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 毫秒
1.
海南省流动人口疟疾感染情况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报告1993~1994年海南省流动人口感染疟疾结果,流动人口经血检疟疾阳性病例占全省发热病人血检疟疾阳性病例的57.15%和37.35%,虽然全省阳性病例比上年比升52.60%,但流动人口疟疾感染却比上年下降7.10%,由于流动人口频繁流动,生活环境和卫生条件条件较差,加上防疟措施难于奏效,所以流动人口疟疾管理仍是当前疟防工作的重点课题。  相似文献   

2.
通什市地处海南省五指山腹地,管辖八个乡镇、一个国营农场,人口104830人,是疟疾高发地区。建省初期,流动人口剧增,造成部分地区疟疾流行。流动人口集聚疫情严重的地方,常波及邻近村庄。为此,几年来我市把流动人口管理作为疟疾防治的一项主要任务,加强了管理工作力度,比较明显的取得了控制效果。1.材料和方法1.1资料来源(1)收集进入本市的外来流动人口和本地外出、上山的流动人口的采血镜检结果及“四热”病人血检阳性病例资料进行整理统计。(2)对进入建设工地、公路修筑地、种养基地等开发区的集聚流动人群及其住地,进行疟…  相似文献   

3.
GM(1,1)灰色模型在疟疾疫情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灰色模型在海南省疟疾流行预测及防治效果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建立GM(1,1)模型。根据1999年-2004年海南省疟疾发病率建立疟疾发病率预测模型,并对2005年海南省疟疾发病情况进行预测,从而对海南省2005年疟疾防治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海南省疟疾发病率预测数学模型分别为Y(t)=135.8807e^0.2237(t-1)-64.6007,经拟合检验,模型拟合度好(C=0.2949,P=1.000)。利用本模型对2005年海南省疟疾发病率进行外推,估计2005年海南省疟疾发病率为130.43/10万,实际发病率为52.46/10万,发病率比预计的减少了77.97/10万,降幅达59.78%。结论建立的疟疾发病率预测数学模型拟合度好,2005年疟疾发病率的模型预测值与观察值差异显示海南省2005疟疾防治取得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4.
我国流动人口对疟疾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凤文 《广西医学》2000,22(6):1248-1251
疟疾不仅是公共卫生的一个重要问题,而且还是社会发展的一大障碍,是严重影响经济发展法定传染病之一.解放前,我国每年疟疾发病人数超过3000万,解放后,经过近50年的综合防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发病人数大幅度下降,流行程度降低,疟区范围缩小,到1998年全国(未包括台湾、香港和澳门)疟疾平均发病率已降至0.253‰,有97%的人口处于无疟区或发病率在1‰以下的地区(1).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人群大量流动,加剧了疟疾传播和流行,严重影响控制和消灭疟疾的进程,是当前消灭疟疾规划中面临的普遍而难以解决的问题,特别是我国南方人群高度流动和集聚的沿海经济开发区、边境地区、农林矿场地区及移民异地安置地区等显得更为突出.本文就这一问题作一简要综述,以引起社会与有关方面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5.
吉文东 《中国热带医学》2005,5(4):719-719,729
目的 了解乐东县在2003年流动人口的疟疾感染情况。方法 收集全县各乡镇场辖区全年遂月疫情报告的外来和本地流动人口血栓和管理结果统计分析。结果 流动人口疟疾感染从2002年63例上升到2003年的467例,上升641.27%。2003年感染疟疾的流动人口主要来自广东、广西、湖南及四川等11个省区;而月分布以6~10月份较多,所占比例在11.35%~17.99%之间。感染人群以从事砍伐造林者最多。结论加强乐东县疟区流动人口,特别是进入中高疟区的流动人口的疟疾防治仍是疟防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我国流动人口的疟疾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深疟疾困扰的主要地区是广东省、福建省,广西、海南和云南省。这些地区瓶 的发病情况和流行特点与新建经济开发区,农林场和矿区以及边境贸易区有密切联系,从不同的数据反映出上述地区的流动人口疟疾感染率比当地居民要高。同时介绍了最新诊断疟疾的免疫技术方法,指出了我国目前流动人口疟疾防治存在的问题和我们今后应采取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海南省2010年流动人口疟疾发病情况。方法将海南省14个疟疾联防市县全年的疟防资料汇总、分析。结果 2010年海南省全年血检180 529人次,确诊疟疾的病例28例(均为间日疟);其中流动人口疟疾血检21 588人次,发现疟疾病例18例(均为间日疟)占全省确诊病例的64.3%、比2009年的51例减少了33例,降幅为64.7%。海南省的流动人口发病15例占83.3%,广东0例、广西1例占5.6%、其他省(区)2例占11.1%。2010年疟疾疫情比较平稳,疟疾病例比较集中在3~9月份,无明显的季节性分布。特别值得注意的是:2010年海南省检测到出国回归2例疟疾患者,比2009年增加1例。结论海南省流动人口的疟疾发病疫情虽然平稳下降,但仍占有疟疾发病较大的比例,而且从2010年始本地居民和流动人口的疟疾发病构成比呈相反比例,更加突出加强流动人口疟疾防治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尤其要特别关注出国务工或经商感染疟疾而回来的流动人口,这些输入性疟疾病例,可能对海南省疟疾防治工作构成新的威胁。  相似文献   

