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骨痹通方通过Wnt/β-catenin通路抑制软骨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关节软骨细胞传至第三代后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骨痹通方高、中、低剂量组(简称高、中、低剂量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用白细胞介素-1β(IL-1β)诱导软骨细胞凋亡,空白组及模型组培养基中加空白大鼠血清,骨痹通方各组分别加相应剂量的含药血清,并于培养0 h、24 h、72 h时测定各组软骨细胞MTT值,干预后第4天收集软骨细胞,运用PCR及Western Blot法测定Wnt5a、β-catenin mRNA的表达量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各组0 h、24 h及72 h所测的MTT值无显著差异(P0.05)。模型组Wnt5a与β-catenin的mRNA表达量与空白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骨痹通方各剂量组能够下调Wnt5a与β-catenin表达,且骨痹通方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Wnt5a、β-catenin的蛋白表达量上调,差异不显著(P0.05),骨痹通方高、中、低剂量组Wnt5a、β-catenin的蛋白表达量与模型组比较均有下调趋势,差异不显著(P0.05),骨痹通方各组间Wnt5a、β-catenin的蛋白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痹通方可能通过抑制Wnt5a与β-catenin的表达,从而达到延缓软骨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跌打通痹膏对兔膝骨性关节炎关节软骨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Ⅱ型胶原mRNA (COL-Ⅱ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65只新西兰兔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跌打通痹膏组、骨通贴组,每组13只。模型组、跌打通痹膏组、骨通贴组采用改良Hulth造模法,正常组、假手术组不予处理,模型组、跌打通痹膏组、骨痛贴组分别用胶带、跌打通痹膏、骨痛贴膏贴敷4周,观察治疗后各组实验兔关节软骨改变情况,并检测关节软骨中 MMP-13、COL-Ⅱ mRNA的表达。结果(1)组织学关节软骨评分:跌打通痹膏组评分较模型组低(P<0.05)。(2)MMP-13mRNA检测:模型组MMP-13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显著提高(P<0.01),跌打通痹膏组MMP-13 mRNA表达较模型组降低(P<0.01)。(3)COL-ⅡmRNA检测:跌打通痹膏组COL-Ⅱ表达较模型组升高(P<0.01)。结论跌打通痹膏能通过降低Ⅱ型胶原降解,抑制MMP-13 mRNA表达,从而有效保护膝骨关节炎模型兔关节软骨,延缓关节软骨退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Wnt3a/β-catenin信号通路对人关节软骨间充质祖细胞(mesenchymal progenitor cells,MPCs)老化的影响。方法 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正常人(对照组)和原发性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患者(OA组)MPCs中Wnt3a/β-catenin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β-catenin在Wnt3a/β-catenin信号激活与阻断后细胞中的积累,MTT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RT-PCR检测细胞向软骨细胞诱导后的分化情况。结果 OA组MPCs中Wnt3a和β-catenin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在Wnt3a/β-catenin信号通路激活的对照组MPCs中β-catenin积累增加,阻断后β-catenin积累降低;Wnt3a/β-catenin信号通路激活的对照组MPCs增殖能力降低,阻断后增殖能力提高;Wnt3a/β-catenin信号通路激活的对照组MPCs向软骨细胞诱导分化后较对照组MPCs中Ⅱ型胶原、aggrecan、SOX9表达降低(P<0.01);Wnt3a/β-catenin信号通路激活的同时加入阻断剂,Ⅱ型胶原、aggrecan、SOX9表达有明显恢复(P<0.05);Wnt3a/β-catenin信号通路阻断组细胞与对照组MPCs组相比没有差异。结论 Wnt3a/β-catenin信号通路激活促进了MPCs老化,Wnt3a/β-catenin信号通路阻断能够抑制MPCs老化,Wnt3a/β-catenin在OA中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观察独活寄生汤对膝骨关节炎模型大鼠Wnt/-catenin信号通路的作用,探讨独活寄生汤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双醋瑞因组和独活寄生汤组,除空白组外,其他各组通过关节腔注射木瓜蛋白制作骨性关节炎模型。造模成功后,双醋瑞因组给予双醋瑞因胶囊,独活寄生汤组给予独活寄生汤,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观察造模后及给药后各组大鼠膝关节直径变化。ELISA检测血清中BMP-2、MMP-9及MMP-9的表达水平;Real time-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软骨中Wnt1、Wnt10b、-catenin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造模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双醋瑞因组和独活寄生汤组大鼠膝关节直径显著增加(P0.01)。给药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膝关节直径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双醋瑞因组和独活寄生汤组大鼠膝关节直径显著减小(P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BMP-2、MMP-3、MMP-9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双醋瑞因组和独活寄生汤组大鼠血清中BMP-2、MMP-3、MMP-9表达水平下降(P0.01,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软骨中Wnt1、Wnt10b、-catenin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双醋瑞因组和独活寄生汤组大鼠软骨中Wnt1、Wnt10b、-catenin的基因和蛋表达水平下降(P0.01,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可通过下调大鼠Wnt/-catenin信号通路缓解膝骨关节炎模型大鼠的症状。  相似文献   

5.
