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舒芬太尼静脉输注用于小儿术后镇痛的比较。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至6月全麻气管插管普外手术的患儿9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均在全麻气管插管下实行手术,术毕给予术后静脉通路连接电子机械注药泵。配方分别为A组舒芬太尼1.5μg/kg+昂丹司琼2 mg+生理盐水至100 m L;B组舒芬太尼2μg/kg+昂丹司琼2 mg+生理盐水至100 m L;C组舒芬太尼2.5μg/kg+昂丹司琼2 mg+生理盐水至100 m L。记录术后2、4、8、24、36、48 h各时点患儿镇痛效果,镇静程度,PCA按压次数及患儿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果 90例患儿均完成了48 h的术后镇痛,术后各时点的CHIPPS评分比较,A组高于B组和C组(P<0.05),而B组和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Ramsay评分A组低于B组和C组(P<0.05),各时点B组和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整个术后镇痛期间,90例患儿血流动力学维持稳定,无1例发生呼吸抑制,但A组PCA按压次数(13次)明显多于B组(6次)和C组(3次),恶心,呕吐发生率C组(8例)明显高于A组(0例)和B组(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组患儿术后镇痛舒芬太尼2μg/kg+昂丹司琼2 mg+生理盐水至100 m L的配方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于带弟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1):1617-1618
目的:观察阿扎司琼联合地塞米松对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的疗效.方法:选择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4组,每组20例.A组: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 mL,手术缝皮时静脉注射阿扎司琼10 mg,B组: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 mg,手术缝皮时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 mL;C组: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 mg,手术缝皮时给予阿扎司琼10 mg;D组:麻醉诱导前和手术缝皮时均给予生理盐水4 mL.观察并记录四组患者术后24小时恶心呕吐发生的例数、程度与不良反应.结果:术后24小时内,A、B、C三组恶心呕吐发生率较D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 B两组问的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C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较A、B两组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阿扎司琼联合地塞米松能有效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效果较单用阿扎司琼或地塞米松更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昂丹司琼复合氟哌利多对妇科腹腔镜手术后恶心呕吐的预防作用.方法:选用12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随机分成A、B、C、D四组,分别给予氟哌利多2 mg、昂丹司琼4mg、昂丹司琼4mg 氟哌利多2mg、生理盐水于诱导前10分钟静脉注射,观察术后24小时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结果:四组病人恶心发生率情况:A、B、C组恶心发生率明显低于D组(P<0.05),与A、B组比较,C组的恶心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四组病人呕吐发生率情况:A、B、C组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D组(P<0.05),与A、B组比较,C组的呕吐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预注昂丹司琼联合小剂量氟哌利多可较好地预防腹腔镜妇科手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比单独使用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阿扎司琼不同时机给药对术后静脉镇痛恶心呕吐(PONV)的预防效果。方法:120例ASAⅠ~Ⅱ级全麻下行腹部手术、术后自愿接受静脉镇痛的患者,随机分为A、B、C、D四组,每组30例:A组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阿扎司琼10mg;B组进腹探查后静脉注射阿扎司琼10mg;C组手术结束接镇痛泵之前静脉注射阿扎司琼10mg;D组作为对照组,不使用阿扎司琼。四组镇痛泵药物配方均为芬太尼按20μg/kg加生理盐水至100mL,背景剂量、单次追加剂量、锁定时间均相同。分别于术后4、8、12、24、48h观察并记录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Ramsay镇静状态评分、恶心呕吐评分及PONV发生率。结果:各组镇痛后12~48h的VAS与4h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Ρ<0.01或Ρ<0.05);无嗜睡或镇静过深;PONV发生率,镇痛后A组各时段与D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Ρ<0.01或Ρ<0.05),C组仅0~4h和4~24h与D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Ρ<0.05),B组各时段与D组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Ρ>0.05)。