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中药药性理论是现代中药学发展的重要基础,近10年来有关中药药性理论的实验性研究从各方面取得了可贵进展。本文首先描述了近年来学者们提出的发展药性理论的各种假说,然后从物理学手段、化学手段、基因研究等方面总结了关于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实验性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韩涛  章健 《光明中医》2014,(6):1127-1128
中药的性能是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中药性能也称药性。药性理论是研究药性形成的机制及运用规律的理论。而中药的寒热药性在药性理论中居重要地位,是中医治疗疾病的基础和治则。其内涵深刻,至今仍无法探究其中之奥秘。本文将从中国传统医学历代医家的关于寒热药性的思想和现代医学工作者的最新研究来浅析寒热药性在中医临床上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和建立中药有效成分药性的实验检测方法.方法 采用优甲乐热证造模小鼠,饲以小檗碱等7味中药有效成分和对应的黄柏等6味中药饮片,检测和观察给药后动物腋温的改变、体表红外热像中最大眼温和尾根部温度改变以及综合温度的改变.结果 大多被测的中药饮片其药性检测结果与中药文献描述一致;小檗碱与黄柏、大黄素和大黄酚与大黄、栀子苷与栀子、知母皂苷与知母、淫羊藿苷与淫羊藿等中药有效成分与其中药饮片的药性一致,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这些中药饮片的药性;在同一饮片的不同有效成分中,大黄素更接近大黄的药性,而大黄酚差距较大;附子未见热性表现,提示其热性可能与刺激消化道黏膜等作用有关;而乌头碱出现寒象,推测与其剂量偏大所造成的毒性有关.结论 所建立的中药药性实验检测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客观地检测中药有效成分的药性,对于鉴别和描述中药有效成分的药性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4.
氨基酸含量与寒热药性的多元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药寒热药性与18种氨基酸含量的相关性。方法:应用柱前衍生化反应和HPLC法测定17种氨基酸含量,并采用UV法测定色氨酸含量;利用Fisher线性判别分析对18种氨基酸含量与中药寒热药性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比较确定最佳的统计识别模型,并进一步识别氨基酸的寒热表征。结果:建立基于18种氨基酸含量的寒热药性数学Fisher判别函数,60种中药的寒热药性判别正确率达到82%。以SVM为最佳模型得出氨基酸HPLC分析的寒性标记为:Glu、Gly、Arg、Thr、Ala、Tyr、Val、Ile和lys;热性标记为:Asp、Ser、His、Pro、Met、Cys、Leu、Phe和Trp。结论:18种氨基酸含量与中药寒热药性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药物象与其寒热药性研究的意义及可行性。方法梳理近10年相关文献,分析物象-寒热药性相关性研究的现实意义及可行性。结果已报道的相关研究结果证明从不同角度进行的研究均显示物象-寒热药性之间具有相关性。结论不同药性属性的中药组群存在物象共性特征及其规律性。基于物象的寒热药性研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且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6.
基于传统功效的中药寒热药性研究策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药性是中医药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内容,寒热药性是药性理论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由于寒热药性的科学内涵深刻,而当前的思路及方法手段难以摆脱先入为主、循环论证的研究局限性,因此亟需为现代中药寒热药性研究注入新思维、启动新视角.本文在现有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以系统观为指导,以物质基础、生物效应和作用靶标为寒热药性的三大要素,融合多学科交叉的方法构建基于传统功效的中药寒热药性表征方法,基本揭示寒热药性的科学内涵.以期实现药性理论研究的重大突破,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为进一步提高中医临床诊疗与合理用药水平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赵益  左铮云  刘霞  孙有智 《中草药》2011,42(2):392-397
通过分析不同药性中药不良反应临床表现的特点及规律,探寻寒热药性与毒性反应的相关关系。对寒热属性明确的375味中药进行搜集整理,以临床应用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为统计标准,计算导致不良反应和生理生化指标变化的寒热药物个数及构成比,并进行χ2检验。临床报道内服出现不良反应的药物共有162种,其中寒凉药92种,温热药70种。二者所致的不良反应主要涉及消化、神经、呼吸及循环系统。寒凉药比温热药更易导致出现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和皮肤过敏症状;而温热药较寒凉药更易导致呼吸系统和五官损害。其中两类药物在导致反射减弱或消失、食欲减退、体温升高、心肌缺血或梗死、循环衰竭、白细胞增多等不良反应上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性差异。不同寒热属性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在某些方面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且大都可用传统的中医理论予以解释,提示中药的不良反应很可能是古人确定药性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8.