吴校林  朱锐  李彬  刘文卫  周青  赵玉勤 《重庆医学》2017,(36):5049-5051
目的 探讨重组Wnt3a蛋白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迁移和黏附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 原代培养大鼠VSMCs,实验分为Wnt3a组和对照组,通过Transwell实验检测VSMCs的迁移能力,细胞基质黏附实验检测VSMCs黏附细胞外基质的能力,Western blot检测VSMCs中β-连环蛋白(β-catenin)、磷酸化β-catenin(Ser675)、糖原合成激酶3β(GSK-3β),磷酸化GSK-3β(Ser9)、整合素连接激酶(ILK)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Wnt3a组中VSMCs迁移的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Wnt3a组中VSMCs黏附于胶原Ⅰ的数量和光密度值均显著增加(P<0.05),且Wnt3a组中磷酸化β-cate-nin(Ser675)、磷酸化GSK-3β(Ser9)和ILK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上调(P<0.05).结论 Wnt3a可以通过ILK调节VSMCs迁移和黏附.  相似文献   

6.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7,(5):436-439
目的:检测β-catenin、Wnt3a和Lgr5在正常宫颈组织、宫颈上皮内瘤变(包括CINⅠ、CINⅡ~Ⅲ)、宫颈癌(CC)中的表达情况,研究其在宫颈病变发生发展中的意义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检测正常宫颈、CIN及CC标本中β-catenin、Wnt3a和Lgr5的表达,并行相关性分析。结果:β-catenin、Wnt3a、Lgr5的阳性表达在正常宫颈组织组、CINⅠ组、CINⅡ~Ⅲ组、CC组4组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中β-catenin和Wnt3a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β-catenin和Lgr5的表达也呈正相关(P<0.05);而宫颈癌中Lgr5和Wnt3a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β-catenin、Wnt3a和Lgr5的异常表达可能影响宫颈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补肾强督方含药血清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成骨过程Wnt/β-catenin通路中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BMSCs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西药对照组、补肾强督方低中高剂量组,分别进行成骨诱导分化,茜素红染色法检测各组成骨程度,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GSK3β、wnt5a和SOST基因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Wnt/β-catenin通路关键因子GSK3β、wnt5a和SOST蛋白表达。结果:空白组BMSCs成骨分化培养后可见明显矿化结节形成,补肾强督方干预组未见明显矿化结节。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补肾强督方含药血清组BMSCs中SOST、GSK3β蛋白表达显著升高,Wnt5a蛋白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补肾强督方含药血清组BMSCs中SOST、GSK3βmRNA的表达显著升高,Wnt5a mRNA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补肾强督方含药血清具有抑制强直性脊柱炎骨化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BMSCs成骨过程中的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8.