结论:全麻诱导前静注阿扎司琼能有效地预防术后静脉镇痛恶心呕吐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曲马多联合昂丹司琼预防蛛网膜下腔麻醉后寒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行剖宫产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A、观察组B和对照组。麻醉开始前,观察组A缓慢静脉注射曲马多1mg/kg,观察组B缓慢静脉注射曲马多1mg/kg+昂丹司琼4mg,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4ml。观察麻醉开始至手术结束4h内产妇寒颤、恶心呕吐、眩晕、低血压、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情况和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A和观察组B产妇寒颤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观察组B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与对照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未发生眩晕、呼吸抑制等,且术中低血压发生率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新生儿Apgar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马多联合昂丹司琼能有效预防蛛网膜下腔麻醉后的寒颤反应,且恶心呕吐的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患者自控镇痛条件下地塞米松是否具有强化托烷司琼、昂丹司琼抗术后恶心呕吐的作用及其对伤口愈合的影响。方法:120例择期接受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手术的患者,ASA~级,年龄18~65岁。随机双盲分为4组,每组30例。对照组A给予托烷司琼5 mg;对照组B给予昂丹司琼4 mg;观察组C给予托烷司琼5 mg加地塞米松5 mg;观察组D给予昂丹司琼4 mg加地塞米松5 mg。观察术后48 h内恶心呕吐情况以及伤口愈合等级、时间。结果:A组与B组C组与D组恶心呕吐差异无显著性;C、D组较A、B组恶心呕吐显著降低;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伤口愈合等级、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患者自控镇痛条件下地塞米松5 mg具有明显强化托烷司琼、昂丹司琼抗恶心呕吐的作用,该剂量地塞米松对伤口愈合时间及等级无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点应用昂丹司琼对预防食管癌全麻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影响。方法选择气管插管加静脉复合全麻下行食管癌根治手术患者150例,按不同给药时间分为A组、B组、c组各50例。以双盲方式按下述方法给药:A组于麻醉诱导前予以昂丹司琼8mg静脉注射,B组于关闭胸腔前予以昂丹司琼8mg静脉注射,C组于术毕拔出气管导管后予以昂丹司琼8mg静脉注射。比较3组PONV发生情况。结果B组PONV总发生率为20.0%,低于A组的50.0%及B组的4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与B组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手术在关闭胸腔前应用昂丹司琼,可以预防PONV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昂丹司琼预防腹腔镜手术后恶心呕吐的疗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施伟民  徐土荣 《医药导报》2005,24(11):1026-1027
目的探讨昂丹司琼对腹腔镜手术后恶心呕吐的预防作用。方法将120例须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3组,每组40例。手术前对照组静脉注射氯化钠注射液4 mL;治疗组静脉注射昂丹司琼8 mg,药物对照组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 mg。分别于手术后8,24 h评估并记录患者的恶心呕吐程度。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和药物对照组术后8 h内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下降(P<0.05或P<0.01),治疗组和药物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3组术后8~24 h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地塞米松可能对创口愈合有影响。 结论昂丹司琼预防腹腔镜手术后恶心呕吐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腹腔镜胆囊手术后格拉司琼单独或联合药物防治恶心呕吐的护理措施.方法 90例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成3组.A组为对照组术时给予生理盐水5 ml.B组格拉司琼组术中静脉注射格拉司琼8 mg.C组联合组,术中静脉注射长托宁1 mg +格拉司琼.观察术后24 h患者的恶心呕吐情况.结果 A、B、C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83.3%、30.0%、12.0%(P<0.05或P<0.01).结论 本研究提示术中静脉注射格拉司琼与长托宁能有效防止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  相似文献   

10.