8.
徐德洲  张宇滨 《农垦医学》1999,21(3):210-212
海南省农垦近80%的农场分布在疟疾高发的边远山区,疟疾终年发生。近年疟疾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但疟疾发病比重仍较大,占甲、已类传染病总数的60%左右,是垦区重点防治传染病之一。随着海南建省和农垦经济的发展,大量流动人口不断涌入垦区,给疟防工作增加新的难度。流动人口的疟疾管理是当前疟防工作的重要课题。现就海南垦区1992~1997年流动人口感染疟疾的情况分析如下。资料与方法本文资料来自垦区各疫区卫生防疫机构提供的疟疾疫情报告。流动人口指在垦区工作或生活的三种不同类型(垦区内、省内和垦区外、省外)的流动人口。农…  相似文献   

9.
海南省10个疟疾防治试点流动人口感染疟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海南省1996-1997年10个知防治试点流动人口发热病人血检疟疾感染情况,两年来对流动人口血栓6658人,疟原虫阳性198例,阳性率2.97%;阳怀率从1996年的3.15%降至1997年的2.79%。流动人口阳性数占全省试点总病例数19.06%。  相似文献   

10.
澄迈县疟疾经过多年防治 ,九十年代末期年发病率已降至 2 34 10万~ 5 2 0 10万的低水平。疟疾病例以流动人口占绝对多数。因此 ,加强流动人口的疟疾防治管理工作 ,是当前澄迈县疟疾防治的主要问题。为做好今后疟疾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现将 1999~2 0 0 1年流动人口疟疾感染情况分析如下。1 材料与方法收集 1999~ 2 0 0 1年澄迈县 8个疟疾联防单位和县卫生防疫站上报的疟疾管理月报表和流动人口疟疾管理登记等资料整理统计。以 3年来“四热”病人与流动人口血检阳性数进行统计对比、分析。2 结果2 1 流动人口疟疾发病与全县居民疟疾…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2000~2011年疟疾防治效果和流行动态,为调整疟疾防治对策和消除疟疾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0~ 2011年疟疾疫情、疟疾调查资料和疟疾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0~2011年广西检出疟疾患者2406例,疟疾发病率从2000年0.91/10万下降至2011年0.21/10万.其中,2001~2008年发病率下降3.30%~43.75%,2009~ 2011年发病率上升11.11%~ 61.54%.监测12年,检出本地感染疟疾患者312例,占全自治区疟疾患者总人数12.97%(312/2406);检出输入性疟疾2 094例,占全自治区疟疾病例总人数87.03%(2094/2406).结论 广西本地感染疟疾流行已得到有效控制,输入性疟疾病例数增加是发病率上升的主要原因.加强输入性疟疾监测和管理,早期发现治疗传染源是控制输入性疟疾传播,巩固防治成果和实现消除疟疾目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全州县33年以来流动人口中疟疾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当地进一步防治疟疾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收集全县各医疗单位历年流动人口疟疾病历资料及疟疾病例个案调查资料,采用Excel 2003版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全州县33年以来在流动人口中血检人数共15 854例,发现疟疾病例共3 014例,血检平均阳性率为19.01%,人群年均发病率为13.07/10万。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流动人口的疟疾病例全部在国内疟疾流行区感染的间日疟。本世纪以来流动人口的疟疾感染病例数量在逐步减少,但全部病例属于在非洲和东南亚国家所感染,并多数病例为恶性疟。结论尽管广西全州县流动人口中曾经出现过较多的疟疾病例,但未出现对当地居民的感染及危重、死亡病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兴业县1999~2010年流动人口疟疾发病情况的分析,为今后的流动人口疟疾管理和制订下一步疟疾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1999~2010年疫情报告、疟疾病人个案调查表、发热病人血检登记表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总结.结果 12年间发现输入性疟疾病例2例,均为间日疟,其中外来人员1例,外出回归l例,从海南省输入1例,广东省输入1例,从事伐木1例,工人1例.结论 12年间未发现输入性继发病例和内源性病例,继续加强流动人口疟疾监测与管理是现阶段发现疟疾病例的有效方法,也是巩固灭疟成果,防止疟疾暴发与流行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评价横县1950-2010年疟疾防治效果,为该县消除疟疾提供依据。方法查阅收集全县历年疟疾防治资料,包括历年疟疾疫情报告、防治方案、各乡镇卫生院疟疾病人诊断和治疗资料等,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县上世纪50~60年代是恶性疟、间日疟原虫和三日疟原虫高度混合流行区,50年代当地居民疟疾发病率为115.86/万,其中1953年疟疾病例共20 908例,居民发病率为449.01/万。60年代下降为12.97/万,70年代为0.51/万。80年代流动人口中疟疾病人增加,但人群发病率下降至0.31/万,恶性疟和三日疟分别于1979年和1980年后在当地居民中未发现。