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的操作技巧与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接受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drainage,PTCD)治疗的80例恶性胆道梗阻的临床资料,总结内外引流及胆道金属支架操作技巧。结果本组共80例,外引流12例,内外引流8例,金属胆道支架60例,穿刺1~3次,穿刺成功率100%,术后2周总胆红素下降率〉50%60例,25%~50%20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经皮经肝胆管支架植人术(percutaneous transhapatic biliary stenting,PTBS)在完全型阻塞胆管成功率较高,为92.3%(12/13)。结论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创伤小、治疗效果好,对完全型阻塞胆管经皮经肝胆管支架植入时通过三种方法明显提高了操作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对恶性梗阻性黄疸诊断及治疗的价值.方法 对确诊为恶性梗阻性黄疸的55例患者行PTCD和/或胆道支架植入术(PTBS)治疗.结果 成功施行PTCD 54例,成功率为98.2%(54/55),其中放置支架38例,单纯外引流1例,保留内外引流管5例;术后血清总胆红素由术前的(231±15)μmol/L降至(124±16)μmol/L.行动脉灌注化疗48例,动脉灌注化疗1~3次.1、6、12个月生存率分别为98.2%(54/55)、60.0%(33/55)和16.4%(9/55).结论 PTCD和/或PTBS联合术后区域动脉灌注化疗,对不宜手术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是较好的治疗方法,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3.
蔡高梅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1,34(13)
目的 探讨影响病毒性脑炎近期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24例病毒性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格拉斯哥预后量表(COS)分级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89例)和预后不良组(35例).并选取14个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表明,抽搐持续时间、意识障碍、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头颅MRI异常、脑电图重度异常与病毒性脑炎近期预后有显著相关性(P<0.05);而年龄、性别、精神行为异常、脑膜刺激征、脑脊液(CSF)压力、CSF白细胞数、CSF蛋白、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头颅CT异常与病毒性脑炎近期预后无显著相关性(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抽搐持续时间(OR=2.877,P=0.005)和头颅MRI异常(OR=16.582,P=0.008)为影响病毒性脑炎近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病毒性脑炎的预后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头颅MRI异常和抽搐持续时间是影响病毒性脑炎近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isk factors of short-term prognosis in patients with viral encephalitis. Methods Clinical data of 124 patients with viral encephalitis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All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good prognosis group and poor prognosis group according to the Glasgow outcome scale. Fourteen related risk factors were chosen and multifactor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made. Results Un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e duration of seizure, consciousness disorder, deficiency of cranial nerves, severe abnormal electroencephalogram and abnormal cranial MRI had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ith short-term prognosis (P<0.05), but age, sex,behavior disorder, meningeal irritation sign, pressure of cerebrospinal fluid (CSF), leukocyte number of CSF, protein level of CSF, peripheral white blood cell, and abnormal cranial CT had no correlation with short-term prognosis (P >0.05). Mult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abnormal of cranial MRI and the duration of seizure were th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of short-term prognosis. Conclusions The short-term prognosis of viral encephalitis relates with many factors. The abnormal cranial MRI and the duration of seizure are the important related risk factors.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内镜姑息性支架引流治疗肝门区转移癌致梗阻性黄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9年3月至2012年10月自愿应用内镜姑息性支架引流治疗的晚期肝门区转移癌所致梗阻性黄疸患者45例,其中肝癌15例,胆囊癌4例,胃癌17例,食管癌3例,回肠腺癌2例,胰腺癌4例.