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陕西中医》2016,(5):561-563
目的:探讨联合天麦消渴片及盐酸二甲双胍在存在胰岛素抵抗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并分析其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以100例存在胰岛素抵抗的新诊断T2DM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单纯二甲双胍治疗,治疗组接受联合天麦消渴片及盐酸二甲双胍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FPG、2hBG、HbA1c、HOMA-IR及HOMA-β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接受治疗3个月时,两组FPG、2hBG、HbA1c及HOMA-IR均明显降低,HOMA-β明显升高(P0.05),但治疗组FPG、2hBG、HbA1c及HOMA-IR明显低于对照组,HOMA-β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在接受治疗3个月时,治疗组FPG达标率、2hBG达标率及总达标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天麦消渴片及盐酸二甲双胍可在有效提高降糖治疗效果的同时,有效的改善患者胰岛素抵抗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观察靳三针疗法干预2型糖尿病(T2DM)大鼠模型,探讨靳三针疗法对T2DM大鼠IR的影响机制。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靳三针疗法组(A组)、模型对照组(B组)、健康对照组(C组)三组,观察各组大鼠治疗干预前后血FPG、2hPG、HbA1c、FINS、TNF-α、ADPN,HOMA-IR及HOMA-β等指标变化。结果:A组的针灸干预对降低FPG、2hPG、HbA1c、TNF-α、HOMA-IR及改善FINS、ADPN、HOMA-β均有效(均P0.05)。干预前A组、B组与C组比较,血清FPG、2hPG、HbA1c、TNF-α、HOMA-IR水平较高,而ADPN、HOMA-β水平较低(均P0.05)。结论:实验证明糖尿病模型组大鼠出现胰岛素抵抗;细胞因子TNF-α、ADPN与T2DM大鼠的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胰岛素抵抗程度与TNF-α水平呈正相关,与ADPN水平呈负相关;靳三针疗法对改善T2DM大鼠模型IR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林霞 《新中医》2021,53(22):113-116
目的:观察参芪降糖颗粒联合磷酸西格列汀片治疗2 型糖尿病(T2DM) 伴代谢综合征(MS) 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2 例T2DM 伴MS 患者,以数字奇偶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1 例。2 组入院后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磷酸西格列汀片治疗,治疗组给予参芪降糖颗粒联合磷酸西格列汀片治疗,2 组均治疗6 个月。比较2 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2 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及胰岛β 细胞功能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68%,高于对照组的70.73% (P<0.05)。治疗后,2 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 血糖(P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 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 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FBG、P2hBG、HbA1c、FINS 水平及HOMA-IR 均低于对照组(P<0.05);2 组胰岛β 细胞功能指数(HOMA-β) 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组HOMA-β 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8%,低于对照组的26.83%(P<0.05)。结论:参芪降糖颗粒联合磷酸西格列汀片治疗T2DM 伴MS 可提高临床疗效,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调节胰岛β 细胞功能,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利拉鲁肽联合参芪降糖颗粒对胰岛素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T2DM)伴亚临床大血管病变患者血糖及血管重塑的影响。方法将164例胰岛素控制不佳的T2DM伴亚临床大血管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2例。对照组给予利拉鲁肽皮下注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参芪降糖颗粒口服,疗程为3个月。统计2组患者治疗期间低血糖发生率和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达标率,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相关指标[空腹血糖(FPG)、空腹血清C肽、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大血管病变相关指标[颈动脉血管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积分、不稳定斑块检出率、颈动脉重构的发生率和重构类型,颈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流速(EDV)、血管阻力指数(VRI)和脉动指数(PI)]变化情况。结果治疗期间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HbA1 c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FPG、空腹血清C肽、HOMA-IR、IMT、斑块积分和不稳定斑块检出率均明显降低(P均0.05),HOMA-β明显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变化的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治疗后重构发生率和负性重构率升高(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负性重构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颈动脉PSV、EDV和PI均明显升高(P均0.05),VRI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PSV、EDV明显高于对照组而VRI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利拉鲁肽联合参芪降糖颗粒可以有效降低血糖及颈动脉IMT,缩小和稳定斑块,改善血管重构和血流参数,对胰岛素控制不佳的T2DM伴亚临床大血管病变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2例)和观察组(64例),两组研究对象均口服二甲双胍片治疗,观察组研究对象在此基础上给予参芪降糖颗粒治疗,均连续治疗3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血糖指标以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评价。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以及HOMA-IR水平均有明显降低,并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59例,92.19%)高于对照组(49例,79.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降糖颗粒联合二甲双胍可有效改善T2DM患者血糖和HOMA-IR指标,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6.
