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罗云 《广东医学》2014,35(15):2323-2326
目的 观察磷脂酶Cδ3(PLCδ3)和RhoA在大鼠损伤脊髓中的表达.方法 75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n=25):模型组用改良Allen's打击法制作脊髓损伤模型;假手术组只切除椎板,不损伤脊髓;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在术后1、3、7、14、28 d每组随机取5只大鼠,取损伤灶附近脊髓,用HE染色观察脊髓损伤及神经元死亡情况,采用免疫荧光方法和Western blot检测损伤后脊髓中PLCδ3、RhoA、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和神经元标记物NeuN的表达.结果 脊髓损伤后PLCδ3在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中表达持续下调,RhoA在残存的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表达上调,脊髓损伤后第3天开始升高,第7天达高峰,持续增高至第28天.损伤灶周围星形胶质细胞的增生与活化和RhoA同步,出现神经元的进行性坏死.结论 脊髓损伤后神经元和胶质细胞中PLCδ3表达下调可能导致RhoA表达上调,而参与神经元的死亡和星形胶质细胞的增生和活化,促进脊髓损伤胶质瘢痕形成,影响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DDR1蛋白在氧糖剥夺后的神经元细胞及星形胶质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推测可能机制。方法:采用SD孕鼠的胚鼠皮层培养神经元,采用新生SD大鼠皮层培养星形胶质细胞。建立氧糖剥夺(OGD)损伤模型并随机分为神经元正常对照组、神经元OGD组、星形胶质细胞正常对照组和星形胶质细胞OGD组。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细胞活性;免疫荧光染色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DDR1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OGD组细胞形态发生明显改变,MTT法测得细胞活性值降低;与神经元正常对照组相比,神经元OGD组的DDR1蛋白表达水平增加(P<0.05);与星形胶质细胞正常对照组相比,星形胶质细胞OGD组的DDR1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增加(P>0.05)。结论:OGD处理可诱导DDR1蛋白在大鼠皮层神经元中的表达,提示DDR1蛋白可能参与OGD后细胞凋亡等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查Spy1在脊髓损伤后表达变化,探讨其在脊髓损伤和修复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方法 :构建急性SD大鼠脊髓创压伤模型,采用蛋白质印迹、免疫荧光、免疫组织化学等技术观察Spy1在损伤脊髓中表达的时空变化。结果:在脊髓损伤后Spy1表达逐渐增加并在12 h达到高峰,14 d后恢复正常水平。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在脊髓损伤后12 h,Spy1在临近损伤中心的脊髓中的表达显著增加。免疫荧光结果显示Spy1与神经元和少突胶质细胞存在共定位。结论:脊髓损伤后脊髓中Spy1表达上调,参与了脊髓损伤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利用大鼠视神经夹持损伤模型,观察视网膜中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在不同时间点的激活水平,炎性介质和神经营养因子的时空表达变化情况,探讨这2种胶质细胞在大鼠视神经夹持损伤后在视网膜中可能的免疫调控机制.方法 建立SD大鼠视神经夹持模型,分别在建模后1 d、3 d、5d和7 d处死模型大鼠并取材.Western blot检测分析各时间点视网膜IL-1β和TNF-α及iNOS的表达变化情况;免疫荧光组织染色法标记检测各时间点视网膜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情况并检测相应组织中IL-1β、TNF-α、iNOS以及Nestin的表达及分布情况.结果 夹持组与对照组相比Western blot法检测发现IL-1β蛋白在损伤后3 d表达量最高,差异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5 d后表达下降,差异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TNF-α在损伤后各时间点表达均升高(P<0.05),损伤后3d表达量达到峰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iNOS水平在损伤后1d显著上升(P<0.05),且表达量最高,在损伤后3 d出现下降,差异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荧光化学染色法显示手术组视网膜中小胶质细胞及星形胶质细胞出现了活化.