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通络涤痰饮联合温针灸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中风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通络涤痰饮联合温针灸治疗,2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肢体运动功能、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血清脂蛋白(LP)、骨钙素(BGP)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FMA评分和ADL评分均显著升高(P均0.05),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血清LP和IL-6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BGP水平均显著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通络涤痰饮联合温针灸能够有效改善中风后偏瘫患者神经损伤及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调节脑部病理生理状态,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育阴通络汤联合针灸治疗中风恢复期阴虚血瘀型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收治的中风恢复期(阴虚血瘀型)偏瘫患者118例为调查对象,随机等分为育阴通络汤联合针灸组与对照组,每组59例,2组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其中育阴通络汤联合针灸组加用育阴通络汤联合针灸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上肢功能、手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变化。结果:治疗后,育阴通络汤联合针灸组偏瘫患者总有效率为88.14%,对照组偏瘫患者总有效率为6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在10 d、20 d、30 d,2组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手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的评分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20 d、30 d时育阴通络汤联合针灸组患者上肢功能、手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分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育阴通络汤联合针灸有助于提高中风恢复期阴虚血瘀型偏瘫患者的上肢功能及手功能,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选择针灸+康复理疗方法对中风偏瘫患者施治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104例中风偏瘫患者作为试验对象;采用数字奇偶法分组;治疗期间,对照组(52例):采用康复理疗方法;观察组(52例):采用针灸+康复理疗方法;最终就两组中风偏瘫患者运动能力评分、生活能力评分以及治疗总有效率展开对比。结果:同对照组中风偏瘫患者运动能力评分以及生活能力评分展开对比,观察组提高程度显著(P0.05);同对照组中风偏瘫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1.15%)展开对比,观察组(98.08%)提高程度显著(P0.05)。结论:合理选择针灸+康复理疗方法对中风偏瘫患者进行干预,于患者运动能力提高、生活能力提高以及治疗效果提高方面均可以获得明显效果,从而对于提高中风偏瘫患者综合疗效以及预后能力方面加以显著性促进。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黄芪九物汤加减联合开窍通络针法治疗中风后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中风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及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黄芪九物汤加减联合开窍通络针法治疗。观察对比2组综合疗效、神经功能(NIHSS)评分、肢体功能(FMA)评分及生活质量(SF-36)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 62%(44/47),高于对照组的76. 60%(3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上肢、下肢FMA评分,NIHSS评分,SF-36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黄芪九物汤加减联合开窍通络针法治疗中风后偏瘫患者,能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肢体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康复训练用于中风偏瘫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11年12月医院收治的86例中风偏瘫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对照组43例行康复训练,观察组43例则采取针灸联合康复训练的措施。结果:在治疗后,观察组的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配合康复训练的措施能显著改善中风偏瘫患者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育阴通络汤联合针灸治疗中风恢复期(阴虚血瘀型)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8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80例中风恢复期(阴虚血瘀型)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n=40)与对照组(n=40)。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采取育阴通络汤联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38/40)较对照组(77.50%,31/40)高,组间差异显著(χ~2=5.165,P=0.023);经过治疗,研究组Barthe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6.414,P=0.000)。结论:育阴通络汤联合针灸治疗中风恢复期(阴虚血瘀型)偏瘫疗效显著,能够进一步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对中风后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中风后偏瘫患者86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针灸治疗,两组均治疗12周后对比临床疗效、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02%)较对照组(76.74%)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MA及Barthel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可有效提升中风后偏瘫患者疗效,改善其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缺血性中风后肢体偏瘫采用口服通络扶正汤配合针灸相关穴位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2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84例中风后肢体偏瘫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做回顾性分析,按照随机的方法进行分组,分别为治疗组42例与对照组42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治疗,治疗组以对照组治疗方法为基础,加用通络扶正汤内服进行治疗,2次/d,同时配合针灸相关穴位,1次/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到95.2%,对照组达81.0%,两组临床疗效对比前者明显较好(P0.05)。结论:采用口服通络扶正汤配合针灸相关穴位治疗缺血性中风后肢体偏瘫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获得显著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温针灸结合现代康复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效果.方法:9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6例.