常规选择塑料内支架引流,对于单侧肝内胆道扩张的患者选择单支架引流,对于左右肝内胆道均不同程度扩张的患者选择双支架或多支架引流.观察操作成功率、生存期等评价指标.结果 45例患者均治疗成功且临床黄疸完全消退,随访生存期3~18个月.随访观察6例患者更换胆道支架,更换时间4~13个月,其中支架移位1例,胆泥阻塞2例,肿瘤阻塞3例.结论 内镜姑息性支架引流是肝门区转移癌致梗阻性黄疸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治疗成功率,可以一定程度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方法2005年1月至2006年8月对40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行三维适形放疗,每次剂量300~400cGy,照射10-12次。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治疗,治疗后2个月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32例,无变化5例,进展1例,总有效率为85.0%(34/40)。40例黄疸均有不同程度消退。6个月、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82.5%(33/40)、70.0%(28140)及27.5%(11/40)。治疗后2个月的肝功能检查指标(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碱性磷酸酶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较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三维适形放疗对恶性梗阻性黄疸有较好的疗效,绝大多数患者均能耐受,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方法 2005年1月至2006年8月对40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行三维适形放疗,每次剂量300~400 cGy,照射10~12次.结果 所有患者均完成治疗,治疗后2个月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32例,无变化5例,进展1例,总有效率为85.0%(34/40).40例黄疸均有不同程度消退.6个月、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82.5%(33/40)、70.0%(28140)及27.5%(11/40).治疗后2个月的肝功能检查指标(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碱性磷酸酶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较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三维适形放疗对恶性梗阻性黄疸有较好的疗效,绝大多数患者均能耐受,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疽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我院1985年~1994年共手术治疗老年(>60岁)梗阻性黄疸167例,死亡25例,死亡率为14.97%。本文结合临床资料,对患者的年龄、发病情况、手术治疗和实验室检查等方面可能影响预后的十余种高危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伴有内科疾病、肝肾功能损害严重、恶性病变。术前黄疸时间长及存在人为医源性延迟等因素均与预后密切相关。同时存在4个以上高危因素者预后差,通过本文,可引导我们正确估计患者的预后,选择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方法 2005年1月至2006年8月对40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行三维适形放疗,每次剂量300~400 cGy,照射10~12次.结果 所有患者均完成治疗,治疗后2个月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32例,无变化5例,进展1例,总有效率为85.0%(34/40).40例黄疸均有不同程度消退.6个月、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82.5%(33/40)、70.0%(28140)及27.5%(11/40).治疗后2个月的肝功能检查指标(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碱性磷酸酶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较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三维适形放疗对恶性梗阻性黄疸有较好的疗效,绝大多数患者均能耐受,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疽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新生儿黄疸的产前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在灯塔市中医医院出生的467例新生儿黄疸足月新生儿作为试验组;选取同期在该院出生的467名健康足月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分析新生儿黄疸的产前相关因素,并将相关因素代入Logistic分析,明确新生儿黄疸的产前危险因素.结果 分娩方式、妊娠糖尿病、妊... 相似文献
10.
梗阻性黄疸致急性肾功能损害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梗阻性黄疸致急性肾功能损害(ARI)的相关因素。方法总结1992年1月~2004年2月48例梗阻性黄疸发生ARI患者(ARI组)的临床资料,与未发生ARI者(非ARI组)681例进行比较。结果ARI组与非ARI组患者之间,梗阻性黄疸发生时间、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胆道感染、术前低血压、尿素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结论胆道感染、术前低血压、尿素氮升高是梗阻性黄疸时发生ARI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BD)术后的严重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PTBD严重并发症患者的I临床资料,急性并发症5例、延迟性并发症8例.2例行介入处理,其余11例立即手术探查,7例术中同时一期处理原发病,2例二期处理原发病,2例放弃对原发病的进一步治疗.