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核心力量训练联合中药与腰椎推拿微调手法对脑卒中偏瘫(瘀血阻络证)患者平衡功能及步行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核心力量训练,每日1次,每周6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口服加减身痛逐瘀汤和脊柱推拿微调手法治疗,中药每日1剂,每周6剂,推拿手法每日1次,每周6次。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平衡功能及步行能力。结果两组治疗2周、4周时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与对照组同期比较,观察组BBS评分明显更高(P0.05)。治疗后,两组步速、步长、平衡站立时间等均较治疗前改善明显(P0.05);观察组步行能力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核心力量训练基础上给予身痛逐瘀汤和腰椎推拿微调手法治疗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瘀血阻络证)患者平衡功能和步行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汤博  王霞  吴福建 《光明中医》2022,(14):2492-2494
目的 在康复运动的基础上联用身通逐瘀汤探讨对瘀血阻络型中风后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价值。方法 遴选2019年6月—2021年3月收治的100例瘀血阻络型中风后偏瘫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2组,接受康复运动治疗50例(记对照组),对照组基础上联用身痛逐瘀汤50例(记观察组)。对比指标:平衡能力评分及步行能力分级、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肢体能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2组治疗前BBS评分、Holden分级、BI评分、FM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治疗后较同组治疗前BBS评分、Holden分级以及BI、FMA评分均大幅度提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效果更明显(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GQLI-74)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高(P<0.05)。结论 瘀血阻络型中风后偏瘫患者在常规康复运动治疗的基础上,联用身痛逐瘀汤,不仅有助于患者站立平衡能力及步行能力的改善,同时可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促进其生活质量显著改善,预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悬吊运动联合动式站立床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和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25例),均接受常规Bobath等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悬吊运动联合动式站立床训练,疗程为6周,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双下肢Berg平衡功能评分、步态评分、FAC步行功能评分及10m步行速度。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的ADL评分、BBS评分、步态评分、FAC评分、10m MWS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评分提高程度更显著(P0.05)。结论:悬吊运动联合动式站立床训练可以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平衡功能和步行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法联合针灸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与功能性步行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2017年1月~2018年6月本院康复科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76例,按住院号奇偶数法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与对照组3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之上,辅以中医益气化瘀法联合针灸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主要中医症候积分、平衡[Berg平衡量表(BBS)]与肌力、功能性步行能力[功能性步行量表(FAC)]、生活质量[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结果:治疗后,两组肢体麻木、神疲气短、感觉障碍、脉络瘀血4项主要中医症候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BBS评分及肌力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上升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FAC分级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FAC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SS-QOL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化瘀法联合针灸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治疗中,可以有效缓解患者中医症候,改善患者平衡能力、肌力、功能性步行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康复训练联合电子生物反馈对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92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6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电子生物反馈治疗,2组患者疗程均为1个月,比较2组患者步行能力及其他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BI指数、Fugl-Meyer评分及Holden步行功能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4周后2组患者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均0.01),但治疗组患者较同期对照组改善程度明显(P0.01)。结论康复训练联合电子生物反馈可显著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及生活质量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身痛逐瘀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瘀血阻络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5例,以身痛逐瘀汤治疗;对照组29例,以雷公藤多甙片治疗.治疗8周为1疗程.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服药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8.57%,对照组72.41%.两组比较(P<0.05),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身痛逐瘀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瘀血阻络证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杨小强  任玉军  马红炜 《光明中医》2023,(12):2303-2306
目的 探讨身痛逐瘀汤治疗瘀血阻络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6月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医医院因腰椎间盘突出症且符合血瘀阻滞型就诊的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2组患者皆接受常规物理保守治疗方式,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处以身痛逐瘀汤,观察组在身痛逐瘀汤的基础上加强利水药物的使用。治疗后,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腰椎功能障碍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McGill疼痛评分、Oswedtry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McGill疼痛评分、Oswedtry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5)。结论 “血水”理论在活血化瘀的基础上强化了对利水药物的使用,有效提高了临床疗效,减轻了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温阳化痰通络汤治疗阳虚痰瘀阻络型脑卒中痉挛性偏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温阳化痰通络汤治疗阳虚痰瘀阻络型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8例阳虚痰瘀阻络型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豨簽通栓丸,观察组给予温阳化痰通络汤,对比2组临床疗效、改良Barthel指数及Fugl-Meyer平衡功能评分。结果 2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分级均降低;观察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分级降低更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Barthel指数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均升高,观察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上述评分升高更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温阳化痰通络汤治疗阳虚痰瘀阻络型中风痉挛性偏瘫可通过发挥温阳益气、化瘀祛痰的功效从而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有效改善肢体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风偏瘫后肩痛应用身痛逐瘀汤加以排刺法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科2015年2月~2017年11月收治的150例中风偏瘫后肩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应用常规功能锻炼,观察组应用常规功能锻炼基础上应用身痛逐瘀汤加以排刺法,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2周、治疗4周的Fugl-Meye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2周、治疗4周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风偏瘫后肩痛应用身痛逐瘀汤加以排刺法治疗可明显缓解疼痛、改善上肢功能。  相似文献   

10.
