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随着对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的深入研究,DC在免疫学上的起源和分化也越发显得重要.目前对DC起源的问题认识仍不统一.现有的文献表明,DC可以在体外培养的条件下由骨髓源性前体或淋巴源性前体经多条途径分化而来.其中细胞因子GM-CSF、IL-4、TNF-α和Flt3-L等起着关键的作用.而DC在生理条件下的起源和分化的途径可能与上述不同.对此了解有限.鉴于DC在肿瘤和移植等方面起决定作用,研究DC在各种条件下的分化以及如何对其调控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随着对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的深入研究,DC在免疫学上的起源和分化也越发显得重要。目前对DC起源的问题认识仍不统一。现有的文献表明,DC可以在体外培养的条件下由骨髓源性前体或淋巴源性前体经多条途径分化而来,其中细胞因子GM-CSF,IL-4,TNF-α和Flt3-L等起着关键的作用,而C在生理条件下的起源和分化的途径可能与上述不同。对此了解有限,鉴于DC在肿瘤和移植等方面起决定作用,研究DC在各种条件下的分化以及如何对其调控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分化阶段的树突状细胞(DC)sur-vivin的差异性表达。方法:制备骨髓细胞作为DC前体,以rmGM-CSF联合rmIL-4对前体细胞诱导培养,第5天时添加rmTNF-α继续孵育48 h以进一步刺激DC分化成熟。分别收集0、5、7 d的细胞(其中第5天的细胞为添加rmTNF-α前收集),扫描电镜观察DC形态、流式细胞术鉴定DC表型,RT-PCR、Western blot检测不同分化阶段DCsurvivin的表达。结果:扫描电镜下不同分化阶段的细胞均具有典型DC形态;流式细胞术分析表明,不同成熟阶段的DC均高表达小鼠髓源性DC相对特异性标志CD11c,经rmTNF-α刺激后的DC其细胞表面CD40、CD86、MHC-Ⅱ等分子呈高水平表达;RT-PCR、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随着DC的分化成熟,sur-vivin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呈上升趋势。结论:不同诱导条件下,获得的DCsurvivin表达有差别,随着DC成熟,sur-vivin表达增加。  相似文献   

4.
树突状细胞 (DC)是目前已知的体内功能最强的“专职性”抗原提呈细胞 ,多项研究已经显示DC在肿瘤免疫、抗感染免疫、免疫排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各种不同体外培养条件下 ,发现很多因素如细胞因子、微生物都会影响DC的分化、成熟 ,尤其肠道微生物如何调控DC对研究免疫反应的启动及免疫耐受的建立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拟就有关内容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树突状细胞(DC)是目前已知的体内功能最强的“专职性”抗原提呈细胞,多项研究已经显示DC在肿瘤免疫、抗感染免疫、免疫排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各种不同体外培养条件下,发现很多因素如细胞因子、微生物都会影响DC的分化、成熟,尤其肠道微生物如何调控DC对研究免疫反应的启动及免疫耐受的建立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拟就有关内容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树突状细胞(DC)是目前发现的效能最高的专职性抗原提呈细胞,其分化成熟过程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量研究表明JAK/STAT信号转导通路与DC分化成熟密切相关.JAK/STAT是一种多效联级的信号转导通路,是大量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传递信号的主要途径,参与细胞生长发育繁殖凋亡等过程的调节.多种肿瘤病人体内DC分化成熟障碍可能与JAK/STAT通路的异常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在体外培养时4种细胞因子(CK)组合方式对小鼠骨髓源树突状细胞(DC)分化、增殖、发育的影响.方法用不同的CK定向诱导小鼠骨髓细胞分化为DC,通过流式细胞仪(荧光抗体双标记法)测定CD11c+细胞比例、MHC-Ⅱ类分子的表达及在脂多糖(LPS)刺激后CD86表达的变化.结果GM-CSF+IL-3+SCF促进DC分化、增殖的能力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5).该组CK所诱导的DC在LPS刺激后,CD86表达增加的幅度明显低于GM-CSF+IL-4组(P<0.01).结论GM-CSF、IL-3和SCF对于促进小鼠骨髓细胞向DC定向分化、增殖有协同作用,分化后的DC多数处于发育早期,DC前体所占的比例较大.  相似文献   

8.