结果 一期手术的7例患者术后发生急性肾衰竭3例;死亡2例.2例二期处理原发病的患者术后恢复顺利.2例放弃对原发病进一步治疗者术后分别存活3个月和8个月.结论 PTBD术后严重并发症处理困难,急性肾衰竭是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尽量二期处理原发病.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比较胆肠吻合手术与胆道支架置入术在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姑息性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不能行根治性手术切除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40例,其中20例行经皮经肝胆道内支架置入术(支架组),20例行胆肠吻合手术(手术组).比较两组术后病死率;术前及术后4,7,14 d总胆红素水平变化;术后高热、恶心、呕吐及再次黄疸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术后均无死亡病例,总胆红素水平均呈现出逐渐降低趋势,但两组术前及术后4,7,14 d总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术后高热发生率低于支架组(0比4/20)(P<0.05).结论 对于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姑息性治疗,只要无明显手术禁忌证,应首选胆肠吻合术. 相似文献
1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圣葆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0,33(10)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呼吸衰竭相关危险因素和预后因素.方法 对2005年3月至2008年2月收治的110例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发生呼吸衰竭分为呼吸衰竭组(40例)和非呼吸衰竭组(70例).结果 呼吸衰竭组每年急性发作次数、尿酸、总蛋白、白蛋白、体重指数与非呼吸衰竭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5.54±1.16)次/年比(2.75±0.78)次,年、(283.75±72.49)mmol/L比(359.87±41.50)mmol/L、(58.77±1.54)g/L比(63.95±2.04)g/L、(36.15±1.08)g/L比(36.96±1.48)g/L、(20.33±0.99)kg/m2比(21.16±1.36)kg/m2](P<0.01);COPD分度、院内感染、酸碱平衡紊乱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呼吸衰竭死亡患者和好转患者动脉血氧分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H值、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血钠、血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OPD并发呼吸衰竭相关危险因素多.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阻塞性黄疽患者在七氟烷和丙泊酚麻醉后恢复的差异.方法 择期手术的阻塞性黄疸患者30例,ASA分级Ⅰ~Ⅱ级,Child肝功能分级A级,随机分为S组和P组,各15例.S组持续吸入七氟烷,P组接TCI泵输注丙泊酚,血浆靶浓度为3.5mg/L,间断静脉注射芬太尼2μg/kg维持麻醉.持续监测ECG、HR、平均动脉压(MAP)、SpO2;记录麻醉时间、芬太尼用量、苯磺阿曲库铵用量、输液量、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及麻醉恢复期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平均年龄、性别构成、体重及麻醉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麻醉前及麻醉期间MAP、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S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意识恢复时间分别为(7.9±1.5)min、(8.5±2.6)min、(13.1±4.4)min, P组分别为(26.1±8.8)min、(27.8±11.2)min、(33.7±12.5)min, S组均优于P组;P组麻醉恢复期嗜睡及烦躁患者明显多于S组.结论 两种麻醉方法均能满足阻塞性黄疸手术的要求,但七氟烷吸入麻醉恢复更迅速平稳,更适合于阻塞性黄疸手术患者的麻醉. 相似文献
15.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17)
目的研究梗阻性黄疸患者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PTCD)术后发生胆道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120例梗阻性黄疸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PTCD治疗,观察比较并分析患者术后发生胆道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 120例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后发生胆道感染22例,感染率18.33%;对120例梗阻性黄疸患者基本资料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年龄、术前黄疸天数、术前卡氏评分(KPS)、引流量、术前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等生化指标与术后出现胆道感染密切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术前黄疸天数过长、术前ALP指标水平过高是造成术后胆道感染的危险因素,术后引流良好是术后胆道感染的保护因素;性别、梗阻部位及引流方法均不影响术后胆道感染的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后胆道感染的相关因素包括年龄、术前黄疸天数、术前KPS评分、引流量、术前ALT、ALP、TBIL等,其中造成术后胆道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术前黄疸天数过长、术前ALP指标水平过高,有效的引流能够促进手术的顺利实施,继而降低术后胆道感染发生率,属于术后胆道感染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介绍经皮经肝胆系引流(PTBD)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对接治疗良性梗阻性黄疸的方法,评价此方法治疗良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8例经ERCP失败而采用PTBD与ERCP对接治疗的良性梗阻性黄疸患者,首先行PTBD,将导丝超选通过梗阻段到达十二指肠,对接是指导丝经由PTBD通道导人十二指肠,再经十二指肠镜的活检孔道导出的过程,或导丝经十二指肠镜活检孔道沿PTBD通道通过梗阻段的过程。