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张素颖 《现代保健》2009,(17):89-90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混悬液(普米克令舒)、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气雾剂(万托林)及异丙托溴铵(爱喘乐)联合雾化吸入佐治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效果。方法将58例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地塞米松雾化吸入对照组28例,普米克令舒、万托林及爱喘乐雾化吸入治疗组30例。两组常规给予抗感染、抗病毒、吸氧等处理,治疗组在上述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普米克令舒、万托林及爱喘乐联合雾化吸入,每日2次。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率、呼吸频率、喘息缓解、喘呜音及咳嗽消失时间。结果治疗组气促缓解、喘鸣音、咳嗽消失时间比对照组缩短,两组治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普米克令舒、万托林及爱喘乐联合雾化吸入是佐治喘息性支气管炎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张云  张晓  范徐威 《医疗保健器具》2014,(12):1542-1544
目的 探讨甲基泼尼松龙治疗小儿重症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10月至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112例小儿重症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的患者应用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治疗,实验组的患者在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治疗的基础上口服甲基泼尼松龙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2个月的治疗,两组患者的重症喘息性支气管炎症状及肺功能均有所改善,但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应用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与甲基泼尼松龙治疗急性小儿重症喘息性支气管炎效果更佳,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联合吸入盐酸氨溴索、地塞米松和沙丁胺醇气雾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5月-2015年5月住院治疗的AEc0PD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50例,两组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生理盐水5ml+盐酸氨溴索50mg+地塞米松5mg氧气驱动雾化吸入,2次/日及沙丁胺醇气雾剂2喷/次2次/天;对照组加用生理盐水100mI+盐酸氨溴索50mg静滴、2次/天,地塞米松5mg加入茶碱组、静滴、2次/天,沙丁胺醇2片口服、5次/天,疗程都为7天,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变化、平均住院日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平均住院日、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是:治疗组:95.33%,9.5±1.4d,15,55%;对照组:80%,14.6±1.8d,56.67%。结论联合吸入盐酸氨溴索、地塞米松和沙丁胺醇气雾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能迅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提高临床疗效,使用方便,不良反应少,可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小剂量克拉霉素联合鼻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鼻一鼻窦炎(CRS)的疗效。方法克拉霉素片250nag,口服,20次/d,2周后改为1次/d。曲安奈德鼻喷雾剂喷鼻,1次/d,每次每鼻孔2揿,每揿55μg,2周后改为每次每鼻孔1揿。不伴鼻息肉的CRS(CRSsNP)患者65例,疗程12-20(16.25±1.86)周。伴鼻息肉的CRS(CRSwNP)患者75例,先在鼻内镜下切除鼻息肉,然后开始药物治疗,疗程14-25(20.05±2.07)周。治疗前后分别观察比较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患者治疗后主观自评疗效、Lund-Mackey鼻窦CT评分。结果CRSwNP组治疗后VAS分显著低于治疗前(2.12±1.42vs4.41±1.53,P〈0.05),CRSsNP组治疗后VAS分显著低于治疗前(2.47±1.13VS3.96±1.25,P〈0.05);CRSwNP组治疗后cT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3.12±0.46vs8.25±0.75,P〈0.05),CRSsNP组治疗后CT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3.34±0.41vs7.56±0.62,P〈0.05);2组患者治疗后主观自评疗效治愈率为54.67%(41/75)和58.46%(38/6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小剂量克拉霉素联合鼻用糖皮质激素治疗CRS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儿童重度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8例符合重度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的病例随机分为普通剂量组(A组)和冲击治疗组(B组)。A组和B组分别予以甲基强的松龙4mg/(kg·d)和20mg/(kg·d),观察用药后临床治疗效果、动脉血气及肺功能变化。