背景 骨痹通方对骨关节炎(OA)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对OA模型大鼠软骨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明确。目的 基于Wnt/β-catenin通路探究骨痹通方对软骨基质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本研究于2020年6-9月完成。采用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S)法检测SW1353软骨肉瘤细胞活力。通过白介素1β(IL-1β)介导的SW1353软骨肉瘤细胞建立OA细胞模型,设置A组、B组、C组、D组、E组,其中A组为空白对照,B组为阳性对照(加入10 μg/L的IL-1β),C组、D组、E组加入10 μg/L的IL-1β后分别加入低剂量(625 mg/L)、中剂量(1 250 mg/L)、高剂量(2 500 mg/L)骨痹通方溶液。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mRNA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blotting检测MMP-1、MMP-3、MMP-13、β-catenin蛋白表达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MMP-1、MMP-3、MMP-13分泌情况。结果 浓度为3 000 mg/L的骨痹通方溶液对SW1353软骨肉瘤细胞活力有一定抑制作用(P<0.05)。B组、C组、D组、E组细胞MMP-1、MMP-3、MMP-13 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A组,但C组细胞MMP-1、MMP-3 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B组,D组、E组细胞MMP-1、MMP-3、MMP-13 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B组、C组,E组细胞MMP-1、MMP-3、MMP-13 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D组(P<0.05)。B组、C组、D组、E组细胞MMP-1、MMP-3、MMP-13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A组,但C组细胞MMP-1、MMP-3蛋白相对表达量及D组、E组细胞MMP-1、MMP-3、MMP-13蛋白相对表达量低于B组,D组细胞MMP-1、MMP-13及E组细胞MMP-1、MMP-3、MMP-13蛋白相对表达量低于C组,E组细胞MMP-1、MMP-3、MMP-13蛋白相对表达量低于D组(P<0.05)。B组、C组、D组、E组细胞上清液MMP-1、MMP-3、MMP-13含量高于A组,但C组、D组、E组细胞上清液MMP-1、MMP-3、MMP-13含量低于B组,D组、E组细胞上清液MMP-1、MMP-3、MMP-13含量低于C组,E组细胞上清液MMP-1、MMP-3、MMP-13含量低于D组(P<0.05)。分别在B组基础上加入5 μmol/L Wnt/β-catenin通路激活剂WAY-262611溶液(F组)、10 μmol/L地塞米松溶液(G组)。B组、C组、D组、E组、F组、G组细胞MMP-13、β-catenin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A组,F组细胞MMP-13、β-catenin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B组、C组、D组、E组、G组,但D组、E组、G组细胞MMP-13蛋白相对表达量及E组、G组细胞β-catenin蛋白相对表达量低于B组、C组,G组细胞MMP-13蛋白相对表达量及E组、G组细胞β-catenin蛋白相对表达量低于D组,G组细胞MMP-13、β-catenin蛋白相对表达量低于E组(P<0.05)。结论 骨痹通方对软骨基质具有一定保护作用且存在一定剂量依赖效应,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的过度表达及Wnt/β-catenin通路异常激活可能是其发挥软骨基质保护作用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Wnt5a和β-catenin蛋白在重度子痫前期胎盘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80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作为研究组,80名正常妊娠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入院平均动脉压、24 h尿蛋白、胎儿出生体重等临床特征.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母体胎盘组织中HLA-G、Wnt5a蛋白、β-catenin蛋白的表达及定位情况.分析孕妇胎盘组织HLA-G、Wnt5a蛋白、β-catenin蛋白之间的关系及与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孕妇入院平均动脉压和尿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免疫组化发现HLA-G、Wnt5a、β-catenin蛋白在两组胎盘组织中均有表达,HLA-G和β-catenin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滋养细胞的细胞质,Wnt5a蛋白主要定位于合体滋养细胞的细胞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法结果显示研究组胎盘组织中HLA-G、Wnt5a和β-catenin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HLA-G、Wnt5a和β-catenin蛋白表达均呈正相关(P<0.05).