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三维牵引结合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下肢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腰椎间盘突出症出现下肢痛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采用三维牵引结合针刀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普通牵引结合针灸治疗。两组治疗2周后观察VAS视觉疼痛评分,治疗结束后统计住院时间。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VAS视觉疼痛评分均有改善(P均〈0.05),但以观察组改善明显(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要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采用三维牵引结合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下肢痛效果较好,且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微信平台延续性护理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孔镜术后复发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6-03—2017-03间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经皮腰椎间孔镜手术治疗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术后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术后住院期间建立微信群,出院后借助微信平台进行延续护理干预。对2组患者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后的脊柱功能评分、疼痛程度、心理状况进行评价;并对出院后3个月、6个月坚持功能锻炼的依从率及术后1a的复发率进行分析。结果出院后3个月,观察组ODI评分、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焦虑量表评分(SAS)、抑郁量表评分(SDS)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出院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坚持功能锻炼的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1a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微信平台延续性护理预防腰椎间孔镜术后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脊柱功能、疼痛程度、心理状态及康复锻炼依从性,有利于降低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护理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与观察组(50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快速康复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情绪状态、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评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患者SAS、VAS评分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27.36±3.13)h,显著短于对照组的(32.37±5.58)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SF-36量表4个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快速康复护理在经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应用快速康复护理,有助于缓解患者负面情绪影响,并在缓解患者疼痛方、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神经根阻滞在减轻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行TESSYS术后早期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6年9月治疗的130例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5例:观察组采用TESSYS技术联合神经根阻滞治疗,对照组仅采用TESSYS技术治疗,术后对比两组疼痛程度、疗效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VAS、JOA评分均获得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术后1 d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12个月的治疗优良率对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TESSYS技术联合神经根阻滞治疗,有利于进一步减轻术后早期疼痛,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康复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51例进行椎板减压内固定手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进行手术前后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体位训练、功能锻炼等围手术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术前及术后3个月VAS和ODI评分,分析两组术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前VAS平均评分分别是8.3分和7.8分,术后3个月分别是2.03分和3.3分;两组患者术前ODI平均评分分别是52.3分和54.6分,术后3个月分别是20.2分和24.7分。两组患者术前VAS和ODI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VAS和ODI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手术期康复护理能够有效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疼痛、麻木、无力等症状,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刀神经触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针刀神经触激组38例和针刺组39例。针刀神经触激组,采用针刀松解配合神经触激,每周1次,4次一疗程;针刺组,采用针刺腧穴,每周2次,8次一疗程。两组治疗前、后(治疗结束时)用VAS评分和症状体征评分进行评分,予以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均能减轻疼痛、改善症状体征,针刀神经触激组优于针刺组(P0.05)。结论针刀神经触激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全程康复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疼痛及焦虑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接受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的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健康教育、心理干预、康复训练等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全程康复护理。对2组疼痛及焦虑情况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3个月时2组疼痛及焦虑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的疼痛及焦虑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采用全程康复护理,能显著改善患者术后的疼痛及焦虑状况,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躯干本体感觉训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方法 4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0例,对照组23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接受Tecnobody平衡仪躯干本体感觉训练。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均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JOA下腰痛评分、平衡仪稳定指数(SI)进行评定。结果经过4周治疗后,对照组患者除SI值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VAS评分、JOA评分、SI值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并且治疗组较对照组疗效更加显著(P0.05)。结论躯干本体感觉训练能进一步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程度、增强躯干稳定性,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腰椎间盘突出症分期康复护理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护理的方法.方法 将139例行保守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分期康复护理组(观察组,74例)和常规护理组(常规组,65例),分别采用分期康复护理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住院天数、医疗费用及1年内的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和常规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59%和90.77%,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的住院天数、医疗费用及1年内复发率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 分期康复护理有助于缩短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时间,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经皮椎间孔镜技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予以系统化康复功能锻炼的辅助治疗价值。方法纳入2015年1月~2017年1月于行PTED治疗的9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两组:对照组术后予以常规保守康复训练,观察组术后采用系统化康复功能锻炼。随访1年,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91.49%,显著高于对照组(80.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工作恢复、生活自理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各时间VAS评分、ODI指数均显著降低,且术后1周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6个月、1年的VAS评分、ODI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行系统化康复功能锻炼,能够缩短活动恢复时间,减轻疼痛症状及腰椎功能障碍,提高恢复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