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 毫秒
1.
目的:观察补血消风方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设计方法,按照治疗组和对照组为1∶1的比例把120例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组,其中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基础治疗:两组均给予氯雷他定10mg,1次/日,治疗组给予同时给予补血消风方治疗,对照组给予复方地塞米松乳膏治疗。疗程为30天,观察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的评分法和视觉模拟尺度评分法进行评分判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愈显率60%,对照组愈显率43.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补血消风方治疗慢性湿疹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润肤止痒洗剂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湿疹证属血虚风燥型患者6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予以润肤止痒洗剂外用,对照组予糠酸莫米松洗剂外用,持续4周,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湿疹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EASI)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EASI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但两组治疗后EASI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未见不良反应,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8%,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复发率(25.0%)低于对照组(5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润肤止痒洗剂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湿疹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卿氏湿疹泡洗方2号对血虚风燥型手足慢性湿疹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8年9月血虚风燥型手足慢性湿疹患者116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58例)和参照组(58例),参照组给予卤米松乳膏联合尿素乳膏,研究组给予卿氏湿疹疱洗方2号联合尿素乳膏,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Eczema Area and Severity Index,EASI)、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ermatology life uality Index,DLQI)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83%(55/58),高于参照组82.76%(48/58)(P<0.05);两组治疗后EASI、DLQ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参照组(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卿氏湿疹泡洗方2号治疗血虚风燥型手足慢性湿疹患者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缩小湿疹面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针刺结合艾灸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6例血虚风燥型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1例运用针刺和艾灸治疗,对照组35例口服依巴斯汀片,7 d为1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37%,对照组为45.71 %,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针刺结合艾灸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湿疹优于对照组依巴斯汀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7.
目的:观察润肤汤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血虚风燥型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服用润肤汤,对照组40例口服依巴斯汀片,7天为1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8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润肤汤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湿疹优于对照组依巴斯汀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血虚风燥型手足部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血虚风燥型手足部湿疹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予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外敷,观察组采用氟芬那酸酯乳膏外敷联合中药除疹汤口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8.3%,对照组有效率为70.0%,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后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血虚风燥型手足部湿疹临床疗效确切,可显著缓解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0.
2008年3月至2009年12月,我们使用养血润燥、祛风清热的黄芩油膏治疗血虚风燥型湿疹79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治疗组患者79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凉血润燥活血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血虚风燥型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16例血虚风燥型湿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8例。对照组给予0.1%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及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凉血润燥活血汤加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瘙痒程度、皮损形态、皮损面积)、P物质(SP)水平、白细胞介素-31(IL-31)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瘙痒程度、皮损形态、皮损面积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SP、IL-3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56%(56/58),高于对照组的84.48%(49/58)(P<0.05)。结论:凉血润燥活血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血虚风燥型湿疹,可改善患者的外周血IL-31、SP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当归饮子对血虚风燥型湿疹模型幼鼠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2,4-二硝基氯苯(DNCB)、乙酰苯肼(APH)结合物理刺激制备血虚风燥湿疹模型,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当归饮子高剂量组(30 g·kg-1)、当归饮子低剂量组(15 g·kg-1)、地氯雷他定组(0.8 mg·kg-1),连续灌胃15天。观察幼鼠体重、脾脏指数、胸腺指数;通过湿疹皮损评分、HE染色组织病理学改变评价当归饮子对血虚风燥湿疹的治疗效果;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4(IL-4)、免疫球蛋白E(IgE)、白三烯B4(LTB4)、白三烯C4(LTC4)含量;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皮肤组织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1(CysLTR1)和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2(CysLTR2)表达水平,以探索当归饮子治疗血虚风燥湿疹的作用机制。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幼鼠体重明显减轻(P<0.05),脾脏指数增大、胸腺指数减小(P<0.05);幼鼠背部出现红斑、糜烂、渗出、水肿、鳞屑等皮损;病理学呈现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表皮海绵水肿、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IFN-γ水平下降(P<0.05),IL-4、IgE、LTB4、LTC4水平及皮肤CysLTR1和CysLTR2受体表达水平上调(P<0.01)。与模型组相比,当归饮子高、低剂量组及地氯雷他定组体重均明显上升(P<0.05),脾脏指数减小、胸腺指数增大(P<0.05);皮损均明显改善(P<0.05),病理改变呈表皮炎症消失,真皮乳头水肿消失;IFN-γ水平显著上升(P<0.05),IL-4、IgE、LTB4、LTC4水平明显下降(P<0.05);皮肤CysLTR1和CysLTR2受体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其中以当归饮子高剂量组最为明显(P<0.05)。结论 当归饮子治疗血虚风燥型湿疹模型幼鼠疗效明显,机制可能与其调控湿疹幼鼠Thl/Th2失衡、下调血清LTB4、LTC4水平及皮肤CysLTR1、CysLTR2受体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3.