孕妇入院平均动脉压和尿蛋白水平与胎盘组织中HLA-G、Wnt5a、β-catenin蛋白表达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重度子痫前期的发生和发展可能与孕妇胎盘组织中HLA-G、Wnt5a和β-catenin蛋白的低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通痹合剂对佐剂性关节炎模型(AA)大鼠软骨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选用Wia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消炎痛组(剂量为2.6 mg·kg-1·d-1)、柳氮磺胺吡啶组(剂量为825 mg·kg-1·d-1)、通痹合剂组(剂量为30 g·kg-1·d-1).除正常组外,其他组大鼠均采用弗氏完全佐剂(剂量为0.2 mg/只)尾根部注射复制AA模型.灌胃给药2周后,观测各组大鼠踝关节软骨组织病理形态变化及病理积分,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软骨组织中金属蛋白酶-3(MMP-3)和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3(TIMP-3)的表达.[结果]AA模型组大鼠因关节炎症及软骨破坏致病理积分显著升高(P<0.01),关节及软骨出现重度病理损伤,软骨组织MMP-3表达显著升高,TIMP-3表达显著降低(均P<0.01).通痹合剂组大鼠关节软骨组织病理积分显著降低(P<0.01),关节及软骨出现轻度病理损伤,软骨组织MMP-3表达显著降低,TIMP-3表达显著升高(均P<0.01),其作用与阳性对照药消炎痛相仿(P>0.05),但毒副作用小.[结论]通痹合剂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作用可能与其能调节MMP-3/TIMP-3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Wnt3a在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早期脑损伤中对神经发生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健康雄性SD大鼠7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AH组、Wnt3aⅠ组、Wnt3aⅡ组、Wnt3aⅢ组、Wnt3aⅣ组和DKK-1组。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模型通过枕大池自体血注入法建立。应用免疫荧光技术观察各组大鼠海马的神经发生情况,应用蛋白印迹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中Wnt通路信号分子散乱蛋白-1(Dvl-1)和β-连环蛋白(β-catenin)的表达情况。结果随着Wnt3a剂量升高,各组中BrdU阳性细胞百分率呈上升趋势(P<0.05),各组中Dvl-1与β-catenin的蛋白表达量也呈逐渐升高趋势(P<0.05);给予经典Wnt通路抑制剂DKK-1后,Dvl-1、β-catenin蛋白表达量与阳性细胞百分率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早期脑损伤中,Wnt3a可能通过经典Wnt信号通路促进神经发生,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修复与保护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强骨合剂对围绝经期骨质疏松SD大鼠的疗效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  采用HPLC建立强骨合剂标准指纹图谱。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雌二醇组、强骨合剂高剂量(12 g · kg-1)组、低剂量(6 g · kg-1)组, 每组10只。双侧卵巢切除法制备围绝经期大鼠骨质疏松模型, 分别灌胃给予生理盐水,雌二醇,高、低剂量强骨合剂, 连续给药30 d。记录大鼠体质量和子宫质量, 检测大鼠骨力学相关指标, 股骨HE染色观察成骨细胞量及骨小梁面积。qPCR检测Wnt3a、β-catenin、VEGF、OPG mRNA表达水平; 免疫荧光检测VEGFR-2、CD31, 评价血管生成情况; Western blot检测股骨组织Wnt3a、p-GSK3β、VEGF、β-catenin、Lamin蛋白表达情况。  结果  10批次提取的强骨合剂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9, 表明10批样品质量稳定。与模型组比较, 雌二醇组,强骨合剂高、低剂量组可显著改善大鼠子宫指数、骨密度、骨力学性能指标(P < 0.05, P < 0.01), 明显改善骨微结构, 提高股骨组织中Wnt3a、β-catenin、VEGF、OPG mRNA水平(P < 0.05, P < 0.01), 以及VEGF、CD31、Wnt3a、p-GSK3β、β-catenin、Lamin蛋白表达水平(P < 0.05, P < 0.01)。  结论  强骨合剂可能通过Wnt3a/β-catenin信号通路调节VEGF表达, 促进血管生成, 从而提高大鼠骨密度, 改善骨组织形态, 进而发挥抗骨质疏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 研究老鹳草素对骨质疏松(OP)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信号分子Wnt3a表达的影响.方法 摘除大鼠双侧卵巢,复制骨质疏松症模型,分离、培养BMSC.将源于假手术大鼠第3代BMSCs常规培养作为正常对照组,将骨质疏松模型大鼠的BMSCs分别设以下组别:模型对照组、1 μmol/L的辛伐他汀阳性对照组、0.01、0.1、1、10、100 μmol/L的老鹳草素组.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OP模型对照组Wnt3a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且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1 μmol /L辛伐他汀、0.1、1、10、100 μmol/L的老鹳草素明显升高Wnt3a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且均有统计学意义,而0.01 μmol/L老鹳草素对Wnt3a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 老鹳草素可能通过增加BMSC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信号蛋白Wnt3a的表达,进一步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这有利于BMSC的成骨分化及骨形成.