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阿替普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脂质过氧化及脑血管储备功能(CVR)的影响。方法 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醒脑开窍针刺法。观察两组神经功能(NIHSS评分)、脂质过氧化水平[丙二醛(MDA)、过氧化脂质(LPO)、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0D)]、脑血管储备功能、中医症候评分、脑卒中专门化生存质量(SS-QOL)量表评分变化,并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和中医症候评分明显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MDA、LPO含量降低,CAT、SOD含量升高,且观察组MDA、LPO含量低于对照组,CAT、SOD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CVR升高,脉动指数(PI)降低;观察组CVR高于对照组,PI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SS-QOL量表评分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使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能有效促进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可能与改善脑内脂质过氧化、提高脑血管储备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醒脑开窍针刺法加阿替普酶溶栓应用于急性脑梗死中的价值。方法 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研究组使用醒脑开窍针刺法加阿替普酶溶栓,对照组单用阿替普酶溶栓。比较两组总有效率、症状积分、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阻力指数(RI)、血流峰值时间(TTP)、平均血流量(Qmean)、脑血容量(CBV)、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神经功能缺损(NIHSS)、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的76.00%(P <0.05);研究组治疗后的症状积分、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血浆黏度、CRP、IL-8、IL-10、TNF-α、RI、TTP、MDA、Hcy、NIHSS低于对照组(P <0.05),但Qmean、CBV、SOD、ADL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醒脑开窍针刺法加阿替普酶溶栓的效果更为理想,能够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氧化应激、血液循环、...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栓弹力图指标、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0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药物组(54例)和针药组(54例),两组均予以阿替普酶溶栓治疗(0.9 mg/kg),针药组加以醒脑开窍针刺疗法。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差异,同时观察治疗前与治疗后的客观疗效指标、血栓弹力图指标、神经递质指标等变化。结果针药组总有效率(92.6%)显著优于药物组(77.7%)(P0.05)。针药组治疗后美国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价量表(CSS)评分均低于药物组(P0.05),针药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高于药物组(P0.05);针药组治疗后血栓弹力图指标R值、K值均低于药物组(P0.05),Angle角、MA值均高于药物组(P0.05),针药组血栓弹力图指标R值阳性率、K值阳性率、Angle角阳性率、MA值阳性率均低于药物组(P0.05);针药组治疗后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肾上腺素(E)、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均低于药物组(P0.05)。结论与单纯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比较,醒脑开窍针法联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血凝指标、神经递质水平和神经功能缺损状况,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曹改杰  王静敏  丁震环 《新中医》2020,52(5):114-117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阿替普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脑血流动力及S-100β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10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4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注射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脑血流动力指标及血清S-100β蛋白含量的变化,并评价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2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大脑中动脉峰值流速(Vp)、大脑中动脉平均流速(Vm)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峰流速对称性差值(DVp)及平均流速对称性差值(DVm)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Vp、Vm高于对照组(P0.05),DVp、DVm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脉动指数(PI)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脑血管储备能力(CVR)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组PI低于对照组(P0.05),CVR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S-100β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血清S-100β水平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0.74%,高于对照组的75.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注射用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可以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脑血流动力学等指标,有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郭辉  裴育  熊伟华  张平 《陕西中医》2019,(2):214-216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50例对照组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50例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使用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分别为90.0%、70.0%,组间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对比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无较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对比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arthel指数)无较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府逐瘀汤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效果和临床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化痰祛瘀汤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两组均用阿替普酶注射液,观察组加用化痰祛瘀汤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炎症因子水平及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痰祛瘀汤联合阿替普酶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及NIHSS评分,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心通胶囊对于急性脑梗死阿替普酶溶栓后的价值。方法纳入2017年10月—2019年1月本院接受阿替普酶溶栓治疗的1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依据随机对照原则分为每组9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对症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脑心通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程结束后治疗效果以及入院时与疗程结束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老年人快速认知筛查测验(QCSS-E)评分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疗程结束后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疗程结束时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I评分、QCS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阿替普酶溶栓后使用脑心通胶囊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认知功能受损和日常生活能力受损情况,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7例给予常规治疗并予阿替普酶溶栓,观察组47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静脉滴注,每天2次。观察2组治疗前及治疗7 d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情况,统计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NIHSS评分和血清hs-CRP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效果,有效降低hs-CRP水平,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汤联合阿替普酶对急性脑梗死(AIS)患者血清炎症因子与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20年5月邯郸市第一医院收治的AIS患者12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1例。对照组采用阿替普酶治疗,观察组采用醒脑开窍汤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两组均观察2周,分别在治疗前后检测两组血清炎症因子的变化,包括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12(IL-12)、白介素-16(IL-1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经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Barthel指数评估两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并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90.16%)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75.41%)(P<0.05)。两组治疗后口舌歪斜、偏瘫、言语蹇涩、神识昏蒙评分及总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IL-6、IL-12、IL-16、TNF-α水平及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血清IL-6、IL-16、TNF-α水平及NIHS...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清热凉血化瘀方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黄骅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清热凉血化瘀方。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5 d、10 d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并比较2组的住院天数及临床疗效。结果:2组治疗前的基线资料、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具有可比性。观察组治疗后5 d、10 d的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观察组治疗后10 d的Barthel指数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清热凉血化瘀方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显著,可明显加快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1.
