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ELISA法对腹泻病人大肠埃希氏菌ST和LT肠毒素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景玉娴  杜丽霞 《疾病监测》1993,8(5):125-127
产肠毒素大肠埃希氏菌,是引起类似霍乱的急性腹泻病原菌,产生与霍乱相似的肠毒素,称为不耐热肠毒素 LT,或耐热性肠毒素 ST,有的菌株可同时产生这两类肠毒素。其诊断方法主要靠产肠毒素 LT 和 ST 试验来证实,国内目前多以双向琼脂扩散试验测定 LT,以乳鼠灌胃试验测定 ST,亦有采用家兔结扎回肠段试验测定 LT 和 ST,但ST 检测仍无快速准确的好方法。1991年我们采用上海市防疫站,中国腹泻病试制研究中心研制的 ETEC,ELISA 试剂盒检测 LT和 ST,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产毒性大肠杆菌(ETEC)产生两种肠毒素,一种是不耐热肠毒素(LT),一种是耐热肠毒素(ST)。腹泻可由单产LT、ST或同时产生LT/ST的菌株引起。现在还没有鉴别产生肠毒素和不产生肠毒素菌株的生化指标及培养基。我们用平板免疫溶血试验对1199株大肠杆菌测定ETEC的LT,设备简单,方法易行,适合基层医院作腹泻鉴别。  相似文献   

3.
应用增强化学发光法分型检测肠毒素大肠埃希菌蔡庆朱美财王蔚陈友纯肠毒素大肠埃希菌(ETEC)是引起人畜急性感染性腹泻的重要病原体。与人类腹泻密切相关的是不耐热肠毒素h(LTh)、耐热肠毒素Ⅰb(STⅠb)及耐热肠毒素Ⅰa(STⅠa)三种肠毒素菌株。我们...  相似文献   

4.
我们用抗-HLT 代替Svennerholm ELISA法的神经节苷脂(Gml)检测产毒大肠杆菌不耐热肠霉素LT,经临床403株大肠扦菌和30株其他肠道病原菌测定,并与平板免疫溶血试验作比较,表明本法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一种快速、经济、敏感的诊断方法,对常见的腹泻致病菌进行基因检测研究。方法建立一种快速标本处理和多重聚合酶链反应(multiplexPCR)诊断方法,在一次PCR反应中同时扩增5种菌的致病基因:志贺菌及侵袭性大肠埃希菌的侵袭性质粒(ial)基因、副溶血性弧菌的热稳定直接溶血素(tdh)基因、O1群霍乱弧菌的霍乱毒素A亚单位(ctxA)基因和产不耐热肠毒素大肠埃希菌的不耐热肠毒素B亚单位(LT-B)基因。扩增产物经电泳,出现与已知阳性对照细菌条带大小一致的条带即判断为该标本阳性。结果对一组常规培养生化鉴定法诊断为霍乱的26份腹泻患者标本检测后,PCR法有24份检测到ctxA基因,PCR阴性的2份为非O1群;另一组56份粪标本分别检测到了ial、tdh、LT-B基因,PCR法较培养法阳性率高。结论该方法具有简便、快速、特异、经济和不需培养等特点,适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检测出的17份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0157:H7阳性菌株进行毒力基因分析。方法收集江苏省建湖地区2008年5月~9月监测出的17株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0157:H7阳性菌株,利用单一和多重PCR法检测不同来源菌株0157抗原编码(rfbE)、H7鞭毛抗原编码(fliC)、志贺样毒素(stx1和stx2)、溶血素(hly)和黏附抹平因子(eaeA)。结果通过血清学方法确定的17株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0157:H7阳性菌株,再通过PCR法检测,其中15株大肠埃希菌rfbE和fliC基因检测为阳性,确认为EHEC O157:H7,其中9株菌株扩增出全部毒力基因,5株菌株扩增出除stxl外其它全部毒力基因,1株仅检出stx2,hly毒力基因;2株大肠埃希菌rfbE基因检测阳性、fliC基因检测为阴性,确认为O157:H7-大肠埃希菌,无毒力基因检出。结论该地区存在O157:H7大肠埃希菌强毒株污染,从流行病学角度看具潜在的流行性危险,当地疾控部门应加强O157:H7的综合监测。  相似文献   

7.
李桂军 《江西医学检验》2003,21(1):45-45,30
为了研究我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情况,更好的指导临床用药,我们对56株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24株)和肺炎克雷伯菌(32株)的耐药率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菌株来源:系2000年5月~2002年7月从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人的白带、宫颈分泌物、尿液、前列腺液和脓汁等标本中分离得到的细菌,经ATB系统鉴定得到大肠埃希菌200株及肺炎克雷伯菌189株。质控菌株为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阴性对照)、肺炎克雷伯菌ATCC700603(阳性对照)…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国内外有很多关于产肠毒素大肝杆菌(ETEC)引起小儿和旅游者水样腹泻的报道。该菌产生的耐热肠毒素(ST)和不耐热肠毒素(LT)是致泻的因素[1],检测肠毒素是诊断ETEC肠炎的主要依据。LT的检测方法很多,但有的需要动物或组织培养,有的需要特殊的仪器或复杂的技术[2],基层实验室较难开展。本文采用分泌抗-LT单克隆抗体细胞系所产生的单克隆抗体(McAb),用ELISA检测LT进行研究,并与抗-LT多克隆抗体(PcAb)比较取得良好结果,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抗体抗-LTMcAb为解放军传染病研究所产品;抗-LTPcAb…  相似文献   