中药区别于西药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它的使用必须在传统中医理论指导下 ,辨证用药 ,而中药的药性存在是辨证用药法则的基础。药性赋与中药的治疗作用大多具有对证的专一性 ,这一点已为医疗实践证实。如辛温解表药麻黄治疗感冒疾病时有对风寒表证的专一作用 ,若使用于热证须与寒凉性中药配伍以制其温 ,如麻杏石甘汤 ;苦寒性泻下药大黄 ,有对实热积滞的寒下功效 ,若治疗寒证则须与温热药附子、干姜配伍以制其寒性 ;近年对附子的研究证明 ,附子的强心作用对寒冷期动物具有强心效果 ,对温热期动物反可产生心脏传导阻滞 ,这与附子辛热的药性制约而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寒、热药性中药对生物效应指标的影响,分析变量对寒、热药性贡献度,初步建立寒、热药性生物效应判别模式。方法: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寒性中药(苦参、栀子、黄柏,黄芩、黄连、龙胆)各组、热性中药(附子、干姜、高良姜、花椒、肉桂、吴茱萸)各组,灌胃相应中药水煎液10 mL·kg-1,每日2次,共给药30 d;检测文献已报道的可能与寒、热药性相关联的生物效应指标共53项;运用Clementinel2.0数据挖掘软件,建立数据仓库;选取空白对照组数据、寒性中药组(栀子、黄柏、黄连、苦参、龙胆)数据、热性中药组(附子、干姜、肉桂、花椒、高良姜)数据,作为训练集,C5.0算法和C&R分类回归算法找出变量的重要性,构建决策树;并对黄芩、吴茱萸进行寒、热属性的测试。结果:C&R分类回归算法显示:肝SDH活性为寒热最为重要的属性,重要性接近30%,其次为甘油三酯、肝Na+-K+-ATP酶、肌糖元、血小板分布宽度等,模型的正确率达97.39%;C5.0算法显示:肝SDH活性为寒热最为重要的属性,重要性接近40%,其次为甘油三酯、谷草转氨酶、肌糖元、肝Na+-K+-ATP酶等,模型的正确率达98.26%;C&R分类回归算法、C5.0算法决策树判定吴茱萸属于热性药和黄芩属于寒性药的可能性均为100.00%,77.78%。结论:肝SDH活性为中药的寒热药性最为重要的生物效应指标;中药寒、热药性的判别通路或模式与能量代谢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黄清杰  李喜香  李季文 《新中医》2019,51(9):310-312
简版: [摘要]寒热药性是中医临床用药“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的理论依据,其与临床疗效关系十分密切。然寒热二性易受生长环境、药物剂型、使用方法等诸多因素影响,如汤剂煎煮、加工炮制、制剂工艺等环节均对其影响较甚。无论是传统理论文献,还是现代科学研究成果,均表明寒热药性在汤剂制备、炮制加工、制剂生产过程中随着受热条件的变化其药性会发生转化,以热制寒,使其寒凉之性逐渐减弱,甚者药性由寒转温;或以热助热,温热之性更加浑厚。因此笔者提出“久煎助温、久热助温”的理论假说,为中药汤剂煎服、加工炮制、制剂生产及中药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氨基酸含量与寒热药性相关性的研究与统计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初步探讨中药寒热药性与18种氨基酸含量的相关性,建立寒热药性的Fisher判别函数。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30味中药中的18种氨基酸含量。以18种氨基酸含量为指标,利用Fisher方法建立判别函数,研究中药药性与氨基酸含量的相关性。结果:热性中药的18种氨基酸平均含量是寒性中药的1.32倍,建立寒热药性的Fisher判别函数,组内回代一致率为90%。结论:Fisher判别函数对30种中药的寒热药性实现了较为准确的判别。18种氨基酸含量与中药寒热药性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中药寒、热、温、凉四气理论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相关研究多集中在寒热药性两方面。中药的寒热药性既是治疗疾病的要素,也是导致不良反应的因素。本文通过对中药寒热药性所致毒副作用研究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中药所具有的寒热药性偏胜所致毒副作用的防控措施,指出控制中药寒热药性所致毒副作用的重要意义在于促进中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  相似文献   

13.
从中药寒热药性角度阐述了其对方剂组成的原则、药物配伍的形式、方证结合的用药原则及治法的具体运用等方面所起的作用,目的在于说明中药药性理论与方剂学的缘由以及对方剂学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药寒热药性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功能的影响差异。方法:对本院采用中药治疗的253例CHB住院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构建CHB肝功能指标的因子结构模型,探索影响CHB疾病进展的关键因素;通过分析寒热方药对以上关键因素指标的改善情况,阐明寒热药性对CHB疗效的影响差异。结果:就肝功能指标而言,影响CHB疾病进展情况的3个方面是:胆汁排泄障碍及胆汁淤积情况、肝脏损害程度、肝脏合成储备功能。寒、热方药均能显著降低患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汁酸(TBA)、乳酸脱氢酶(LDH)、γ-谷氨酰转肽酶(GGT)各指标值(P0.05,P0.01),热性方药还能显著升高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O)(P0.05)。结论:寒、热方药均能通过降低转氨酶、改善肝脏损害、促进胆汁排泄、减轻胆汁淤积、促进肝脏代谢而表现出对CHB的治疗作用;不同的是热性方药还有升高血清蛋白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药性热力学观及实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药药性理论一直是中医药基础研究的难点和热点,但至今尚未取得重要突破。寒热辨证为中医首要辨证,寒热药性是中药的首要药性,"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是中医首要治则,但是究竟寒热药性是否客观存在?能否/如何建立一套客观可行的寒热药性评价方法体系?如何以寒热药性理论及其研究成果指导中医药实践?近年来课题组独辟蹊径,主要从热力学角度对中药寒热药性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研究,首次提出了"中医药(药性)热力学观"(thermodynam ic outlook of Ch inesem ed ic ine),建立了"源于临床,证于实验,回归临床"的中药药性研究模式,研制开发一套可用于中药寒热药性差异表征与评价的方法体系(包括冷热板差示法,微量量热法,药性循证医学分析),从体外到体内、从实验到临床,较系统地考察了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的能量转移和热变化及其不同寒热药性中药的干预效果,揭示中药寒热药性差异的客观性以及"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科学性,为审视和研究中药药性理论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为中医药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新的科技支持。  相似文献   

16.
