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5 毫秒
1.
目的 分析维持性腹膜透析(PD)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5年8月南京鼓楼医院收治的209例PD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生存率及技术生存率,分析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11例PD患者治疗5年内行肾移植,根据透析龄将其余患者分为长期PD组110例(透析龄≥5年)和短期PD组88例(透析龄<5年),分析透析龄的影响因素.结果 209例PD患者1、3、5、8、10年累积生存率依次为97.5%、87.7%、72.0%、54.9%、37.0%,累积技术生存率依次为94.7%、83.8%、73.2%、52.7%、44.3%.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置管时年龄大、PD前尿量少、自费医疗、非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心血管疾病是PD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置管时年龄大、自费医疗、腹膜炎是技术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置管时年龄、PD前尿量、随访依从性是影响透析龄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年龄、随访依从性、PD前尿量是透析龄的独立危险因素.积极预防和控制感染、加强随访管理、保护残余肾功能有助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透析时间.  相似文献   

2.
徐佳美  刘丹  翁宁  胡观观  王华   《护理与康复》2022,21(2):13-16
目的 调查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左心室肥厚发生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法,选取222例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左心室肥厚诊断标准分为左心室肥厚组和非左心室肥厚组,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腹膜透析患者发生左心室肥厚127例,发生率为57.2%.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腹膜透析患者发生早期腹膜炎的危险因素。方法 纳入某三级甲等医院2009年6月1日—2017年2月28日243例新入院的腹膜透析患者,随访至2018年3月31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早期腹膜炎的危险因素,分析早期腹膜炎的诱因、转归及病原学数据。 结果 纳入早期腹膜炎患者74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导管出口感染与早期腹膜炎呈显著相关(OR=2.635,95%CI=1.289~5.388,P=0.008),革兰阳性菌是常见的致病菌,发生11例(68.75%)感染。导致早期腹膜炎发生常见的诱因为操作不当[6例(8.1%)]、腹泻或便秘[6例(8.1%)]及呼吸道感染[6例(8.1%)]。早期腹膜炎治愈65例(87.8%),复发或再发6例(8.1%)。 结论 腹膜透析导管出口感染是早期腹膜炎的独立危险因素,常见的病原体为革兰阳性菌,操作不当、腹泻或便秘及呼吸道感染是早期腹膜炎的常见诱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衰弱及认知衰弱发生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就诊于在本院肾脏内科的94例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临床衰弱量表、简易智力状况检查量表对入组患者进行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衰弱及认知衰弱的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94例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年龄34~78岁。量表评估结果显示:衰弱CFS得分(4.67±1.27)分,其中衰弱前期患者46人,衰弱患者25人;认知衰弱MMSE得分(24.49±8.43)分,其中MMSE得分<21分的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有26人;有19人表现为衰弱和认知衰弱共存。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居住地农村、高血压、体重指数低、吸烟是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衰弱的危险因素,年龄大、受教育程度低、居住地农村、糖尿病、饮酒是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认知衰弱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衰弱程度及发生率处于较高水平,认知衰弱程度及发生率处于一般水平。临床工作人员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及时识别患者衰弱及认知衰弱的情况,以减少因衰弱及认知衰弱带来的跌倒坠床、走失等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低钠浓度透析后内皮舒张功能障碍(endothelial dysfunction,ED)的影响因素。方法 纳入2019年1月—2023年2月余姚市人民医院行MHD治疗的患者,设定透析液钠离子浓度为137 mmol/L,比较低钠透析6个月后肱动脉反应性舒张直径增长百分率;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模型,自抽样法验证,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校准曲线评价区分度与准确性。结果 共纳入80例患者,其中ED轻度异常42例,重度异常18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透析龄(OR=1.429,95%CI:1.241~1.657,P<0.001)、肱动脉血流量(OR=1.611,95%CI:1.472~1.713,P<0.001)、超敏C反应蛋白(OR=1.376,95%CI:1.194~1.582,P<0.001)、丙二醛(OR=1.518,95%CI:1.407~1.684,P<0.001)是ED的独立危险因素,白蛋白(OR=0.472,95%CI:0.318...  相似文献   

6.