银屑病,中医学可归属于“白疙”范畴,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红斑鳞屑性皮肤病,其特点是皮损处覆盖有多层银白色鳞屑,刮去鳞屑可见点状出血,病程长,变化快,时轻时重,不易治愈,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中医学将本病分为风热血燥型、血虚风燥型和瘀滞肌肤型三个证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加外洗疗法治疗血虚风燥型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给予中药内服(当归、乌梢蛇、赤芍、皂角刺等,早晚分服);对照组给予疗癣卡西甫丸(1袋/次,2次/d),2组均配合川百止痒洗液(2次/d擦洗患处)。2周为1个疗程,共观察3个疗程,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56%和77.78%,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内服联合外洗治疗血虚风燥型神经性皮炎可达到养血祛风、活血通络之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四物消风饮加味联合氯雷他定片治疗特应性皮炎(AD)血虚风燥证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辅助性T细胞1(Th1)/辅助性T细胞2(Th2)平衡的影响。方法:选取124例A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配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予氯雷他定片,观察组于对照组的基础上予四物消风饮加味内服。两组治疗时间为8周。比较两组AD皮损评分指数(SCORAD)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皮肤屏障功能、临床疗效、外周血Th1和Th2细胞水平、血清干扰素(IFN)-γ与白细胞介素(IL)-4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SCORAD、VAS评分明显减少,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 治疗后,两组皮脂含量、角质层含水量明显升高,TEWL显著减少,且观察组以上指标改善更明显(P<0.01);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治疗后,两组Th1、Th1/Th2、血清IFN-γ水平明显升高,Th2、IL-4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1)。结论:四物消风饮加味联合氯雷他定片治疗AD血虚风燥证的疗效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皮肤屏障功能,其机制可能与调节Th1/Th2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讨论对气虚血瘀型胸痹(Chestdiscomfort)患者使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的具体效果和实际价值。方法:选取杭州市小河湖墅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7年1月-2018年10月气虚血瘀型胸痹患者68例,根据入院先后将其均分为两组,每组34例,1组为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2组为观察组,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依次为97.06%(33/34)和73.53%(25/3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服药后,观察组1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占2.94%(1/34);对照组7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占20.59%(7/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5.005,P<0.05)。结论:对气虚血瘀型胸痹患者使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疗效显著,几乎无不良反应,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吉林中医药》2017,(9)
目的观察加减安魂汤对心血亏虚、痰饮内阻型慢性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和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方法将120例心血亏虚、痰饮内阻型慢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采用加减安魂汤(龙眼肉,半夏,当归,茯苓,生龙牡)口服治疗,对照组采用百乐眠胶囊口服治疗,疗程均为2周。治疗前后均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中医证候积分量表进行评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PSQI评分分别为(6.23±2.11)和(8.23±2.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分别为(18.75±10.95)和(22.75±11.1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临床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考虑到加减安魂汤可明显改善心血亏虚、痰饮内阻型慢性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及临床症状,心血亏虚合并痰饮内阻可能为此类疾病的基本病机。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当归饮子对血虚风燥型皮炎-湿疹表皮通透屏障功能障碍的调控机制.方法 将32只健康雄性豚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氯雷他定组和当归饮子组,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其余组豚鼠采用2,4-二硝基氯苯丙酮溶液诱导建立血虚风燥型皮炎-湿疹样病变模型.造模结束后,当归饮子组给予当归饮子水煎液6.82 g/(kg·...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