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1000g~1499g)外周中心静脉(PICC)置管与体重增长的情况。方法:正常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100例,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为PICC置管50例,对照组为静脉留置针置管50例,根据患儿日龄、体重,每天从静脉补充足够的营养液,在共同输静脉营养液期间,2组患儿平均每天体重增长的差异。结果:PICC置管的患儿平均每天体重增长比静脉留置针的患儿快。结论: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PICC置管,不影响喂养、鸟巢式护理、抚触,又可避免反复静脉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及不良刺激,促进体重的增长,值得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理流程重组对早产低体重儿营养及喂养不耐受方法的影效果.方法:将遵医嘱予280例早产低体重儿分为两组,对两组喂养相关指标及喂养不耐受的发生情况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患儿体重增长量高于同期对照驵,其他项目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重组护理流程干预在一定程序上解决早产低体重儿喂养困难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3.
早产低体重儿喂养不耐受护理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流程重组对早产低体重儿营养及喂养不耐受方法的影响效果。方法:将遵医嘱予280例早产低体重儿分为两组,对两组喂养相关指标及喂养不耐受的发生情况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患儿体重增长量高于同期对照组,其他项目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重组护理流程干预在一定程序上解决早产低体重儿喂养困难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强化母乳喂养对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01例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试验组(51例)和对照组(50例),试验组给予强化母乳喂养,对照组则采取早产配方奶喂养,比较两组患儿的预后情况。结果:出院时,试验组血磷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钙、BUN、ALP、ALB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化母乳喂养可减少喂养不耐受发生率,同时不增加低血糖、高血糖、NEC及院感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护理流程重组对早产低体重儿营养及喂养不耐受方法的影效果.方法:将遵医嘱予280例早产低体重儿分为两组,对两组喂养相关指标及喂养不耐受的发生情况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患儿体重增长量高于同期对照驵,其他项目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重组护理流程干预在一定程序上解决早产低体重儿喂养困难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产极低体重儿应用早期静脉营养的临床效果及耐受情况。方法:选取50例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随即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25例,实验组各患儿于出生后24小时内便给予6%小儿氨基酸+20%脂肪乳,对照组于出生后24~48小时内只予以5%~10%GS,48小时后加入(6%小儿氨基酸+20%脂肪乳);研究分析两组的效果。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相比,于出生后前5天总能量摄入显著增加,1周内体重下降较少,恢复胃肠全营养所需时间较短。结论:极低出生体重儿可耐受早期大剂量的静脉营养,且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救治的护理模式.方法:选择符合入组条件的早产极低体重儿3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14例转院治疗或就地住院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16例就地救治接受无陪护护理,研究两组患儿的成活率、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医疗费用及直接非医疗费用等.结果:对照组成活率为28.6%,明显低于研究组的50%;转院者住院医疗费用及直接非医疗费用均明显高于研究组.结论:在基层专科医院实施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无陪护护理,可产生良好的临床效果,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鸟巢式护理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影响,以供护理服务参考使用.方法:将我院88例极低出生体质量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给予鸟巢式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儿护理干预后的体重和进奶量.结果:实验组在护理干预后7天、14天的进奶量均明显多于对照组患儿,其体重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鸟巢式护理干预有助于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体重增长,促进其身心发育.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救治的护理模式。方法:选择符合入组条件的早产极低体重儿3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14例转院治疗或就地住院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16例就地救治接受无陪护护理,研究两组患儿的成活率、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医疗费用及直接非医疗费用等。结果:对照组成活率为28.6%,明显低于研究组的50%;转院者住院医疗费用及直接非医疗费用均明显高于研究组。结论:在基层专科医院实施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无陪护护理,可产生良好的临床效果,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对早产低体质量儿实施护理流程重组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于重庆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医疗救护中心生产的早产低体质量儿6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30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对观察组30例患儿实施护理流程重组,观察两组患儿的喂养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在喂养不耐受率及身体恢复情况两项内容的比较结果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产低体质量儿实施护理流程重组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喂养情况,且安全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分析极低出生体质量儿行鸟巢式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6例极低出生体质量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观察组患儿给予鸟巢式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温箱护理,观察不同护理方式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儿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体重增长显著快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极低出生体质量儿鸟巢式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有利于患儿的生长发育,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重组护理流程对早产低体质量儿喂养效果的影响。方法将70例适于胎龄的早产低体质量儿随机分成2组,干预组实施非营养性吸吮、微量泵间断胃管喂养、喂养后俯卧位及腹部抚触等综合护理干预,并把这4种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流程重组形成护理循环贯穿在早产儿的喂养护理中;对照组采取早产儿常规护理。