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Wang GQ 《中华内科杂志》2006,45(11):881-882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在我国又称流行性出血热,简称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啮齿类动物特别是鼠类为其自然宿主和主要传染源。世界上有30多个国家发现HFRS,我国是HFRS流行最严重的国家,每年发病人数占世界汉坦病毒感染病例的90%以上。我国大陆除青海省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病例发生,台湾也有汉坦病毒感染病例报道。本病在我国主要分为姬鼠型和家鼠型两种类型,其中黑线姬鼠、黄颈姬鼠和大林姬鼠为姬鼠型出血热的主要宿主动物和传染源;褐家鼠为家鼠型出血热的主要宿主动物和传染源。目前我国存在姬鼠型、家鼠型和家鼠姬鼠混合型3种疫区,20世纪90年代以来,家鼠型疫区逐渐扩大,而且正在发生部分姬鼠型疫区向混合型疫区、混合型疫区向家鼠型疫区演变。  相似文献   

2.
姬鼠系统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姬鼠型出血热(HTN)即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汉坦病毒(hantan vires,HV)独特基因型,主要宿主为啮齿目鼠科姬鼠属(Apodemus),此属动物虽经多年研究、探索,但由于对姬鼠属种群的系统分类、鼠种鉴定一直存在争议.特别是姬鼠分子系统学研究产生了一些与形态学、生物地理学研究不同的结果[1],因而在鉴定鼠种、判定疫区类型造成一些争议.作者综合当前有关姬鼠分类研究文献和有关监测资料.结合现代生物学、动物学等相关学科研究成果,分析姬鼠分类,试阐明中国现生姬鼠种类、系谱;并对现代分类特点和方法进行整理.希望对姬鼠型出血热分类和分布给予较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3.
家鼠型出血热(SE0型)是汉坦病毒(Hantan vitrtls,HV)独特基因型,起源虽较姬鼠晚,但亦为较古老鼠种,目前,关于家鼠起源、SE0型疫源地演化关系的报道较少见,为此,作者根据目前SEO型分布,通过文献回顾,希望能深入了解SEO型的起源与演化.  相似文献   

4.
<正> 近年研究证明,应用A-血凝素抗原(姬鼠型)和R-血凝素抗原(家鼠型)进行血凝抑制试验(HI),能成功地区分流行性出血热(EHF)病人是家鼠型还是姬  相似文献   

5.
云南省2001~2002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为掌握云南省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病学特点,提供防治参考,对人间和鼠间疫情进行了监测.方法收集全省本病疫情资料,并在监测县采集人血清以及鼠肺脏和鼠血清作汉坦病毒抗原和抗体检查.结果 2001~2002年全省共报告本病102例,死亡3例,年发病率为0.12/10万,病死率为2.94%.主要发病地区为红河州、昆明市、楚雄州.疫区人群隐性感染率为4.19%.2002年在泸西、寻甸和永胜监测点捕获鼠类9种891只,居民区以褐家鼠和黄胸鼠为优势鼠种,野外以高山姬鼠为优势种;鼠间汉坦病毒带毒率为3.65%,带病毒鼠种为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和高山姬鼠.2001年在大理市野外捕鼠12种140只,大绒鼠为优势种,带毒鼠为大绒鼠、大足鼠、黄胸鼠、社鼠和短尾鼠句.结论监测区内存在有以褐家鼠和黄胸鼠为主要宿主动物的家鼠型疫源地,也存在着以高山姬鼠和大绒鼠为主的野鼠型疫源地.发病率上升与较高的鼠密度和鼠间感染率有关.应采取以灭家鼠和接种家鼠型或两型混合疫苗为主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汉坦病毒(HV)是布尼亚病毒科的一个新属,其储存宿主为黑线姬鼠、褐家鼠、大白鼠等啮齿类,呈全球分布。病毒基因组为负性单链RNA,分为大(L)、中(M)、小(S)三个片段,古典型汉坦病毒,如汉滩病毒(HTV)、汉城病毒(SEO)、普马拉病毒(PUU)能引起程度不同的肾综合征出血热。1993年  相似文献   

