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辽宁中医杂志》2015,(5):966-967
六字气诀即吹、呼、嘻、呵、嘘、呬,是古人留下来的一种传统养生方法。《诸病源候论》认为肝病候可用呵治疗,心病候可用呼吹治疗,脾病候可用嘻治疗,肺病候可用嘘治疗,肾病候可用呬治疗。六字气诀可以治疗五脏病候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可以宣畅五脏气机,疏通脏腑经络。  相似文献   

2.
《枕上三字诀》系清末浙江儒学大师俞樾所撰。该书以论述养生功法为要,分为“塑”“锁”“梳”三口诀和路径,其制外养内的理论方法在养生史上有诸多引述。全书篇幅精简,论述颇精,是一部研究静功摄生的重要文献典籍。《中国中医古籍总目》记载有该书的两个版本,经实地调研考辨,实为清刻本和清石印本两个版本体系。  相似文献   

3.
"爱美之心,人人有之"。在日常生活中,许多爱美的女性都去选择美容院或追求高档次美容化妆品来修饰面部皮肤,达到美容的目的,却忽略了自然美容对面部保护。因此,专家为爱美的人们总结了自然美容"三字诀"。  相似文献   

4.
“上火”临床表现为心烦易怒、眼睛红肿、痤疮、口舌干燥、牙龈肿痛、口腔溃疡、咽喉肿痛、小便色黄、大便秘结等.清代程国彭《医学心悟》[1]将火分为“内火”、“外火”,认为内火“七情色欲,劳役耗神……可养而不可害”;外火“风、寒、暑、湿、燥、火及伤热饮食……可驱不可留”.本文就“外火”与四季六气的关系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5.
程康圃“六字学说”在儿科针灸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宝琪 《新中医》1990,22(7):33-34
程康圃,名德恒,是广东近代著名中医儿科学家,为清代道光至光绪年间(公元1821—1908年)人。晚年著《儿科秘要》,阐发小儿“肝常有余,脾常不足,心火常炎”的病理特点;并将其六代业儿科及其行医五十余年之儿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有名的寿星之中,除了传说中800岁的彭祖,恐怕就是清代的李青云了.李青云生于公元1677年(清朝康熙十六年),卒于公元1933年,历经256年(一说273年),是世界上极为罕见的寿星之一.民国二十年<万州日报>载:"开县二百七十三岁老人李青云"一文,一时轰动全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从"天人相应"治疗失眠的方法。方法:以六气时间(初之气"厥阴风木"至六之气"太阳寒水")为治疗时间单位,从"五脏皆有不寐和从肝论治"的病机特点和治疗原则出发,根据六气经络运行规律进行治疗。结果在一年六气运行过程的每一个时间观察单位内,其治疗有效率65%~85%,2年平均有效率为75.5%。结论:从"五脏皆有不寐和从肝论治"的病机特点和治疗原则出发,结合"六气"经络运行规律治疗失眠能较好的体现"天人相应"的宇宙一体观。  相似文献   

8.
<正> “六气都从火化”(下称“火化”)出自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此说扩大了六气病机理论的内容,为后世研究火热病的发病及临床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就“火化”说的起源及机理予以剖析,以图其更加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9.
综述国内关于施氏十二字养生功防治颈椎病的研究进展,认为作为中医传统导引方法的施氏十二字养生功在颈椎病的防治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应该在社区中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0.
《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一书尘封于敦煌千佛洞已千年有余,举世罕知,直到20世纪初才重见天日,然而一直藏于张姓医生家,研习的人极少。此书源自于《汤液经法》,属正宗经方派系,有极高的理论和临床价值。现就此书的来源及医学价值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1.
"六气皆从火化"与"六气皆能化火"都是后人根据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概括出来的中医术语,都强调"火热病机"。二者都认为六气之间存在着转化性,而且以化生"火热"为主。"六气皆从火化"一语,既包涵"六气化火",也包涵"火化六气",还包涵"六气互化",基本符合刘完素的本意。而"六气皆能化火",仅仅强调"六气化火"一个方面,虽然突出了火热病机的重要性,但却有失刘完素的本意。二者涵义显然不同,不可混为一谈。所谓"化"者,都应是病机(理)传(转)化,而不是病因传(转)化。病机或病理产物则常会随病程的发展、病人体质的差异、治疗用药的寒热补泻、护理措施的当否等因素而发生性质的转化。其中病人的体质是影响病机(理)转化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2.
1阐发五运六气学说,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顾植山教授是龙砂医学流派的代表性传承人之一。顾教授认为~([1-3]):五运六气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现,《黄帝内经》整合了太极阴阳,开阖枢和五行学说三大基本理论,根基于中华文明的源头——黄帝文化。中医之魂在《黄帝内经》中。五运六气是古人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各种事物的运动变化都存在着周期性节律,主要表现为五运周期和六气周期,五周期和六周期的结合就产生了"五运六气"。  相似文献   