结果A组哮喘缓解时间为(34.4±6.4)h、B组为(23.3±5.5)h,t=5.62,P〈0.01;A组哮鸣音消失时间为(7.9±1.7)d、B组为(5.8±1.2)d.t=3.74,P〈0.01;治疗后B组最大呼气流速和动脉血气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1),而A组仅PaO2有改善,其他指标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对于儿童重度支气管哮喘选用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是缓解症状较快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宫腔镜定期检查及大剂量戊酸雌二醇预防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再粘连的效果。方法将97例重度宫腔粘连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组,均于月经干净后3~7d行宫腔粘连切除术治疗,然后A组(34例)放置节育环,术后第2天口服戊酸雌二醇1mg/次,3次/d,连用3个月;B组放置节育环,术后第2天口服戊酸雌二醇3mg/次,3次/d,连用3个月;C组在B组基础上每个月进行宫腔镜复查。治疗后行宫腔镜和B超检查,记录子宫内膜厚度、疗效及宫腔再粘连发生情况。结果B组和C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大于A组[(0.83±0.23)和(0.99±0.28)cm比(0.54±0.18)cm],C组明显大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75.00%(24/32)和90.32%(28/31)比61.76%(21/34)],C组明显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宫腔再粘连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21.88%(7,32)和9.68%(3/31)比38.23%(13/34)],C组明显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宫腔镜定期检查及大剂量戊酸雌二醇能显著减少重度宫腔粘连术后再粘连发生,较单纯放置节育环、常规雌激素辅助节育环治疗均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肝硬化并发感染的回顾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在吸入糖皮质激素的基础上联合小剂堪多索茶碱对轻中度老年哮喘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将160例轻中度老年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口服多索茶碱(A组),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口服硫酸特和他林(B组),单纯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C组)。比较各组患者临床症状及治疗前和每治疗2周后第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的改善情况。结果三组患者的哮喘症状和肺功能在治疗后均有改善,A组临床控制率和显效率分别为18.8%和50.0%,B组分别为17.5%和52.5%,C组分别为5.0%和30.0%,A组、B组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FEV1改善情况虽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A组和B组的改善程度要比C组高。三组均未发现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联合用药是治疗轻中度老年哮喘首选方式,在吸入糖皮质激素基础上联合小剂量多索茶碱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肾上腺素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婴幼儿喘息性疾病的疗效。方法将67例重症喘息性疾病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对照组33例,两组患儿均应用硫酸特布他林及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每日2次。每次10-15min,治疗组在应用上述两种药物的同时,加用肾上腺素0.5mg,加至生理盐水3ml,6~8l/min氧气驱动雾化吸入,2次,d,每次10-15min,用药40d。结果治疗组在治愈率、缓解喘憋、缩短哮呜音和湿哆音消失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fP〈0.01)。结论肾上腺素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重症喘息性疾病可缩短痛程,改善肺功能,缓解喘憋,疗效确切,且简单、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雾化吸入硫酸特布他林和地塞米松混合液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本院2010年6月-2011年12月58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3例,对照组25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雾化吸入硫酸特布他林2.5mg/次和地塞米松5mg/次,喘息症状缓解后停药。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对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显效率87.88%,好转率12.12%,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显效率28%,好转率52%,总有效率80%。两组总有效率、显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雾化吸入硫酸特布他林和地塞米松混合液治疗毛细支气管炎能有效减轻症状,缩短病程,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7年1月该院收治的16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80例。