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通脑饮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观察其对炎性指标、神经功能、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2例血管性痴呆肾虚痰阻、瘀血阻滞证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予常规西医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通脑饮,每日1剂,每日2次,口服。2组均连续治疗8周。观察2组血清炎性指标、神经因子和氧化应激指标、大脑血流指标及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改良长谷川痴呆量表(HDS-R)评分,监测2组不良反应。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明显升高,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明显降低(P0.05);2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升高,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明显降低(P0.05);2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NGF、BDNF水平高于对照组,GFA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双侧基底动脉(BA)、椎动脉(VA)及大脑中动脉(MCA)血流速度明显提高(P0.05);2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BA、VA、MCA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MMSE、HDS-R评分明显升高(P0.05);2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MMSE、HDS-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6.52%(3/46),对照组为13.04%(6/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脑饮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血管性痴呆肾虚痰阻、瘀血阻滞证患者,可有效减轻炎症反应,促进神经功能修复,调节氧化反应,并改善大脑血流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通关利窍针刺法联合丁螺环酮片治疗复发性抑郁障碍伴轻度认知障碍(MC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0例复发性抑郁障碍伴M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进行编号,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抑郁药物和丁螺环酮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通关利窍针刺法。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17)、个体和社会功能量表中文版(PSP-CHN)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脑源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神经营养因子-3(NT-3)及血清铁蛋白(SF)水平,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HAMD-17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MoCA评分、PSP-CHN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BDNF、NGF、NT-3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SF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4%,显著高于对照组71.7%(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8.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7%(P0.05)。结论通关利窍针刺法联合丁螺环酮片能够显著缓解复发性抑郁障碍伴MCI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可能与上调BDNF、NGF、NT-3,下调SF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头穴丛刺联合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抗凋亡因子(Livin)、一氧化氮合成酶(NOS)和脑神经递质的调节作用,旨在为更好地治疗VD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88例V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给予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给予头穴丛刺联合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细胞介素-1?(IL-1?)、Livin、一氧化氮(NO)、NOS水平及脑神经递质的调节,同时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9%)显著高于对照组(70.5%)(P0.05);两组治疗后MMSE、ADL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VEGF、Livin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IL-1?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改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NO、NOS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乙酰胆碱(Ach)、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及兴奋性递质(EXC)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Ach、DA、NE及EX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抑制素(INH)、5-羟色胺(5-H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穴丛刺联合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VD可显著提高总体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认知功能,安全性好,其作用机制与改善患者血清VEGF、Livin、IL-1?水平及脑内神经递质水平,降低NO、NOS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栓通结合肌肉电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和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影响。方法:选取12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常规康复治疗+肌肉电刺激)和对照组(对照组+血栓通)。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评价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NGF、BNDF改变。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率为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68.33%(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显著下降、MAS总评分和ADL评分Barthel指数显著上升,BDNF和NGF含量显著上升(P<0.05)。与治疗后相比,对照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下降更加明显,MAS总评分和ADL评分Barthel指数上升更加明显,观察组患者BDNF和NGF含量上升更加明显(P<0.05)。结论:血栓通结合肌肉电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可明显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和生活能力,明显提高患者血清内BDNF和NGF含量。  相似文献   

5.
张瑞  王敏  陈红霞 《新中医》2017,49(12):142-145
目的:观察海马益智散联合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V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予降压、营养脑神经等常规西药治疗,同时予奥拉西坦胶囊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予海马益智散口服,并配合醒脑开窍针法治疗,2组疗程均为3月。疗程结束后评估临床疗效,观察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情况,检测治疗前后血浆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3.33%,高于对照组的64.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评分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的MMSE及Mo CA评分均较对照组上升更明显(P0.05),ADL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后,2组血清BDNF及VEGF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组血清BDNF及VEG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西药的基础上加用海马益智散合针刺治疗VD,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痴呆症状及记忆、认知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提高脑神经营养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观察针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的影响,为临床脑梗死急性期的针刺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同时予针刺治疗,每日1次,连续治疗2周。分别在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BDNF、NGF含量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BDNF、NGF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或P0.01),治疗组升高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1),且治疗组减少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治疗配合针刺干预有助于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源性BDNF、NGF的表达,进而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这可能是针刺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益气聪明汤加减对血管性痴呆(VD)患者血清中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因子(GFAP)、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VD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治疗,观察组给予口服益气聪明汤加减,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量表评分及GFAP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MSE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GFA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聪明汤加减治疗VD临床疗效佳,可提高MMSE量表评分,降低血清GFAP水平,改善患者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8.