在小胶质细胞中和星形胶质细胞中检测到了IL-1β,iNOS的表达,但在所有时间点都未能观察到星形胶质细胞中TNF-α的表达.在损伤后7d,在星形细胞中观察到了Nestin表达.结论 视神经夹持损伤后,视网膜内活化的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是IL-1β、iNOS的主要来源.星形胶质细胞在该模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展现出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5(TRAF5)在大鼠创伤性脑损伤(TBI)中的表达变化及细胞定位情况。方法利用大鼠锐器切割伤模型,通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脑损伤后TRAF5表达的时空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TRAF5在脑组织中的细胞定位。结果 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大鼠脑损伤后,TRAF5的表达逐渐升高,损伤后5 d达到高峰,此后逐渐降低恢复至正常水平;免疫组化检测结果与Western blot检测结果基本一致。免疫荧光双标记结果显示,TRAF5与星型胶质细胞(GFAP)、神经元(NeuN)之间存在共定位。结论大鼠脑损伤可以影响TRAF5的表达,这种改变可能参与脑损伤后星型胶质细胞的活化和增殖过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对外源性内毒素脂多糖(lipopolysacchride,LPS)刺激的反应,以及在对抗炎症反应时二者的相互关系.方法:成年C57BL/6J小鼠分成实验对照组和实验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GFAP和Bcl-2免疫荧光双重标记技术,观察小鼠单次注射LPS入侧脑室后,GFAP和Bcl-2在脑内的分布、表达及时程变化,以及GFAP阳性星形胶质细胞与Bcl-2阳性神经元之间的关系.结果:PBS注射的对照组动物脑内GFAP阳性的星形胶质细胞主要分布于海马、梨状皮质、内嗅皮质、隔区、纹状体、杏仁核及主要的纤维束.LPS注射2 d后,GFAP阳性的星形胶质细胞明显被激活,尤其在脑室周围的脑实质,表现为细胞胞体相对增大,突起变粗.Bcl-2阳性神经元在注射后1 d出现表达,2 d明显增加,4 d为表达高峰.Bcl-2阳性神经元分布在第一、二运动皮质和躯体感觉皮质、隔、斜角带核、海马和中脑红核等.LPS注射4 d后,GFAP和Bcl-2免疫荧光双重标记染色切片显示:在脑内没有发现GFAP和Bcl-2双标细胞,但可见GFAP阳性星形胶质细胞和Bcl-2阳性神经元重叠.星形胶质细胞的突起可见于Bcl-2免疫荧光阳性神经元的鞘中.结论:LPS能诱导脑室周围的脑实质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的激活,激活的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元可能参与脑内的免疫调节和保护性反应.星形胶质细胞的突起可见于Bcl-2免疫荧光阳性神经元的鞘中,表明两者之间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型凝集素16A(CLEC16A)在中枢神经系统(CNS)炎症中的表达变化及细胞定位。方法应用SD大鼠侧脑室内注射脂多糖(LPS)建立脑炎症模型,利用PCR及Western blot检测术后大脑皮层中CLEC16A在mRNA水平及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免疫荧光检测CLEC16A在侧脑室内注射LPS后的定位、细胞分布及细胞的状态。结果在大鼠脑炎症模型中CLEC16A mRNA和蛋白水平均有明显变化,分别在注射后9或12 h开始增加,并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免疫荧光双标发现表达较高CLEC16A主要定位与大鼠脑中的星形胶质细胞及神经元中。同时检测脑中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情况发现表达增多的CLEC16A主要定位于增殖的星形胶质细胞。结论CLEC16A可能参与星形胶质细胞的增殖,在神经系统炎症反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海马区Skp2的表达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海马区S期激酶相关蛋白2(S phase kinase-associated protein 2,Skp2)及其下游底物p27的表达变化。方法雄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20),全脑缺血再灌注组(n=40)。采用Pulsinelli四血管结扎法建立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全脑缺血30min后进行再灌注;对照组为假手术组,只分离血管。