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术后康复护理对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00例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则加施术后康复护理,比较2组患者血肿清除情况、恶化、死亡率、干预前后疾病与康复相关评分、相关不良临床事件发生率与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3 d血肿清除率与总体血肿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关节痉挛与肩手综合征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干预后GCS评分与AS评分组间比较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SSS评分、FM评分与ADL评分组间比较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总体相关不良临床事件发生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家属护理满意度显著性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康复护理对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家属满意度,借鉴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额部钻颅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8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观察组采用额部钻颅血肿引流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手术疗效。结果观察组血肿清除效果、NIHSS评分与B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6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额部钻颅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18):3261-3263
目的探讨锥颅血肿穿刺术联合尿激酶灌注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行锥颅血肿穿刺术联合尿激酶灌注引流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格拉斯哥昏迷指数评分(GCS评分)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GC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且观察组的GCS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锥颅血肿穿刺术联和尿激酶灌注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两组,每组56例,对照组行常规内科保守治疗,治疗组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ADL评分、NIHSS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达91.0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治疗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效率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分析接受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及其效果。方法选取高血压脑脑出血患者9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手术治疗,将其按照护理干预措施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围术期综合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45例。比较分析两组疾病与康复相关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接受护理干预后,两组GCS评分、SSS评分和FM评分均优于护理前,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物质生活状态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接受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对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起到重要促进作用,同时也有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辅助去骨瓣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及对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10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92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4例)两组。观察组予神经内镜辅助去骨瓣血肿清除术治疗,对照组予去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血肿清除情况、神经功能评分、预后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NIHS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个月,两组GOS和ADL量表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GOS和ADL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个月内,并发症总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镜辅助去骨瓣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可提高血肿清除率,改善神经功能及预后,且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应用品管圈预防细孔钻颅血肿清除术后并发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10月行细孔钻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93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设为试验组,另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7月行细孔钻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8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开展品管圈活动进行护理。比较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发热、颅内再出血、肺部感染、颅内感染、颅内积气、泌尿系感染、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试验组对护理人员操作技术、生活护理、健康教育、服务态度、整体印象等方面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品管圈活动应用于细孔钻颅血肿清除术患者,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整体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细孔钻颅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6月~2014年6月80例接受细孔钻颅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行细孔钻颅术传统护理方法,实验组实行临床护理途径进行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患者住院时间及费用、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等。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总体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及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健康知识掌握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接受细孔钻颅术治疗的脑出血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住院时间及费用,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及健康知识掌握率,为脑出血患者良好的预后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微创钻孔引流术和开窗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9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行开窗血肿清除术,观察组患者行微创钻孔引流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再出血率、住院时间,术后1、3、5d的血肿量,术前与术后2w的神经功能缺损分级(NIHSS)评分,术后3个月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再出血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前两组血肿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而术后1,3,5d观察组血肿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NIHSS评分与ADL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2w,观察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显著优于开窗血肿清除术,且可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应用软通道微创介入血肿清除术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高血压脑出血患者50例,按随机化设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采用软通道微创血肿清除术,对照组采用硬通道微创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手术前后血肿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及生存率。结果术后两组血肿量及NIHS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术后1 d及术后7 d血肿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神经功能缺损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ADL评分较术前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术后不同时间点ADL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生存率(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6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软通道微创介入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清除血肿疗效佳,并发症少,且预后较硬通道手术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