A组患儿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B组患儿给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相关临床参数1~6个月与6~12个月毛细支气管炎治疗情况、喘息情况、疾病复发率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A组患儿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喘息缓解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B组(均P0.01);1~6个月与6~12个月喘息持续时间均显著低于B组(均P0.01),1~6个月毛细支气管炎治疗情况显著优于B组(P0.01),6~12个月毛细支气管炎治疗情况明显优于B组(P0.05);A组患儿1~6个月与6~12个月患儿疾病复发率明显低于B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治疗效果更佳,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口服孟鲁司特联合多索茶碱治疗老年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非急性发作期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8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试验组给予口服孟鲁司特10 mg,1次/d,多索茶碱0.2 g,2次/d;对照组给予吸入氟替卡松250μg,2次/d,共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值流速(PEFR)、一秒率[FEV1/用力肺活量(FVC)]、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FEV1、PEFR、FEV/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EV1、PEFR、FEV1/FVC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试验组:(2.20±3.21)L比(1.68±0.71)L、(3.97±0.32)L/s比(3.27±0.32)L/s、(76.18±1.02)%比(63.91±1.40)%,对照组:(2.24±0.75)L比(1.71±1.58)L、(4.06±0.34) L/s比(3.29±0.28) L/s、(77.85±0.67)%比(62.37±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据ACT评分,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0.9%(40/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5.3%(41/4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5%(2/44)和7.0%(3/4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服孟鲁司特联合多索茶碱治疗老年支气管哮喘的效果接近于吸入氟替卡松的经典方案,易被老年患者所接受,且安全性好,为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提供了另一种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不同给药方式的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aFGF)对剖宫产妇女腹部切口愈合的近期影响及瘢痕形成的远期影响.方法 入选5 16例剖宫产妇女,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安慰剂组、喷雾组和冲洗组,每组172例,安慰剂组术后给予0.9%氯化钠冲洗腹部切口后缝合;喷雾组于切口缝合后直接给予rh-aFGF喷雾,3~4喷/cm2,3~5次/d;冲洗组术中腹壁缝合前给予2支rh-aFGF溶于0.9%氯化钠直接冲洗后缝合切口,然后给予喷雾治疗.近期随访15d观察产妇腹部切口愈合情况,远期随访3个月观察切口瘢痕形成情况.结果 冲洗组腹部切口完全愈合时间为(8.6±3.5)d,较喷雾组的(10.4±3.7)d及安慰剂组的(12.7±4.9)d均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冲洗组延迟愈合占4.2%(7/166),显著低于安慰剂组的20.2%(34/168)及喷雾组的9.7%(16/1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脂肪液化、术后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冲洗组渗出、腹壁粘连发生率低于安慰剂组和喷雾组[2.4%(4/166)比10.1%(17/168)、5.5%(9/165),3.6%(6/166)比17.3%(29/168)、9.7%(16/1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远期随访发现,冲洗组瘢痕面积比喷雾组减少13.5%,比安慰剂组减少27.2%.结论 rh-aFGF近期可缩短剖宫产产妇腹部切口愈合时间以及减少腹壁粘连及渗出;rh-aFGF的最佳给药方式为术中冲洗联合术后喷雾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肛型肠梗阻导管置入术在梗阻性左半结直肠癌中作为术前准备的应用价值。方法2007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47例梗阻性左半结直肠癌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25例)和导管组(22例),对照组给予术中结肠灌洗后行I期肿瘤切除吻合术,导管组术前置入经肛型肠梗阻导管减压后,再行Ⅰ期肿瘤切除吻合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排气时间、禁食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导管组22例,20例置管成功,成功率90.9%(20/22),减压冲洗后均成功行I期肿瘤切除吻合术。对照组23例行术中结肠灌洗,肿瘤Ⅰ期切除吻合。导管组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排气时间、禁食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12.78±2.07)h比(18.01±3.42)h,(78.76±11.43)h比(96.38±13.09)h,(3.18±1.76)d比(5.51±2.95)d,(10.23±2.33)d比(15.86±6.74)d,(25437.43±2343.67)元比(31051.32±2542.73)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O.05)。