宫二次剖宫产预防使用一级抗菌药物一剂和术后连续数天使用抗菌药物时术后愈合情况,探讨瘢痕子宫二次剖宫产一级抗菌药物的预防性使用优点。方法本院2011年、2012年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各90例,设前者为A组、后者为B组,其中A组使用多剂二级抗菌药物,B组使用一剂一级抗菌药物预防感染。结果 A、B两组均无切口感染的发生,切口甲级愈合率均为100%,术后第2天检查血常规及术后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B组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瘢痕子宫二次剖宫产,预防性使用一级抗菌药物一剂不会增加切口感染的几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相对更加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4.
1 背景 剖宫产术是产褥感染的最主要的单一危险因素。剖宫产术产妇发生感染的概率是阴道分娩妇女的5~20倍。剖宫产术后感染是产妇发病的主要原因,与平均住院日的显著增加有关。剖宫产术后继发的感染包括发热、伤口感染、子宫内膜炎、菌血症尿路感染,其他严重感染(包括盆腔脓肿、感染性休克、盆腔血栓性静脉炎)。虽然抗生素在剖宫产术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抗生素的预防性应用.方法 对双流县第二人民医院2007年5月~2008午5月798例剖宫产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前使用头孢噻肟钠组(A组)比术后使用头孢噻肟钠组(B组)用药时间短,术后体温变化A组与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病率A组与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腹部切口感染、子宫内膜炎A组与B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剖宫产术预防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疗效肯定,术前用药可缩短抗生素使用时间,利于母乳喂养,减少产妇痛苦,节约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再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 对340例再剖宫产(A组)和1 640例首次剖宫产(B组)病例中晚期产后出血的病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组的晚期产后出血率为8.24%,明显高于B组的2.44%;导致再剖宫产术后晚期出血的原因依次为子宫切口感染、溃疡、子宫复旧不良、胎盘、蜕膜残留、子宫内膜炎等.结论 再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率明显升高.应严格掌握剖宫产手术适应证,提高手术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降低剖宫产术后病率的方法.方法 将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9月至2008年10月817例剖宫产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17例进行冲洗)和对照组(400例未冲洗).并将两组患者术后24 h、72 h体温以及术后72 h血常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72 h体温以及术后72 h血常规中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数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冲洗后发热及病理性血象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 剖宫产术中行腹腔及切口冲洗有利于降低剖宫产术后病率.  相似文献   

8.
剖宫产中局部应用甲硝唑冲洗宫腔、腹腔100例与术后静滴甲硝唑110例术后病率、切口感染及子宫内膜炎的发生率,结果表明,局部用药组预防感染的效果明显优于全身用药组。  相似文献   

9.
当前,剖宫产术广泛应用于产科临床,用于解决难产以及一部分产科并发症,是一项挽救母婴的生命的有效常规手术,但剖宫产术属于"清洁-污染手术",术后并发症主要是感染(常见的有伤口感染、宫周炎、子宫内膜炎、腹膜炎、静脉炎、泌尿系统感染以及败血症等).我国卫生部颁布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制定了相关规定以降低剖宫产术后感染率,于围手术期合理选用抗菌药可以有效预防术后切口感染、手术部位感染以及可能发生的全身性感染[1].  相似文献   

10.
观察剖宫产术或产妇的热型和发热日数,对于及时发现与控制感染有着重要的意义。剖宫产术后感染是通过各种途径侵入手术伤口,胎盘剥离面引起产褥期生殖器及全身的炎症。如伤口感染,子宫内膜炎、宫颈炎、腹膜炎、静脉炎、泌尿系感染,以及败血症等都是产妇术后发热的主要原因。现将我们对173例剖宫产术后产妇的热型观察和探讨介绍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