9.
聚合酶链反应同时检测五种腹泻致病菌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索一种快速,经济,敏感的诊断方法,对常见的腹泻致病菌进行基因检测研究。建立一种快速标本处理和多重聚合酶链反应诊断方法,在一次PCR反应中同时扩增5种菌的致病基因:同菌及侵袭性大肠埃希菌的侵袭性质粒基因,副溶血性弧菌的热稳定直接溶血素基因,O1群霍乱弧菌的霍乱毒素A亚单位基因和产不耐热肠毒素大肠埃希菌的不耐热肠毒素B亚单位基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并评价一种检测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AmpC酶的新方法.方法 采用改良的纸片表型筛选法,以头孢西丁三维试验和多重PCR法作为对照,对临床分离的耐第三代头孢菌素的164株大肠埃希菌和40株肺炎克雷伯菌进行AmpC酶的检测.结果 164株大肠埃希菌中,改良的纸片表型筛选法检出8株产AmpC酶的阳性菌株(8/164,4.88%),其中有2株同时产ESBLs酶;40株肺炎克雷伯菌中未检出产AmpC酶菌株,但检出2株(2/40,5.00%)诱导产AmpC酶菌株.头孢西丁三维试验在大肠埃希菌中检出AmpC酶阳性菌株8株(8/164,4.88%),在肺炎克雷伯菌中未检出产AmpC酶株.多重PCR法检出大肠埃希菌AmpC酶耐药基因阳性9株(9/164,5.49%),肺炎克雷伯菌阳性2株(2/40,5.00%).结论 改良的纸片表型筛选法可用于检测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AmpC酶和诱导产酶株,并可同时检测产ESBLs酶菌株,该法操作简便、结果可靠、无需特殊仪器,可在普通临床实验室应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告用平板免疫溶血试验检测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LT).10株标准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2株non-ETEC,56株大肠杆菌(腹泻患儿粪便分离得),29株其他肠道致病菌,总符合率达97.9%。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操作简便,反应明确,用材省。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在本院的分离率,分布及对15种抗生素的耐药情况,给临床提供相关数据,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试验菌株为2004年我院分离的大肠埃菌。分离培养按照卫生部(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二版进行。菌株鉴定采用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抗生素敏感度验采用纸片扩散法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推荐标准实施。ESBLs检测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的确证实验。结果:2004年产ESBLs大肠埃希菌分离率31.3%,主要分布在尿,痰,分泌物标本中.对15种抗生素中的9种抗生素耐药率在70%以上。结论: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分离率比不产ESBLs大肠埃希菌低,对多种抗生素同时耐药,是一种多重耐药菌。  相似文献   

13.
肠出血性大肠埃希杆菌O157:H7溶血毒素的检测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曾和美国马利兰大学发展了鉴定肠出血性大肠埃希杆菌的探针 ,其特异性和灵敏性极高。经序列分析发现该探针是溶血素基因的部分片段。我们又从溶血表型进一步完善了这一鉴定方法。由于其溶血条件特殊 ,人们一直认为该菌不溶血。我们将经验总结报告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菌种来源 :肠出血性大肠埃希杆菌 882 36 4,1986年江苏省徐州市卫生防疫站分离 ,经本实验室鉴定 ,并保存。85 10 0 6为本实验室筛选到的溶血素基因的天然缺失株 (对照菌株 )。2 .菌株鉴定 :生化鉴定为大肠埃希菌。O15 7单抗和H7血清为本实验室制备。用O15 7:H7PC…  相似文献   