金奕  叶雪卫 《新中医》2023,55(1):92-95
目的:观察参芪降糖颗粒联合磷酸西格列汀片对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胰岛素抵抗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16例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磷酸西格列汀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参芪降糖颗粒治疗。比较2组空腹血糖(FBG)以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的变化,检查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细胞介素-6 (IL-6)和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1)水平,同时测定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FBG、HOMA-IR较治疗前下降,HOMA-β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FBG、HOMA-IR低于对照组,HOMA-β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TNF-α、IL-6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血清TNF-α、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FMD、NO水平较治疗前升高,ET-1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FMD、NO水平高于对照组,ET-1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加味桃核承气汤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效果及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7月—2021年6月秦皇岛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肥胖型T2DM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片、格列美脲分散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结合加味桃核承气汤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2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体质指数(BMI)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2组FPG、2hPG、HbA1c、HOMA-IR、BMI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HOMA-β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38/40)、77.5%(31/4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味桃核承气汤治疗肥胖型T2DM患者更有助于改善糖代谢,降低BMI,调节胰岛功能,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参芪降糖颗粒联合阿托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代谢综合征(MS)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及靶器官损伤的影响。方法将80例T2DM合并M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参芪降糖颗粒治疗,2组均治疗12个月。记录2组治疗前后血脂血糖指标、胰岛β细胞功能、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情况,并记录心、肾等靶器官损害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TG、TC、HDL-C、LDL-C、FPG、2 h PG、HbA1c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FINS、HOMA-IR、HOMA-β、NO、ET-1、VEGF均显著改善,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12个月后心电和心脏超声异常检出率[ST-T段改变、E/A<1、LVEF<45%、左室肥厚、CK-MB(+)、BNP(+)]、肾功能异常检出率[UACR(+)、尿β2微球蛋白(+)、PSV降低、EDV降低、RI增高]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参芪降糖颗粒联合阿托伐他汀能够显著改善T2DM合并MS患者血脂血糖代谢紊乱,调节胰岛β细胞功能和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具有显著的心、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针刺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及脂代谢紊乱的调节作用。方法:60例T2DM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联合针刺治疗,均治疗2个月。治疗前后观察2组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IR)、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和血脂(TC、TG、LDL)水平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2个月后,2组患者IR及TC、TG、LDL水平均明显降低(P 0. 05),HOMA-β明显提高(P 0. 05);观察组上述改善明显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针刺可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调节脂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联合参芪降糖颗粒对非糖尿病性脑梗死伴发应激性高血糖(SHG)的调控效果及对促炎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92例非糖尿病性脑梗死伴发应激性高血糖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2组,对照组45例给予短期胰岛素强化降糖治疗,观察组47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芪降糖颗粒治疗,疗程14 d。比较2组治疗期间SHG改善情况,并观察2组治疗不同时刻血糖指标、炎性细胞因子的变化,评估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3 d、7 d和14 d后SHG改善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3 d、7 d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14 d后,2组FPG、2hPG、HOMA-IR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变化相反,观察组治疗14 d后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3 d、7 d后白细胞介素6(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4 d后,2组IL-6、IL-8、TNF-α和CRP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NDS评分显著降低,Barthel指数显著升高(P均0.05),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期间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基础上,加用参芪降糖颗粒能够显著提高非糖尿病性脑梗死伴发SHG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有助于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且安全性高,可能与抑制炎性细胞因子表达、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减轻胰岛素抵抗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瑞格列奈联合玉液汤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疗效及对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老年T2DM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2组均给予饮食、运动及瑞格列奈作为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玉液汤治疗,每天1剂,疗程3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胰岛β细胞功能变化。结果 2组治疗后FINS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FBG、Hb Alc及餐后30 min、餐后60 min、餐后120 min血糖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同期组间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均0.05);治疗前后2组HOMA-β水平并无明显变化(P0.05),但HOMA-IR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治疗组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瑞格列奈联合玉液汤治疗老年T2DM可显著降低血糖水平,提高胰岛β细胞功能,对改善机体胰岛素抵抗状态有帮助。