7.
<正> 近年来,由于病原学和血清学的突破性进展,我国已报道的流行性出血热(EHF)宿主动物有50多种。米尔英等从家鼠型疫区6种家畜家禽血清中检出EHF 病毒抗体,张云等从野鼠型疫区狗肺中检出EHF 病毒抗原并分离出两株病毒。但从野鼠型疫区犬血清中检出 EHF 病毒家鼠型抗体,未见报道。 四川省雅安市是以黑线姬鼠为主要传染源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荆州市2017-2020年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宿主动物监测结果,为该市HFRS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在全市8个县(市、区)开展HFRS宿主动物监测。在春季(4-5月)和秋季(9—10月)采用夹夜法分别于室内、野外布放鼠夹。室内及野外选取荆州市常见生境。对捕获鼠进行鉴定,无菌取鉴定鼠肺,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鼠肺汉坦病毒并分型。结果 2017-2020年荆州市平均鼠密度4.83%(1 106/22 910),鼠汉坦病毒阳性率9.83%(58/590)。鼠密度居前3位的地区分别为江陵县(9.61%)、沙市区(6.44%)和石首市(4.92%)。鼠汉坦病毒阳性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沙市区(17.31%,27/156)、江陵县(8.51%,16/188)、监利县(8.42%,8/95)和洪湖市(7.29%,7/96),其它地区捕获鼠未检出汉坦病毒。春季鼠密度为5.47%(578/10 566)。其中室内生境鼠密度6.15%(146/2 374),鼠汉坦病毒阳性率1.89%(1/53),阳性鼠为厨房捕获小家鼠;野外生境鼠密度5.27%(432/8 192),鼠汉坦病毒阳性率11.76%(16/136),阳性鼠以小麦田和虾稻田捕获黑线姬鼠、褐家鼠为主。秋季鼠密度为4.28%(528/12 344)。其中室内生境鼠密度6.06%(198/3 269),鼠汉坦病毒阳性率0.78%(1/129),阳性鼠为杂物间捕获黄胸鼠;野外生境鼠密度3.64%(330/9 075),鼠汉坦病毒阳性率14.71%(40/272),阳性鼠以蔬菜田、虾田、虾稻田、稻田捕获黑线姬鼠和褐家鼠为主。捕获黑线姬鼠均携带HNTV型汉坦病毒;褐家鼠、小家鼠、黄胸鼠携带SEOV型汉坦病毒。结论荆州市HFRS宿主动物以野外捕获黑线姬鼠、褐家鼠为主,分别携带HNTV型、SEOV型汉坦病毒。江陵县、沙市区鼠密度及鼠汉坦病毒阳性率均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为掌握滇西地区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病学特点,提供防治参考,对人间和鼠间疫情进行了调查.方法 收集滇西本病疫情资料,并在该地区采集人血清以及鼠肺脏和血清作汉坦病毒抗原和抗体检查.结果 滇西地区2004和2005年共报告病例41例,占全省同期发病数的40.59%.主要发病地区为祥云、兰坪、古城、永胜、宁蒗、宾川、巍山、弥渡、大理市(县、区),人群隐性感染率为1.81%.2004和2005年在玉龙、古城、永胜、宾川、祥云、大理、澜沧、景东、龙陵、盈江、腾冲、昌宁、宁蒗县和兰坪县(市、区)采集到16种1 825份鼠肺标本,鼠间汉坦病带毒率为2.47%.居民区以褐家鼠和黄胸鼠为优势鼠种,野外以高山姬鼠和大绒鼠为优势种,带毒鼠种为褐家鼠、黄胸鼠、大绒鼠、大足鼠、高山姬鼠和臭鼩鼱.结论 该地区广泛存在以褐家鼠和黄胸鼠为主要宿主动物的家鼠型疫源地,也存在着以高山姬鼠和大绒鼠为主的野鼠型疫源地.滇西疫区正在扩大,应采取以灭家鼠和健康人群接种家鼠型或两型混合疫苗为主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于 1999年 9月 17— 2 0日对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大杨树镇的 3个自然村 (富饶对、新华村、前进村 )的居民区和田野进行了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疫源地性质调查。通过现场调查和血清学检测 ,结果表明黑线姬鼠为该地区汉坦病毒主要宿主动物 ,其占捕获鼠类构成 71.2 3% (15 1/2 12 ) ;捕获动物的总密度为 2 8.30 % (2 12 /749) ,其中黑线姬鼠的密度为 2 0 .16 % (15 1/749) ;捕获动物总感染率为 9.78% (40 /40 9) ,黑线姬鼠的感染率为 7.0 9% (2 9/40 9) ,占感染鼠总数的 72 .5 0 %(2 9/40 ) ,带病毒率为 11.90 % (18/15 1)。褐家鼠占鼠种构成的 8.49% ,其密度为 2 .40 % ,带病毒率为 16 .70 % ,感染率为 0 .90 %。结果表明 ,大杨树地区的疫源地性质是黑线姬鼠为主要宿主动物的肾综合征出血热自然疫源地 ,目前已演变为姬鼠型为主的混合型疫区。  相似文献   

