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女性雌激素替代疗法对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6年5月136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雌激素替代疗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激素水平、症状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前激素各指标水平及各症状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雌二醇(E_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激素(FSH)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绝经期女性雌激素替代疗法能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激素水平,从而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实施低剂量雌激素替代疗法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71例展开研究,时间跨度为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依治疗模式不同分为对照(常规治疗)和观察组(低剂量雌激素替代疗法),对比分析疗效、治疗前后患者激素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疗效97.1%,对照组80.5%,P <0.05。治疗后观察组激素水平变化情况明显较对照组好,P<0.05。结论低剂量雌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借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雌激素联合天然孕酮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选取某院妇科收治的11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5例。A组服用低剂量雌激素联合天然孕酮,B组服用标准剂量雌激素联合天然孕酮,观察治疗4个周期后的卵泡刺激素(FSH)和雌二醇(E2)水平、围绝经期症状Kupperman评分、药物不良反应,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A组有效率为83.64%,B组有效率为92.73%,两组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FSH水平高于B组,E2水平低于B组(P<0.05);A组Kupperman评分与B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患者阴道流血、乳房胀痛发生率低于B组(P<0.05)。结论:低剂量和标准剂量的雌激素联合天然孕酮均可以改善患者的围绝经期综合征症状,低剂量和标准剂量疗效相当,但低剂量不良反应更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小剂量雌激素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效果,分析小剂量雌激素疗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价值。方法168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雌激素应用情况分为实验组84例和对照组8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对症治疗,实验组在对症治疗基础上应用小剂量雌激素,跟踪随访,观察两组的激素水平变化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雌激素水平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雌二醇(E2)显著升高,卵泡刺激素(FSH)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为(83.33%)显著高于对照组(64.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剂量雌激素替代能够显著改善围绝经期妇女的激素水平,显著提高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雌激素替代治疗(HRT)对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雌激素替代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2组Kupperman评分和HAMD评分治疗前后均有明显改善(P<0.05),但治疗组治疗后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2组治疗前后比较,相关激素指标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治疗组各项激素指标改善程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的子宫内膜改变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雌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雌激素替代疗法调节更年期妇女体内激素水平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11月收治的更年期综合征患者120例,并将12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雌激素替代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内雌二醇、促卵泡成熟激素、黄体生成激素、孕激素、碱性磷酸酶、总胆固醇及三酰甘油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液内雌二醇、促卵泡成熟激素、黄体生成激素、孕激素、碱性磷酸酶、总胆固醇及三酰甘油水平均有变化,两组治疗前后水平组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各项指标变化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雌激素替代疗法调节更年期妇女体内激素水平效果明显,能有效改善妇女更年期症状,提高妇女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结合雌激素联合天然孕酮对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疗效对比。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我院接诊的绝经期综合征妇女100例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的患者采用标准剂量结合雌激素联合天然孕酮治疗,观察组采用低剂量结合雌激素联合天然孕酮治疗。以疗效评价、Kupperman评分、卵泡刺激素、雌二醇及黄体生成素水平为评价指标。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4.00%与观察组的96.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Kupperman评分对比均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但两组各时间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卵泡刺激素、雌二醇及黄体生成素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治疗后观察组卵泡刺激素、雌二醇及黄体生成素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剂量结合雌激素联合天然孕酮较标准剂量结合雌激素联合天然孕酮对于绝经期综合征疗效相当,但低剂量组对于激素控制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雌激素替代疗法对围绝经期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120例围绝经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安慰剂治疗,而治疗组采用雌激素替代疗法,比较2组患者体内激素相关指标,并研究激素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E2、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治疗组的FSH、LH、AKP、TC、TG水平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E2水平TC、TG呈现负相关性(r=-0.42,-0.53,P<0.05)。结论采用雌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围绝经期女性,有利于调节体内激素水平,改善围绝经期症状,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调和营卫法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效果,并分析性激素水平的变化.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11月至2017年12月在南充市中心医院就诊符合纳排标准的6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分成两组(n=30):对照组采用常规戊酸雌二醇片每天1次,每次2 mg,晚餐后半小时口服;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桂枝汤加减方每天1剂,水煎分3次口服治疗.均连续用药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Kupperman评分、血清促卵泡激素(FSH)、雌二醇和促黄体素的水平变化.同时观察两组病人不良反应及肝肾功能变化.结果 两组按疗程治疗后,研究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96.7%明显高于对照组76.7%(P=0.023).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Kupperman评分显著下降(P<0.05),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血清雌二醇浓度明显增高,血清促卵泡激素、促黄体素明显降低(P<0.05),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调和营卫法联合戊酸雌二醇片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可提高病人临床疗效及改善血清性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方法从本院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围绝经期妇女中选择100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实施激素替代治疗,给予戊酸雌二醇片和黄体酮胶囊治疗。治疗前后检测所有患者的激素水平,利用Kupperman改良评分对所有患者进行围绝经期综合征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激素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垂体分泌卵巢激素(FSH)低于对照组,雌二醇(E2)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较之本组治疗前,观察组的FSH水平显著下降,E2水平显著上升。但对照组较之本组治疗前,FSH、E2水平未出现明显变化。疗效方面,观察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围绝经期妇女实施激素替代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激素水平和临床症状,治疗中需要严格掌握相应的适应证,避免产生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周湘黔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9):180-181