分别于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4、7d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海马区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元变化;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海马区Skp2及p27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4、7d后,星形胶质细胞明显活化、增殖;海马CA1区神经元在再灌注7d时明显减少。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在全脑缺血再灌注4d和7d海马区Skp2表达逐渐增高,而p27蛋白的表达逐渐降低(均P<0.05)。结论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海马区Skp2的表达升高,可能与缺血后神经元凋亡及胶质细胞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脊髓损伤后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的增生和巢蛋白的表达情况,并观察其细胞类型及相关性.方法 利用动脉瘤夹压迫法建立成年大鼠脊髓损伤动物模型.利用BBB评分标准表、免疫组化、免疫荧光双标法与LeicaQ500IW图像处理系统分析和显示脊髓损伤后不同时期(1、3、5 d,1、2、4、6、8、w)、不同部位脊髓损伤的程度以及巢蛋白与胶质酸性纤维蛋白(GFAP)的表达变化及细胞类型.结果 BBB评分结果显示术后所有实验动物双后肢(HL)评分低至0~1min,随后逐渐上升,1~2周内恢复的幅度较大,以后恢复较缓慢,较正常对照组具统计学意义(P<0.05).甲苯胺蓝染色可见损伤区有核固缩、胞浆溶解、尼氏体模糊且染色较深的神经元.随着动物存活时间延长,损伤范围逐渐扩大,约1周后损伤范同不再扩大.正常对照组脊髓神经元胞体和突起轮廓清晰.免疫荧光双标染色及图像处理系统分析结果显示脊髓伤24h后可诱导损伤及邻近区域巢蛋白和GFAP高度表达,中央管周围室管膜区几乎均为巢蛋白/GFAP-细胞群.室管膜区以外的灰质和白质中几乎全是巢蛋白/GFAP 细胞群,3~7d逐渐达到高峰,之后逐渐减弱,在损伤后2周左右恢复至对照组水平(P<0.05).正常对照组在脊髓中央管室管膜区有少量巢蛋白/GFAP-细胞,在室管膜区以外的灰质和白质中偶可见染色强度较弱的巢蛋白/GFAP 共存细胞.结论 成年大鼠脊髓损伤可诱导巢蛋白和GFAP的表达.巢蛋白的表达和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呈正相关,且表达多相互共存;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干细胞对脊髓损伤都有反应,并可能参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修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大鼠发育过程中,SSeCKS(Src抑制的蛋白激酶C的底物)在脑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通过Western blot,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SSeCKS在脑组织中表达的时空变化及细胞定位。结果:SSeCKS在大鼠脑发育过程中存在明显的表达变化,在胎鼠和生后早期的SD大鼠中表达水平较高,尤以生后1周明显,成年以后显著降低,4周时最低。脑分区检测显示端脑、海马和间脑符合全脑检测结果。DAB显色示SSeCKS在脑组织中呈点状散在分布,免疫荧光双标记示SSeCKS与星形胶质细胞有部分共定位,与神经元无明显共定位。结论:SSeCKS在大鼠脑发育过程中存在时空变化,并且主要定位于星形胶质细胞。提示SSeCKS可能通过参与细胞骨架的调节和信号通路的活化影响大鼠胚胎发育过程中星形胶质细胞指导的神经元的迁移和轴突的生长。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观察应用环孢素对大鼠坐骨神经切断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GAP-43mRNA的表达,研究环孢素对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影响。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环孢素干预,在3、7、14、21、28天,5个不同的时相点各从实验组和对照组中随机抽取6只大鼠,取下脊髓T12-L1节段,脊髓前角GAP-43mRNA的表达用荧光定量RT-PCR检测。结果:对照组GAP-43mRNA第3日呈低表达,第7天表达量增加,第14天表达量达到高峰,第21天表达量下降,第28天表达量接近第3天水平。实验组第3、7和14天表达量与对照组相似,第21和28天表达量较对照组有所提高,经统计学处理,第3、7和14天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第21天和28天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环孢素对坐骨神经损伤后脊髓运动神经元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延缓神经元的退变。  相似文献   

12.