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大柴胡汤加减联合利拉鲁肽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β-细胞功能和低度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86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利拉鲁肽皮下注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大柴胡汤加减方治疗。治疗3个月后,对比2组体质量、BMI、糖代谢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及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脂联素(ADP)]水平的变化情况,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8.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8%(P0.05);2组治疗后体质量、BMI、FPG、2h PG、HbA1c、HOMA-IR、TNF-α、IL-6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HOMA-β、ADP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大柴胡汤加减联合利拉鲁肽治疗肥胖T2DM,能够有效纠正患者体内低度炎症反应和糖代谢紊乱,减轻体质量,并能显著改善IR和β-细胞功能,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胰岛β细胞功能(HOMA-β)与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评价芩连降糖方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98例,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48例,两组基础治疗均给予胰岛素诺和灵30R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芩连降糖方,4周为1个疗程,观察3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浆胰岛素水平、C-肽水平、HOMA-β、HOMA-IR值的变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用量等指标。结果:1治疗组胰岛素、C-肽水平、HOMA-β、HOMA-IR、糖化血红蛋白值,改善较对照组明显;2治疗组胰岛素总量减少,血糖达标时胰岛素用量少且血糖达标时间短。结论:通过HOMA-β与HOMA-IR及其他相关指标的评价,证实芩连降糖方对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功能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参芪降糖颗粒辅治对口服降糖药治疗失败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素抵抗、自主神经功能、心血管靶器官损害的影响。方法将103例口服降糖药治疗失败T2DM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给予门冬胰岛素30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芪降糖颗治疗,疗程为12周。记录2组治疗8周、12周后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达标率,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糖、胰岛素抵抗相关指标、心率变异性(HRV)及心血管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指标变化情况,并统计2组胰岛素用量和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2组治疗12周后Hb A1c达标率均明显高于治疗8周后(P均0. 05),且观察组治疗8周、12周后Hb A1c达标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 05); 2组治疗后FPG、2hPG、C肽、FINS、HOMA-IR,HRV相关参数LF/HF,心血管靶器官损害指标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Sokolow-Lyon指数、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速与二尖瓣舒张早期心肌速度比值(E/E')、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 PWV)均明显降低(P均0. 05),HOMA-β和HRV相关参数RMSSD、SDANN、SDNN、PNN50%、LF、HF和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速和舒张晚期血流峰速比值(E/A)均明显升高(P均0. 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 05);观察组胰岛素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 0. 05),2组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在胰岛素治疗口服降糖药治疗失败的T2DM患者基础上加用参芪降糖颗,可显著提高血糖达标率,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减轻胰岛素抵抗,具有调节自主神经功能和保护心血管作用,且可减少胰岛素用量,不增加低血糖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徐明  何承满  蓝其慧 《新中医》2022,54(5):113-116
目的:观察参芪降糖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及对血脂、血糖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106例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2组均给予糖尿病饮食及运动降糖指导.对照组给予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芪降糖片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血脂、...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天麦消渴片联合二甲双胍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天麦消渴片联合二甲双胍口服,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片口服,连续治疗12W后,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结果:2组患者HbA1c、FBG、2 hP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HOMA-IR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HOMA-β、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均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HOMA-IR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HOMA-β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麦消渴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具有较好的HbA1c达标率,能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葛根芩连消渴方配合降糖方案治疗2型糖尿病(T2DM)疗效及对糖脂代谢、胰岛素抵抗和血清nesfatin-1、apelin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4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90例T2DM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5)与对照组(n=45),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盐酸二甲双胍片)降糖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葛根芩连消渴方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脂水平[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血糖水平[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空腹胰岛素(FINS)]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nesfatin-1、apelin水平,并统计其治疗安全性。结果观察组疗效总有效率(95. 56%)显著高于对照组(80. 00%),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观察组FBG、2hPG、Hb Alc、FINS、TC、TG、LDL-C、HOMA-IR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及HOMA-β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观察组nesfatin-1、apelin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期间对照组出现1例一过性低血糖及5例轻微恶心、腹胀、腹泻等胃肠道不良反应,观察组仅有2例胃肠道不良反应,继续用药后可耐受,安全性较高。结论葛根芩连消渴方配合降糖方案治疗T2DM疗效满意,可有效调节患者糖脂代谢,改善其胰岛素抵抗,降低血清nesfatin-1、apelin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8.