11.
目的监测2013年云南省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人间疫情和宿主动物,分析流行病学特点,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居民区用鼠笼法、野外用鼠夹法,进行鼠密度监测,采集人血清以及宿主动物肺脏组织,用免疫荧光法进行汉坦病毒(HV)抗原或抗体检查,采用Spss 17.0软件分析数据。结果 2013年云南省共报告HFRS病例95例,其中实验室诊断81例,临床诊断14例,发病率0.20/10万;发病季节以5月和12月为主,发病人群以中老年男性农民为主;泸西县、祥云县和大姚县3个监测点秋季人群HV阳性率分别为14.15%、16.00%和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7,P0.05);3个监测点共捕获12种424只小兽,其中居民区褐家鼠为优势鼠种,野外大绒鼠和高山姬鼠为优势鼠种,宿主动物HV阳性率为13.21%(56/424),阳性宿主动物为褐家鼠、黄胸鼠、大绒鼠、高山姬鼠、中华姬鼠、锡金小鼠、短尾鼩和灰麝鼩。结论滇西地区为HFRS主要发病地区,秋季居民区HFRS的防控更为重要,监测点广泛存在以褐家鼠为主要传染源的家鼠型HFRS疫源地,还存在以高山姬鼠和中华姬鼠为主要传染源的野鼠型HFRS疫源地,食虫动物短尾鼩和灰麝鼩也发现HV感染。  相似文献   

12.
探讨保守地区HFRS流行高峰的原因,方法对HFRS病人急性期血清用RT-PCR方法进行病毒基因分型,从1例家鼠型汉坦病毒感染的病人血清中分离工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结果32例病人中,2例为姬鼠型,24例为家鼠型,1列SEO型病毒经分离鉴定测序后与SEOUL、R22株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3.
福建省汉坦病毒基因分型及基因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福建省汉坦病毒的型别及分子特征。方法汉坦病毒阳性鼠肺标本中提取病毒RNA,应用汉坦病毒型特异性引物进行RT-PCR扩增及核苷酸序列测定,对汉坦病毒进行基因分型和同源性分析。结果3份来自我省肾综合征出血热混合型疫区黄胸鼠、针毛鼠和黄毛鼠的鼠肺标本中均发现携带HTN型病毒,1份来自我省家鼠型疫区褐家鼠鼠肺标本则携带SEO型病毒。ZH1和ZH48同源性较高为953%,ZH53与之差异较大,同源性仅82.7%~83.3%,而其与HTN型病毒Q36差异最小,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37%。结论FJF3属SEO型;ZH1、ZH48及ZH53同属HTN型;而ZH53可能属于HTN型中的一个新亚型。  相似文献   

14.
从黑线仓鼠肺中分离出流行性出血热家鼠型病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黑线仓鼠肺中分离出流行性出血热家鼠型病毒李琦,李伟,张作儒,赵宏儒,孟宗达,高秋菊,王华,陈化新,叶青自1978年从疫区黑线姬鼠肺中分离出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以来[1],又相继从褐家鼠等多种宿主动物中分离到EHFV[2~4]。众多调查发现黑...  相似文献   

15.
肾综合症出血热(EHF)是危害人类比较严重的一种传染病,危害性较大,尤其在中国,姬鼠型和家鼠型EHF每年都有流行,是除了病毒性肝炎外危害性极大的一种病毒性疾病。过去长春市为低发区,近几年发病人数逐年增加,现已将该病列为重点防治疾病。鼠类是EHF病毒的主要储存动物,传染源为黑线姬鼠和褐家鼠。过去鼠类携带EHF病毒以家鼠型居多,但2004年鼠类出血热病毒情况调查结果显示以野鼠型居多。并以褐家鼠携带为主。为了进一步了解鼠类带毒情况,为预防和控制本病的发生与流行提供可靠的实验数据,本文报道了2004年采集的621份鼠肺出血热病毒分型鉴定结果。  相似文献   

16.
<正>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在我国又称为流行性出血热,其病原体为布尼亚病毒科(bunyav-iridae)汉坦病毒属(HV),其血清学分型为汉滩型病毒(HTNV)、汉城型病毒(SEOV)、普马拉型病毒(PUUV)等多个型别。我国以汉滩型和汉城型为主。全球每年有6~15万例HFRS住院病人,这些病例中的绝大多数发生在亚洲,中国报道的病例占全球的90%以上。  相似文献   