樊元胜  叶蜀新 《四川医学》2009,30(2):164-166
目的观察甲基强的松龙(MP)和胶质细胞源神经生长因子(GDNF)联合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SCI)后的治疗作用,探讨治疗脊髓损伤的有效方案。方法将大鼠脊髓损伤后,分为单纯脊髓损伤组(A组)、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组(B组)、胶质细胞源神经生长因子组(C组)、甲基强的松龙(MP)和胶质细胞源神经生长因子(GDNF)组(D组),损伤后1、4、7、14、21d对脊髓损伤区进行细胞凋亡的检测(TUNEL)(免疫组化法)以及活性氧表达的测定(流式细胞仪),采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进行定量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P和GDNF联合治疗显著减轻炎症细胞的浸润和继发损伤的发生。促进了脊髓运动神经轴索的再生和下肢运动功能的恢复(P〈0.05)。结论MP联合GDNF治疗脊髓损伤,对损伤后脊髓结构和功能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是治疗脊髓损伤的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鼠一氧化碳中毒所致迟发性脑病大脑、脊髓、周围神经的病理变化及其发病机制。[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2组:A组(8只),空气(100ml/kg)腹腔注射1次/d,连续7d;B组(20只)CO(100ml/kg)腹腔注射1次,d,连续7d。观察实验动物神经系统表现,分别于1、2、3、4周取大脑、小脑、脊髓、周围神经多聚甲醛固定,KB、GFAP、EDI、MBP染色观察。电镜观察神经组织超微结构病理改变。[结果]迟发性脑病小鼠多在中毒后7d表现为精神萎靡、运动迟滞、活动减少等。组织病理学显示:中毒后1周海马神经元、小脑浦肯野细胞数量减少,大脑皮层神经元变性、数量减少,脑组织内小血管扩张、数量增多。第2~3周皮层神经元仍见到变性坏死,明显的胶质细胞反应。大脑及小脑白质结构疏松,KB染色可见到明显的髓鞘脱失,尤其是以胼胝体、视束损害明显。脊髓前外侧区可见到细胞变性。电镜可见第2周开始海马神经元出现核固缩、核碎裂,细胞凋亡。[结论]一氧化碳中毒所致小鼠迟发性脑病发病机制包括后期的细胞凋亡及炎症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大鼠脊髓组织损伤后过氧化物酶增殖激活型受体γ(PPARγ)的表达。方法将60只SD大鼠以改良Allen法制作大鼠急性脊髓损伤(SCI)模型,分为假手术组和SCI组。在损伤后1、3、7、14d取材,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对脊髓损伤区进行PPARγ 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的检测。结果假手术组和SCI组均见PPARγ mRNA和蛋白表达。与假手术组相比,SCI组PPARγ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多,在第3天达到高峰(P〈0.05)。结论 PPARγ在脊髓损伤后表达增高,可以成为治疗SCI的一个靶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大鼠创伤性脑损伤(TBI)后不同时间点脑损伤区周围脑组织脑脂结合蛋白(BLBP)的表达变化。方法采用大鼠颅脑液压损伤模型,在伤后1、3、7、14 d用Western blot检测损伤区周围脑组织BLBP的表达,用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BLBP和波形蛋白。结果 TBI后1 d,BLBP含量显著下降,后逐渐上升,至伤后7 d达到高峰,伤后14 d又急剧下降(均P〈0.01)。BLBP和波形蛋白双标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损伤区周围皮质及损伤侧胼胝体,损伤侧皮质阳性细胞大多为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形态;损伤侧胼胝体阳性细胞基本呈放射状胶质细胞(RGCs)形态。结论 TBI后损伤区周围脑组织RGCs样细胞可能与皮质神经再生和神经功能恢复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神经营养因子-3(NT-3)在成年猫脊髓损伤后电刺激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成年猫25只,雌雄不拘,随机分为左侧脊神经根去传入手术组(手术组,保留L6脊神经节)、手术+电刺激组(电刺激组)、手术+电刺激+NT-3抗体封闭组(抗体封闭组),2个月后对相应脊髓节段和保留脊神经节进行霍乱毒素B亚单位结合辣根过氧化物酶复合物形态学示踪及免疫组化、酶组化染色观察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各组脊神经节感觉性神经元中枢投射轴突终末集中分布在脊髓后角Ⅲ、Ⅳ、Ⅴ板层内侧,但电刺激组终末出芽标记点密度高于手术组,而抗体封闭组终末再生出芽能力相比电刺激组显著降低.结论 电刺激可能通过上调NT-3的表达促进损伤脊髓和感觉神经元的形态和功能修复,来参与脊髓可塑性过程.  相似文献   

17.
