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确定95%灭菌丹原药对SD大鼠的毒性作用,并探寻其可能的毒性靶器官。方法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成4组,各组灭菌丹剂量为0、4 000、8 000及16 000 mg/kg饲料。试验结束后检测动物血常规及生化指标,对解剖动物脏器进行组织病理学评价。结果试验期间,中、高剂量灭菌丹组大鼠体重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中、高剂量灭菌丹组大鼠血液中性粒细胞百分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雄鼠中、高剂量组脑、心脏、脾脏、肝脏、肾脏及肾上腺的绝对重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中、高剂量灭菌丹组大鼠前胃粘膜下水肿及炎性细胞浸润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前胃是95%灭菌丹潜在的毒性靶器官,该农药的最大无作用剂量为4 000 mg/kg饲料。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95%氟蚁腙原药迟发性神经毒性。方法成年母鸡60只,随机分成5组(174 mg/kg BW、435 mg/kg BW、1 740mg/kg BW、阴性对照组及阳性对照组)。染毒后持续观察21d,21d后重复染毒,试验期间观察对动物一般表现、体重、共济失调、血液生化、病理组织学检查等指标进行观察及检测。结果试验组未见明显共济失调等迟发性神经毒性反应;阳性对照组出现明显迟发性神经毒性改变;阴性对照组各指标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 95%氟蚁腙原药未引起迟发性神经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比较4种急性经口毒性试验方法操作性和结果一致性,分析其在化学品急性毒性评价中的应用价值及其意义. [方法]对3种已知化学物(对苯二胺、对苯二酚、硼酸)分别使用固定剂量法(FDP)、上下增减剂量法(UDP)、急性毒性分类法(ATC)3种替代方法与传统霍恩氏(Horn's)法进行大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比较各方法判断化学物毒性分类的一致性;并对动物使用、剂量选择、观察指标进行综合分析. [结果]3种化学物分别用4种方法测定得到的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系统(GHS)分类结果一致.3种替代方法均采用序贯原则,使用实验动物数量较少,但实验周期更长.FDP法和ATC法不以获得精确半数致死量(LD50)为研究目标,即不以动物死亡作为最终结果判定标准,降低了实验动物的死亡率,提高了动物福利.UDP法与Horn's法很相似,系列剂量都有相对固定的剂量级数因子,都以动物死亡为重要的结果判断指标,都能获得确切的LD50值及其95%CI;但UDP更适合染毒后短期(48h内)死亡的急性毒性评价. [结论]可根据受试物的性质和已知资料,选择合适的急性经口毒性替代方法代替传统Horn's法.  相似文献   

4.
草铵膦的大鼠肝脏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除草剂草铵膦原药对大鼠肝脏的毒性作用.方法 将80只6周龄SD大鼠(体重140~160 g)随机分成4组,每组20只.草铵膦原药设100、250、500 mg/kg剂量组.每日经口灌胃染毒1次,连续90 d.对照组给予等量2%吐温水溶液.每周用电子称称量大鼠体重.90 d后检测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的活力,测定肝脏重量并计算肝脏系数,光学显微镜下对大鼠肝脏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连续染毒8周后与对照组比较,500mg/kg剂量组大鼠肝重(均P<0.05)染毒90 d后,ALT、AST、ALP酶活力均升高(均P<0.05);肝脏系数升高(均P<0.05),肝脏组织有一定的病理改变.结论 500 mg/kg草铵膦原药对大鼠肝脏有一定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5.