2组均用同一种配方奶喂养,每日记录患儿喂养相关情况(鼻胃管留置时间、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结果干预组鼻胃管留置时间、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护理流程重组能促进早产低体质量儿胃肠道功能的成熟,缩短鼻胃管留置时间及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加快其生长发育水平,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肠内补充谷氨酰胺对喂养不耐受极低出生体重儿(VLB W I)血清胃泌素(GAS)、血浆胃动素(MOT)的影响。方法将临床诊断为喂养不耐受的极低出生体重儿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对照组按照早产儿管理指南规范诊疗的同时,每次喂奶前30 min口服或鼻饲多潘立酮混悬液。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口服谷氨酰胺(0.1g/kg.次,Q8H,连续1周)。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2组病例的血清GAS、血浆MOT水平,并进行前后对照与组间对照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2组患儿血清GAS、血浆MOT平均水平比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谷氨酰胺可提高喂养不耐受极低出生体重儿血中GAS、MOT水平,改善喂养不耐受,有利于早产儿胃肠功能的发育。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早期母乳喂养联合静脉营养特别护理对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体重增长发育及抗感染的抵抗力的影响.方法 对82例极低出生体重儿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41例采用早期母乳喂养联合静脉营养;对照组41例采用全静脉营养.观察2组患儿体重增加及达全胃肠道喂养情况,比较出院后的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情况.结果 2组相比早期母乳喂养联合静脉营养对患儿体重增加较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可缩短静脉营养时间,较快过渡到全胃肠道喂养,缩短住院时间.出院后3个月内的呼吸道感染率和消化道感染率明显降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极低出生体重儿早期母乳喂养特殊护理联合静脉营养可明显缩短静脉营养时间,尽早建立经口喂养,安全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可大大提高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发育及抵抗力,对消化道和呼吸道的抗感染能力增强,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喂养不耐受症状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喂养不耐受患儿共84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42例。两组患儿均给予保暖、静脉营养、水电解质平衡、酸碱平衡、鼻饲微量喂养以及非营养性吸吮等综合治疗,观察组患儿在上述治疗基础上添加小剂量红霉素稀释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效果,观察两组患儿自行吸吮母乳时间、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进入足量胃肠喂养时间、胃管滞留时间以及整体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观察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97.6%,对照组患儿治疗有效率83.3%(P0.05)。观察组患儿开始自行吸吮母乳时间、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可以足量胃肠喂养时间、患儿胃管滞留时间以及整体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较为明显的不良反应,不存在排便次数增加或者异常哭闹症状,患儿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检查并无异常变化(P0.05)。结论:在常规临床治疗上添加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喂养不耐受症状有着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缩短患儿恢复自行吸吮母乳时间,促进患儿恢复正常体质量,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喂养不耐受早产儿生理性体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博罗县妇幼保健院确诊治疗的喂养不耐受早产儿100例,依据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给予抚触式护理干预,统计分析所有患儿喂养、生理性体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开始和完全经口喂养日龄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日体质量增长、出院体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前者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明显低于后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抚触式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喂养不耐受早产儿的喂养状态,有利于促进其生理性体质量增长和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采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2月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治疗病房(NICU)合并喂养不耐受的16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法将患儿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同时在治疗期间采取常规的临床护理,对于观察组患儿则在常规方法治疗的基础上采取护理干预,然后对比两组患儿所取得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在采取护理干预之后体质量比对照组增加明显,住院时间、胃管的留置时间和腹胀消失时间也明显比对照组短,喂养不耐受的治疗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产的不耐受患儿采取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尽快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促进其胃肠道的发育、脏器功能的成熟,提高喂养不耐受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早期微量胃肠喂养在早产儿喂养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早产低体重儿的临床资料。结果:2组患儿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足量胃肠喂养时间、静脉营养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微量胃肠喂养可缩短足量胃肠喂养时间、静脉营养时间及住院时间,同时可减少喂养不耐受发生。而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对评价早期微量胃肠喂养的效果并无肯定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水床式鸟巢护理在极低出生体质量儿中的作用。方法:选取70例极低出生体质量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给予相同的基础护理措施,对照组采用暖箱进行保暖,观察组患儿采用水床式鸟巢进行干预。对比两组出生时、出生1周后、出生1个月后的体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儿出生时体质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生1周后及出生1个月后体质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水床式鸟巢护理可有效的促进极低出生体质量儿体质量的增长,并降低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口腔刺激护理干预对脑性瘫痪(简称脑瘫)高危儿摄食行为中的效果。方法:选取95例脑瘫高危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给予儿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口腔刺激护理干预。干预1、3、6个月后复查。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后摄食行为评分及患儿的身高、体重。结果:观察组干预后摄食行为评分显著降低,且低于对照组(P0.05),患儿身高、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腔刺激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脑瘫高危儿摄食行为,充分补充营养,提高患儿身高及体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