探讨影响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生存率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69例CAPD患者透析前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利用计算机软件包SAS 8.0对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在影响CAPD患者预后的17个因素中,经过单因素Logistic回归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最后eGFR(OR=0.321,P=0.029)、血红蛋白(OR=0.264,P=0.008)、血清白蛋白(OR=8.815,P=0.003)、心血管疾病(OR=17.704,P=0.001)、残余尿量(OR=9.891,P=0.002)等5个因素进入回归方程。结论:eGFR、血红蛋白、白蛋白、心血管疾病、残余尿量等可能是影响CAPD预后的独立因素。而性别、高磷血症、高脂血症、蛋白尿等,可能对CAPD预后有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非透析的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左心室肥厚(LVH)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对LVH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CKD患者196例为研究对象(CKD组),根据性别分为CKD男性组117例和CKD女性组79例,并选取同期4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收集并分析3组实验室指标及心脏超声资料。分析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LVH的危险因素,以及分析SII与LVH的关系。结果 男性、女性LVH患病率分别为31.62%、50.63%。收缩压(SBP)升高、血红蛋白(Hb)降低、SII升高是男性患者LVH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高龄、Hb降低、尿酸(UA)上升是女性患者LVH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LVH在非透析的CKD患者中普遍存在,且女性患者较多。贫血是所有CKD患者LVH的危险因素,SII升高是男性患者LVH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我国腹膜透析患者中外周动脉疾病(PAD)的发病率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腹膜透析中心150名临床情况稳定的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为研究对象。测量踝臂指数(ABI),ABI≤0.9诊断为PAD。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生化指标进行Pearson’相关及logistic回归分析以鉴别腹膜透析患者外周动脉疾病的危险因素。结果合并PAD与非PAD腹膜透析患者分组比较显示在糖尿病状态、心脑血管病史、舒张压、脉压、尿素氮、血清白蛋白、血糖、C-反应蛋白(CRP)方面均有显著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中显示血清白蛋白、CRP水平独立于其他危险因素而成为影响腹膜透析患者发生外周动脉疾病的主要因素。结论血清白蛋白、CRP水平是影响腹膜透析患者发生PAD的决定因素,临床上营养状况较差和(或)有炎症的腹膜透析患者要注意预防外周动脉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接受不同透析方式的终末期肾病患者发生认知障碍(cognitive impairment,CI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4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规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93例,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50例。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估得分,将患者分为MHD患者CI组、MHD患者无CI组、PD患者CI组、PD患者无CI组,分析其间CI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入组143例患者,男性70例(48.95%),年龄(52.25±11.37)岁,合并CI75例,患病率为52.4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胱抑素C、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是MHD患者发生CI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080、1.017、1.749、1.167,95%CI分别为1.001~1.166、1.003~1.030、1.205~2.541、1.003~1.358,P值分别为0.047、0.013、0.003、0.046);而年...  相似文献   

10.