树突状细胞(DC)含有不同的异质性亚群,在获得性免疫的启动、定向激活及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DC的自身发育分化及功能性成熟受细胞因子及转录因子构成的复杂网络调控.近期研究发现,microRNA (miRNA)通过抑制蛋白翻译或降解mRNA转录本来调控基因表达,调节包括免疫系统在内的多种生物学过程.许多miRNA在B、T淋巴细胞、DC、巨噬细胞及其他类型免疫细胞的发育、分化、存活及功能成熟起到重要作用,部分DC相关的miRNA如miR-155和miR-146a同时参与其他免疫细胞的调节.本文综述了DC亚群的功能,靶向不同DC亚群的免疫后果及细胞表面受体的种类;同时也总结了miRNA在DC由髓系前体细胞发育并分化为特异性亚群过程以及其在DC特异性功能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理化因素对肌卫星细胞增殖分化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肌卫星细胞是一种肌源性的干细胞,在胚胎发育和成体骨骼肌损伤修复过程中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常情况下,成体骨骼肌中的肌卫星细胞处于静息状态,而当肌卫星细胞处于失重、低氧等物理环境下或被一些化学药物刺激后其增殖分化的潜能将发生改变。进一步深入研究发现这些理化因素对肌卫星细胞增殖分化的干预作用是通过不同的信号转导途径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肿瘤炎性微环境与树突状细胞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肿瘤免疫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已知肿瘤微环境尤其是炎性微环境在促进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肿瘤浸润的树突状细胞(DC)多存在表型未成熟化、分布异常及功能障碍等现象,这可能是肿瘤诱导机体免疫耐受的重要机制之一。肿瘤炎性微环境可通过多种途径调节DC的分化和成熟,相关信号通路和分子机制正逐步得到阐明,此将为DC疫苗的研制和肿瘤免疫治疗提供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11.
树突状细胞(DC)在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Notch信号通路在胚胎期和出生后的发育过程中调节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Notch信号参与了DC发育分化及其功能调控,本文综述了Notch信号与DC发育分化、功能调控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外周血液和脐血中含有骨髓源性的血管内皮前体细胞。组织缺血或内、外源性细胞生长因子 ,尤其是VEGF可以动员骨髓源性的血管内皮前体细胞到外周血液中 ,归巢并汇聚在缺血组织内 ,分裂、增殖及分化 ,形成新血管 出生后血管发生 ,对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背景:神经干细胞的定向诱导分化和扩增受细胞自身基因和外来信号的调控。 目的:观察中脑源性神经干细胞在常氧、低氧和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诱导下向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分化情况。 方法:无菌条件下分离E12小鼠胚胎腹侧中脑组织,胰酶消化和机械吹打制成单细胞悬液,在无血清培养基中培养扩增;Nestin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方法鉴定神经干细胞。在有血清培养基中对纯化神经干细胞自然分化;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方法分别鉴定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建立常氧和低氧环境,设置常氧组、常氧+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组、低氧组、低氧+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组,按实验分组在有血清条件下诱导分化。 结果与结论:在低氧条件下,中脑神经干细胞向多巴胺能神经元分化均高于常氧组;尤其是低氧环境和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诱导下向多巴胺能神经元分化比例更高,表型更成熟。说明低氧环境下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可明显促进中脑神经干细胞分化为数量足够、形态及功能成熟的多巴胺能神经元。  相似文献   

14.
文题释义:外泌体:是30-150 nm的细胞外囊泡,因其包含有大量的蛋白分子、DNA、RNA、mRNA 及 microRNA等,能够通过细胞间的传递发挥重要作用。多种细胞在正常及病理状态下均可分泌外泌体。外泌体的功能取决于其所来源的细胞类型,可参与到机体免疫应答、细胞迁移、细胞分化、肿瘤侵袭等多个方面。间充质干细胞:是干细胞家族的重要成员,来源于发育早期的中胚层,属于多能干细胞,以骨髓中含量最多,因其具有多向分化潜能、造血支持和促进干细胞植入、免疫调控和自我复制等特点而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摘要背景:间充质干细胞源性外泌体具有多种与间充质干细胞相似的生物学功能。近年来大量研究证实干细胞源性外泌体可在诸如心肌、肝脏、皮肤等损伤修复中发挥重要作用,有望成为新的疾病诊疗方法,但其在骨科领域应用相对较少,值得深入研究和探索。 目的:综述间充质干细胞源性外泌体用于骨及软组织损伤修复的最新研究成果及治疗进展。 方法:以“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骨,软骨,椎间盘,关节炎,神经,肌腱”为中文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以“mesenchymal stem cells,exosomes,bone cartilage,arthritis, intervertebral disc,tendon,nerve”为英文检索词,检索PubMed数据库,检索语种为中文和英文,共检索文献388篇,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最终纳入相关文献50篇。结果与结论:①间充质干细胞源性外泌体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促进软骨细胞和成骨细胞生成,延缓骨关节炎进程;②间充质干细胞源性外泌体通过抗氧化和抗炎作用改善椎间盘退变;③间充质干细胞源性外泌体可通过多种途径促进骨折愈合,是潜在的促骨折愈合生物学材料。 ORCID: 0000-0003-1973-4082(李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5.