对照组术后发生吻合121瘘2例,腹腔感染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7.4%(4/23),导管组无吻合口瘘和腹腔感染发生,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肛型肠梗阻导管置入术应用于梗阻性左半结直肠癌的术前准备,可提高I期吻合率,能降低术后并发症,促进术后恢复速度,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采用面罩储雾罐方式给药,经鼻吸入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同步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合并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中、重度变应性鼻炎合并轻、中度持续性哮喘的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以面罩储雾罐经鼻吸入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200μg/d);对照组经口吸入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200μg/d)联合使用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200μg/d)。之后进行鼻炎症状、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ACT)评分,比较晨起呼气峰流速值(PEF,L/min)。[结果]经16周临床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鼻炎症状评分、哮喘症状评分均明显下降(F=71.22~277.41,P均<0.00),实验组和对照组的PEF均逐渐升高,治疗前后实验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F=4.79,P<0.009),而对照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F=1.49,P=0.19);不良反应比较,实验组鼻腔出血的发生数低于对照组(χ2=4.80,P<0.05),但激素使用量实验组仅为对照组的1/2。[结论]面罩式储雾罐经鼻吸入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可同时有效控制儿童变应性鼻炎和哮喘,并有依从性高、不良反应少的特点,激素使用剂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应用于轻、中度持续性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患儿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氨氯地平联合培哚普利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9月至2013年10月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均给予氨氯地平5 mg/d(4周),4周后血压仍不能控制的患者(7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每组39例,A组患者服用氨氯地平剂量加倍(10 mg/d);B组在服用氨氯地平的基础上加服培哚普利4 mg/d.A、B两组患者均在加服药前与加服药8周后采用无创便携式动态血压监测仪检测24 h动态血压,以测量值的标准差和变异系数作为血压变异性的指标.结果 A组加服药8周后,24 h收缩压变异度(24 h SSD)、白天收缩压变异度(dSSD)、夜间收缩压变异度(nSSD)、夜间收缩压变异系数(nSCV)、24 h舒张压变异度(24h DSD)、白天舒张压变异度(dDSD)、夜间舒张压变异度(nDSD)均较加服药前降低[(13.22±1.10) mmHg(1 mmHg=0.133 kPa)比(15.97±1.65) mmHg、(12.04±2.21) mmHg比(15.15±2.89) mmHg、(10.22±3.29) mmHg比(12.23±3.21) mmHg、0.093±0.021比0.104±0.017、(11.33±2.09) mmHg比(13.27±1.43) mmHg、(10.64±1.81) mmHg比(12.57±1.43) mmHg、(9.56±1.32) mmHg比(11.23±2.26) 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24 h SCV)、白天收缩压变异系数(dSCV)、24h舒张压变异系数(24 h DCV)、白天舒张压变异系数(dDCV)、夜间舒张压变异系数(nDCV)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加服药8周后,与加服药前比较,24 h SSD、24 h SCV、dSSD、dSCV、24 h DSD、24 h DCV、dDSD、dDCV、nDSD均显著下降[(10.23±4.72) mmHg比(15.27±3.23) mmHg、0.083±0.032比0.106±0.019、(10.85±3.29)mmHg比(15.09±3.21)mmHg、0.080±0.028比0.096±0.025、(10.13±2.43)mmHg比(13.37 ±3.13) mmHg、0.111±0.035比0.136±0.032、(9.58±2.49) mmHg比(12.29±3.27) mmHg、0.112±0.036比0.123±0.041、(9.46±2.78) mmHg比(11.19±4.26) 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nSSD、nSCV及nDCV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加服药8周后,B组24 h SSD、24 h SCV、24 h DSD、24h DCV、dSSD、dDSD、dSCV及dDCV均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nSSD、nDSD、nSCV及nDC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氯地平单药加倍剂量和氨氯地平联合培哚普利均能有效降低24 h收缩压及舒张压变异性,且联合治疗的效果更好,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糠酸莫米松鼻喷剂联合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干粉吸入剂对合并过敏性鼻炎的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56例合并过敏性鼻炎的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给予吸入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 50/250 μg,1吸/次,2次/d.