《辽宁中医杂志》2013,(8):1665-1667
目的:探讨中药物质成分与寒热药性的相关性,寻找适合解释此相关性的统计模式识别方法。方法:选取寒、热性植物药各30种测定其HPLC指纹图谱,经数据预处理后,采用穷举建模法中的试验修正法比较七大类80种统计模式识别方法在识别中药药性特征标记的优劣,建立候选适宜模型集。结果:候选适宜模型中,有4种(Bayesian Lo-gistic Regression、Ridge Logistic、SMO、PLS)对中药药性特征标记识别较好,且识别能力差异较小。通过比较实际寒热标记图谱与4者理论识别图谱,发现偏最小二乘PLS的理论图谱与实际寒热图谱相似度最高。结论:采用统计模式识别方法可以从HPLC图谱信息中筛选出识别中药药性的物质基础,即中药药性特征标记。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是目前识别中药寒热药性特征标记的最优模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海洋中药是我国中药资源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为海洋中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如何快速客观评价海洋中药新资源的药性已成为制约海洋中药发展和临床应用的主要瓶颈问题之一。方法:本文以613味海洋中药涉及的1 091种海洋中药物种为研究对象,采用关联规则挖掘(Association Rules Mining)和系统发育树(Phylogenetic Tree)构建方法,分析不同寒热药性海洋中药在海洋生物系统发育树上的分布规律及其关联关系。结果:不同药性的海洋中药在发育树上的分布具有很高的聚集性,来源于相同科物种的海洋中药,其药性基本也一样,很多与同一药性关联程度高的规则分布在系统发育树的同一分支中,或者在发育树上的距离非常近,如与寒性关联程度比较高的绿藻门(Chlorophyta)、红藻纲(Florideophyceae)、褐藻纲(Phaeohpyceae)等海洋植物,与热性关联程度较高的十足目(Decapoda)、软甲纲(Malacostraca)、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等海洋动物,和平性海洋中药相关程度较高的有鳞目(Squamata)海洋鱼类。结论:以上结果提示药性和海洋生物的门纲科属等亲缘关系信息具有一定的关联关系,来源于亲缘关系相同或相近海洋生物物种的海洋中药可能会具有相同或相近的中药药性,这为海洋中药新资源的药性预测和评价提供了新的评价指标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四味寒热药性与机体脂肪代谢间的相关联系,进一步为中药寒热药性的科学评价打好基础,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及中药的科学研究。方法:观察四味寒热药物对大鼠肌体乳糜微粒(CM)、中间密度脂蛋白(IDL)、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及游离脂肪酸(NEFA)的影响。结果:寒热药对相比,花椒各组NEFA比黄芩各组显著升高(P<0.05),高良姜各组比黄芩各组显著升高(P<0.05),花椒各组比龙胆草低剂量组显著升高(P<0.05),高良姜各组比龙胆草低剂量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寒药模型组由脂酶分解代谢中性脂肪而得的脂肪代谢物明显低于正常组及热药模型组。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20种中药中糖的含量与中药寒热药性的相关性。方法:运用费林氏容量法测定20味中药总糖的含量,硫酸-蒽酮比色法测定总多糖的含量,碱式硫酸铜法测定单糖的含量,并利用Fisher统计方法分析实验数据。结果:10种热性中药的总糖和单糖含量都明显高于10种寒性中药,统计分析显示:P<0.05;总多糖含量测定的统计结果显示:P>0.05;Fisher法建立判别函数,判别正确率为85%。结论:Fisher统计分析方法可以从糖含量方面对20味中药的寒热药性进行判别,20种中药中糖的含量与寒热药性具有相关性,提示糖类物质是寒热药性的物质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从中枢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差异探讨中药寒热药性的科学内涵。方法:将莪术、虎杖两味药性相反的中药给大鼠灌胃给药1个月后,用HPLC-ECD(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检测大鼠大脑不同部位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结果:温热药莪术明显促进大鼠大脑不同部位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分泌,与空白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寒凉药虎杖明显抑制大鼠大脑不同部位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分泌,与空白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结论:中药的寒热药性与中枢单胺类神经递质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