卢一颖  周靓 《新中医》2020,52(18):66-68
目的:观察健脾养心益智汤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VD) 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 例老年VD 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 例。2 组均给予脑血管病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片治疗,观察组给予健脾养心益智汤治疗。比较2 组治疗前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 评分、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 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 评分、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 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 水平,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0%,高于对照组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 组MMSE 评分、MoCA 评分及ADL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MMSE 评分及MoCA 评分较治疗前升高,ADL 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MMSE评分及MoCA 评分高于对照组,ADL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 组血清MMP-9 及BDNF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血清MMP-9 水平较治疗前降低,BDNF 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血清MMP-9 水平低于对照组,BDNF 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养心益智汤治疗老年VD 患者效果优于单纯西药,能够明显改善患者智能与认知水平,提高生活质量,无不良反应,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奥拉西坦治疗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V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奥拉西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VD患者临床疗效、MMSE评分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VD患者MMSE评分、CRP、IL-6及TNF-α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MMSE评分、CRP、IL-6和TNF-α水平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奥拉西坦治疗VD疗效可靠,可以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并可有效减轻炎症反应,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眼针联合甲钴胺穴位注射对外伤性动眼神经麻痹疗效,以期丰富治疗方法,提高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湖北省中医院收治的外伤性动眼神经麻痹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编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眼针联合甲钴胺穴位注射,共治疗2周,观察并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后复视评分、瞳孔大小、睑裂高度的变化;观察并比较2组治疗前、完成治疗后在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变化;观察并比较2组治疗前、完成治疗后同视机变化;治疗过程中进行不良反应评价;完成治疗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1) 2组患者治疗前复视评分、瞳孔大小、睑裂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治疗后2组复视评分、瞳孔大小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 0. 05),睑裂高度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 0. 05),治疗后观察组复视评分、瞳孔大小显著低于对照组、睑裂高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 0. 05)。2) 2组患者治疗前NGF、BDNF、GF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2组NGF、BDNF、GFAP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 0. 05),完成治疗后观察组NGF、BDNF、GFAP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3) 2组患者同视觉三级指标治疗前Ⅰ级、Ⅱ级、Ⅲ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完成治疗后2组Ⅰ级、Ⅱ级、Ⅲ级比率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 0. 05),完成治疗后观察组Ⅰ级、Ⅱ级、Ⅲ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4)完成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显效率、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5) 2组安全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眼针联合甲钴胺穴位注射能提高外伤性动眼神经麻痹神经传导速度,促进神经生长因子,从而缩小瞳孔,改善复视症状,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参芪肾气丸加减治疗肾虚证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的临床疗效及对尿动力学和尿液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BDNF)的影响。方法:将108例患者,采用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口服托特罗定片,2 mg/次,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芪肾气丸加减,1剂/d。两组疗程均为连续治疗8周。患者记录排尿日记(24 h排尿次数、夜尿次数、尿急次数、漏尿次数);进行治疗前后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评分(OABSS),尿急程度评分(IUSS),主要症状和肾虚证评分;采用膀胱过度活动症调查表(OAB-q)评价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测量治疗前后最大尿流率(MFR),残余尿量(PVR),急迫尿意容量(VUD),初始尿意容量(VFD)等尿动力学指标;检测治疗前后NGF和BDNF,并计算与尿肌酐(UCr)的比值即NGF/UCr和BDNF/UCr。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2.59%,高于对照组75.93%(χ2=5.654,P0.05);治观察组24 h排尿次数、夜尿次数、尿急次数、漏尿次数均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OABSS,IUSS,主要症状和肾虚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VFD,VUD和MFR均多于对照组,PVR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OAB-q量表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应对方式等4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尿NGF,BDNF水平和NGF/UCr,BDNF/UCr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参芪肾气丸加减联合托特罗定片治疗肾虚型OAB,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可调节尿动力学指标和尿液NGF,BDNF水平,改善逼尿肌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电针刺结合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轻中度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原则将60例气虚血瘀型轻中度VD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电针刺结合加味补阳还五汤,共治疗12周,采用MMSE、ADL、Blessed量表评分及观察血清NGF、BDNF水平,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MMSE、ADL与Blessed量表评分及血清NGF、BDNF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治疗后ADL量表评分及血清NGF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1);治疗组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0. 0%,对照组为66. 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电针刺结合加味补阳还五汤在改善气虚血瘀型轻中度VD患者认知能力、行为能力、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疗效显著,并能显著提高血清NGF、BDNF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益气活血通络汤对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6例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43例。先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益气活血通络汤加减方治疗,联合组在益气活血通络汤加减方治疗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观察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变化,检测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半胱氨酸蛋白酶-9(caspase-9)水平,评估中医证候积分,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NIHSS、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清caspase-3和caspase-9水平降低;FMA、ADL、MoCA评分及血清BDNF和NGF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治疗后NIHSS、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清caspase-3和caspase-9水平降低;FMA、ADL、MoCA评分及血清BDNF和NGF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针刺联合益气活血通络汤加减治疗卒中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认知功能、生活质量和运动功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舒脑欣滴丸对血虚血瘀型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舒脑欣滴丸)50例、对照组(尼莫地平)50例。治疗4周后观察证候评分、经颅多普勒(TCD)、血流变的变化。[结果]1)中医症状评分及疗效上,两组脑供血不足中医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均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失眠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脑血流改善方面,经颅多普勒结果检测治疗组双侧大脑中动脉(MCA)及双侧基底动脉(BA)治疗后搏动指数(PI)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治疗组左侧大脑中动脉(LMCA)及双侧基底动脉(BA)的搏动指数(PI)与对照组比较亦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流速度增快两组间比较,对照组有效率高于治疗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流速度减慢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脑欣滴丸可明显改善血虚血瘀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临床症状,能够双向调节脑血流速度,提高血管顺应性,提高脑灌注。  相似文献   

15.
