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对阴火实质的分析认识来探讨李东垣提出"气虚发热"的病机,就阴火的涵义、存在形式及其与气虚发热的关系分析阐述其发病机理,认为气虚发热只是阴火证的一种表现类型之一。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机体的代偿性发热,可以称之为功能性发热;二是因气虚而导致的推动无力,代谢产物堆积,郁而化热、化火而发热。再结合东垣对阴火理论的论述,认为其脾胃内伤,阴火上冲的病机,也就是气虚发热的病机,实质是脾胃气虚,导致升降失常,气机阻滞于中焦,阳气郁而不得泄,转变为病理之火,继而出现火热病证。  相似文献   

2.
阴火学说体现中医天人相应的特色、取象比类的思维、朴素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应该全面、多层次的认识阴火,从其形成与发展的历程来看,不仅指引发诸多疾病的病理之火,也是促进脏腑经络功能发挥的生理之火,病理之阴火不仅可指气虚、阴虚之虚热,也是湿热痰郁等有形实热。而火与气的相生相克关系又维持着人体的稳态平衡。广义上讲,阴火甚至可引申为内伤杂病的统称,在病理及生理过程都起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3.
从中医典籍溯源相火与阴火出发,阐释蒋开平教授对相火与阴火概念、病位、病理、生理及致病特点的认识要点,进一步总结其辨析相火阴火的学术观点:对于相火与阴火致病,应基于定病位、问寒热、重脉象、辨虚实,整合相火阴火理法方药统一界面,在此基础上将相火与阴火致病凝练为阴虚火旺、阳虚火浮、相火妄动、脾胃气虚阴火上冲4种证型,结合多年临床经验,针对上述证型提出相应治法方药,并以临床实际应用举例说明,认真领悟实践,可提高临床疗效,实用价值大。  相似文献   

4.
自李东垣提出"阴火"概念以来,后世对于"阴火学说"的本质一直存在争论。认为阴火是以脾胃气虚为基础的邪火,其病位广泛涉及五脏六腑,与血虚发热、阴虚火旺、食积发热等均有本质上的区别。  相似文献   

5.
“阴火”即浊气郁化之火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中医基础理论有关脾胃功能及病理进行深入的思考,参考《内经》和李东垣有关阴火的著作,结合气虚发热的临床病例考虑,"阴火"实际上就是浊气所化之火。提示临床诊断上遇到发热而具有虚象的患者,应充分考虑气虚发热的病机,不要因为兼有一点浊气的表现而判定有湿热或痰湿之邪,妄用寒凉清泄。  相似文献   

6.
在李东垣之前已有关于阴火的名词,阴火论是李东垣对脾胃内伤学说的延伸,故专论其阴火论理论之涵。阴火的病因与六淫外感以及饮食、起居、劳役、七情内伤有关,病机要点在于元气不足,气火失调,由此而致脾胃气虚,阴火以乘;谷气下流,肾之阴火上冲;营气虚少,心之阴火炽盛以及肝、肺阴火内生。阴火之证乃内伤热中证,其治法以"益气升阳,甘温除热"为主,兼以泻火、散火,代表方剂为补中益气汤、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和升阳散火汤。李东垣阴火论对后世有较大影响,至今仍有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阴火”到底是不是火?自李东垣始,历代医家众说纷纭,见仁见智,莫衷一是。笔者认为:阴火者,非火也。古今医家释阴火李东垣创脾胃内伤学说,德泽后世。其将脾虚气陷发热之证,称为阴火。而何谓阴火,却不但语焉不详,含糊其词,且概念混乱,理无一贯。如说“心火者,阴火也”,接着却又说阴火是“相火、下焦包络之火”。君相不分,已属不稽。还说阴火是肝火、肾火、胃火、  相似文献   

8.
记述了"气虚发热"的定义,结合古代文献阐述了张炳厚老师对"气虚发热"病因病机的认识和选方用药的经验,确立了<脾胃论>"清暑益气汤"为治疗"气虚发热"的恰切良方.该方补中益气,升提下陷之清阳,疏解上升之阴火,与东垣所谓"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肾,阴火得以乘其土位"的"气虚发热"的病因病机,颇相吻合,较之建中汤、黄芪建中汤以及补中益气汤等传统用方,尤恰病情.  相似文献   