目的回顾性分析比较维持性腹膜透析(简称腹透)患者及血液透析(简称血透)患者血红蛋白(Hb)水平及血红蛋白变异性(Hb-Var)的差异,探讨影响Hb-Var的可能因素。方法选取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2011年1月至2013年4月终末期肾病进行维持性透析(包括血透及腹透)患者90例,观察9个月内患者的Hb、铁指标水平及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EPO)用量。进行Hb围绕目标值的分组及计算Hb余标准差(Res-SD)来表示Hb-Var,观察维持性腹透患者及血透患者Hb-Var,并分析9个月期间患者使用EPO剂量的变化以及透析前后C-反应蛋白(CRP)指标的变化,使用二分类Log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Hb-Var与性别、年龄、透析方式、基线Hb、EPO剂量、EPO剂量波动、铁蛋白水平及血清白蛋白之间的关系。结果血透患者透析后CRP较透析前明显升高(P<0.001),而腹透前后的CRP无明显变化。同期比较血透组使用的EPO剂量明显高于腹透组。围绕Hb目标值两组分布结果相似,血透腹透均围绕目标值下限波动最多,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透患者的Res-SD显著高于腹透患者(P=0.014),影响Hb-Var的相关因素有EPO剂量的波动和血透方式。结论血透患者较腹透患者的EPO使用量更大、血红蛋白变异性更为显著,EPO剂量的波动及透析方式是影响Hb-Var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急性肾损伤(AKI)的病因、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86例AKI患者的临床特点。将其分为恢复组(包括肾功能完全恢复及部分恢复)及未恢复组(包括死亡、自动出院及长期透析),两组年龄、性别、血红蛋白、血白蛋白、血尿酸、基础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少尿发生率、透析率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分析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 86例患者中死亡4例(4.65%),自动出院13例(15.12%),长期透析2例(2.33%),好转67例(77.90%),病因主要包括:肾前性灌注不足、感染、肾后性梗阻、心功能不全、药物等,其中以肾前性灌注不足及感染为主要原因。两组年龄、性别、血红蛋白、血白蛋白、基础病、透析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1),未恢复组血尿酸水平及少尿发生率高于恢复组(P<0.05)。少尿是AKI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AKI临床发病率及病死率高,肾前性灌注不足及感染是引起AKI的重要原因;少尿是AKI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童慧娟  徐妙娟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11):809-811,815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降低病死率。方法采用主观综合营养评估结合实验室生化指标及人体测量指标对6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并观察患者蛋白质摄入量、透析充分性、透析龄、炎症状态及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EPO)的使用对其营养状况的影响。结果 66例血液透析患者中营养良好者39例(59.1%),轻、中度营养不良者21例(31.8%),重度营养不良者6例(9.1%),总体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为40.9%。各营养状况组之间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肌酐、三头肌皮褶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营养良好组蛋白质摄入量和标准蛋白代谢率高于营养不良组(均P〈0.01);透析充分、透析龄短于6个月、无慢性炎症及应用rhEPO的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较低。结论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较高,其发生与蛋白质摄入不足、透析不充分、透析龄较长、发生慢性炎症以及未应用rhEPO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3.
持续腹膜透析患者的生存率及多变量预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腹膜透析患者的生存率及其独立的预后因素,观察腹膜转运特性及相关临床特点对患者生存的影响。方法选择北京协和医院肾内科随诊腹膜透析患者232例,采用Cox模型回归分析透析开始时各临床指标对生存时间的影响。结果CAPD患者1年、2年、3年及4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1.1%、77.7%、68.7%及55.8%;单因素COX模型回归分析表明:糖尿病患者、腹膜高转运状态、年龄增加、血浆白蛋白低于3.0的患者预期生存率均降低(P〈0.05)。232例患者中180(78%)位患者在开始透析的前6个月完成腹膜平衡实验(PET),其中高转运状态与死亡显著相关(与低于平均转运患者相比,RR2.70;95% CI 1.03 to 7.05;P=0.043)。经多因素COX模型回归分析,糖尿病和年龄是尿毒症腹膜透析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死亡的相对危险度为非糖尿病患者的2.96倍(95% CI 1.62 to 5.38;P〈0.0001);年龄每增加10岁,相对危险度增加0.31(P=0.039)。结论根据透析前年龄、原发病、血清白蛋白和腹膜的转运状态可以对腹膜透析患者的预后进行初步判断。  相似文献   

14.