王剑 《陕西中医》2018,(10):1357-1359
摘要 目的 :探讨乌灵胶囊对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血清Hcy、神经细胞因子、单胺类递质代谢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方法: 选择PSD诊断标准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安慰剂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乌灵胶囊。检测两组患者术前、术后4周血清Hcy、神经细胞因子(BDNF、 NGF)、单胺类递质代谢(5-HT、5-HIAA及NE)和炎症反应(IL-6 、IL-23、TNF-α)水平。结果:两组各检测指标治疗前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Hcy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BDNF和NGF 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5-HIA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5-HT和NE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L-6 、IL-23和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灵胶囊能够降低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Hcy含量和神经细胞因子(BDNF、 NGF)含量,改善单胺类递质代谢(5-HT、5-HIAA及NE)和炎症反应(IL-6 、IL-23、TNF-α),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口服养血清脑颗粒和奥拉西坦胶囊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的影响。方法:按照入院顺序对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期间105例轻度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进行编号,奥拉西坦组52例(双号)给予奥拉西坦胶囊口服及内科基础治疗,养血清脑组53例(单号)增加养血清脑颗粒口服治疗,4周为一疗程,三个疗程后,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价干预前后认知功能,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评价干预前后认知功能,采用全自动酶标仪以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血清NSE和BDNF浓度。结果:养血清脑组三个疗程后MMSE总分、MoCA总分和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养血清脑组三个疗程后血清NSE浓度低于奥拉西坦组、BDNF浓度高于奥拉西坦组(P0.05)。结论:口服养血清脑颗粒和奥拉西坦胶囊改善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效果显著,降低血清NSE浓度和提高BDNF浓度水平,促进认知功能和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石杉碱甲联合脑蛋白水解物针剂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老年精神病科诊断为轻、中度血管性痴呆(VD)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石杉碱甲共4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滴脑蛋白水解物针剂2周(1个疗程),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按长谷川痴呆量表(HDS)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的评分标准对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分,疗效判定标准采用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评定。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7%(P0.05)。ADL评分明显低于同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0.01);HDS-R评分治疗后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HDS-R评分较对照组上升更明显(P0.01)。结论:石杉碱甲联合脑蛋白水解物针剂可更有效地改善轻、中度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及生活能力,优于单用石杉碱甲。  相似文献   

18.
庄雪 《辽宁中医杂志》2020,47(7):113-116
目的探讨舒眠养心汤对中重度失眠症患者抑郁症状、睡眠质量及睡眠脑电图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108例中重度失眠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4)和对照组(n=54),前者给予舒眠养心汤治疗,后者给予艾司唑仑治疗,治疗时间30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汉密顿抑郁测定量表(HAMD)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多导睡眠图、中枢神经递质总量、5-羟色胺(5-HT)、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78%(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HAMD、PSQI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睡眠潜伏期、醒觉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REM睡眠时间和睡眠总时间均明显延长(P0.05),睡眠效率均明显升高(P0.05),兴奋性神经递质总量均显著降低(P0.05),抑制性神经递质总量及血清5-HT、BDNF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眠养心汤治疗中重度失眠症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症状、睡眠质量,提升睡眠效率,调节中枢神经递质和血清5-HT、BDNF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电针对脊髓损伤后灰质中BDNF、NGF和NT3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脊髓损伤的相关作用机制。方法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12只。假手术组仅行椎板切除术,模型组和电针组采用脊髓打击器制备脊髓损伤模型。术后电针组给予电针干预,其余各组给予同等条件抓取。术后每日对大鼠进行BBB评分。术后7 d取材。采用尼氏染色法观察神经元形态,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灰质中BDNF、NGF和NT3的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检测BDNF蛋白、NGF蛋白和NT3蛋白表达情况,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BDNF mRNA、NGF mRNA和NT3 mRNA的表达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和电针组BBB评分显著下降(P0.05),模型组和电针组灰质中BDNF、NGF和NT3阳性细胞数均显著升高(P0.05),模型组和电针组BDNF蛋白、NGF蛋白和NT3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加(P0.05),模型组和电针组BDNF mRNA、NGF mRNA和NT3 mRNA表达均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BBB评分于干预后5 d起显著提高(P0.05),电针组神经元形态较模型组明显改善,电针组灰质中BDNF、NGF和NT3阳性细胞数均显著升高(P0.05),电针组BDNF蛋白、NGF蛋白和NT3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加(P0.05),电针组BDNF mRNA、NGF mRNA和NT3 mRNA表达均显著增加(P0.05)。结论电针能促进大鼠脊髓损伤后灰质中BDNF、NGF和NT3表达,从而有利于神经元修复和大鼠肢体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洗心汤化裁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86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奥拉西坦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洗心汤化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MMES评分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患者MME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患者ADL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洗心汤化裁治疗血管性痴呆患者可有效改善其认知功能障碍和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治疗效果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