13.
孟庆云 《北京中医》2009,(12):937-940
运气学说是古人探讨自然变化的周期性规律的一门学问。五运六气之语最早见于《周礼》,在其流传中形成了推算派、推理派和江湖派等。五运六气对中医学理论的发展有启奥升堂之功,其扩展了中医理论体系的框架,建立了五运主病和六气为病的流行病学纲领,提出了气化学说的理论纲领和五运六气的用药规律与气化药理学,具论病机并抉发为病机学说,并在预测病害因素指导下为中医养生理论之龟镜。  相似文献   

14.
五运六气对中医学理论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庆云 《北京中医药》2009,28(12):937-940
运气学说是古人探讨自然变化的周期性规律的一门学问.五运六气之语最早见于<周礼>,在其流传中形成了推算派、推理派和江湖派等.五运六气对中医学理论的发展有启奥升堂之功,其扩展了中医理论体系的框架,建立了五运主病和六气为病的流行病学纲领,提出了气化学说的理论纲领和五运六气的用药规律与气化药理学.具论病机并抉发为病机学说,并在预测病害因素指导下为中医养生理论之龟镜.  相似文献   

15.
田文主任医师认为,五运六气是中医学术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古人长期对自然界环境与人体发病相关性进行系统观察而总结出来的反映真实客观规律的医学体系,集预防、诊断、治疗、选方用药于一体。田文主任医师是研究中医时间医学的开拓者,经过20多年的努力,对脑血管病、冠心病等的发病与自然环境关系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科研观察,发现一些具有开创性意义的规律。田文主任医师一生从事中西医结合事业,对老年心脑血管、脾胃病具有独到的见解了,重视老年“气衰”研究。尤其是心脑血管病脾胃病的治疗.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  相似文献   

16.
痹证,黄帝内经《素问·痹论》言“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而后世更对其进行了补充,增加了热痹。各种痹证症状各有不同,总而观之,痹证通常指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处发生疼痛、酸楚、麻木,或关节屈伸不利、僵硬、肿大、变形等症状的一类疾病。本文用六气试对痹证的各种症状辨证划分论述。  相似文献   

17.
从古代运气学说和现代研究两个方面进行论述,认为无论是古代经典文献的记载还是现代的科学研究,都表明五运六气对人体体质以及患病有重要的影响。因而,应当充分重视运气理论,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以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18.
杨威  于峥  刘寨华 《北京中医》2009,(3):198-200
“六气大司天”缘于《内经》五运六气理论,丰富了中医的时间周期规律。历代百家争鸣的中医学术流派与医家见解变迁,或主动契合或客观暗合于“六气大司天”规律,存在着中医发展一致性的理论思维内核。继承前人经验不可拘泥,宜“和其运,调其化,不失其宜”,以开启中医创新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从人体六气运动的气机升降规律探讨朱丹溪"相火论"。认为"相火论"虽言及生理和病理的相火,但更强调病理的"相火",此火不能潜藏守位乃是由于六气运动不圆所致的心肾不交,同时从丹溪临证用药中分析所得理论。  相似文献   

20.
从文理、医理以及文化内涵多角度剖析《灵枢·决气》所载"六气为一气"的思想内涵。精、气、津、液、血、脉"六气"为人体之基础,然同源于"一气",其功能体现了阴阳互根互用。"六气为一气"观的文化内涵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在中国古代地理、社会、政治、哲学文化大环境下,其思维方式以"尚同""求一"为根本;二是万物为"一气"的哲学思维,即"气一元论";三是"气一元论"的延伸即"整体思维",正是中国古代文化"同源"思想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