试验组28例,在吸入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基础上,同时给予糠酸莫米松鼻喷剂治疗,每个鼻孔各1喷,50 μg/喷,2次/d,治疗时间为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呼气容积(FEV1),比较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 试验组比对照组能显著提高ACT评分,患者的FVC、FEV1亦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联合治疗过敏性鼻炎和支气管哮喘比单纯治疗支气管哮喘能显著提高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治疗效果,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儿童慢性扁桃体炎与过敏性紫癜的关系.方法 选择过敏性紫癜伴有慢性扁桃体炎患儿56例,其中行扁桃体切除术26例(手术组),未行扁桃体切除术30例(非手术组),对两组腹痛持续时间、皮疹持续时间、尿蛋白转阴时间、尿潜血转阴时间、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滴度、补体C3情况进行检测比较,并对手术组患儿手术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数进行检测比较.结果 手术组患儿皮疹持续时间、腹痛持续时间、尿蛋白转阴时间、尿潜血转阴时间均优于非手术组[(10.58±4.22)d比(16.70±9.68)d、(6.49±2.45)d比(9.20±2.21)d、(12.3±4.1)d比(16.5±5.6)d、(10.1±3.3)d比(12.7±4.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或<0.05).两组ASO滴度和补体C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术后24 h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数均较术前明显好转[(0.72±0.28)g比(1.61±1.22)g、(14.95±4.76)个/μl比(56.61±12.57)个/μ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慢性扁桃体炎是导致过敏性紫癜皮疹反复并诱发紫癜性肾炎的重要因素之一,扁桃体切除术是治疗过敏性紫癜伴有慢性扁桃体炎且皮疹反复患儿的可选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哮喘患儿血清褪黑素(melatonin,MT)、环氧化酶(cyclooxygenase,COX)-2的水平变化,及其在哮喘发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7年3月至2008年3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儿科呼吸门诊和住院治疗的哮喘发作期儿童59例(根据《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常规(试行)》诊断标准确诊),将其纳入哮喘组。其中,男性患儿为39例,女性为20例;年龄为1~6岁。然后,再按采集标本前2周内是否使用糖皮质激素,将哮喘组进一步分为亚组A(n=39,未使用激素),亚组B(n=20,2周内使用激素)。选取同期在上述两所医院进行体检的28例健康儿童(采集标本前2周内无感染、无损伤病史、无用药史,本人及其家族Ⅰ,Ⅱ级亲属无变态反应、湿疹及咳喘病史)纳入对照组。哮喘组与对照组儿童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患儿家长知情同意,并与试验患儿监护人签署l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两组儿童血清标本中褪黑素及环氧化酶-2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哮喘组血清褪黑素水平[(2.44±0.83)pg/mL]较对照组[(4.48±1.11)pg/mL]降低;血清环氧化酶-2水平[(57.26±7.92)IU/L]较对照组[(46.87±19.41)IU/L]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哮喘组中,亚组A,B血清褪黑素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但亚组A血清环氧化酶-2较亚组B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使用糖皮质激素可使血清环氧化酶-2水平显著降低(P〈0.05)。哮喘组血清褪黑素与环氧化酶-2呈显著负相关(r=-0.453,P〈0.001)。结论血清褪黑素、环氧化酶-2可能参与儿童哮喘的发病过程。血清环氧化酶-2高表达,可能是哮喘患儿气道高反应性和气漕炎症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患者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1年5月在某院住院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100例,其中糖尿病患者50例(A组),非糖尿病患者50例(B组),对其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组病程常迁延,平均住院时间为(18.52±4.32)d,较B组(12.64±4.18)d长,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2,P<0.01);A组患者肝功能多受损: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为(52.26±15.18)U/L、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为(48.44±10.25) U/L,显著高于B组的ALT、AST[分别为(40.39±15.42)U/L、(35.70±9.98)U/L](P<0.05);A组患者肾功能减退,血尿素氮(BUN)和血清肌酐(SCr)分别为(8.02±2.12)mmol/L、(128.05±21.25)μmol/L,显著高于B组的BUN和SCr[分别为(5.35±1.99) mmol/L、(98.20±20.93)μmol/L](P<0.05)。A组混合感染发生率为26.00%,显著高于B组的10.00%;代谢综合征和大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8.00%、36.00%,明显高于B组的12.00%、1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发展为重症肺炎的比率和病死率分别为12.00%(6例)、6.00%(3例),B组分别为4.00%(2例)、2.00%(1例)。A组痰培养阳性41例(82.00%, 41/50),B组痰培养阳性44例(88.00%,44/50),两组检出病原体均以肺炎链球菌(A组16株,B组17株)、肺炎克雷伯菌(A组4株,B组5株)较多。结论糖尿病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病程长,病情重,合并症多;控制血糖是治疗的基础,抗感染是关键,改善营养和器官功能状态是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