硫醇甲基锡化合物急性经口毒性试验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硫醇甲基锡化合物对实验动物SPF级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的毒害程度。方法:用硫醇甲基锡化合物剂量分别为464.0、215.0、100.0、46.4 mg/kg.bw,给SPF级小鼠经口灌胃。结果:464.0、215.0 mg/kg.bw全部动物在观察期内出现抽搐、呼吸衰竭死亡,而100.0 mg/kg.bw仅有3只动物死亡。结论:提示硫醇甲基锡化合物属中级毒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一种微生物发酵茶多酚结晶粉对小鼠的急性经口毒性.方法 试验采用霍恩氏法,微生物发酵茶多酚结晶粉设为10 000 mg/kg·BW、4 640 mg/kg·BW、2 150 mg/kg·BW和1 000 mg/kg·BW共4个剂量组,取40只SPF级昆明种小鼠,雌雄各半,经口灌胃染毒.结果 观察期间所有染毒动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腐植酸大量元素水溶肥对试验动物SPF级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的毒害程度。方法用腐植酸大量元素水溶肥剂量分别为10 000 mg/(kg·bw)、4 640 mg/(kg·bw)、2 150 mg/(kg·bw)、1 000 mg/(kg·bw)。给SPF级小鼠经口灌胃。结果 10 000 mg/(kg·bw)、4 640 mg/(kg·bw) 2个剂量组全部动物在观察期内出现兴奋、烦躁不安、毛蓬松,蜷缩、嗜睡、呼吸衰竭,10 000 mg/(kg·bw)剂量组全部动物给样1 h内全部死亡、4 640 mg/(kg·bw)剂量组3只雌、4只雄性动物在观察期4 h内陆续死亡,死亡动物解剖后,肉眼观察未见明显病理改变。2 150 mg/(kg·bw)、1 000 mg/(kg·bw)剂量组的动物症状体征轻微,观察期内所有动物陆续恢复正常。结论提示腐植酸大量元素水溶肥属低毒。  相似文献   

8.
急性经口毒性试验替代测试方法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天亮 《预防医学论坛》2008,14(12):1225-1226
急性经口毒性试验是毒理学安全性评价最基础的试验,主要研究24 h内单次或多次经口染毒后动物所产生的毒性反应和死亡情况。其主要目的是求出受试物对试验动物的半数致死剂量(LD50);初步估测毒作用的靶器官和可能的毒作用机制,为亚慢性、慢性和其他毒性试验的剂量水平设计提供参  相似文献   

9.
二氯喹啉酸(quinclorac)为激素型喹啉羧酸类除草剂,是目前除草效果较好且常用的一种农药。为了解其安全性,在对二氯喹啉酸原药进行急性经口、经皮及眼、皮肤刺激试验基础上,进行了亚慢性经口毒性的实验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熊志军  胡雄飞  陆丹 《实用预防医学》2011,18(9):1781+1792-1781,1792
目的评价95%草胺磷原药的致突变作用。方法按照GB/T21793-2008《化学品体外哺乳动物细胞基因突变实验方法》进行。结果在非代谢活化及肝微粒体酶系S-9代谢活化条件下,95%草胺磷原药实验结果为阴性,阳性对照组突变率显著增加。结论 95%草胺磷原药对小鼠淋巴瘤L5178Y细胞TK基因无致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取代脲类除草剂利谷隆原药的亚慢性经口毒性作用 ,采用国标GB15 6 70 1995亚慢性经口毒性试验方法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 ,雌、雄性大鼠高剂量给药组 (4 0mg kgBW ,5 4mg kgBW)出现精神萎糜等神经、精神中毒症状 ,体重增长速度显著性降低 (P <0 0 5 ) ;雌性大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 ,雌、雄性大鼠胆红素含量明显增高 (P <0 0 5 ) ;雌性大鼠肝、脾脏器系数 ,雄性大鼠肝、脾、肾、睾丸脏器系数明显增高 (P <0 0 5 )。结论 :取代脲类除草剂利谷隆原药影响大鼠体重增长并对大鼠多脏器造成了损害。雌性大鼠亚慢性经口最大无作用剂量为 6 8mg kgBW ;雄性大鼠为 9 3mg kgBW。  相似文献   

12.