《辽宁中医杂志》2013,(8):1609-1610
目的:考察脾瘅宁对糖调节受损患者血糖、胰岛β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72例IGR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对照组38例。两组患者均经健康教育后予糖尿病饮食和运动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加服中药汤剂脾瘅宁,每次饮用1袋,每天两次,于早、晚餐后30 min温服,疗程为4周。对照组予金芪降糖片,饭前半小时口服,每次7~10片,每日3次。观察体重指数、空腹及餐后2 h血糖、空腹胰岛素并计算HO-MA-β、HOMA-IR。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及葡萄糖耐量2 h血糖在治疗后水平均有所下降,且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金芪降糖片组空腹胰岛素水平较治疗前无变化,脾瘅宁组较治疗前水平有显著差异(P<0.05);脾瘅宁组与金芪降糖片组均有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HOMA-IR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金芪降糖片组胰岛β细胞功能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脾瘅宁组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脾瘅宁组HOMA-β较治疗前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脾瘅宁中药煎剂用于治疗糖调节受损,可通过改善患者胰岛素抵抗及胰岛β细胞功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水平而改善患者的预后转归情况,该药无不良作用,疗效明显,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参芪降糖颗粒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气阴两虚证2型糖尿病患者13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各69例。对照组患者在合理运动、饮食控制、血糖监测、常规血糖控制的基础上给予二甲双胍片内服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观察组患者则给予参芪降糖颗粒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餐后2 h血糖(2h PG)水平变化,计算有效率;对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进行检查,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检测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变化;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降糖有效率92.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糖相关指标FPG、HbA1C、2hPG水平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患者水平明显降低,其血糖控制情况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胰岛素抵抗经治疗后改善更为明显,FINS、HOMA-IR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如IL-6、CRP、TNF-α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未发生低血糖、胃肠不适等反应,对照组患者则有2例出现消化不良、4例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降糖颗粒联合西医常规疗法利于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抗炎作用突出,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0.
吕翠岩  贾晓蕾  郑爽  李倩  刘铜华 《北京中医药》2019,38(12):1219-1222
目的观察柴胡桂枝干姜化裁方治疗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的临床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19年7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肾内科、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门诊及病房就诊的中医辨证为肝胆郁热、脾肾阳虚之寒热错杂型T2DM伴血糖控制不佳者90例,分为2组,各45例。对照组在糖尿病健康教育等非药物治疗基础上,选用皮下注射胰岛素或口服磺脲类等降糖药物控制血糖;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T2DM治疗的基础上加柴胡桂枝干姜汤化裁方口服,均连续给药12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糖(FBG、2hPBG、HbA_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血脂(CHO、TG、LDL-C、HDL-C)、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及血尿酸(UA)情况,统计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2组治疗后口苦、口干、倦怠乏力及证候总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治疗后2组腰膝酸软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FBG、2 hPBG及HbA_1c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后HOMA-β较治疗前升高、HOMA-IR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HOMA-β、HOMA-I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CHO、TG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LDL-C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2组治疗后UA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2组治疗前后UAC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桂枝干姜化裁方可显著改善T2DM患者血糖控制,抑制胰岛素抵抗及增加胰岛素分泌,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