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于2006年10月-2007年10月对56例冠心病患者进行DCG诊断分析。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占心肌缺血的72.0%,动态心电图能够有效地检查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发作情况及规律。结论: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诊断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动态心电图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冠心病患者的心电图监测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ilent myocardial ischemia,SMI)近年来已受到临床关注.目前已普遍认为SMI对心脏的损伤与心绞痛有相同的意义,其可以增加心肌梗死的机会,引起心律失常或猝死,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无症状心肌缺血的临床特点和发生规律。方法:对120例冠心病患者应用24h动态心电图检测。结果:共检出心肌缺血1 265阵次,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发生显著高于有症状心肌缺血,占85.5%;发作高峰在上午6:00~12:00,00:00~6:00最少,但夜间缺血持续时间及ST段压低幅度明显重于白昼。结论:无症状心肌缺血是冠心病最常见的表现形式,应和有症状心肌缺血同样给予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4.
冠心病64例应用参麦注射液30ml加入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中静滴,每日1次,连续2周,观察用药前后心电图改变。治疗后缺血型ST-T明显改善,ptf-V1绝对值减小,QT间期延长缩短,房室传导改善,运动试验阳性转阴率显著。表明参麦注射液能够明显减轻冠心病患者之心肌缺血,改善房室传导及心肌复极化,并且具有强心作用,明显改善左心功能,提高心脏运动耐量。  相似文献   

5.
参麦注射液治疗无症状性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万年青 《中成药》1998,20(6):27-28
参麦注射液是由人参、麦冬中药复方提取精制而成的注射液。临床观察治疗无症状性冠心病26例,结果表明,参麦注射液能明显改善无症状性冠心病的ST-T改变,其作用优于对照药物消心痛,诊疗期间未见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6.
参麦注射液对冠心病病人心电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冠心病64例应用参麦注射液30ml加入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中静滴,每日1次,连续2周,观察用药前后电图改变,治疗后缺血型ST-T明显改善,ptf-V1绝对值减小,QT间期延长缩短,房室传导改善,运动试验阳性转阴率显著,表明参麦注射液能够明显减轻冠心病患者之心肌缺血,改善房室传导及心肌复极化,并且具有强心作用,明显改善左心功能,提高心脏运动耐量。『  相似文献   

7.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是指经心电图、心脏超声、核素心肌灌注扫描及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患者并无临床症状的一组综合征。其发作隐匿,证实存在心肌缺血的证据,可使心肌梗死和猝死的发生率增加,是冠心病患者临床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1],  相似文献   