对接后行支架置人。结果8例均获得成功。采取右侧肝管穿刺3例,左侧肝管穿刺4例;一次性对接成功3例,分次对接5例,分次对接的患者ERCP在PTBD后1周至1年进行;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1周胆红素基本恢复正常。结论PTBD与ERCP对接是治疗良性梗阻性黄疸的较好方法。该方法简便易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阻塞性黄疸患者在七氟烷和丙泊酚麻醉后恢复的差异。方法择期手术的阻塞性黄疸患者30例,ASA分级Ⅰ~Ⅱ级,Child肝功能分级A级,随机分为S组和P组,各15例。S组持续吸入七氟烷,P组接TCI泵输注丙泊酚,血浆靶浓度为3.5mg/L,间断静脉注射芬太尼2仙g/kg维持麻醉。持续监测ECG、HR、平均动脉压(MAP)、SpO2;记录麻醉时间、芬太尼用量、苯磺阿曲库铵用量、输液量、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及麻醉恢复期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平均年龄、性别构成、体重及麻醉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麻醉前及麻醉期间MAP、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S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意识恢复时间分别为(7.9±1.5)min、(8.5±2.6)min、(13.1±4.4)min,P组分别为(26.1±8.8)min、(27.8±11.2)min、(33.7±12.5)min,S组均优于P组;P组麻醉恢复期嗜睡及烦躁患者明显多于S组。结论两种麻醉方法均能满足阻塞性黄疸手术的要求,但七氟烷吸入麻醉恢复更迅速平稳,更适合于阻塞性黄疸手术患者的麻醉。 相似文献
1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呼吸衰竭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根据其治疗结果分为病情好转组(96例)和病情加重(包括死亡)组(24例),分析其临床资料及治疗措施等因素。结果两组年龄、性别构成、病程、动脉血氧分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情好转组体质量指数、白蛋白、pH值、咳嗽咳痰能力良好率、营养支持率、无创机械通气率高于病情加重组[(28.5±9.8)kg/m2比(23_3±7.4)kg/m2、(21.4±7.9)g/L比(19.3±6.8)s/L、7.23±0.20比7.11±0.17、79.2%(76/96)比25.0%(6/24)、58.3%(56D6)比33.3%(8/24)、81.2%(78/96)比62.5%(15/24)],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轻度神志障碍率、多重耐药感染率、真菌感染率、鼻饲率、激素使用时间及心力衰竭、肺性脑病、肝肾功能损害、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均低于病情加重组[(10.08±1.71)kPa比(11.98±2.03)kPa、13.5%(13,96)比58.3%(14/24)、22.9%(22/96)比41.7%(10/24)、0比29.2%(7,24)、50.0%(48D6)比75.0%(18/24)、(5.3±1.3)d比(11.3±3.8)d、8.3%(8/96)比25.0%(6/24)、13.5%(13/96)比70.8%(17124)、28.1%(27/96)比41.7%(10/24)、5.2%(5,96)比12.5%(3,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并发症、营养状况、神志、咳嗽咳痰能力、感染情况、有效的无创正压通气、血气指标等可作为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湖北省南部(鄂南)农村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病率及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统一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格,以多阶段抽样方法,抽取鄂南农村居民1883人进行调查,并进行体检和肺功能检测。结果共检出COPD患者186例,总患病率为9.88%,病例中男性占13.68%,女性占6.46%,男性高于女性(X2=27.48,P〈0.001)。随年龄增高患病率逐渐上升(X2=79.22,P〈0.001)。单因素分析表明,性别、年龄、吸烟、做饭频率、用生物燃料做饭、家族史、14岁以前经常咳嗽、体重指数降低、近5年房屋装修等9项因素与COPD有关。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发现,性别、年龄、吸烟、做饭频率、家族史、14岁以前经常咳嗽为COPD的危险因素。结论鄂南农村地区COPD患病率较高,应针对危险因素采取综合干预措施来控制COPD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胰腺癌伴梗阻性黄疸患者胆道感染分离菌及其高危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65例胰腺癌伴梗阻性黄疸患者术中胆汁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同时对患者年龄、胆道手术史、黄疸时间、CA199、胰头肿瘤大小、胆道梗阻部位、APACHEⅡ评分等因素与胆道感染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 胰腺癌梗阻性黄疸患者胆汁细菌培养阳性率为38.5%,其中肠杆菌科等革兰阴性菌占72.4%,对多数抗菌药物敏感;年龄>60岁、既往胆道手术史、胆道梗阻部位和APACHEⅡ评分为5~8分,是上述患者胆道感染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胰腺癌伴梗阻性黄疸患者胆汁培养以革兰阴性菌为主;高龄、既往有胆道手术史、胆道下段梗阻以及APACHEⅡ评分≥4分是胆道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围手术期护理需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