The expression of paired immunoglobulin-like receptor B (PirB) in normal and injured spinal cord of rats was investigated. The SD rat hemi-sectioned spinal cord injury (SCI) model was established. Before and 1, 3, 7, 10 days after SCI, the spinal cord tissues were harvested, and Western blot and immunohistochemistry were used to examine the expression and location of PirB.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PirB in the normal spinal cord of SD rats was low. At the first day after SCI, the expre...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后脊髓背角浅层神经元超微形态变化。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jE常组和手术组。手术组结扎大鼠左侧坐骨神经建立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fCCI)模型,存术后3、7、14d取与坐骨神经相应的腰4—6节段脊髓,透射电镜观察左侧脊髓背角浅层神经元超微结构并摄片,光镜下苏术素伊红染色对大鼠腰4—6脊髓背角两侧感觉神经元计数。结果坐骨神经损伤后,光镜下损伤侧脊髓背角感觉神经元数量较健侧昆著减少(P〈O.05),两周时细胞死亡率为23%;电镜下CCI7d和14d绀腰4~6节段脊髓左侧背角浅层神经元出现多种形态变化,以细胞凋亡为主?结论坐骨神经损伤后腰4—6节段脊髓背角神经元tP,现丢失,超微形态上呈现多样性,以细胞凋亡为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AS)对脊髓损伤(SCI)及脊髓胶质细胞凋亡的影响。 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SCI组(SCI模型)、AS低剂量组(AS-L组)、AS高剂量组(AS-H组)。比较各组大鼠运动功能、脊髓组织水肿、细胞凋亡、氧化反应情况;蛋白免疫印迹分析各组脊髓组织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和血红素加氧酶-1(HO-1)水平。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CI组脊髓组织促凋亡相关的蛋白cleaved Caspase-3和Bax表达升高,出现明显广泛的神经元死亡、胶质细胞凋亡和氧化应激反应,并伴有更严重的功能缺陷。而AS能够呈剂量依赖性逆转上述趋势,且AS-L组、AS-H组脊髓组织Nrf2和HO-1水平高于对照组和SCI组。 结论AS通过调节Nrf2/HO-1信号通路具有抗氧化和抗凋亡作用,进而改善大鼠脊髓损伤,为脊髓损伤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MP)联合MK-801(地卓西平马来酸盐)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Allen的重物坠落法建立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模型,将72只致伤大鼠一次性随机分为4组,每组18只大鼠(其中每组又包括24h、72h、15d三个亚组,每个亚组6只大鼠)。对照组伤后0.5h腹腔注射5mL生理盐水;MP组伤后0.5h腹腔注射甲基强的松龙30mg/kg体重;MK-801组伤后0.5h腹腔注射2.5%MK-801(地卓西平马来酸盐)5mg/kg体重;联合组伤后0.5h腹腔注射甲基强的松龙和MK-801(剂量、浓度同前)。分别在伤后24h、72h、15d处死动物,观察受损部位脊髓的病理形态和细胞凋亡,其中15d组分别于第1、3、5、7、10、15天做Gales评分和斜板试验。结果甲基强的松龙、MK-801及联合组治疗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在Gales评分、斜板试验及病理形态上、细胞凋亡检测与对照组相比都有很大提高,但三个治疗组在上述方面却处于同一水平。结论甲基强的松龙、MK-801及两药联合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的治疗作用在目前的实验条件下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