《陕西中医》2017,(7):855-856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与奥拉西坦注射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对照组给予奥拉西坦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注射液静脉滴注;两组患者连续用药14d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与颈动脉斑块面积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与颈动脉斑块面积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更好,可促进神经功能缺损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内乡县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接收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给予阿替普酶0.9 mg·kg~(-1)行静脉溶栓治疗,而观察组给予阿替普酶0.6 mg·kg~(-1)行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溶栓后,观察组患者不同时间的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改善均较对照组更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较低剂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丁苯酞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及对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C反应蛋白(CRP)、脑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0年2月河北省第八人民医院和邯郸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2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Barthel指数量表(BI)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及血清IGF-1、CRP、 BNP水平变化,统计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患者NIHSS评分、mRS评分及血清BNP、CRP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BI评分及血清IGF-1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mRS评分及血清BNP、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BI评分及血清IGF-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56/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47/6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丁苯酞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明显减轻炎症反应,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从而改善患者肢体功能和生活质量,且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牛黄熄风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将9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牛黄熄风胶囊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2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BI评分则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肌力0~1级患者所占比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4~5级患者则较观察组明显减少(P0.05),观察组患者肌力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牛黄熄风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明显恢复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能力,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在南疆地区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临床干预效果。方法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均采取西医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加予醒脑开窍针刺法,对照组加予传统针刺疗法,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4天对病情进行评估。比较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量表(BI)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之72.50%(P 0.05)。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BI评分均有所上升(P 0.01),观察组两项分值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 0.01)。结论在南疆地区,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疗效优于传统针刺疗法。  相似文献   

16.
王娟  石倩  王雷 《光明中医》2022,(20):3730-3733
目的 观察院内自制加味天麻钩藤合剂联合醒脑开窍针法治疗肝阳上亢型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就诊于徐州中医院并收治入院且符合条件的急性脑梗死(ACI)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试验组4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治疗上采用加味天麻钩藤合剂联合醒脑开窍针刺疗法。比较2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MMSE评分及Barthel量表评分变化。结果 2组经治疗后,NIHSS评分均下降,试验组更明显(P <0.05); MMSE评分及Barthel量表评分均较前提升,试验组更明显(P <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加味天麻钩藤合剂联合醒脑开窍针发治疗脑梗死急性期证属肝阳上亢型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联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对溶栓时间窗外急性脑梗死区域组织灌注的影响。方法将14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3例。对照组患者应用阿替普酶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灯盏花素联合阿替普酶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急性脑梗死区域组织灌注情况、临床疗效及预后情况。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梗死中心区域及周边CTPI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患者CBV及CBF均较治疗前显著增高,MTT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观察组患者变化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患者降幅更加显著(P均0.05)。结论应用灯盏花素联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可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区域及周边区域组织灌注,治疗效果确切,预后佳,临床应用前景广泛。  相似文献   

18.
沈李  楼秋丽  马韩飞 《新中医》2017,49(5):14-16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8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注射用阿替普酶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结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2组疗程均为14天。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认知功能情况[采用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进行评价]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02%)高于对照组(7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ADL评分、MMSE和MoCA评分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观察组3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认知功能,安全性良好,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阿替普酶急诊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分析.方法:选2019年11月-2020年11月于我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阿替普酶急诊溶栓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集束化护理.结果:研究组干预后Bardlel指数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20.
〔摘 要〕 目的:探讨尤瑞克林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蓬莱市人民医院 2017 年 2 月至 2019 年 9 月间收治的 136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 68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阿替普酶静 脉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尤瑞克林治疗,治疗后 3 个月对两组患者的综合疗效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 者治疗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 Barthel 指数(B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94.1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82.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尤瑞克林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