9.
孙其新 《辽宁中医杂志》2003,30(10):779-781
探讨谦斋关于脾胃理论的学术思想 ,结论 :脾与胃作用是统一的 ,其阴虚和阳虚都只能有一个 ;结合脾胃病的划分原则 ,提出辨主脏的思维方法 ;将中气虚病理演变分为 4个阶段 ,确立脾血虚的辨证地位 ;阐明气虚发热的机理是血分亦虚 ,多兼外邪 ;内湿以脾胃并重 ,将湿阻辨证分 3个层次 ;中气滞是作用不及 ,胃肠气滞是作用太过 ;对气虚发热定性为寒的反思 ,气虚应为凉、阳虚则为寒 ;甘温除大热的“大热” ,既可指高热 ,又可指久热 ;阴火为脾虚下流肝肾之湿 ,闭塞其下郁遏阳气化火上逆。  相似文献   

10.
李东垣著《脾胃论》创“阴火”一说,立补中益气汤为治阴火主方,数百年来为医界所遵循沿用,阴火之证屡见不鲜,其方则屡试不敝。然阴火的病机却争论不休,莫衷一是。余粗读《脾胃论》之后,略有体会,现不揣浅陋,略陈管见,不是之处愿闻指教。“阴火”之机众说纷云阴火之因由脾气虚所致,这已被公认不讳,然气虚成火的机理颇令费解。朱丹溪云:“气有余便是火”,今气虚安能成火?似越常理。一般而云,气盛才能生火,或为外邪所闭,或为内湿所壅,加之素体壮实,邪正相争发之为火,此为“壮火”;或为阴虚,阴不制阳,内火乘虚而发,此为“虚火”;或为阳虚,阴盛格阳,虚阳浮越,此为“浮火”。  相似文献   

11.
“气虚发热”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气虚发热机理的认识 ,历代医家见仁见智 ,众说纷纭 ,有鉴于此 ,笔者查阅了有关资料 ,现结合临证体会就其病机、证治作一粗浅探讨。1 历代医家对“气虚发热”的不同认识蒲辅周认为是脾虚气陷 ,中焦虚寒 ,虚阳外越而呈热象 ;明代赵献可、汪昂以及清代王孟英认为是气虚卫外不固 ,外感邪气 ,正邪相争而发热 ;明代龚廷贤、近代秦伯未认为是脾胃虚弱 ,化源不足 ,阴血亏虚而形成阴虚或血虚发热 ;4版《中医学基础》教材认为是气虚下陷 ,阳气内郁而不能外达所致。李东垣则在创脾胃内伤学说的基础上 ,提出了脾胃气陷发热说 ,并释为“阴火”。但阴火…  相似文献   

12.
火热之邪是引起疲劳发生与发展的重要病因。本文作者基于对古籍经典与现代文献的学习与研究,分别从火热之邪可致疲劳的具体成因及治法进行详细而深入的阐释。认为疲劳的火热成因有实火虚火之别:实火具体可分为阳亢之火、六气所化之火、五志过极之火;虚火主要包括气虚火热,阴虚火热。且针对其虚实之异,提出治疗原则:实火,轻者可清、可达、可发、可攻,甚者必兼温散;虚火,气虚者,补脾胃,升清阳,泻阴火;阴虚者,滋阴降火甚兼潜阳的治疗思想。  相似文献   

13.
阴火的概念首见于李东垣的《内外伤辨惑论》,详实于《脾胃论》,但其中并没有对阴火的本质做出详细解释,因此后世医家对其有很多不同见解。主要包括:气虚发热、阴虚发热、相火离位、阴火非火四种观点,但是以上观点仍不能较全面解释阴火。现通过复习李东垣对于阴火的论述,并结合个人对气机循环的理解,同时应用以方测证的方法,得出阴火的本质是脾胃之气在受劳倦,饥饱失宜或七情内伤的情况下,脾胃的运化和受纳腐熟的功能受损,产生的一种病理产物。补中益气汤治疗阴火的原理为健运中焦,恢复脾胃运化谷食的正常功能,使阴火所生乏源,再以风药泻之,则元气复,阴火散。  相似文献   