90年代下降为0.22/万,本世纪为0.01/万,2001年在当地居民仅发现1例间日疟病例。结论该县自1993年基本消灭疟疾后,疟疾流行在当地得到有效控制,但应继续检测流动人口中的疟疾病人。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深圳市龙岗区流动人口疟疾流行状况,为制定疟疾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用回顾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深圳市龙岗区1993—2003年外来流动人口疟疾流行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0年间流动人口疟疾发病3027例,占全区病例数的58.82%。疟疾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方聚集性。患年龄主要为15~60岁,职业以种养、打石、烧砖、建筑为主。爆发流行与存在传疟媒介、外来民工居住场所蚊虫孳生地多、民工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等因素有关。结论:流动人口是引发深圳市龙岗区疟疾流行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和评价粤桂琼三省区疟疾联防机制对控制广东流动人口疟疾疫情的作用。方法主动侦查与被动侦查相结合,通过发热病人血检和疟疾病人个案调查,使用回归流行病学方法对资料进行分类和分析。结果广东参加疟疾联防的6个地级市19年共发现流动人口疟疾病例32 398例,其中归属广东籍流动人口疟疾病人有8488例;归属海南省籍流动人口疟疾病人有8 918例;归属广西区籍流动人口疟疾病人有3 686例;归属其它省籍流动人口疟疾病人有11 306例。32 398例流动人口疟疾病人中,输入性恶性疟有114例,其余32 284例为间日疟。流动人口中的回归人员共有病例7 235例,血检阳性率为2.56%;流动人口中的外来人员共有病例25 163例,血检阳性率为2.08%;两者血检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野外作业与室内作业流动人口血检阳性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992~2010年广东省疟疾疫情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通过连续19年的疟疾联防,广东流动人口疟疾疫情得到控制,输入病例和输入继发病例明显减少,广东省疟疾疫情稳定,年发病率逐年下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流动人口疟病感染情况 ,为山区流动人口疟疾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连续 8年通过血检监测山区流动人口疟疾感染情况。 结果 山区流动人口平均疟疾患病率为 9 4% ,是当地居民患病率 2 5 %的 3 8倍(P <0 0 1)。 结论 山区流动人口疟疾感染的危险度仍然较高 ,应把流动人口的疟疾防治作为当前疟防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曹品光  农智  蒋智华 《中国热带医学》2011,11(11):1318-1319,1326
目的建立疟疾疫情预测模型GM(1,1),应用于百色疟疾发病率的预测。方法根据2000~2010年百色疟疾发病率数据,建立疟疾发病率预测灰色模型GM(1,1),并作拟合效果检验;外推预测2011~2013年百色区疟疾发病率。结果疟疾发病率预测数学模型为X(t)=3.71056128e-0.329307(t-1)(t=2,3,……,n),经拟合检验,模型拟合精度合格(C=0.4069,P=0.9000)。外推2011~2013年百色疟疾发病率,分别为0.0991/10万、0.0713/10万和0.0513/10万。结论GM(1,1)模型较好地拟合了百色疟疾发病的趋势,预测结果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广西梧州市1994~2009年疟疾监测结果和流行特征,评价监测措施,为疟疾防治后期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1994~2009年梧州市当地居民发热病人、流动人口发热病人、重点人群荧光抗体监测以及蚊媒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16年来共血检当地居民发热病例26492人次,流动人口发热病例257人次,流动人口非发热病例14702人次,检出输血感染三E/疟2例,输入病例26例,三类人员血检阳性率分别为0.007%(2/26492)、10.117%(26/257)和0。重点人群IFA抗体阳性率为0.078%。结论梧州市基本消灭疟疾16年来仅检出输血感染三日疟病例2例,输入性病例26例,未发生输入继发疟疾病例,表明疟疾防治成果巩固,现行的疟疾监测和控制措施可行有效。应继续加强对流动人群、特别是从高疟区外来人群疟疾管理和监测。  相似文献   

20.
海南山林区一起流动人口疟疾点状暴发调查处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了解流动人口疟疾暴发原因,便于修订防范措施和加强薄弱环节的管理。方法 现场调查,血检,治疗病人,宣传教育,媒介防治,全民服预防药等措施。结果 血检2个工地服预防药前和服预防药后的原虫感染阳性率,分别为20.50%和3.9%;7月份发病52例,12月份发病5例,说明病例逐渐减少,疫情日趋控制。结论 大批外地无免疫力的流动人口进入疟区开发生产,由于未采取正规的预防措施,酿成疟疾点状暴发。因此,如何改革传统的“疟疾防治工作方案”,修订适应于流动人口疟疾管理的措施,是杜绝流动人口疟疾暴发流行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