吴金香  吴丽红 《海峡药学》2012,24(1):103-104
目的 探讨穴位按压结合昂丹司琼静脉注射对缓解肿瘤化疗后患者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 将90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实验组45例.对照组在化疗开始前30min静脉注射昂丹司琼8mg;实验组同法使用昂丹司琼,并在化疗前一天开始内关穴位按压,每4h一次.结果 两组患者恶心发生情况比较,0度恶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呕吐发生情况比较,0度呕吐和Ⅱ度呕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恶心、呕吐的各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穴位按压结合昂丹司琼静脉注射对肿瘤化疗后恶心、呕吐的缓解作用优于单用昂丹司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并探讨三种不同方法用于预防子宫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11月至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150例子宫切除术患者纳入本研究,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A组、观察B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单用昂丹司琼,观察A组用昂丹司琼+地塞米松,观察B组用昂丹司琼联合指压穴位治疗,比较三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A组与B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组患者与B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塞米松与昂丹司琼联合用药或者昂丹司琼联合指压内关穴方案对于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均有良好的预防效果,与单用昂丹司琼相比效果更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昂丹司琼与甲氧氯普胺用于预防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120例在腰部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联合麻醉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分为昂丹司琼组(A组)、甲氧氯普胺组(B组)、昂丹司琼联合甲氧氯普胺(P〈0.05)(C组)、生理盐水(P〈0.05)组(D组)4组,每组30例。4组患者手术后均行PCEA,并通过PCA泵分别将不同止吐药注入硬膜外腔。观察患者术后24h镇痛效果、镇静程度和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结果各组间镇痛效果评分、镇静程度评分和吗啡用药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恶心发生情况:A、B、C组恶心发生率明显低于D组(P〈0.05),与A、B组比较,C组的恶心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4组患者呕吐发生率情况:A、B、C组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D组(P〈0.05),与A、B组比较,C组的呕吐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结论昂丹司琼和甲氧氯普胺单独应用均能有效防治患者手术后PCEA相关的恶心呕吐,两药联合应用能进一步减少患者手术后PCEA相关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吴娟萍  汪东海 《中国药师》2006,9(11):1037-1038
目的:比较昂丹司琼与甲氧氯普胺预防胆囊术后呕吐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44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82例,诱导期静注昂丹司琼4 mg,之后每隔8 h静滴4 mg,连用3 d;B组82例,诱导期肌注甲氧氯普胺10 mg,之后每隔8 h肌注10 mg,连用3 d;C组80例,不使用止吐剂。三组麻醉方法相同。记录病人术后72 h内呕吐情况及10 d内其他并发症及副反应。结果:A组呕吐率0%,B组呕吐率28.05%,C组呕吐率92.50%。A组与B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昂丹司琼预防胆囊术后呕吐高效、安全。  相似文献   

14.
谢静  刘斌 《医药导报》2011,12(12):1598-1599
[摘要]目的探讨昂丹司琼联合小剂量氟哌啶醇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恶心呕吐的预防作用。方法240例择期行L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组118例,Ⅱ组122例。于麻醉诱导前10 min,I组静脉注射昂丹司琼4 mg,肌内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2 mL,Ⅱ组静脉注射昂丹司琼4 mg,肌内注射氟哌啶醇2 mg;观察手术后24 h内不良反应、镇静情况及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两组患者镇静评分0~2分,无过分镇静者(P>0.05)。Ⅱ组24 h内恶心呕吐发生率(17.2%)较I组(28.8%)明显降低(P<0.05)。结论昂丹司琼联合使用小剂量氟哌啶醇较单独使用昂丹司琼对预防LC患者恶心呕吐更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托烷司琼或昂丹司琼的抗呕吐效应。方法:142例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昂丹司琼(On)组、托烷司琼(Tr)组及对照(C)组。所有患者均以丙泊酚、瑞芬太尼、罗库溴铵诱导插管,术中以持续吸入50% N2O和七氟烷维持麻醉,On组在手术结束前30 min静脉给予昂丹司琼8 mg,Tr组在麻醉诱导后静脉给予托烷司琼5 mg,C组不给止吐药。