17.
流行性出血热(E.H.F)已由 WHO 定名为“肾综合症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Renal Syndrome),但国内决定仍惯用“流行性出血热”原名。关于本病病原经病毒学者四十余年的努力,终于取得突破。1978年朝鲜李镐汪等首次分离出汉坦病毒(Hantaan Vivus)后,我国于1982年用黑线姬鼠和人肺癌传代细胞(A-549)也分离出病毒。经电镜和生化鉴定属于布内亚病毒(BunyaViridae)的一个新种属。目前国内外不同地区从不同鼠种中分离出的病毒互相比较,证明可能有不同型别存在,相互有单向交叉反应。Gadjusek 建议称之为鼠类病毒(muroid viribae),尚未得公认。  相似文献   

18.
首次证实巴尔通体在我国云南鼠群中流行   总被引:36,自引:6,他引:36  
目的 了解巴尔通体 (Bartonella)在云南鼠群中的分布及流行特征。方法 被检鼠血为 1999年 10月收集自云南省的 3个调查地区 ,采用兔血心浸液琼脂培养基进行巴尔通体分离 ,以聚合酶链反应 (PCR)对枸橼酸合酶基因 (gltA)的379bp片段进行扩增以证实是否巴尔通体 ,阳性者行以序列测定并与已知菌株加以比较。 结果与结论 从 131份鼠血分离到5 8株巴尔通体 (44 3% )。菌株分布于各调查点 ,感染鼠分属 3个属 6个种 ,以姬鼠属 (Apodemus)的带菌率最高 (6 2 2 % ,2 8/4 5 ) ,家鼠属 (Rattus)次之 (41 5 % ,2 7/ 6 5 ) ,绒鼠属 (Eothenomys)居第三位 (18 8% ,3/ 16 ) ,表明巴尔通体在云南常见鼠种中广泛分布及高度流行。所有菌株按其分离鼠属可分为 3群 ,具有以属为水平的宿主特异性。依基因结构可将它们分为 2 0个变异体 (家鼠属 8个 ;姬鼠属 12个 ;绒鼠属 2个 ) ,其中 17个为新发现变异体 ,表明云南巴尔通体基因型别的多样性。 7个家鼠巴尔通体变异体可分为B elizabethae、B tribocorum和新种B yunnannensis 3个基因型。由于云南巴尔通体的高度流行及基因型别的多样性 ,一些不明原因的疾病可能与巴尔通体的感染有关。需要对该地区巴尔通体的流行情况及对人类致病作用进行系统的调查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为了查明流行性出血热病人血清型与宿主动物血清型关系,探讨血清学演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IFA、HI和RPHI法分型。结果在458例病人中,存在家鼠型,野鼠型和未定型病人,分别占91.48%、7.21%和1.31%。结论证当地以家鼠型为主的家,野鼠型混合型疫区,EHFV抗原型和血清型别均与缩主动物种类相一致。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我国东北部分地区宿主动物携带汉坦病毒状况及其型别。方法采用夹夜法捕鼠,针对不同型别汉坦病毒M片段设计引物,应用RT—PCR检测带毒状况,阳性标本测序,对M片段变异大的标本再进行S片段的扩增测序,获得序列用clustalX(1.83)和Phylip3.63进行分析。结果共捕获鼠类宿主220只,平均阳性率为3.64%,不同鼠种间阳性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从棕背鼠平鼠Jilin-54、Jilin-59检测到汉滩型汉坦病毒,从褐家鼠Jilin-99、Ji—lin-106标本中检测到汉城型汉坦病毒。而从大林姬鼠HU-32、Jilin—AP10和HLJ-47中得到的汉坦病毒M片段均与HTNV原型株76-118同源性最高(95.35%~97.42%);来源吉林(毗邻俄罗斯远东地区)大林姬鼠的Jilin-AP06的汉坦病毒M片段与我国病人分离株B78、H5同源性最高(97.25%~95.33%),与来源俄罗斯远东地区大林姬鼠的Amur类汉坦病毒AP111株同源性为93.48%,与来自吉林大林姬鼠的Jilin93同源性为80.80%,与76-118同源性为80.80%,与朝鲜大林姬鼠分离株Soochong-1同源性为88.24%。Jilin-AP06S片段同其他株的同源性与M片段的结果一致。结论我国东北部分地区宿主动物携带汉坦病毒的型别多样,我国大林姬鼠中存在Amur类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