姚灿  王荣珍  刘天喜 《临床荟萃》2020,35(10):922-926
目的 探究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血清klotho蛋白和FGF23水平与营养状态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本院治疗的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改良定量主观整体评分法(MQsGA),将CAPD患者分为3组, A组:营养良好组;B组:轻-中度营养不良组;C组:重度营养不良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klotho蛋白、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水平。结果 本中心CAPD合并营养不良的概率为59.2%,重度营养不良概率为16.7%。与营养良好组比较,轻-中度营养不良组、重度营养不良组白蛋白、肌酐、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CRP)、甲状旁腺激素(PTH)、体质量指数(BMI)、上臂肌围(MAMC)、klotho及FGF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轻-中度营养不良组比较,重度营养不良组白蛋白、肌酐、血红蛋白、PTH、klotho及FGF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提示MQsGA评分与肌酐、血红蛋白、白蛋白及klotho呈负相关,与CRP、FGF23及PTH呈正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klotho、FGF23与腹膜透析营养状态存在相关性。结论 腹膜透析患者合并营养不良的发生率较高,血清klotho、FGF23水平与患者营养状况密切相关,血清klotho、FGF23水平是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态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影响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生存时间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08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期间曾因MHD合并CHF住过院、又因CHF再入院或死亡患者46例,另选32例老年MHD未合并CHF或仅合并1次CHF患者为对照,通过门诊收集临床资料,以CHF再入院或全因死亡为终点事件(生存时间终止),随访截止时间为2015年12月31日。通过Kaplan Meier生存曲线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Kaplan Meier生存曲线显示年龄、左心室扩大或肥厚、感染、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透析间期体质量增加对老年MHD合并CHF患者的生存时间有显著影响(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年龄、左心室扩大或肥厚、LVEF、透析间期体质量增加为影响老年MHD患者CHF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分层、左心室扩大或肥厚、透析间期体质量增加、LVEF降低是影响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并CHF患者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腹膜透析患者转血液透析的原因,并探讨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长征医院1999年至2008年39例腹膜透析患者转血液透析的原因,并分析在我院行血液透析的23例患者的预后。结果共有39例腹膜透析患者转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治疗平均时间(14.4±16.3)月。转血液透析的原因为:透析不充分(30.8%)、技术失败(28.2%)、腹膜透析相关感染(25.6%)、失超滤(10.3%)。在我院行血液透析的23例患者中有12例死亡,1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死亡原因主要为心脑血管事件和感染,糖尿病患者平均存活时间明显低于慢性肾炎患者。结论腹膜透析患者转血液透析的主要原因是透析不充分、技术失败和腹膜透析相关感染。原发病类型可能影响转血液透析后患者存活时间,糖尿病肾病患者预后较慢性肾炎患者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老年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差异,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及适合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的透析方式。方法选择2007年12月~2008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血液净化中心规律血液透析患者52例,腹膜透析中心腹膜透析患者46例。所有患者均检测生化指标,计算其残余肾功能,并行健康生活质量SF-36问卷调查。结果①两组患者MAP、血肌酐、血白蛋白、血红蛋白、Ca、P、PTH、等临床参数和SF-36量表中的8个维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分层分析提示:透析龄小于等于2年的患者中,腹膜透析组的躯体疼痛、情感职能要优于血液透析组;透析龄大于2年的患者中,腹膜透析组在躯体疼痛方面要优于血液透析组,血液透析组的生命活力要明显优于腹膜透析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相关性分析表明:两组患者的躯体综合得分和精神综合得分与血红蛋白水平、Kt/V、RRF呈正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与血红蛋白、Kt/V、RRF相关,在透析前两年腹膜透析患者具有相对较好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12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退出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退出透析原因及影响生存率和生存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02年1月~2007年1月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青岛市立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23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125例患者退出治疗,退出率53.19%,其中以死亡、肾移植和因经济原因退出为主,分别占38.40%、21.60%、20.80%。死亡原因以脑血管病为主(31.25%),其原发病高血压肾病占80.0%;其次为心血管病占25.00%,原发病以糖尿病肾病为主占75.0%。组间比较死亡组平均年龄较大,因全身衰竭和恶性肿瘤死亡者更明显(P〈0.01)。因心血管病、严重感染和全身衰竭死亡者平均透析龄较短(P〈0.05和0.001)。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退出治疗的主要原因是死亡和经济条件制约,脑血管病是死亡的主要原因,并发症的发生与原发疾病有关,高血压、糖尿病、高龄是影响死亡率的重要因素,老年患者发生全身衰竭和恶性肿瘤的危险性增加,合理选择透析方式和处方能有效延长患者寿命,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