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益肾通癃颗粒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荷瘤裸鼠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干预作用。方法 利用人前列腺癌骨转移细胞PC3建立前列腺癌荷瘤裸鼠模型,将其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阳性药物组、益肾通癃颗粒低剂量组、益肾通癃颗粒中剂量组、益肾通癃颗粒高剂量组和联合用药组,给予相应的药物干预,连续4周。给药结束后处死动物获取皮下移植瘤瘤体组织样本,分别进行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检测细胞增殖情况,TUNEL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Wnt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益肾通癃颗粒可以有效改善荷瘤裸鼠皮下移植瘤瘤体组织的病理改变,可以显著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凋亡的发生,药效呈浓度依赖性。益肾通癃颗粒还可以下调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基因Wnt1、Wnt3a、β-catenin、APC蛋白的表达(P<0.01),上调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基因GSK-3β蛋白的表达(P<0.01),降低p-GSK-3β蛋白的活性(P<0.01),药效与剂量呈正相关性,与Wnt信号通路阻断剂ICG联合时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槲皮素对坐骨神经慢性缩窄性损伤(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CCI)模型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构建CCI大鼠模型,用不同浓度槲皮素干预,通过行为学实验检测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和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WL),ELISA试剂盒检测大鼠脊髓中炎性因子的表达,Western blot和qRT-PCR分别检测iNOS、COX-2和Wnt3a、β-catenin的蛋白以及mRNA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MWT和TWL值明显下降(P<0.05),脊髓TNF-α、IL-1β,疼痛相关分子iNOS、COX-2,WNT通路Wnt3a、β-catenin蛋白水平均显著上升(P<0.05),而槲皮素使模型组大鼠MWT和TWL值显著提高,TNF-α和IL-1p,iNOS和COX-2,Wnt3a和β-catenin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并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效应.而Wnt/β-catenin通路激活剂可阻断槲皮素对CCI大鼠的作用.结论 槲皮素可能通过抑制Wnt/β-catenin通路及其下游靶分子COX-2和iNOS的表达减轻CCI大鼠的神经病理性疼痛.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幽门螺杆菌(Hp)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胃癌细胞侵袭及血管新生因子的作用。方法 收集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并检测Wnt1、Wnt3a、β-catenin、MMP-7、N-cadherin、E-cadherin、VEGF、bFGF、Ang-2 mRNA的相对表达量。培养胃癌细胞株SGC-7901,分为对照组、Hp组、Hp + ICG-001组。对照组用不含细菌及药物的DMEM处理,Hp组用含有Hp的DMEM处理,Hp + ICG-001组用含有Hp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剂ICG-001的DMEM处理。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Wnt1、Wnt3a、β-catenin、MMP-7、N-cadherin、E-cadherin蛋白的相对表达量。采用Transwell检测侵袭数目。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VEGF、bFGF、Ang-2的含量。结果 与Hp阴性胃癌组织比较,Hp阳性胃癌组织中Wnt1、Wnt3a、β-catenin、MMP-7、N-cadherin、VEGF、bFGF、Ang-2 的mRNA相对表达量均增加(P <0.05),E-cadherin 的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P <0.05);Hp组Wnt1、Wnt3a、β-catenin、MMP-7、N-cadherin蛋白相对表达量、侵袭数目、VEGF、bFGF、Ang-2的含量高于对照组(P <0.05),E-cadherin的相对表达量低于对照组(P <0.05);Hp + ICG-001组Wnt1、Wnt3a、β-catenin、MMP-7、N-cadherin蛋白相对表达量、侵袭数目、VEGF、bFGF、Ang-2的含量低于Hp组(P <0.05),E-cadherin的相对表达量高于Hp 组(P <0.05)。结论 Hp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胃癌细胞的侵袭及血管新生因子生成。