两组均用现代康复治疗,观察组加用温针灸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Ashworth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FM评分、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温针灸结合现代康复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通络扶正汤配合针灸治疗缺血性中风后偏瘫120例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2014年11月~2016年11月,选取我科收治的120例缺血性中风后偏瘫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由于治疗方法存在差异,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即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进行通络扶正汤配合针灸治疗,通络扶正汤每日内服两次,每日进行一次针灸治疗,最后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6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1.60%,前者明显优于后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缺血性中风后偏瘫进行临床治疗时,采取通络扶正汤配合针灸,临床效果比较理想,改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陕西中医》2017,(7):850-851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康复训练及针灸在治疗中风后偏瘫肩痛的疗效。方法:中风后偏瘫肩痛的患者中抽取82例,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口服中药联合康复训练及针灸治疗)和对照组(口服中药治疗),每组41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分度量表评分(VAS评分)和Fugl-Meyer上肢运动评分。结果:治疗30d后,联合治疗组患者肩部疼痛强度的缓解和上肢运动功能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中药联合康复训练及针灸能有效改善中风患者偏瘫后肩痛的症状和上肢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针灸结合中药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中风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观察组采用针灸结合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肢体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80.0%,肢体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针灸结合中药治疗中风后偏瘫患者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增强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中风后偏瘫患者采用针灸、康复训练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40例中风后偏瘫患者作对照组,仅采用针灸治疗;另选取40例中风后偏瘫患者作研究组,在针灸治疗基础上辅以康复训练,对比两组患者各自康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上下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灸结合康复训练应用于中风后偏瘫的治疗中可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提高其生活能力,助患者重返社会。  相似文献   

14.
目的讨论缺血性中风后偏瘫通络扶正汤联合针灸治疗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该院中救治的缺血性中风后偏瘫的患者73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实验组实行常规的治疗联合通络扶正汤联合针灸治疗,在对照组中实行常规的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实行比较。结果在实验组中有21例患者达到显效的标准,比对照组多3例患者,有15例患者达到有效的标准,比对照组多4例患者。实验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缺血性中风后偏瘫的患者实行通络扶正汤联合针灸治疗,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中风偏瘫患者上肢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22例中风偏瘫患者作为试验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每组61例;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刺+温针灸治疗,观察2组偏瘫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巴塞尔指数(Barthel指数)、Fugl-Meyer量表上肢部分评分(Fugl-Meyer assessment,FMA)以及临床痉挛指数(CSI指数)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 72%)高于对照组(72. 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前,在Barthel指数、Fugl-Meyer评分以及CSI指数方面,组间差异不明显(P 0. 05);治疗后,观察组Barthel指数、FuglMeye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CSI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中风偏瘫患者在治疗期间,温针灸疗法的应用,对于提升疗效、Barthel指数、Fugl-Meyer评分,降低CSI指数,效果显著,最终为上肢功能障碍的改善以及加快病情康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西医联合温针灸对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作用与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5月~2019年5月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接受玻璃酸钠关节内注射,观察组接受西医联合温针灸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WOMAC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WOMAC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WOMAC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而言,西医联合温针灸能够得到十分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中风后痉挛性偏瘫3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缺血性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30例在康复训练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痉挛指数变化情况。结果: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后患者痉挛指数改善明显(P<0.05)。结论:针灸联合康复训练能有效改善缺血性中风后痉挛性偏瘫。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中风偏瘫治疗方案,明确中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收治的70例中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康复治疗)和观察组(常规康复治疗+中医针灸治疗),各35例。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1.43%,32/35)高于对照组(71.43%,25/35),观察组肌肉萎缩、关节挛缩等并发症发生率(5.71%,2/35)低于对照组(22.86%,8/35),治疗后观察组FAM评分、BI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上述预后指标具有一致性(P>0.05)。结论:在中风偏瘫治疗中,康复治疗联合中医针灸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比较针灸联合康复训练与单纯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60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康复训练,观察组采用中医针灸联合康复训练的治疗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ADL)和肢体运动功能(FMA)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FMA评分和ADL指数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以上两项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 0.05),且观察组两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偏瘫效果优于单纯康复训练,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的生活和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3月—2019年1月收治的500例中风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组,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针灸治疗,对比两组的ADL评分、FMA评分等。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FMA评分和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偏瘫疗效确切,利于肢体运动功能恢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