记录术后24 h内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及额外需要止吐药情况。结果:On组术后2~6 h的呕吐发生率(19% vs.37%)低于C组(P<0.05),Tr组术后2~6 h的呕吐发生率(21% vs.37%)虽有低于C组的趋势,但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r组术后6~24 h的呕吐发生率低于C组和On组(10%,33%,29%)(P<0.05)。三组术后的恶心发生率差异未具有统计学意义。三组分别有(28%,13%,13%)的患者在术后需要额外止吐药。结论:托烷司琼和昂丹司琼都有显著的抗呕吐效应,由于消除半衰期长托烷司琼术后6~24 h的呕吐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静脉应用昂丹司琼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预防作用。方法 100例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成昂丹司琼组及对照组,每组50例。昂丹司琼组给予昂丹司琼,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0~12 h恶心、呕吐发生率昂丹司琼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昂丹司琼组术后0~24 h恶心呕吐发生率及挽救药物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诱导前静脉推注昂丹司琼显著降低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托烷司琼或昂丹司琼的抗呕吐效应。方法:142例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昂丹司琼(On)组、托烷司琼(Tr)组及对照(C)组。所有患者均以丙泊酚、瑞芬太尼、罗库溴铵诱导插管,术中以持续吸入50% N2O和七氟烷维持麻醉,On组在手术结束前30 min静脉给予昂丹司琼8 mg,Tr组在麻醉诱导后静脉给予托烷司琼5 mg,C组不给止吐药。记录术后24 h内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及额外需要止吐药情况。结果:On组术后2~6 h的呕吐发生率(19% vs.37%)低于C组(P<0.05),Tr组术后2~6 h的呕吐发生率(21% vs.37%)虽有低于C组的趋势,但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r组术后6~24 h的呕吐发生率低于C组和On组(10%,33%,29%)(P<0.05)。三组术后的恶心发生率差异未具有统计学意义。三组分别有(28%,13%,13%)的患者在术后需要额外止吐药。结论:托烷司琼和昂丹司琼都有显著的抗呕吐效应,由于消除半衰期长托烷司琼术后6~24 h的呕吐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托烷司琼或昂丹司琼的抗呕吐效应。方法:142例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昂丹司琼(On)组、托烷司琼(Tr)组及对照(C)组。所有患者均以丙泊酚、瑞芬太尼、罗库溴铵诱导插管,术中以持续吸入50% N2O和七氟烷维持麻醉,On组在手术结束前30 min静脉给予昂丹司琼8 mg,Tr组在麻醉诱导后静脉给予托烷司琼5 mg,C组不给止吐药。记录术后24 h内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及额外需要止吐药情况。结果:On组术后2~6 h的呕吐发生率(19% vs.37%)低于C组(P<0.05),Tr组术后2~6 h的呕吐发生率(21% vs.37%)虽有低于C组的趋势,但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r组术后6~24 h的呕吐发生率低于C组和On组(10%,33%,29%)(P<0.05)。三组术后的恶心发生率差异未具有统计学意义。三组分别有(28%,13%,13%)的患者在术后需要额外止吐药。结论:托烷司琼和昂丹司琼都有显著的抗呕吐效应,由于消除半衰期长托烷司琼术后6~24 h的呕吐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托烷司琼或昂丹司琼的抗呕吐效应。方法:142例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昂丹司琼(On)组、托烷司琼(Tr)组及对照(C)组。所有患者均以丙泊酚、瑞芬太尼、罗库溴铵诱导插管,术中以持续吸入50% N2O和七氟烷维持麻醉,On组在手术结束前30 min静脉给予昂丹司琼8 mg,Tr组在麻醉诱导后静脉给予托烷司琼5 mg,C组不给止吐药。记录术后24 h内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及额外需要止吐药情况。结果:On组术后2~6 h的呕吐发生率(19% vs.37%)低于C组(P<0.05),Tr组术后2~6 h的呕吐发生率(21% vs.37%)虽有低于C组的趋势,但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r组术后6~24 h的呕吐发生率低于C组和On组(10%,33%,29%)(P<0.05)。三组术后的恶心发生率差异未具有统计学意义。三组分别有(28%,13%,13%)的患者在术后需要额外止吐药。结论:托烷司琼和昂丹司琼都有显著的抗呕吐效应,由于消除半衰期长托烷司琼术后6~24 h的呕吐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20.
黄中华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3):1947-1947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应用昂丹司琼预防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40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患者,麻醉方法相同,随机分为对照组、昂丹司琼组。昂丹司琼组在手术结束时静脉注射昂丹司琼4 mg。双盲法观察术后24小时内恶心、呕吐发生情况及严重程度。结果:术后24小时昂丹司琼组手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昂丹司琼用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能有效预防手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