急性经口毒性评价试验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经口毒性试验是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第一阶段最基础性的试验,LD50是其最为常用的评价指标。本文评述了传统的LD50测试法以及3种主要替代方法(上下增减剂量法,固定剂量法,急性毒性等级法)的优缺点及其实际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王老吉凉茶的急性经口毒性和30 d经口毒性,为评价其食用安全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急性经口毒性试验:选用18~22 g NIH种小鼠,1次灌胃给予15.0 g/(kg·BW)[折算药材剂量99.9 g/(kg·BW)]王老吉凉茶浸膏,每日观察小鼠的死亡情况,共观察14 d。30 d经口毒性试验:雌雄SD大鼠每日灌胃给予1.88、3.75、7.50 g/(kg·BW)[相当于药材剂量12.5、25.0、50.0 g/(kg·BW)]剂量王老吉凉茶浸膏,对照组灌胃同等容量纯净水,共30 d。实验结束时检测常规生化和血常规指标,称量脏器重量,对照组和7.50 g/(kg·BW)组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急性经口毒性试验在观察期内动物无不良反应和死亡,雌雄小鼠急性经口毒性LD_(50)15.0g/(kg·BW);30 d经口毒性试验中各剂量组受试物对雌雄SD大鼠的体重、增重、摄食量、食物利用率、血常规、血生化、脏器重和脏体比均无明显影响,病理组织学检查也没有发现与王老吉凉茶浸膏相关的改变。结论王老吉凉茶浸膏属无毒级,在7.50 g/(kg·BW)[相当于药材剂量50.0g/(kg·BW)]下未观察到大鼠明显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3种替代法(固定剂量法、急性毒性分级法和上下法)在急性经口毒性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选取7种消毒剂原料和6种农药原药共13种化学品作为受试物,参照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3种急性毒性实验替代方法进行实验,依据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及标签制度(GHS)急性经口毒性分级原则获得各受试物毒性分级,分析各替代方法结果与传统实验方法之间的相关性和一致性。结果 3种替代方法判断GHS毒性分级与传统实验方法间具有较高一致率、相关性和一致性。各替代方法消耗动物数量均少于传统实验方法,但所需实验时间长于传统实验方法(P<0.05)。结论 3种替代方法结果与传统实验方法间具有较高一致性和相关性,可认为这3种方法具有取代传统检测方法的潜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95%乙草胺原药的遗传毒性,为其安全使用及农药管理登记提供依据。[方法]建立95%乙草胺原药的致突变试验模型,通过TK基因突变频率和微核率对其遗传毒性进行评价。[结果]95%乙草胺原药各剂量组TK6细胞TK位点突变频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阴性对照组比较,95%乙草胺原药染毒组的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未见明显增高(P〉0.05)。[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95%乙草胺原药无诱导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损伤及致TK6细胞基因突变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小鼠经口灌胃纳米二氧化钛后的急性毒性反应.方法 以5 g/kg剂量分别用纳米二氧化钛和微米二氧化钛单次经口灌胃染毒小鼠,观察14 d后处死,比较纳米二氧化钛和微米二氧化钛对小鼠体重、摄食量、血清生化指标及脏器系数的影响.结果 纳米二氧化钛对小鼠体重、脏器系数没有明显影响;实验期间,小鼠的摄食量逐渐增加;纳米二氧化钛染毒雌性组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活力明显低于微米二氧化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肌酐(Cr)、尿素氮(BUN)与微米二氧化钛组、对照组相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米二氧化钛雌性组肌酸激酶(CK)活力明显高于对照组;纳米二氧化钛雄性组CK、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活力明显高于微米二氧化钛组,微米二氧化钛雄性组LDH、α-HBDH活力明显低于对照组,纳米二氧化钛雄性组CK活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纳米二氧化钛染毒未见明显的急性毒性反应,但对血液生化指标可能有一定的影响,且与微米二氧化钛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小鼠经口灌胃纳米二氧化钛后的急性毒性反应.方法 以5 g/kg剂量分别用纳米二氧化钛和微米二氧化钛单次经口灌胃染毒小鼠,观察14 d后处死,比较纳米二氧化钛和微米二氧化钛对小鼠体重、摄食量、血清生化指标及脏器系数的影响.