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腰椎盘突出症患者的患病原因以及进行有效护理的重要性。方法对2008年1月~2009年5月收治的69例腰椎盘突出症患者进行系统的康复指导功能训练、心理护理以及健康指导,观察并记录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情况。结果2010年5月来此复查的52例患者的复查结果显示,坚持康复指导功能训练的39例患者已几乎痊愈,13例患者的病情也有所好转。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正确处理和护理可有效地降低患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康复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功能锻炼方法掌握程度以及患者满意度,应用SF-36健康简明调查量表评价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6个月SF-36评分有无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康复锻炼方法掌握程度患者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舒适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康复锻炼中的有效应用,也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护理的方法。方法 将139例行保守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分期康复护理组(观察组,74例)和常规护理组(常规组,65例),分别采用分期康复护理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住院天数、医疗费用及1年内的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和常规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59%和90.77%,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的住院天数、医疗费用及1年内复发率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 分期康复护理有助于缩短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时间。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康复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51例进行椎板减压内固定手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进行手术前后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体位训练、功能锻炼等围手术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术前及术后3个月VAS和ODI评分,分析两组术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前VAS平均评分分别是8.3分和7.8分,术后3个月分别是2.03分和3.3分;两组患者术前ODI平均评分分别是52.3分和54.6分,术后3个月分别是20.2分和24.7分。两组患者术前VAS和ODI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VAS和ODI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手术期康复护理能够有效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疼痛、麻木、无力等症状,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文通过对8例腰椎间下术后并发椎间隙感染患者的观察和护理。总结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并发椎间隙感染的患者应注意心理护理,疼痛的护理、体位护理及卧床护理,大多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的康复现状,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11月在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手术后出院6个月以上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06例.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记录可能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康复有影响的项目,采用日本骨科学会评估治疗(JOA)评分,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治疗的最佳疗效。方法选择患者232例,随机分为3组,均在腰椎牵引的基础上A组:107例配合针灸加红外线治疗,B组:68例配合电脑中频治疗,C组:57例配合微波治疗。结果总有效率A组91.3%、B组70.6%、C组64.9%。3组治愈显效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x2=25.29,P〈0.05)。A组优于B、C组。结论传统的针灸医学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不可忽视的一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综合康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通过对2002年4月-2004年10月16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临床分析,采用综合康复治疗,主要方法有牵引、斜板手法、揉压闪颤手法、封闭疗法和功能锻炼运动疗法,同时给予对症治疗、支持治疗和心理治疗等综合疗法。结果 治愈率81.37%,总有效率99.38%。结论 采用综合康复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有效解除患者的一系列症状。病程与疗效有关,病程越短,疗效越好。  相似文献   

9.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严重并发症的护理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陈美萍  张丽 《护理学杂志》2002,17(3):202-203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和多发病 ,是腰腿痛最常见的病因。病人痛苦 ,严重者可致大小便功能障碍甚至截瘫[1] 。手术治疗是其主要治疗手段之一 ,但由于手术切口较大 ,软组织剥离广泛以及不同程度的椎板切除 ,术后易发生严重并发症以致终生残疾 ,对病人产生极大危害。我院 1 992~ 2 0 0 0年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 680例 ,术后发生并发症 2 5例 ,护理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680例中 ,男 5 81例、女 99例 ,年龄 2 0~ 69岁 ,平均 44.5岁。行全椎板切除 2 86例 ,半椎板切除2 98例 ,扩大开窗 96例 ;术后出现马尾神经根损伤1 0例 ,椎间隙…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三维牵引结合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下肢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腰椎间盘突出症出现下肢痛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采用三维牵引结合针刀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普通牵引结合针灸治疗。两组治疗2周后观察VAS视觉疼痛评分,治疗结束后统计住院时间。