徐婉婷  秦小怡 《新中医》2024,56(2):119-123
目的:观察督脉隔药灸联合静态平衡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2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2组均予以甲钴胺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静态平衡训练治疗,观察组给予督脉隔药灸联合静态平衡训练治疗,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平衡功能、患侧肌张力及步行能力。结果:治疗后,2组Berg平衡功能评定量表(BBS)、脑卒中患者姿势评定量表(PASS)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BBS、PA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侧肌张力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患侧肌张力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步频、10 m最大步行速度、步长均较治疗前改善,观察组步频、10 m最大步行速度、步长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督脉隔药灸联合静态平衡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平衡功能、步行能力,降低患侧肌张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灸、穴位按摩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气虚阻络型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7月于本院就诊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康复训练,治疗组则加用针灸联合穴位按摩治疗,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价中医证候积分,观察治疗后患者肌力的变化情况,用Fugl-Meyer(FMA)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和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分别评定治疗前后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93.0%)与对照组(74.4%)相比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患者肌力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FMA、MBI、SS-QOL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结论针灸、穴位按摩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气虚阻络型脑卒中偏瘫患者有确切疗效,利于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肌力,提高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强化躯干肌训练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疗效。方法: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予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加用强化躯干肌训练,两组均治疗8周。结果:两组下肢痉挛状态、躯干控制能力、平衡功能和步行能力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治疗组各项量表评分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躯干控制训练可以缓解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的下肢痉挛程度,提高患者的平衡功能及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身痛逐瘀汤加味联合盐酸普拉克索片治疗痰瘀痹阻型不宁腿综合征(RL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0名痰瘀痹阻型RLS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25例予盐酸普拉克索片治疗,治疗组2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身痛逐瘀汤加味治疗。2组均治疗1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国际RLS严重程度评分量表(IRL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及中医症状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2.00%(23/25),对照组总有效率60.00%(15/2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IRLS评分、PSQI评分及中医症状评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IRLS评分、PSQI评分及中医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身痛逐瘀汤加味联合盐酸普拉克索片治疗痰瘀痹阻型RLS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中医症状,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操作简便,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身痛逐瘀汤联合透化系统治疗瘀血闭阻型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2月上海市奉贤区中医医院诊治的90例瘀血闭阻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透化组、中药组和联合组各30例。在常规药物和康复治疗基础上,透化组给予活血温经通络中药透化系统治疗,中药组给予身痛逐瘀汤口服,联合组给予活血温经通络中药透化系统治疗及身痛逐瘀汤口服。3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1个疗程。比较3组治疗前后中医主要症状评分、疼痛VAS评分、骨关节炎指数评分(WOMAC)和血清细胞因子[前列腺素E2(PGE2)、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统计3组疗效。结果3组治疗后中医主要症状评分、VAS评分、WOMAC评分及血清PGE2、MMP-3、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联合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透化组和中药组(P均<0.05),透化组和中药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联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透化组和中药组(P<0.05),透化组和中药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身痛逐瘀汤联合透化系统可有效改善瘀血闭阻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中医症状,减轻患者疼痛,治疗效果更好,可能与明显降低相关炎性因子水平、抑制炎性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天柱傍针刺结合平衡区电针对脑卒中患者站立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将脑卒中患者145例随机分为康复组、传统针刺组和傍针刺组。