结果 纳米二氧化钛对小鼠体重、脏器系数没有明显影响;实验期间,小鼠的摄食量逐渐增加;纳米二氧化钛染毒雌性组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活力明显低于微米二氧化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肌酐(Cr)、尿素氮(BUN)与微米二氧化钛组、对照组相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米二氧化钛雌性组肌酸激酶(CK)活力明显高于对照组;纳米二氧化钛雄性组CK、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活力明显高于微米二氧化钛组,微米二氧化钛雄性组LDH、α-HBDH活力明显低于对照组,纳米二氧化钛雄性组CK活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纳米二氧化钛染毒未见明显的急性毒性反应,但对血液生化指标可能有一定的影响,且与微米二氧化钛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小鼠经口灌胃纳米二氧化钛后的急性毒性反应.方法 以5 g/kg剂量分别用纳米二氧化钛和微米二氧化钛单次经口灌胃染毒小鼠,观察14 d后处死,比较纳米二氧化钛和微米二氧化钛对小鼠体重、摄食量、血清生化指标及脏器系数的影响.结果 纳米二氧化钛对小鼠体重、脏器系数没有明显影响;实验期间,小鼠的摄食量逐渐增加;纳米二氧化钛染毒雌性组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活力明显低于微米二氧化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肌酐(Cr)、尿素氮(BUN)与微米二氧化钛组、对照组相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米二氧化钛雌性组肌酸激酶(CK)活力明显高于对照组;纳米二氧化钛雄性组CK、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活力明显高于微米二氧化钛组,微米二氧化钛雄性组LDH、α-HBDH活力明显低于对照组,纳米二氧化钛雄性组CK活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纳米二氧化钛染毒未见明显的急性毒性反应,但对血液生化指标可能有一定的影响,且与微米二氧化钛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小鼠经口灌胃纳米二氧化钛后的急性毒性反应.方法 以5 g/kg剂量分别用纳米二氧化钛和微米二氧化钛单次经口灌胃染毒小鼠,观察14 d后处死,比较纳米二氧化钛和微米二氧化钛对小鼠体重、摄食量、血清生化指标及脏器系数的影响.结果 纳米二氧化钛对小鼠体重、脏器系数没有明显影响;实验期间,小鼠的摄食量逐渐增加;纳米二氧化钛染毒雌性组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活力明显低于微米二氧化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肌酐(Cr)、尿素氮(BUN)与微米二氧化钛组、对照组相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米二氧化钛雌性组肌酸激酶(CK)活力明显高于对照组;纳米二氧化钛雄性组CK、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活力明显高于微米二氧化钛组,微米二氧化钛雄性组LDH、α-HBDH活力明显低于对照组,纳米二氧化钛雄性组CK活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纳米二氧化钛染毒未见明显的急性毒性反应,但对血液生化指标可能有一定的影响,且与微米二氧化钛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小鼠经口灌胃纳米二氧化钛后的急性毒性反应.方法 以5 g/kg剂量分别用纳米二氧化钛和微米二氧化钛单次经口灌胃染毒小鼠,观察14 d后处死,比较纳米二氧化钛和微米二氧化钛对小鼠体重、摄食量、血清生化指标及脏器系数的影响.结果 纳米二氧化钛对小鼠体重、脏器系数没有明显影响;实验期间,小鼠的摄食量逐渐增加;纳米二氧化钛染毒雌性组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活力明显低于微米二氧化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肌酐(Cr)、尿素氮(BUN)与微米二氧化钛组、对照组相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米二氧化钛雌性组肌酸激酶(CK)活力明显高于对照组;纳米二氧化钛雄性组CK、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活力明显高于微米二氧化钛组,微米二氧化钛雄性组LDH、α-HBDH活力明显低于对照组,纳米二氧化钛雄性组CK活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纳米二氧化钛染毒未见明显的急性毒性反应,但对血液生化指标可能有一定的影响,且与微米二氧化钛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