14.
火郁与阴火学说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火郁并非一病的专名,而是一系列病证的共同病机,凡因火热被郁遏于内,不得发越而引起的一系列病证,皆是火郁证,因火与热同性,故火郁又常称为热郁;阴火,从广义来说乃指没有实在病灶,而机能呈虚性兴奋者。如气虚之火、阳虚之火、血虚之火、阴虚之火及五志之火等等。实者为阳,可称“阳火”,虚者为阴,故称“阴火”。狭义而论是指内伤脾胃,中气不足而产生的内热证候,如李东垣云:“苟饮食失节,寒温不适,则脾胃乃伤。喜怒忧恐,劳役过度,而损耗元气。既脾胃虚衰,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心火者,阴火也”。可见李东垣所称“阴火”之阴字,是“内”或“里”的互词。所以“阴火”一词,无疑是一个病理学名词,系指多种致病因素而致脾胃气衰而出现内脏机能虚性兴奋之“火”。简言之“气虚有火”,此狭义“阴火”之谓也。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李杲阴火理论相关文献进行查阅、整理与分析,发现近五年来,医家对“阴火”本质的研究,主要有妄动的相火,内生之火以及气虚发热三种观点。病因方面,医家大多认为阴火产生的始动因素为饮食不节、劳倦过度与七情内伤,产生的根源为脾胃亏虚和元气不足。病机方面,主要有气火失衡伴升降失常以及脏腑功能失调两种观点。症状方面,医家大多认为阴火为病,元气不足与火热亢盛之象并存。治法方面,医家大多从补脾胃、升清阳、泻阴火三个方面入手,以补中益气汤、升阳散火汤及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化裁使用。临床方面,阴火理论多运用于糖尿病、发热及消化类疾病的诊治,肺、心、肾、五官、皮肤等相关疾病亦有涉及。通过探讨李杲阴火理论的研究进展,以期达到丰富李杲学术内涵、拓展临床诊疗思路,提高临床疗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甘温除大热"思想源于《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彰于李东垣,是中医学认识、治疗热病的重要理论与方法之一。故分析"甘温除热"的理论渊源和发展,进一步剖析元气与阴火的内在联系,提出元气亏虚是内伤发热之关键,而阴火是一种内生的病理性虚火,其产生根源在于元气亏虚,并认为阴火为"元气之贼"。最后结合临床实践,深入探讨甘温除热理论的临床本义,总结并指出临床运用甘温除热法应抓住发热病机,在配伍用药上强调"以辛甘温之剂,补其中而升其阳,甘寒以泻其火",对于阴虚发热及实热证则当忌用,"甘温除热"法为治疗发热提供了分析思路,具有理论和临床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从李东垣论述阴火的病因病机、治则方药及用药宜忌探析,提出东垣所说的阴火即气虚之火,它的形成是体内气不足的结果。阴火用“阴”字表述的用义实是指至阴脾脏而言,脾虚则元气亦虚,气虚则火盛。  相似文献   

18.
从"中焦不化,上焦不行,下焦不通,郁而发热"的病机入手,探讨三焦与君相之火的关系以及从生理、病理、临床治疗方面看三焦在"气虚发热"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脾虚阴火”首见于《脾胃论》,但李氏对此释义欠明,概念不十分明确。临床所见甚多,它既不同于阴盛格阳之肾虚阴火,也不同于阴虚发热之虚火,更不同于大热烦渴之实火。现将“脾虚阴火”63例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阴火理论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金代名家李东垣所创,对后世具有深远的影响,至今仍指导着临床诊疗。阴火的产生乃因内伤导致脾胃之气不足,中轴失转,气机升降不利,阳气不升,伏留化火;清气不得升举,荣气趋下而挤占相火之位,相火便亢旺而炎上;心阴受相火煎熬,且肺胃不降,心火不得衰于下,而致心火独亢。癌性发热病机有虚实两端,若患者兼有脾胃气虚、阴火上冲诸证,即应四诊合参,详细辨证,适时运用甘温益气合升散疏泄或苦寒坚阴泻火之品,以补脾胃、升清阳、泻阴火,拓展癌性发热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