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骨痹颗粒对骨关节炎大鼠的保护作用,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假手术组、塞来昔布组及骨痹颗粒高、中、低3个剂量组;采用改良Hulth法建立大鼠骨关节炎模型,连续灌胃给药8周后,观察骨痹颗粒对大鼠血清中炎症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及抑制剂及病理组织学变化的影响。结果骨痹颗粒可显著抑制炎症因子IL-1β及TNF-α的释放(P<0.05~0.01),降低MMP-1及MMP-3水平(P<0.05~0.01),提高TIMP-1水平(P<0.05),改善软骨病理变化,降低Mankin's评分(P<0.05)。结论骨痹颗粒对大鼠骨关节炎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其机制与抑制炎症因子释放、调整基质合成与代谢的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阿仑膦酸钠(ALN)对IL-1β体外诱导培养的大鼠膝关节软骨细胞的影响,探讨ALN治疗膝关节炎的机制。方法:取4周龄SPF级SD大鼠15只关节软骨细胞原代培养并传至第3代,将第3代软骨细胞平均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SD CON)软骨细胞用常规DMEM完全培养液培养5 d;IL-1β诱导组(SD IL-1β)软骨细胞用10 ng/mL重组人IL-1β培养2 d后更换为常规DMEM完全培养液培养3 d;IL-1β+ALN组(SD IL-1β+ALN)软骨细胞用10 ng/mL重组人IL-1β培养2 d后更换为浓度为1×10-6mol/L的ALN培养3 d。培养后取细胞进行比较观察,检测各组中CollagenⅡ、Wnt3a、Wnt5a及Wnt16的变化。结果:CollagenⅡ、Wnt3a、Wnt5a和Wnt16在软骨细胞中均有表达,经ALN处理后软骨细胞中Ⅱ型胶原蛋白增加。Wnt3a在空白对照组和IL-1β诱导组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IL-1β+ALN组中表达量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nt5a在IL-1β诱导组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N处理后,表达量降低,但仍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nt16在IL-1β诱导组中表达量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N处理后表达量升高,但仍低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LN可能通过Wnt信号通路提高Wnt3a、Wnt16的表达与降低Wnt5a的表达,间接影响RANKL/RANK/OPG信号系统,并影响下游MMP-13、β-catenin及CollagenⅡ蛋白的表达来共同调节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的动态平衡,从而保护软骨和软骨下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盘龙七片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分化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BMSCs细胞分为对照组和盘龙七片处理组。MTT检测细胞增殖并确定盘龙七片最佳浓度。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Runx2、Osterix、COL1A1的mRNA和蛋白表达。检测骨钙素、碱性磷酸酶(ALP)及Wnt/β-catenin通路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盘龙七片促进BMSCs增殖,且随着质量浓度的升高增加更明显(P<0.05)。盘龙七片组细胞中Runx2、Osterix、COL1A1的mRNA和蛋白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骨钙素水平和ALP活性高于对照组(P<0.05);Wnt3和β-catenin的蛋白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p-GSK-3β的蛋白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盘龙七片能够促进BMSCs细胞成骨分化,且其作用可能是通过激活Wnt/β-catenin通路产生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电针对骨关节炎大鼠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及对照组,10只/组。模型组与电针组大鼠采用改良DMM手术造模法制造骨关节炎模型,电针组造模成功后给予双侧“后三里”和“膝前穴”电针灸治疗,模型组不予干预,对照组为假手术组。根据LequesneMG评分标准,对3组大鼠进行大鼠行为学检测。观察各组大鼠软骨下骨的退变情况。通过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聚蛋白多糖酶-7(ADAMTS-7)、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软骨寡聚基质蛋白的含量;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膝关节软骨组织IL-1β、Wnt-7B、β-catenin、ADAMTS-7、MMP-3的表达变化;通过RT-PCR检测软骨组织中IL-1β、Wnt-7B、β-catenin、ADAMTS-7,MMP-3的mRNA。结果 行为学检测发现,模型制备后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电针组LequesneMG评分升高(P<0.05)。治疗20 d后,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LequesneMG评分降低(P<0.05)。Micro-CT结果显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