目的探讨米氮平联合戊酸雌二醇对女性围绝经期抑郁症的疗效。方法对41例女性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戊酸雌二醇治疗组(对照组)和联合米氮平治疗组(治疗组),治疗前后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精神症状,Kupperman(KMI)评分评价更年期症状。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61.9%(13/21),有效率为95.2%(20/21);对照组显效率15.0%(3/20),有效率为65.0%(13/20),自治疗第2周开始,两组的HAMD评分和KIM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均<0.05),治疗组下降尤其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均<0.05)。结论米氮平联合雌激素可有效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且效果优于单用雌激素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雌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效果。方法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70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大剂量雌激素替代疗法治疗,治疗组给予小剂量雌激素替代疗法治疗,都治疗1个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7.1%和85.7%,组间比较差异明显,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的血清FSH和E2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FSH值明显降低,E2值明显上升(P0.05),同时治疗组的血清FSH和E2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雌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具备更好的疗效,能促进体内激素分泌的正常化,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莉芙敏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妇科疾病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5月于我院门诊治疗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口服戊酸雌二醇片联合安宫黄体酮片治疗,观察组则口服莉芙敏治疗,两组均进行连续性治疗12周。对比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绝经指数(KMI)总分和促卵泡生成素(FSH)、雌二醇(E2)水平,同时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KM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FSH、E2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莉芙敏可显著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症状,不影响体内激素水平,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激素替代联合心理疏导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9例改良Kupperman评分在20分以上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采用戊酸雌二醇和黄体酮周期序贯疗法同时心理疏导治疗,对照组仅进行戊酸雌二醇和黄体酮周期序贯疗法治疗,治疗前后血雌二醇(E2)、尿促卵泡素(FSH)、黄体生成素(LH)、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变化,以及患者与家庭及社会关系的改变。结果两组患者激素水平及血脂均有明显改善,但组间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与家庭和社会关系改善情况也好于对照组。结论激素替代联合心理疏导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整体疗效好于单纯激素替代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雌激素替代疗法联合中药清脑复神口服液治疗围绝经期妇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医院内分泌科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谷维素,每次10 mg,每日2次;治疗组患者口服复合雌激素片联合中药清脑复神口服液,治疗15 d后加用黄体酮胶囊(每日150 mg )。两组均以3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3.33%,显著优于对照组的28.33%( P<0.05);两组患者的Kupperman评分和汉密顿抑郁量表( HAMD )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得到改善,治疗组改善更明显( P<0.05);治疗组患者各项激素指标改善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相似,且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雌激素替代疗法联合中药清脑复神口服液可显著改善围绝经期妇女综合征的抑郁焦虑症状,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临床医药实践》2017,(2):107-109
目的:观察激素替代疗法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围绝经期骨质疏松症患者104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52例。对照组单纯服用阿仑膦酸钠治疗,观察组加用激素替代疗法(HRT)治疗。对两组治疗后骨密度、雌激素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后骨密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雌激素分泌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素替代疗法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围绝经期妇女,可有效调节体内雌激素分泌水平,提高骨密度,缓解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定坤丹联合戊酸雌二醇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6年5月攀枝花市妇幼保健院接受诊治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口服戊酸雌二醇片,2片/d,治疗21 d为1个周期。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定坤丹,每日早晚各1/2丸,连续3个月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3个月。治疗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并比较两组卵泡刺激素(FSH)和雌二醇(E_2)水平,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绝经期生存质量量表(MENQOL)和Greene更年期症状量表评分。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7.8%和97.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SH水平明显降低,E2水平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激素水平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AS、SDS、MENQOL和Greene评分均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上述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坤丹联合戊酸雌二醇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疗效显著,可维持围绝经期妇女正常的激素水平,减轻不良症状,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临床医药实践》2017,(10):746-748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绝经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2月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一般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取高压氧治疗。测定两组治疗前后血清雌二醇(E2)、卵泡生成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水平变化,并采用改良Kupperman绝经期症状评分法对患者症状改善情况进行评定。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E2水平明显升高,FSH、LH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改良Kupperman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采取高压氧治疗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补肾乐眠汤治疗围绝经期妇女顽固性失眠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6例围绝经期顽固性失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为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在我院治疗,基于平行、单盲、随机对照设计原则进行分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补肾乐眠汤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79.07%)(P <0.05);治疗前,两组各项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Kupperman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均无差异(P> 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PSQI评分、Kupperman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补肾乐眠汤治疗围绝经期妇女顽固性失眠患者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失眠症状,减轻患者的病情。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黄体酮与地屈孕酮分别联合低剂量结合雌激素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在昆山市第四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围绝期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低剂量结合雌激素片0.3 mg/d;用药12 d后口服地屈孕酮片,10 mg/d,持续用药18 d。观察组患者给予低剂量结合雌激素片0.3 mg/d;用药12 d后,口服黄体酮软胶囊100 mg/d,连续用药18 d。30 d为一个用药周期,周期之间无停药间隔,两组均治疗3个周期。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Kupperman评分和血清激素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5.00%,与对照组的77.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Kupperman评分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间的Kupperman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两组治疗后血清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激素(LH)水平明显下降;血清雌二醇(E2)和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显著上升(P<0.05),且观察组血清E2和AMH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黄体酮与地屈孕酮联合低剂量结合雌激素均可显著地缓解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症状,但黄体酮相比于地屈孕酮更能有效延缓患者卵巢功能衰退,改善患者体内激素及卵巢功能相关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