14.
婴幼儿腹泻与病原菌感染关系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0 ̄1997年从门诊和住院腹泻患儿的粪便中共分离培养出230株病原菌,其中志贺菌属15株(6.5%),沙门菌属20株(8.7%),产肠毒素型大肠埃希菌(ETEC)10株(4.3%),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115株(50%),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IEC)20株(8.7%),耶尔森菌属15株(6.5%)和念珠菌35株(15.3%),这些菌株引起的主要临床表现除腹泻外,有发热(96.5%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及其它肠杆菌科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检测,探讨该酶介导的耐药性在临床应用中的作用。方法:收集临床分离的耐氨苄西林的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属59株,按NCCLs推荐的初筛,表型确证试验,Etest法操作。结果:有21株细菌被确认为产ESBLs,占收集菌株59株的35.6%,其中确认试验与Etest均阳性的有13株,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为32.4%,克雷伯菌属为50%,其它肠杆菌科细菌为30.8%,结论: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是产超广谱β-内酰胺的主要菌株,但是其他肠杆菌科细菌的检出率有所上升,尤其是不能忽视阴沟杆菌的检测,本地区用于超广谱β-内酰胺筛选的最佳底物是头孢噻肟(CTX)。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2004年11月~2005年11月各类临床标本中检出的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了解这两种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对所有送检标本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常规细菌培养,应用湖南天地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微生物生化-药敏试剂卡鉴定临床标本到种,对分离出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采用K—B琼脂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按2001年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的标准判定结果。采用双纸片协同法进行ESBLs菌株初筛试验,采用2001年NCCLS推荐的纸片扩散确证法进行ESBLs菌株确证试验。结果255株大肠埃希菌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筛选试验:确证试验阳性77株,阳性率为30、20%;119株肺炎克雷伯菌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筛选试验:确证试验阳性22株,阳性率为18.49%。产ESBLs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与不产ESBLs菌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车较严重,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耐药菌株的不断出现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在诊疗过程中应根据药敏试验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北京市通州区感染性腹泻细菌多病原监测中致病菌的病原谱,为细菌性感染性腹泻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6 — 2018年北京市通州区哨点医院肠道门诊腹泻患者监测病例粪便标本,采用血清分型、毒力基因等方法对沙门菌、副溶血弧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分析其流行特征。结果收集粪便标本1 269例,分离致病菌298株,检出率为23.48%,不同年龄组病例致病菌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584,P<0.001)。 阳性菌株中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检出最多(46.98%),以肠道集聚性大肠埃希菌和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为主;其次为副溶血弧菌(24.50%)和沙门菌(19.46%)。 细菌流行的季节性比较明显,以夏秋季为主。 沙门菌血清型以肠炎沙门菌和鼠伤寒沙门菌为主,副溶血弧菌血清型以O3∶K6为主。结论2016 — 2018年北京市通州区感染性腹泻致病菌以致泻性大肠埃希菌为主,副溶血弧菌和沙门菌感染也是腹泻常见病原菌。 应加强感染性腹泻致病菌常规监测,在流行季节做好重点人群健康宣教工作,同时进一步加强危险因素调查及其防控。  相似文献   

18.
整合子介导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多重耐药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研究整合子参与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多重耐药的分子机制。方法 纸片扩散法测定61株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的药物敏感性;整合酶基因扩增法检测Ⅰ类、Ⅱ类和Ⅲ类整合子;整合子可变区扩增并测序。结果 73.8%(45/61)的菌株Ⅰ类整合子阳性,2株大肠埃希菌Ⅱ类整合子阳性,未检测到Ⅲ类整合子;88.9%(40/45)的Ⅰ类整合子阳性菌株可变区扩增阳性,扩增片段大小从150—2800bp不等,有1株Ⅱ类整合子阳性菌株可变区扩增阳性,大小为2200bp;整合子可变区含有编码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的基因(aadA1、aadA2、aadA5、aadB、aacA4、aae6’-Ib)、编码对磺胺类抗生素耐药的基因(dfrA1、dfr2d、dfrⅤ、dfrⅦ、dfr17)、编码对氯霉素耐药的基因(cat、catB8、cmlA1-variant)、编码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基因(blaoxa10)和编码对链丝菌素耐药的基因(sat1)。结论 整合子在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中广泛存在,参与了这两种菌多重耐药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及基因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我院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中产ESBLs菌株的阳性率、耐药性及ESBLs基因型。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测定2004年1月2005年12月我院临床分离221株大肠埃希菌对23种抗菌药物的敏感度,用酶抑制剂增强试验(纸片法)进行产ESBLs菌株的检测;用PCR和DNA序列分析检测ESBLs基因型,并用WHONET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21株大肠埃希菌中共检出89株产ESBLs菌株(40.3%);产ESBLs菌株对青霉素类、第一、第二代头孢菌素100%耐药,第三代头孢菌素中,除细菌对头孢他啶耐药率为41.6%外,对头孢哌酮、头孢噻肟、头孢曲松的耐药率均在95%以上,对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分别为9.0%、18.0%;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0%;89株产ESBLs菌株中,88株(98.9%)PCR检测ESBLs基因型阳性,且均为CTX—M型,其中CTX—M-14为86.5%(77/89)、CTX—M-3为19.1%(17/89),6株细菌(6.7%)同时产CTX—M-14和CTX—M-3。结论我院大肠埃希菌中产ESBLs菌株阳性率较高;产ESBLs菌株耐药显著,ESBLs基因型以CTX—M-14型为主。未检出其他型ESBLs。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儿童肠道感染中致泻性大肠埃希菌的感染情况。方法对95份腹泻患儿粪标本中分离出的大肠埃希菌,用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的方法检测毒力基因,鉴定致泻性大肠埃希菌。结果检测出15株阳性菌株,阳性率为15.8%,其中肠聚集性大肠埃希菌(EAEC)6株、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4株、弥散聚集性大肠埃希菌(DAEC)4株和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ETEC)1株。结论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是引起儿童腹泻的主要致病菌,临床实验室应加强对致泻性大肠埃希菌的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