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VAS视觉疼痛评分均有改善(P均〈0.05),但以观察组改善明显(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要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采用三维牵引结合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下肢痛效果较好,且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功能锻炼在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术后的时效性及对腰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纳入标准的 100 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50 例,治疗组在经皮椎间孔镜靶向穿刺定位治疗后给予系统腰腹肌功能锻炼,对照组给予直腿抬高练习和背伸肌适度锻炼,随访 1 年;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 d、3 月、6 月及 1 年采用VAS、ODI 评分和术后 1 年的腰背部不适例数、腰椎稳定性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腰痛、腿痛 VAS 评分、ODI 评分术均低于术前(P<0.05),两组术前、术后 1 d 腰痛、腿痛 VAS 评分、ODI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腰痛 VAS 评分术后 3 月 [(1.31±0.42) 分 vs (2.01±1.03) 分 ]、术后 6 月 [(0.67±0.32) 分 vs (1.58±0.74) 分 ]、术后 1 年 [(0.41±0.17) 分 vs (1.37±0.64) 分 ] 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腿痛 VAS 评分术后 3 月 [(1.31±0.42) 分 vs (2.01±1.03) 分 ]、术后 6 月 [(0.67±0.32) 分 vs (1.58±0.74) 分 ]、术后 1 年 [(0.41±0.17) 分 vs (1.37±0.64) 分 ] 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 ODI 评分术后 3 月 [(10.14±1.07) 分 vs (12.33±1.28) 分]、6 月 [(8.21±0.14) 分 vs (10.34±0.75)分 ]、1 年 [(7.92±0.05) 分 vs (9.28±0.42) 分 ] 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 1 年,两组腰椎曲度、前凸指数、骶骨倾斜角方面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 1 年前凸指数 [(2.52±0.27) cm vs (2.32±0.58) cm]、骶骨倾斜角 [(31.08±4.81)° vs (28.19±3.05)° ] 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 1 年腰腿部不适阳性率比较,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靶向穿刺定位治疗 LDH 术后给予系统腰腹肌功能锻炼,可明显缓解疼痛不适,维持腰椎的稳定性,降低复发率,且症状随系统功能锻炼次数的增加改善越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自行研制的一种颈腰牵引器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42例年龄在38~60岁的中老年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试用,观察牵引前后患者症状改变.结果 本组42例病例均获得随访,以1994年中华医学会脊柱学组腰背疼痛非手术评价标准为参考,治愈为29例,有效9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90.5%.9例下肢放射痛患者4例不能耐受牵引,而行手术治疗.结论 自行研制的颈腰牵引器具有结构简单、经济实用、重量轻、可折叠、便于携带、使用移动存放方便等优点,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显微内镜手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介绍显微内镜手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16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内型7例,椎间孔外型9例)接受显微内镜手术。5例椎间孔内型采用常规显微内镜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入路,切除部分椎板、椎弓峡部和小关节。2例椎间孔内型采用经关节突入路,使用X-tube工作通道,切除大部分关节突。9例椎间孔外型采用横突间入路,工作导管置于横突间,部分切断横突间韧带。所有手术均需找到受压神经根并松解,切除突出椎间盘。结果术后平均随访8·3个月,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定临床结果,优12例,良3例,可1例。平均住院日13·8d,平均手术时间78min,平均术中出血68ml。结论显微内镜手术治疗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小切口和组织损伤轻的优点,能够充分直接探查松解神经根压迫。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牵引体位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402例行腰椎牵引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06例)和对照组(196例),两组均采用伊藤TM-300牵引系统进行牵引治疗.观察组按患者就诊时的症状、体征及影像学结果,根据腰椎生理曲度改变情况选择合适的牵引体位.对照组根据患者承受能力选择体位.结果牵引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根据患者腰椎生理曲度改变情况选择合适的牵引体位,优化物理治疗方法,可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多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报道采用多椎板开窗、摘除突出椎间盘,治疗多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保持脊柱稳定性的治疗经验。方法:自1995~2002年,手术治疗多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384例,其中58岁以下者352例,采用多个椎板间潜行式开窗,开窗最少2处,最多6处。结果:经平均6个月随访,效果优314例,良28例,可10例,优良率97.2%。结论:椎板间多窗潜行式治疗多节段、多处椎间盘突出症,可达到治疗愈目的,并发症少,并有助于保持脊椎的稳定性。以熟练的椎板开窗手术技术,摘除突出的椎间盘,解除神经根受压,保证手术效果是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牵引体位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402例行腰椎牵引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06例)和对照组(196例),两组均采用伊藤TM-300牵引系统进行牵引治疗。观察组按患者就诊时的症状、体征及影像学结果,根据腰椎生理曲度改变情况选择合适的牵引体位。对照组根据患者承受能力选择体位。结果 牵引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根据患者腰椎生理曲度改变情况选择合造的牵引体位,优化物理治疗方法,可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18.
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梅 《护理学杂志》2007,22(20):20-21
对4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结果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术后疗效满意,无1例并发症发生.随访12~36个月,按日本整形协会腰痛治疗标准评分(JOA 29分法),总体改善优良率达76.33%.提出术前进行心理护理,做好充分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予以腰部制动和出院指导,对巩固疗效,促进患者康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联合内窥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通过内窥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观察组予以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联合内窥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65%)较对照组(18.6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术后7天的疼痛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评分较对照组低,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联合内窥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减少并发症,缩短术后恢复时间,进而促进患者功能有效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