背景:多种细胞通过旁分泌形式可分泌微囊泡,其中体积最小的被称为外泌体。起初外泌体被认做细胞的“代谢废物”,后发现其通过转运独立的蛋白质、脂质、mi RNA或以配体形式参与调控许多重要的信号通路。间充质干细胞源性外泌体作为极具研究潜力的非细胞疗法之一,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对继发性淋巴水肿具有重要治疗作用。目的:综述间充质干细胞源性外泌体对继发性淋巴水肿的作用及其研究进展,展望未来研究仍需蓄力的方向。方法:通过关键词及“滚雪球”式在PubMed、Google Scholar、Embase、Scopus、Wiley数据库和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检索间充质干细胞源性外泌体对继发性淋巴水肿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为2005-2022年,最终共纳入58篇文献进行综述分析。结果与结论:(1)间充质干细胞源性外泌体因低免疫原性的优势广泛应用于组织再生和内脏纤维化等多种研究领域,其来源丰富,脂肪、骨髓、脐血源性外泌体应用最为成熟。(2)间充质干细胞源性外泌体对于继发性淋巴水肿的缓解作用已经被证实,通过在动物水肿局部皮下注射间充质干细胞源性外泌体,淋巴管内皮细胞显著增生分化形成新生旁系淋巴管,有效减少水肿体积。...  相似文献   

16.
树突状细胞(DC)作为专职机原递呈细胞,在移植免疫应答中同样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对DC在移植排斥中作用有了深入了解。本文介绍了移植器官内DC来源和类别,移植后DC的移行及其致敏受者T细胞途径,移植前去除DC降低移植物免疫原性作用,以及DC与移植嵌合现象关系和临床移植中控制DC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Flt3L是一种可以促进多种干细胞、血细胞及其前体细胞生成、分化的细胞因子,对T细胞、B细胞和NK细胞和DC的前体细胞都有促进增生、诱导分化的功能.而且与其它促细胞生长的细胞因子有很好的协同作用.目前,尚未发现具有毒性作用,是一种良好的扩增剂,对研究细胞的形态、细胞表现型和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IL-10对单核细胞来源的DC体外发育分化和功能的影响及TNF-a和sCD40L对IL-10抑制DC生物学功能的阻断或逆转效应。方法:检测经IL-10抑制及添加上述干预因素后DC的表型、刺激T细胞增殖和分泌IL-12的能力。结果:IL-10能够抑制幼稚DC的成熟,促进其向巨噬细胞分化,并伴随有DC激发T细胞增殖和分泌IL-12能力明显下降,这种抑制效应与IL-10浓度存在相关性;IL-10对由sCD40L诱导成熟的DC无抑制作用,但能抑制TNF-a诱导成熟DC分泌IL-12的能力;在IL-10作用后加入TNF-a或sCD40L均不能逆转IL-10对DC抑制作用;在IL-10作用的同时加入sCD40L而不是TNF-a能完全阻断IL-10抑制DC刺激T细胞增殖和分泌IL-12的作用。结论:IL-10是肿瘤细胞逃脱免疫攻击的重要因子,能够抑制DC的成熟、抗原提呈以及削弱其刺激T细胞增殖的能力等多重负性作用,其对由TNF-a或sCD40L途径诱导成熟的DC的抑制作用不一致,CD40信号干预对制备肿瘤免疫治疗运用的DC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全反式视磺酸(atRA)对树突状细胞(DC)抗原提呈作用的影响是作用在骨髓细胞向DC的分化过程还是作用在已分化形成的DC,以及NF-κB信号通路是否参与到此调节过程.方法 以MOG35-55免疫C57BL/6J小鼠,给予或不予atRA干预.分离小鼠脾脏DC及CD4细胞进行交互培养,同时给予IL-12或IL-23干预CD4细胞的分化.测定CD4细胞向Th1及Th17细胞的分化情况及相应细胞因子的产生能力.分离小鼠骨髓细胞(BMC),IL-4及GM-CSF诱导其向DC分化,并在不同时间点给予RA干预.比较DC表面分子CD11c、MHCⅡ的表达情况及其提呈抗原对效应细胞的激活作用;Western blot检测DC中NF-κB p65的磷酸化及p65向胞核转位的情况.最终比较RA对DC的影响是否可以被选择性RA受体(RAR)拮抗剂所拮抗.结果 RA体内干预显著降低脾脏DC的抗原提呈作用;在体外RA则可抑制BMC向DC分化过程,降低CD11c及MHCⅡ分子在细胞表面的含量,并抑制DC的抗原提呈功能;但是对已分化形成的DC却没有类似效应.RA可显著抑制DC中NF-κB p65的磷酸化及胞核中NF-κB p65的含量,并伴随着DC抗原提呈功能的减弱;其作用可被RARβγ拮抗剂所拮抗.结论 RA可抑制DC的提呈功能,其作用环节可能在于DC的分化过程并与NF-κB信号通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回顾脂肪组织源性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与多向分化潜能研究新进展。源于中胚层的脂肪组织源性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及多向分化潜能,在体外适当的诱导条件下可向脂肪细胞、软骨细胞、成骨细胞、骨骼肌、心肌细胞、内皮细胞及神经细胞分化,在组织工程及基因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对脂肪组织源性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及多向分化潜能的研究.将为脂肪组织源性干细胞成为现代组织工程学研究的理想种子细胞并最终用于以细胞为基础的临床治疗提供前提和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