8.
赵凤娟  黄伟刚  俞梅  何伟明 《新中医》2020,52(22):63-66
目的:探究参麦注射液对不同中医证型冠心病患者心电图改变的影响情况。方法:将采用参麦注射液治疗的 271 例冠心病患者,按中医辨证理论,分为 4 个中医组:72 例心肾阴虚组,69 例痰浊痹阻组,56 例心血痹阻组,74 例气阴两虚组;随机选取同时期单纯采用西医治疗的 67 例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 5 组治疗前后心电图校正最小 QT 间期(QTcmin)、校正最大 QT 间期 (QTcmax) 和校正 QT 间期离散度 (QTcd);校正最小 JT 间期 (JTcmin)、校正最大 JT 间期 (JTcmax) 和校正 JT间期离散度 (JTcd);房室传导阻滞例数;缺血型 T 波例数;ST 段异常例数;测量 V1 导联 P 波的负向波振幅及宽度的乘积(PTF-V1)≤-0.04 mm · s 的例数。结果:5 组治疗后,QTcmin、QTcmax 及 QTcd 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阴两虚组相比对照组、心肾阴虚组、心血痹阻组和痰浊痹阻组降低;4 个中医组 QTcd 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5 组治疗后,JTcmin、JTcmax 及 JTcd 指标相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气阴两虚组相比对组、心肾阴虚组、心血痹阻组和痰浊痹阻组降低;4 个中医组 JTcd 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 组治疗后,房室传导阻滞、PTF-V1≤-0.04 mm · s 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气阴两虚组低于对照组、心肾阴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可以有效降低不同中医证型冠心病心电图 QTcmin、QTcmax、QTcd、JTcmin、JTcmax 和 JTcd指标,降低房室传导阻滞和 PTF-V1≤-0.04 mm·s 的发生例数,对气阴两虚型改善效果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动态心电图(DCG)的临床特点。方法对582例冠心病患者进行DCG监测。结果402例有3884阵次缺血发作,其中307例2930阵次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其中60岁以上者发作2135阵次,占SMI的72.87%,无症状与有症状组心肌缺血的ST段压低程度差异无显著性,但无症状较有症状组心肌缺血持续时间长(P〈0.05)。结论SMI检出率远高于有症状心肌缺血,60岁以上者多见,容易引起患者忽视而得不到及时治疗,因此,更具有潜在危险,在诊治上应给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参麦注射液对老年腰麻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SM)对老年腰麻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60~75岁老年腰麻患者50例,随机分为参麦组和对照组,观察2组腰麻过程中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情况。结果腰麻后5 min、15 min和1 h,参麦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波动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对照组有4例应用麻黄素纠正低血压,参麦组均未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结论SM对老年腰麻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具有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无症状冠心病患者心功能减退的疗效及对心功能参数的影响。方法将无症状冠心病患者86例随机平均分为2组,2组均给予丹红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心排血量(CO)、心脏指数(CI)、每搏量(SV)、每搏指数(SI)、左心室心搏做功指数(LVSWI)、左心室做功指数(LCWI)、心肌收缩速度指数(VI)变化。结果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显效率与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前2组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20 d后各项指标均明显升高(P均0.05),治疗结束后30 d治疗组CO、CI、SI、LVSWI、LCWI、VI比对照组与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无症状冠心病心功能减退效果好,还能够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保持较长的改善效果,中期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2.
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IM)是指具有心肌缺血的客观证据而无心绞痛或等同症状.部分病人预后差而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动态心电图已成为心肌缺血及急性心肌梗塞广泛使用的非创伤性检测方法之一.本文对3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记录.以探讨冠心病患者SMI的特点和发生规律.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动态心电图(Holter)监测的广泛应用,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检出率显著提高。本篇对我院收治的86例冠心病患者行Holter监测到的无症状心肌缺血及有关资料进行了总结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观察背俞穴温针灸对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心电图及血液动力学的影响,并探讨其机理.方法:将60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在基础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背俞穴温针灸治疗,对照组30例,仅予以基础药物治疗,观察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普通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及血液动力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背俞穴温针灸治疗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动态心电图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12月无胸闷胸痛动态心电图检测到无症状心肌缺血的门诊及住院患者42例临床资料。结果:42例中共检出缺血发作252次,每例发作1~31次,平均6次。结论:动态心电图是对无症状心肌缺血最简单、无创性检测方法之一,为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诊断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尽管冠状动脉造影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心电图上ST-T改变和心律失常仍是判断冠心病的有无、病变严重程度、估计预后以及指导治疗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8.
杏丁注射液治疗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症状心肌缺血 (Silentmyocardialischemia ,SMI)在冠心病中因其发作隐匿 ,易被忽视 ,而与急性心肌梗死及心脏猝死的发病密切相关[1-2 ] 。笔者用杏丁注射液治疗了 30例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诊断标准 冠心病诊断符合WHO制  相似文献   

19.
白鹭  许辉 《河南中医》2016,(9):1539-1541
目的:观察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ilent myocardial ischemia,SM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2月—2013年12月武汉市武昌医院收治的SMI患者90例,均符合无症状心肌缺血诊断标准,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在控制基本病因、消除诱因等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硝酸异山梨酯片、拜阿司匹林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塞通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4.4%,对照组有效率为60.0%,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压变化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ST段压低次数、ST段持续总时间、心肌缺血总负荷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塞通注射液治疗SMI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张传玲 《河南中医》2012,32(7):880-881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方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24h动态心电图的影响,比较12导联常规心电图和24h动态心电图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我院心血管科门诊或病房,已经确诊但无临床症状的冠心病患者75例,随机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采取冠心病常规护理及低盐低脂饮食,在入组时及疗程结束时分别进行12导联常规心电图和24h动态心电图各1次.治疗组45例,采用益气活血方治疗,日1剂,水煎服;对照组30例,采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口服或舌下含服,每次10粒,日3次;两组均28 d为1个疗程.结果:①入组时心电图比较:75例患者12导联常规心电图发现心肌缺血6例,阳性率为8.00%;24h动态心电图发现心肌缺血64例,阳性率为85.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两组患者疗效比较:对照组30例,显效12例,有效1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3.33%;治疗组45例,显效31例,有效1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33%;两组比较;x2=5.753,P=0.016,两组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24 h动态心电图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中的诊断价值明显优于12导联常规心电图,24h动态心电图可作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常规诊察方法;益气活血方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有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