康复组采用平衡训练及常规康复训练,传统针刺组采用头针运动区、足运感区及体针结合平衡训练及常规康复训练,傍针刺组采用天柱傍针刺平衡区配合头针运动区、足运感区及体针结合平衡训练及常规康复训练。治疗每日1次,每周5次,治疗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及结束后,用Berg平衡评分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Sheikh躯干评分、Fugl-Meyer下肢运动评分、10m步行时间及Holden功能步行分级对各组患者进行站立平衡功能的评定。结果:4周后3组BBS、Sheikh、Fugl-Meyer、10m步行时间及Holden功能步行分级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1),傍针刺组的BBS、Sheikh、Fugl-Meyer、10m步行时间及Holden功能步行分级均优于康复组及传统针刺组(P0.05),8周后3组BBS、Sheikh、Fugl-Meyer评分、10m步行时间及Holden功能步行分级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结论: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配合天柱傍针刺结合平衡区电针,能有效地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站立平衡功能,改善步行能力,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加味膈下逐瘀汤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辨证属瘀血阻络型的疗效.方法:将HBeAg阳性的慢性乙肝患者中医辨证为瘀血阻络型47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4例口服阿德福韦酯,联合加味膈下逐瘀汤间断口服;对照组23例单纯口服阿德福韦酯.均治疗48周,观察肝功能、血清学HBV指标、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结果:在改善肝功能方面,治疗组在第2、4周时优于对照组(P<0.05);在第24、48周HBeAg及HBV-DNA的阴转方面,治疗组有较好的趋势,但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改善肝纤维化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膈下逐瘀汤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辨证属瘀血阻络型,在治疗早期能较快改善肝功能,长期间断加服加味膈下逐瘀汤,有提高:HBeAg及HBV-DNA阴转率的趋势,并且具有较好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动力定型原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训练中的应用。方法将1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应用动力定型原理进行步行康复训练,对照组仅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训练前及训练2个月后分别采用Brunnstrom分期评定运动功能,Holden步行功能分级(FAC)评定步行能力,Bathel指数(M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运动功能Brunnstrom分期、FAC、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01),两组间Brunnstrom分期运动功能评分、FAC及MB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应用动力定型原理进行步行训练,能有效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步行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平衡仪视觉反馈训练对偏瘫患者下肢功能、平衡功能和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4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分为平衡仪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平衡仪组加用平衡仪视觉反馈训练法,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侧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步行能力。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下肢运动功能(FMA)、平衡功能(PST值、LOS值)和步行能力(步速、步长)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1),且平衡仪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平衡仪视觉反馈训练法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平衡功能及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19.
武娟 《光明中医》2023,(20):3954-3956
目的 观察身痛逐瘀汤配合骨痛灵酊治疗瘀血型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1年4月—2021年11月山西省蒲县人民医院中医科采用保守方法治疗的82例瘀血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骨痛灵酊外敷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身痛逐瘀汤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2组患者功能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VAS、ND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身痛逐瘀汤联合骨痛灵酊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瘀血证疗效满意,优于单纯使用骨痛灵酊外敷疗法,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强制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患侧负重下的平衡训练对其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72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包括运动疗法40min和物理因子治疗)+强制患侧负重下的平衡训练20min,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包括运动疗法40min和物理因子治疗)+常规平衡训练20min,两组治疗均为每周6天,每天1次,共4周,治疗前后通过Brunnstrom下肢分期评定下肢运动功能、Berg平衡量表评定平衡功能、功能性步行能力FAC量表评定步行能力。结果:治疗后,两组Brunnstrom下肢分期评定、Berg平衡量表评分、功能性步行能力FAC评定均有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Berg平衡量表评分、功能性步行能力FAC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制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患侧负重下的平衡训练能更有效地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平衡功能并提高其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